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怎样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个别化辅导”问题(严华银)

 昵称2795578 2014-10-28

语文课堂中主要应该研讨什么样的问题?

班级授课制主要的价值就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说,这时候的最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告诉和灌输。显然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信息的传输,而主要是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显然还是应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的问题的“指导”中、在学生与老师就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的问题的研讨中,逐渐地养成。假如这个命题正确,紧跟而来的就有下一个问题:课堂——这十分宝贵的有限时空中我们究竟应该讨论什么样的问题?答案显然是:应该是学生的问题。那么应该是学生什么样的问题呢?比如是学生共性的问题还是个性的问题?或者说是多数人的问题还是少数人的问题?

这实际应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无论是从效率还是公平道德的角度论之,都应该研讨多数人的也即是共性的问题。

共性的问题从何而来?

课堂中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比比皆是,老师接到的学生学习问题层出不穷,老师凭什么来判断哪些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是个性的问题,从而取舍决定课堂研讨的重点呢?

实际上,“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之间尽管有着区别,却又是具有天生的内在联系的。共性包含着个性,所有的“共性问题”都是来源于 “个性问题”,多数人相同的个性问题也就自然成为了共性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关键是语文老师如何准确地判断问题的性质。

这可能一方面依靠自身的经验:对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和现状的认识,就文本难度对班级学生适应性的认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认识等;

另一方面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比如统计等。

在这里,我觉得美国人学习中国语文的一种课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比如学习课文《荔枝蜜》,新授课一开始,老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是我们所谓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的问题可以个别讨论;接着进入小组学习,就个人学习中的问题交流。在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在包括个体和小组的比较充分的学习研讨之后,产生出“各个小组”的比较具有共性的问题。其中包括很有意思的问题:几乎全班所有小组都提出,文章中多次提到“同志”这样一个词,难道中国那一个时期,就那么开放竟然允许“同志”(被理解成了西方意义上的“同性恋”)存在?

当这些问题成为“集体”公共的问题,被“提交”到全班的“大组”进行研讨交流,实际也就是真正的课堂的“教学”的开始。这样面对公共的问题进行的公共的研讨,才最具有课堂的价值意义,是课堂中真正的情境。我们通常看到的课堂演示、表演中的“展现”,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班级个别同学“炫示”个体才华,或者叫 “裸露”“富有”的一种娇柔做作的做派,这样做的目的,又主要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教学的所谓“顺利”开展,为了自己的通过此一平台和情境一下子“扬名立万”。

当然,说得直白和尖刻一点,这是一种极为低效的课堂,更是一种极不公平因而也是不道德的课堂。

如何判断问题的是否具有“共性”特点以保证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表现为“公共性”?

我以为主要的是要靠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除了教学理论的指引而有的教学技术和能力之外,主要是靠自己的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超乎寻常的直觉判断。比如某一个同学提出《背影》中父亲翻越铁路栅栏的举动有违交通法规因而有损形象进而应该将此文剔除出教材的问题,就是一个纯粹个性化的问题,不必要也不应该兴师动众来举全班之力进行研讨甚或深度研讨。这是靠老师基于对文本教学的重点把握而有的在教学过程的某一瞬间必须做出的判断。这跟老师的功力有关。

而这种功力一方面是老师的“道行”,也要靠老师教学全程中各关键部位的修炼。比如对文本的阅读,深度的带有鲜明个性的解读,以及这种深度解读过程中发现的学生阅读可能的重点、难点。

这一点恰恰是今天的很多语文老师缺失的,阅读理解的扎实的功底和功力,解读过程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如现代学者所尊奉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和耐力。

当然,判断可能更多的带有感性,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如果一定要追求理性,追求定量的准确,实际上,每一次的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都是一种最为科学可靠的制度性保障。如前所说的《荔枝蜜》的教学,老师所获得的“问题”之所以具有“共性”的特点,就是得益于那样一种程序的设计安排和操作。

