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版:唐朝短信(63)

 看见就非常 2014-10-26

625. 一名宦官殴打百姓,被户县县令崔发捉进县衙。本是正常执法,却付出了巨大代价。宦官告到唐敬宗那里,敬宗大怒,下令将崔发关押入狱。崔发入狱不久,赶上皇帝春日祈南郊大典,按惯例要大赦天下。崔发和众犯人被带到丹凤楼下等待赦令,忽然有几十个宦官举着白木棒冲了过来,照着崔发就是一阵乱棍,直打得他头破血流牙齿脱落闭过气去。过了一会,崔发苏醒过来,宦官还要打,多亏御史台的工作人员用一张席将崔发盖住,才得以幸免。


626. 晚唐名相郑畋是个文艺老年,他的女儿是个文艺青年,喜欢才子,因为读了著名诗人罗隐的诗,爱上了罗隐的人。有一天机会来了,郑畋宴客,请到了罗隐。郑大小姐躲到帐后偷看自己的偶像,满怀以身相许的激情。没想到罗隐本人貌很丑,又邋遢,和其诗句反差极大。郑大小姐大失所望,幻想破灭,宴后即烧掉了家藏的所有罗隐诗文和书籍,从此再不读罗隐。


627. 公家的东西没人爱惜不是从社会主义开始的,唐朝就已经这样了。唐时全国设了很多驿站,为来往的国家工作人员提供食宿,不少驿站都投资巨大,装饰豪华。但很多人不知道保护,把国有资产破坏得厉害。“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公务员素质真令人堪忧。


628. 82Vs28其实也不算什么新鲜,唐朝的陈峤暮年还乡,80岁了又娶了一名儒家女,按当时一般婚龄应该也就十几岁。结婚当日陈峤自己写了首催妆诗,“彭祖尚闻年八百,陈郎犹是小孩儿”,表示自己还不算老。


629. 视死如归到与人分享的地步,也挺让人无奈的。晚唐诗人司空图很早就给自己挖了墓穴,做好了随时离世的准备。他对这个墓穴太喜爱了,遇到好日子,就请客人一起坐在墓穴里赋诗饮酒唱歌。被邀的客人往往面有难色,他就说人家:“你太不旷达啦,生死一致,咱们只不过是暂时在人间游乐而已嘛。”


630. 唐末有个著名的案子。河南商人王可久出门做生意,赶上庞勋兵变,社会大乱,携带的货品全丢了,很久回不去家。他妻子久候不至,找算卦的杨乾夫咨询,杨垂涎王妻美色和家财,就欺骗她说王可久已死,诱骗王妻与自己成亲。很久以后兵变平息,王可久一路行乞回到家乡,去找自己老婆,被杨乾夫骂了出来。王妻这才明白怎么回事,去告官要求离婚,杨乾夫行贿狱史,反使王可久得罪。 这案子后来赶上河南尹崔碣到任才获昭雪,杨乾夫和受贿的狱史被杀,妻还王可久。


631. 全民练气功、全民打鸡血……这类群众性追风活动在我国一直长盛不衰,唐朝时候就流行过。大中时期梓州城是一个药材集散中心,全国卖药的每年八九月份都到梓州城批发,川俗谓之“药市”。由于药市“尽一川所出药草、异物与道士毕集”,坊间就流传到药市吸药气可以有病治病、没病防身,于是每到药市期间,士庶云集,都来“吸药气”,街上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梓州成为川蜀百姓重要的卫生保健活动地点。


632. 晚唐抚州刺史钟传晚年好征敛,不断加收苛捐杂税,境内的外省商人扛不住,连货物都不要,逃跑了。


633. 唐末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凡有点战斗力的都被军阀们拉去当兵。为怕士兵们逃跑,很多军阀想出了一个残酷的主意:在士兵们的脸上纹上部队番号,就像牛马的烙印一样,到哪儿去都能被认出来,即便逃跑,连家里人也不敢收留他。后来不想打仗的逃兵们成了孤魂野鬼,唯剩当强盗一条路。


634. 晚唐名相李德裕为自己的大宅子下了极大功夫,宅中有块醒酒石是他从太湖搜罗而来的,非常喜爱。他曾对子孙说:“移吾片石,折树一枝非子孙也。”可惜世事难预料,他死后,一场黄巢起义使社会动荡,多少家残破,他心爱的大宅子也被别人占了。他的醒酒石后来流落到洛阳监军手中,他孙子李敬义追念先祖嘱托,找监军恳求索回石头,监军大怒:“黄巢败后,谁家园池完复,岂独平泉有石哉?”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你还可以通过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鲜果、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时拾史事是微媒体联盟(http://union.)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