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2014-10-25 | 阅:  转:  |  分享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中关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的思想。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能力的提高。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不同气质和智能上的差异组建成智能互补型的合作伙伴,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交流,发挥小组群体智慧,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达到各层次学生互补的效果,大面积提高数学质量。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呢?

一、学起于思,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要使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取得最佳效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起点,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讨论中能集思广义,共同提高,在设计问题时,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基本概念的关键词处设置“陷阱”。

“一石激起千层浪”,“陷阱”会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合作互助,群策群力,找到解决疑难知识点的根据,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透彻明晰,掌握完整准确。为灵活应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十进制计数法”时,让学生逐一判断:

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每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明确了关键词“相邻”和“计数单位”,掌握了“单位”、“计算单位”、“数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牢固建立了正确概念。

(二)抓住知识的矛盾点进行讨论。

知识的矛盾点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只要使学生自己在思考、推理、实践中解开这个看似矛盾的结,就会将知识结构内化为认识结构,达到学习目标。例如,学习“估算除法”时,讨论:估算3549÷51≈?3549÷24≈?为什么同一数同样是被除数,而求得的近似值不同?学生通过演算:

????3549÷51≈70?????????????????②3549÷24≈200

?3549≈3500?????????????????????3549≈4000

?51≈50??24≈20

??3500÷50=70?????????????????4000÷20=200

自己探索出估算除法时,求被除数近似值的关键是:要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的大小,解决了这一“矛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设计综合性的问题,疏理、综合零散的知识点。

这种方法一般在一节课结束时的小结及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时的整理与复习中应用,这种综合性的题目要贯穿本节课或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多方面、多角度地积累汇总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智源于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

教师应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教师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把“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殊途同归。

例如,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时,我强调用坚式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练习:57.48÷3=19.16时,学生在点商的小数点时出现了争议:

除到商的个位“9”后就点。(生:除到商的个位后,还有余数,要继续除,商一定是小数,所以商9后就点小数点。)

除到商的十分位“1”后,再在商的个位和十位之间点。(生:被除数十分位上的4表示4个0.1,用3除,商1,表示1个0.1,因此,在个位和十分之间点小数点。)

除完后再点。(生:我们将57.48扩大100倍,看作5748,用3除完后,再将商缩小100倍,就是原来的商了。)

通过激烈的争议后,我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结果学生的回答让我受益匪浅,我肯定了他们做法的合理性。这样就打破了“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观念。合作学习产生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应,使师生思维产生共鸣,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敢于放手,还课堂给学生。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发现学生受“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从数的个位寻找答案,结果碰壁而返。然后,有的学生颠倒两位数十位和个位的顺序,同样劳而无获,但他们就是从这种多角度的思考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自我探索,自我验证,最终寻找到规律的。他们经过自己的耕耘,收获的成果会倍加珍惜。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体验着失败的困惑,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这一学习过程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形散而神不散”,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调控点拨。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及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控,引导点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这正是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教师一定要驾驭好这一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否则,课堂就会变成自由市场,“神”、“形”俱散,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成了花架子,自然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教师开展合作学习,要使学生遵循合作的规律,遵守合作的规则,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耐心、虚心、用心地倾听别人谈话的学习品质,使合作学习不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感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使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不流于形式,使课堂教学热烈而不杂乱,激烈而不紧张,使小组合作学习井然有序地进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献花(0)
+1
(本文系天空的蓝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