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东莞鞋厂倒闭看“中国制造”

 凡尘潘 2014-10-27

  近两年,从广东一些制造业基地不断传来负面消息,例如东莞有约千家鞋厂倒闭。事实上,那里不少鞋厂已经准备外迁。表面上看,鞋厂倒闭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因: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制造”的绝大多数产品迄今仍然停留在低档的复制阶段。

  东莞号称“世界鞋都”,产量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但核心的问题在于,东莞的鞋不是耐克,不是阿迪达斯,而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鞋,每个国家如果愿意都能生产。在人民币没有升值的时候,在人工成本还比较低的时候,东莞的鞋比其他国家的鞋有优势,也就是价格更便宜。现在人民币升值了,价格优势当然不复存在。

  “中国制造”要走创新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于去年3月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要想在2020年之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必须增进研发投资的产出效率,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研发投入平均以每年19%的高速增长,至2005年达到了300亿美元(按当年汇率折算),居世界第六位。与此同时,中国科研人员的增长幅度和总量也非常惊人。从1995年到2004年,科研人员的数量增长了77%,总人数达92.6万人,仅次于美国的130万人。但经合组织研究报告指出,迄今为止,中国科研投入主要集中在设备更新、产品试验以及高端技术领域,而对基础研究、长期项目、能源与环保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总之,就中国现状而言,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成熟完善的创新体系依然任重道远。

  经合组织认为,虽然中国科研队伍日益膨胀,但现阶段仍然面临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中国应该大力提高以大学为中心的研究系统的教育质量,尤其注重管理者和企业家培训。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单位研发的科学发明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包括人力、财力等综合因素在内的总的科技投入大约是美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产出却只有美国的8%至9%,即中国科技效率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在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技术投资研发与创新的积极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施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但经济领域的创新能力依然很弱。为此,经合组织提出,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改革将有助于增强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活力。而一个更加开放的、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也将提高企业家的抗风险能力,增进他们在生物能等长期项目领域的投资。

  经合组织建议中国在建设创新型经济的过渡期内加大开放程度,更多借鉴国际经验。具体说来,就是增进政府间及民间合作,促进对话,交流科技成果,共同制定技术标准。

  中国应抛开计划经济的遗产,集中精力为研究开发创造更好的框架条件。鼓励竞争,促进融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来促进本国企业的科技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