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席慕容:到了整理自己的年龄 不凑热闹做"山顶洞人"

 百城主人 2014-10-26

  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她的诗作曾被无数人抄写在诗本上,剔透灵动,温情脉脉,淡泊隽永。本周,席慕容来京,携手作家出版社推出最新诗集《以诗之名》,并接受记者采访。这是她的第七部诗集,收录了她最新创作的五十多首诗歌,而自首部诗集《七里香》出版迄今,席慕容在诗歌的国度中恰是寻觅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来,从吟诵爱情,到故乡之感,再到英雄史诗,随着年龄的增长,席慕容自然而然地拓展着她诗歌国度的版图,拓展着人生的维度。也向热爱她的读者们展示着一个更为深邃、宽厚、多面的席慕容。

  第七本诗集像是自我整理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之前出了六本诗集,分别是《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第七本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区别?

  席慕容(以下简称席):就是觉得到了一定的年龄好像可以开始整理自己,所以我把一些从前没有发表过的比如一九八几年的诗都放进来了,另外有几篇是我当作散文诗的形式在我的散文里面发表过,它没有进入我的诗集,对我来讲有一点可惜的,所以我就把它放进了这一本诗集里,所以它应该算是我的一种整理。而我这个第七本诗集,或者说七本合在一起,应该是没有一首重复的。

  三十年,我也很幸运还能够继续写。我写的时候其实都是一种回头看,事情发生的当时,我是一个糊里糊涂的人,手足无措的人。所以有人叫我解释“时间”跟“爱情”,我说恰恰我到了这个年龄才知道时间跟爱情是相同的,就是它来的时候你都把握不住,所以它走了以后,你只能回望。我觉得我的诗差不多都是一种回望,好像回头看着比较清楚。

  情诗也是对生命的珍惜

  记:您的新诗集里还包括了英雄诗,这与读者熟悉的您的爱情诗似乎有很大不同。

  席:我这次在这第七本诗集里面,有一个比较跟从前不一样的,就是我在后面写了三首以“英雄”为主题的叙事诗,每首都200多行,这三首叙事诗合起来变成一个“英雄组曲”,这个是我现在很渴望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事,而且对我来说有一个比较新的方向吧。但我现在也还在写爱情诗啊。其实我想,我没有主动往哪里走,诗在带我走,诗是带着人成长的。包括情诗本身它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包括要写英雄,也是对一个历史现场的一种揣摩,也是一种渴望吧。对我来讲,我是心里有那个渴望,然后才写出来。写出来以后,别人说这条路子可以走,那我就走一走,试一试。但是在我生命里面,很多东西还是在触动我。

  用文字记下太仓促的人生

  记: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写作也有很多不同?您近年来有很多关于您回到内蒙古故乡的诗作和文章,这是否也与年龄相关?

  席:前两天网络上有小孩子问我,害怕衰老吗?我说是害怕的。但问题是,你在成长的路上你发现你的好奇心还在,或者不是成长,在衰老的路上,我现在发现我的想像力还在,我的热情还在。而且我的理解力,我觉得从小到大现在是最高峰。人已经走到一个年龄了,就像英雄的史诗对我有了很强的吸引力,可能我年轻的时候不觉得,但是我在踏上了内蒙古高原以后,有些东西就突然间变得很明显。我第四本和第三本诗集中间隔了十几年,那时诗里面就有我见到内蒙古高原了,我父亲过世了,我自己心里的那种兴奋和对父亲的追怀和愧疚。一直没有真正试着去了解过自己的父亲是怎么过他的日子的,我的上一代,整个生命被切成两半,再也回不来。所以我的诗一定跟我父亲在的时候,或者我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但是心里有那种想写的感觉,人跟着他的生命走,然后你的诗也不断地呈现出在生命里面出现的东西。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写过,“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是不是?我现在也发现人生也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怎么办呢?只好用文字来把我的这种悔之不及的感觉写下来吧。

  人的成就感同文化在一起

  记:此外感觉您的诗歌从关注个体生命到有了更大的社会性。

  席:是的,比如《七里香》这个诗,我确实是写给我自己的,但是从第四本之后,我踏上了内蒙古高原之后,就像我原来心里有一个火种,然后那一年是燃点,我就烧起来了。我希望别人能够了解游牧文化,包括我写了很多散文,就是《追寻梦土》、《蒙文课》。在内蒙古地区,相对汉文化,我们是少数,现在内蒙古地区的人,即使读了蒙文,但是出来也找不到工作,所以就必须去读汉文的书。所以我们就有一个忧患意识,我们的文化就要濒临绝灭了,在这个时刻我的诗其实是一种害怕、畏惧,我很想跟别人说,我们要怎么才能活下去。我原来有种模模糊糊的忧虑,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但我从到了内蒙古高原至今22年,我在行走的途中发现,接触到的人或者一些事物已经变成历史了,比如那个小学没有了,那个孩子再不说蒙语了,人要有成就感的,而这个成就感跟自己祖先的文化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这些东西也是让我觉得比较害怕,这是我的感觉。

  读书会给你看不见的营养

  记:您对读书有什么建议?

  席:我觉得读书不是一种功利的,就是说我读了什么书就会得到什么。尤其是读诗,恰恰相反,在诗里面所得到的不是一种马上看得见的,或者是马上可以用上的。叶嘉莹说过,诗是从小读了,然后存在心里面。包括古诗,包括新诗,我觉得也是可以,从小读了一些,然后存在心里面。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刻,它会突然出现,好像跟你狭路相逢。叶老师的意思是说生命其实是需要有诗存着,这个存着的诗是拿来干吗呢?就是让我们陶冶的,是不知不觉的。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要急着从书里面求什么优异的成绩,或者是求什么看得见的东西。其实书是给你看不见的,可是你应该特别心疼的那个灵魂作为营养的。总有一天你会知道,那个在里面存的东西,有一天会出来跟你相见,那种感觉是比你马上知道、或者马上用到更美好的。所以我想,读书不要着急,一本一本慢慢读下去。

  不凑热闹做“山顶洞人”

  记:您现在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方式?

  席:我自己住在乡下,好处是说,如果我不要去凑热闹,我躲起来,人家嫌我的家住得太远,不会来找我。我家周围五公里没有交通工具,所以我必须要开车出去,从我家到台北,以前大概一个小时会到,现在人多了,可能要一小时20分钟到台北,所以我会跑出去找热闹,但是要躲起来,我会躲在我的“山洞”里,所以我是“山顶洞人”。

  记:您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有什么看法?对于诗歌是不是有一些好处?

  席:好处是什么?它让一个诗人,让全世界看见,但是它同时是让诗这个文体,让全世界知道。所以我觉得王鼎钧先生说过一句话很好,他说每个人得到文学奖,对从事文学的人都是很大的鼓励,鼓励并不是说我要去得奖,是说文学这个东西是可以滋润我们的,而且我们可以重视它的。颁给文学的奖项,其实都是一种很愉快的鼓舞。

  晨报记者 刘婷

[责任编辑:产婉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