分享

禅宗诗歌——石屋清珙禅师

 高山仙人掌 2014-10-25
  石屋清珙禅师(1272—1352)元代高僧,临济宗第十九世禅师,湖州妙西霞幕山修行长达40余年,他的诗恬淡朴素,蕴含佛家的隐居理想。

   元朝末年,后来被韩国宗教界誉为“高丽三高僧”中的白云、太古禅师,都曾漂洋过海,来到湖州,师从石屋清珙。学成归国后,不仅传承、弘扬了中国的佛教思想,还开创了韩国茶文化的先河,成为韩国茶文化的祖师。

     临济禅最接近生活,于此四者中,果然立得脚跟定”,如果立得定,就不必一定在山林禅寺苦行,也可以居住城市花天酒地中了(《紫柏老人集》卷一《去语》。禅师大德们所要求于人的是面对生活.在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体悟禅机。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
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曾量。
元/石屋清珙


    【注】 这位裁缝师傅没有坐店营业,而是走村串户的游方裁缝。天干饿不死手艺人,这是古代中国留下的至理名言。在今天,有一技之长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是仍然吃香吗?

    作为—个缝纫裁剪师,当然成天就与刀尺针线打交道,并且“量尽别人长与短”,对自己呢?对不起了,没量过。清珙禅师这里借韵裁缝,对社会中的那些“是非婆”作了一番辛辣的嘲讽。

赠 漆 匠(一首)
里面尽情灰得了,外头方始好揩磨。
虽然本有灵光在,也要功夫发用他。
元/石屋清珙


   【注】这位石屋清珙禅师煞是有趣,咏裁缝,这里又咏漆匠,下面还咏刀镊,看来对生活,对工艺十分熟悉。木傢俱做好以后,一般略为宽裕之家,都要在外面漆上一层土漆。上漆之前,必须先把像俱用砂纸打磨,有缝隙或节孔时,还须抹上膏灰,加以打磨,最后才上漆。“里面尽情灰得了,外头方始好揩磨”,十分形象、恢谐地介绍了上漆的操作过程。漆作为一种家俱涂料,其性质是美观、防潮。美就美在其光亮上。好的漆工漆出的像俱可以当镜子照人。“虽然本有灵光在,也要功夫发用他”,是的,如果漆匠手艺不好,或功夫没有用到家,再好的漆,也不会显示出它本具有的那个“灵光”。

在这里,石屋禅师借咏漆匠,从另—个话题说明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生活真理。

赠 刀 镊 匠(一首)
剃了又长长又剃,一年几度远烦过。
大夫只管来求福,我福如何有几多?
元/石屋清珙


  【注】出了家,当了和尚,那头上就必须“寸草不生”,每月一次的头是必须剃的,不然就不“妙相庄严”了。

为出家人剃头,对寺外的剃头匠来说是“求福”。但石屋禅师诙谐地说:我自己尚没有多少福,又会给你带来什么福呢!

表禅境--石屋清珙,  此类诗作清珙成就颇高。


  百年日月闲中度,八万尘劳静处消。  绿水光中山影转,红炉焰上雪花飘

  ——《山中吟》

  著意求真真转远,凝心断妄妄犹多。  道人一种平怀处,
月在青天影在波


  ——《山中吟》

  临机切莫避刀枪,拚死和他战一场。  打得赵州关子破,大千无处不皈降。


  ——《山中吟》

  禅师说“禅境”总是千般譬喻,清珙也不例外。他通过对禅境的物化言说而表现禅。但他的诸如“红炉焰上雪花飘”般的“物化言说”又是不合客观逻辑的,却又极富禅机,非深入禅境者不能品味。这样,清珙在诗中拟表象喻本体,以禅境显露禅心,诗趣禅趣皆盎然。

       禅余高诵寒山偈,饭后浓煎谷雨茶。
  尚有闲情无著处,携篮过岭采藤花。

  ——《山居》

  唐宋以来,佛门弟子逐步养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风,清规戒律日臻完善,自给自养的佛门生活至元代已相当普遍。清珙入住天湖隐居,在观念和行动上已改变他人供养的思想作风。他自己种田,自己收获,过着本真的山间田园生活。这在他的诗作中多有反映:

  林木长新叶,绕屋清阴多。  深草没尘迹,隔山听樵歌。
  自耕复自种,侧笠把青穰。  好雨及时来,活我亲栽禾。
  游目周宇宙,物物皆消磨。  既善解空理,不乐还如何

  ——《山中天湖卜居》6

  莫谓山居便自由,年无一日不怀忧。
  竹边婆子常偷笋,梦晨儿童故放牛。
  栗蟥地蚕伤菜甲,野猪山鼠食禾头。
  施为便有不如意,只得消归自己休。

  ——《山中吟》

  前一首写清珙耕种并乐于其中,后一首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反衬出耕种的田园情趣,甚有陶渊明的田园诗般的情致。对于清珙这个归隐山林的修道人来说,耕种无疑使他的生活过得更为充实。

《石屋珙禅师山居诗》中,清珙作其自叙曰:

  余山林多暇,瞌睡之余,偶成偈语。纸墨少,便不复记录。云衲禅人请书之,盖欲知我山中趣向耳!于是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掩而归之。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究其意则有激焉!

