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三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紧急迫降》。当时,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将来会从事民航,更没想到电影里事故的原因(起落架无法下放)和自己未来的职业(飞机维修)直接相关。
填志愿时,因为喜欢飞机,感觉飞机是高科技产品,一知半解地选择“飞行器动力工程”。民航飞行,机务,空管,空乘就业率高,将来薪水吃香,所以刚进大学的我,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即使是后来知道自己将来要干机务维修,也是想要大展拳脚,大干一场。但最近一段时间,和几位已经上岗的学长交流,以及看网上的一些论坛,使得我这两天思想起伏非常大,想了很多。发现原来我们很多人还比较懵懂: 先说说我从大三实习的乘务朋友那听到吧,作息无规律,苦累也就罢了,你还得面对很多奇葩乘客的无礼对待........ 再听听已经上岗的机务学长们的心声吧:中国一线机务没地位,钱拿得少。出了点事,跟机务没关系的也要赖在机务头上....... 昨天我发了条关于机务工程师薪水统计数据的状态,很多人看到那数字会感觉机务很吃香,比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收入多多了。都说民航机务,空管,空乘都吃香,呵,其实所谓的吃香,无非是干着比别的行业苦累几倍的活,然后拿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薪水,我们的收入和我们的付出根本不成比例,吃个毛香。我算看明白了,其实民航就两种职业叫吃香,一个是飞行员,另一个是领导,在中国只要是当领导,尼玛几乎没有不吃香的。 有很多人跟之前的我一样不解,一线机务们饱含知识和技能,飞机维修又与航空安全息息相关,工资比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高,很多领导也是机务出身,为什么地位还低呢? 中国官僚主义思想厚重:如果你是公务员,你每月哪怕拿两三千元薪水,很多人都会觉得你牛逼;如果你是个学者技术员,哪怕每月拿6000月薪,恐怕很多低级的人都不鸟你。中国人的价值观就是当官就好。中国这个社会,知识和技能有时根本行不通。 中国人还有很重的门面主义思想,如果你是穿西装打领带的,别人看你的眼光就是青睐。如果你是穿布衣,别人就会看低你。一个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下飞机时,看见那些一线机务在工作,居然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跟那些机务人一样”这事被人听见,在网上流传开来。你妈的,老子就想问问,有几个机务专业是没努力读过书的?是不是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就可以维修飞机。 呵呵,如果他们要是穿上西装革履工作,没有满身油污,恐怕没人会这样看他们。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就是这么低级。整天喊着雷锋叔叔好伟大,可真正撑起这个社会的劳动人民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在欧美国家,人家根本不把当官的当回事儿,所以他们的机务地位很高,薪水和飞机副驾驶员差不多。欧美的航空业所以会这么发达。 所以摆在一线机务面前的最大问题不是苦和累,而是地位低,受重视不够。人有的时候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更是为了尊严。当年朱自清为什么宁愿饿死,也不接受美国人的救济?因为“不争馒头,争口气啊”。 乘务员虽然受到的青睐目光虽然要多很多,但也没有受到周围人足够的尊重:比如殴打乘务员,头等舱的乘客居然要求空姐给他们脱鞋换鞋.,乘务员还不能发脾气......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为什么很多航空公司的领导是机务出身,但却没有为下属机务人员做主撑腰呢?因为飞行员升为领导还是飞行员,管制员升为领导还是管制员,机务升为领导后就不是机务了。所以出了什么事都喜欢赖在机务头上。那些机务当领导后,非但没为机务做什么事,反而整自己的下属。 我之前一直都期望进南航,很期望进国企。但现在才发觉,国企唯一好处就是稳定,黑得要命,发展空间小,没关系几乎很难从一线机务爬上去。我将来毕业能进私人公司就会选择私人航空,要么就选择海航。 海航机务的地位应该是国内最高的。虽然拿着别的公司机务1.5倍的钱,干着别的公司机务2倍的活。但海航的机务人员很受尊重(比如在海航空乘MM见到机务,先都是一口大哥大哥的叫,不会像南航乘务那样无礼)。可能很大原因是海航的老总是机务出身。尊重技术人员,知识分子,是海航这几年快速发展为第四大航空公司的重要原因吧。 当然国货航的学长告诉我:机务只要技术能力过硬,没人会不尊重你,他们的总工程师就是从换轮胎做起的。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在怨天有人。我只是想把当前的环境情况说清楚,我依然喜欢飞机,依然喜欢机务这工作。但我们将来都要从一线机务干起,无论环境如何我们都要坚强面对。我要做的是努力学好知识技术(毕竟机务主要靠技能吃饭的),搞好人际关系,才能从一线机务爬上去,升为大工程师或是领导就是我的目标。如果我将来有朝一日成为某公司的高层,我的首要做的事就是尽全力提高机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
|
|
来自: 联合参谋学院 > 《材料冶金建筑土木交通工程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