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门五月天

 靖熙书院 2014-10-26


    五月,是属于春的季节,这个季节的天门山有着它特有的美丽。

    

    雨,是春天永恒的主题,在雨水的滋润下,天门山褪去了冬日的素黑,迎来了春日的青翠。
大大小小的水流高低不一地悬挂在青灰的石壁上,高处的,形成了一道道瀑布,顺山势飞泻而下,起风的时候,瀑尾随风洒开,水粒四散;低处的,汇成了一股股溪流,清澈有至,娓娓而行。
著名的天门洞梅花雨此时此刻已成了梅花瀑,瀑布从天门洞顶垂直飞落,伴随着迂回的风,梅花雨漫天飞旋,天门洞迎来了一场平时难得一见的梅花雨盛宴!空中的白练,谷中的清流,伴着点点冒出石缝的新绿,此时的天门山就如同一副唯美的山水画,山的雄伟,水的阴柔,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雾

    雨水多的日子,云雾总是不约而至。开始,只是一小团一小团的雾霭,慢慢地,扩散、蒸腾,不一会儿,整个天门山便成了云的世界,雾的海洋。云雾是随性的代名词,每一分每秒她们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身姿,或是形成道道云瀑,翻滚升腾却悄无声息;或是四散成轻纱薄幕,在群峰之中飞跃环绕……远处的群山,在飘逸的雾霭里若隐若现,偶尔,云层散开,天幕的一角露出道道阳光铺洒的光棱,视野登时豁然开朗,不过,雾却并不因此消失殆尽,于是,近处是飘荡的云,中间是明朗的山,再远处的山峰和房屋在阳光的印衬下是泛着蔚蓝和金黄的光,整个世界便成了一个五彩的海市蜃楼。索道穿行于雾海云端,伸出手去,只感觉丝丝柔滑从指间掠过,阵阵清凉顿时从手臂一路涤荡,直至全身。

    

    曾有人在天门山的索道上看见了佛光,并用相机留下了这难得一见的奇景,照片上是一正穿梭于云际的红色轿厢,四周是一片白茫茫的云雾,但是这个轿厢的却被一团银白色的耀眼的光晕围绕着,煞是好看!
天门山自古就有“湘西第一神山”之说,山顶的天门山寺自明朝以来就香火鼎盛,在民间所流传的关于天门山的神迹神闻也是数不胜数。相比与佛光,天门吐雾便成了相对来说较为常见的奇观胜景。
    天门洞海拔1300多米,三国吴永安年间,天门山突然峭壁洞开,形成了现今举世闻名的天门洞。
春末至秋初是观看天门吐雾的最佳时间,云雾从四面八方聚集至天门洞,到了一定的时候,就突然从天门洞口缓缓流出,此时的天门洞云烟缭绕,九百九十九级上天梯在云烟中若隐若现,从低处瞻仰,就如正打开着的一道接地通天的门户,难怪明朝诗人张兑举诗赞叹: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
    天门洞下,朝拜的人络绎不绝,一个若大的香炉里紫气横天,香炉四周系满了写满祝福和希望的红丝带。云烟与香雾交融缠绕,祈祷声和梵乐交相辉映,人类对于天界的虔诚在这里得到了最极至的体现。

    

    天门山在当地人心里也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一次,工作人员在天门山的后山小道上发现了一个老人,老人一看就是一个农民,背着一个背篓,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当进行例行的检票时,老人涨红了脸,在破旧的衣服里摸了半天,拿出几张皱巴巴的零钱,说:“我就这些钱,是我回家的车费,我不是故意不买票的!”说着,他拿下背在身上的背篓,工作人员一看,里面除开一瓶水,几个馒头,其他的全是敬奉用的香纸蜡烛,老人继续说:“我是当地的慈利县人,我家儿子得了重病,吃药打针都没有效果,我小的时候也生过一场大病,怎么都治不好,后来是我爹帮我在天门山祈福,我才逃过那场大难。今天,我是诚心诚意来天门山为我的儿子祈福,天门山很灵,在我们本地人心里,它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我希望我的祈祷能帮助我儿子快点康复。但是,我没那么多钱去坐索道,坐车,我只能走,所以,请你们行个方便,我拜了菩萨马上就走!”听了老人的讲诉,看着他微微泛湿的眼眶,工作人员马上请示了上层领导……后来,老人如愿以偿地在天门洞祈了福,公司还让他跟随景区的环保车回到了市内。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这只是一个迷信的农民,但是,在我们看来,他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我们也衷心祝愿他在天门山许下的愿望能早日实现。
神圣天门山,张家界的一个美丽新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