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阳光很好,空气里飘浮着清雅的气息。这样一个午后,似乎再无事地呆在屋子里,便是罪过。爱读书的子歆,建议我们去太湖边走走。可我突然想到了宝带桥,这座桥在苏州是有一定的历史和地位的。可对于我这个生于斯,养于斯的人,宝带桥却是陌生的。因为它在苏州城的东南面,而我却在苏州城的西边,我们可能会去石路和观前街,却绝对走不到宝带桥,那块地方,跟我的期待一直保持着距离。 导航仪把我们带到了宝带桥的南端,那是一条少有人走的小路,接近宝带桥的地方,有一排浓密的大树。路尽头,宝带桥也就到了,只是大门紧锁,把慕名而来的游人,阻隔在了外面。 宽阔的护城河上,偶有船只来往,靠近紧锁大门十几米外的河面,却有一位渔夫摇着小船在收他的渔网。 他时不时被浪抛起来,又荡下去。但凭着多年的经验,还是被稳稳地钉在了船身上。 我跟子歆说,要不然让船家把我们送过去,给他一点钱就是。子歆朝渔夫喊话,渔夫回答还要收网,没时间等我们。一方面听到我们说给点钱,脸上露出了笑,说是被别人看到要说闲话。 跟我们一起站在外面的另外几位游客,也看出渔夫有了动心的表情,就一起跟船家商量,把我们送进去。 船家犹犹豫豫,把船造近,让我们一个个站上去。船身湿渌渌的,他把身体收了收,往后退到了不能再退的地方。她的妻子一边在渔网上捡那些小虾米,一边嘴里说不是不载你们去,管这个地方的人,会说闲话的。 当我们一个个由船作为拐点,登上宝带桥之后,那种油然的美好,独占宝带桥的虚荣,充胀了开来,喜悦也因此成倍地增长,几个孩子雀跃地奔向远处。 宝带桥的坚实和摇晃的船身,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感受。竟然让人产生了一种恍恍惚惚的错觉。同时,不经人同意,私闯宝带桥的我,内心还有点发虚,怕惹出什么麻烦,又怕突然有人跑过来赶我们出去。所以,脚底加快了步子,想走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去,去感受这最初的宝带桥,所带给我的美好。没有等我们走得有多远,渔船突然开足了马力,把船驶往了对岸。我的学生睁大眼睛,问我要怎么才能出去。我说没事,这么多人,到时自然会有办法。其实,这实在只是哄小孩子的话,我的脑袋里马上想到了翻墙而过,或者,我们可以在黑暗的夜里,游荡在这座千年的古桥之上,等待今晚的月亮。 还没等我想结束,同行的年轻人说,实在想不出办法,就打110。哈哈,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这个办法,心里还真踏实了不少。 那一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刻太阳偏西,落日映在河面上,美好,灿烂。似乎它是知晓今天的节气的,要中秋了,人们要开始庆祝了。它把它周边的云彩,蕴染上了胭脂红。 一直以为,宝带桥是横跨在那条南北向的河道上的,走上石桥后才知道,这座桥跟河并行,它正处于大河和支河的三角地带,因此,这里的水域宽阔。宽到有点儿令人陶醉的感觉,难怪有许多人都喜欢写宝带桥的过往,其实,站在这座已经没有人迹的桥上,更多的体会,仅只是荒凉。只是这荒凉给人以难得的清静,你站在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沉思,甚至可以触摸历史的味道。 机舤船快速开过时,河边会掀起一阵浪头,啪啪啪地拍响老金山石的桥身。那些老石头的夹缝中,长出无数的狗尾巴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花。它们在这喧闹的世界边缘,找了栖身之所,从而不被打扰。无论是茂盛也好,稀疏也罢,只要天晴,总有一轮红日,一抹清月,照看着它们。 清凉的晚风里,容易思绪翻飞。只觉着,在这样一座桥上,竟然没有了可恶的孤独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