  道人缘虑尽,触目是心光。  何处碧桃谢,满溪流水香。
  草深蛇性悦,日暖蝶心狂。  曾见樵翁说,云边霅书房


  ——《山中吟》

  “触目是心光”的清珙,于“平怀处”的诗作便有了“月在青天影在波”的“禅心月圆”的境界了。

  清珙的诗歌创作总的有两种特色:题材山林化;趣味闲适化。

  (一)题材山林化

  清珙崇仰山林,隐居天湖,于山林中度过大半辈子。诗作多数为山居吟咏,而吟咏对象又多为山林景物。这样,他的诗作便呈现出山林化的特色。这一特色形成因素大致为:首先是怡悦性情的山林景致;其次更重要的是清珙把握禅理从而心灵体验式地理解自然山水的结果。一部《石屋珙禅师诗集》就是一部山林间吟咏的集著。

  (二)趣味闲适化

  这是清珙诗歌创作的又一特色。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往往决定着这个人的诗歌创作的审美趣味。奉行超脱尘世的禅宗哲学和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的清珙,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老庄的“无为”思想。这在其诗作中多有体现:“何人能似我,无事亦无为”(《闲咏》)。“有求莫若无求好,进步何如退步高”(《山居》)。因此,清珙钟情于清净闲适的诗歌趣味,其诗作总萦绕着一层闲适之气。如: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个蒲团一个僧。
  盘膝坐来中夜后,飞蛾扑灭佛前灯。


  ——《山居》

  僧人坐禅,飞蛾扑火,两件平常事的叠加,勾勒出一幅闲适的坐禅图。又如:

  茅屋青山绿水边,往来年久自相便。
  数株红白桃李树,一片青黄菜麦田。
  竹榻夜移听雨坐,纸窗晴收看云眠。
  人生无出清闲好,得到清闲岂偶然。

  ——《山居》

  诗人于青山绿水边的茅屋里,移榻听雨,收窗看云,闲适之趣味盎然。禅宗佛性论认为:自然物象都是佛性真如的体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宗的佛性论使得禅僧们常到深林里观照自然景物,返境观心,禅悟瞬间而永恒的真如。清珙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总是凭宗教精神刻画、描绘自然山水,于诗中寓入禅家理念。由此,在清珙思想意旨作用下,“山色溪光明祖意,鸟啼花笑悟机缘”(《山中吟》)。清珙在物境与心境和谐交融的状态下,默默悟禅机,从而用诗形状,其诗作便或浓或淡地蒙上禅理色彩.
禅宗诗歌--元代石屋清珙



    扶杖出松林,闲行上翠岑。
  鹤群冲鹘散,树影落溪沉。
  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
  澹烟斜日暮,红日半岩阴。

   借诗言理是诗僧的一贯作风。清珙在言理诗创作方面自是不乏其作。言理诗又包括佛理诗和禅趣诗。佛理诗是依佛家基本义理化而入诗的作品。清珙的佛理诗作如:

  百岁光阴过隙驹,几人于此审思维?
  已躬下事未明白,死生岸头真险巇。
  衲定线行娇妇泪,饭香玉粒老农脂。
  莫言施受无因果,因在果成终有时。
  ——《山中吟》

  逐是挨排过了休,明朝何必预先忧。
  死生老病难期约,富贵功名不久留。
  湖上朱门萦蔓草,涧边游径变荒丘。
  所言皆是目前事,只是无人肯转头。


  ——《山中吟》


  前一首道的是因果报应的佛理,后一首写的则是世事无常的佛理。

述禅理

  清珙写这类诗时,总是比较直接地阐述,如:
  
卧云深处不朝天,只在重岩野水边。
  竹榻梦回窗有月,砂锅粥熟灶无烟。
  万缘歇尽非他遣,一性圆明本自然。
  湛若虚空常不动,任他沧海变桑田


  ——《闲咏》之一
  又如:
  本有天真非造化,现成公案不须参。
  ——《闲咏》之二
  尽道凡心非佛性,我言佛性是凡心。
  ——《山中吟》
  以上诗句都是在阐述禅宗南派的佛性论——“自性本自圆成”,“佛从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清珙修学曹洞宗,禅学思想自是吻合“即心即佛”的佛性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