个性问题也可以转化而为“共性”问题

老师的教学智慧有时候应该体现为转化课堂问题的能力。这里的课堂问题的转化,主要是指如何将一个纯粹为“个性”问题的问题转化而为带有共性色彩的问题。

曾经听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课,教学的是一篇题为《五月槐香》的散文,文章很美,作者于其中融聚的情感很真;老师的教学水平高,很有点艺术,是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整个课堂教学真的如行云流水,算得上是潇洒。但是其中有两处滞涩之处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讲兴正浓之际,有一同学忽然举手,老师未曾注意,待到注意到他并请他发言,已经是不短的时间过去。老师问:“我好像没有问什么问题,你怎么举手?”孩子非常直率地说:“老师,我是要纠正你刚才讲课中的错误。”老师诧异:“我有什么错误?”孩子说:“我昨天晚上在家里预习课文时,网上搜索到关于本文的写作时间地点,作家所说的与你刚才所讲的完全不同。我觉得你是错的,因为网上的信息是最近发布的。”老师听罢愕然,半天说不出话。待清醒过来,竟然不做任何回应很笨拙地回到原来讲课的主题,把那位直言老师“错误”的可怜的孩子“晾”在一旁。

巧的是,紧跟着的下一节课——那是两节课连上,课至“中场”,老师提问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全班举手者甚众,老师忽然发现有一一直未曾举过手的同学把手伸的笔直,举得高高,便走至其身边,奖赏性地倾他回答。谁知不叫他则罢,一叫他便出事了。这孩子站起身,对老师说:“老师,我想请你先回答我两个问题。”老师当即愣住,不知如何处置这突发的事件。一会儿缓过神来说:“这样吧,还是你先回答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再看你的问题好吗?”老师的处理不算聪明,但也不错。可这位小同学却是一个少见的“犟头”,竟然不给老师面子,坚决地一言不发。老师只能转而与其他同学继续讨论前面的问题。

这些同学在课堂上的如此“发难”,显然多数只能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有些或许是“孤例”式的偏而怪的问题。在课堂上有时候不作回应是有道理的。我不能毫无原则地牺牲大众的时空为你一个人提供服务。但是,处理方式的不同却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层次。人性化、和谐性、尽可能多地满足所有孩子的要求是我们的孜孜以求。这位老师的课堂事件处置方式显然有违这一原则。

那么怎么处理好呢?首先是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说话的机会。了解他的问题,进而据此判断其问题的性质。让人说话,天掉不下来。这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处理有失水准和风度,一者已甚,竟然重复上演,令人不可思议。也许是为了赶进度,也许是为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和语文教学的才艺,故而不惜伤损学生的自尊和“问难”之心。这是有违教育的基本精神的,或者这本身便是一种反教育的行径。

其次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分析,常常会发现其中可资转化——由个别转化而为共性——的因素。如果实属个性个别的问题,则巧妙地招呼该同学一定做“另案处理”。但假如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则大可于此大做或者做大文章。比如有学生课堂中当堂“发难”,借最新网络上的“消息”,要否定和纠正老师教学中的“错误”,尽管应该是个别问题,但恰可以借题发挥,引申开去,通过对话、研讨和交流,实现一个很了不得的学习目标。你可以先请该同学畅言问题之“错误”所在。进而充分肯定其分析问题正确的一面,尤其表彰其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大胆求证的“问学”精神。接着则具体分析问题的有关“细节”,比如是否真的有错,如果真的错了,究竟是谁错?是网络上错了还是老师错了?是老师取材错了还是理解错了?如此如层层剥茧般的细致的剖解,带给学生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两处知识点上的收获,而且是学习方法和探究精神上的教益。

显然这早已将一个个性化问题升格为共性的问题,令所有人都能受益的问题。

这需要老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十分的尊重和宽容,需要大度和耐心,需要胆识和勇气。

当然也十分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机智。

纯粹个别化问题的解决

个性毕竟还是个性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问题都可以转化而为共性问题的,假如能够转化,那也就没什么个性和个性问题了。这些问题既然不能一律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来加以解决,那又能怎么办呢?

我觉得有这样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定得有保证。这样的保证,既是真实学习的需要,又是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思索、研究自己独立学习发现的问题,并且可以把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和自己的手里。当然也不排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间的“同伴互助”的研讨交流。从魏书生大量的课堂教学实例来看,学生这样解决“个别化问题”的比例大都在90%左右,即使文言文也是如此。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潜力于此可见。

二是老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要求,随机提供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样的支持和帮助应该主要是方法的,思路的,点醒式的,而不是直捣黄龙,告知结果和答案的。而因为这样的“指导”是针对个性的,又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所以非常需要“控制”。

控制对象。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能享受老师的“指导”待遇,一定是那些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少数人,最好在个位数以下。

控制次数。对这些同学的“指导”的人数和问题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最理想的是没有任何人提出任何个别化的问题。这当然比较困难。但老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控制好局面。

控制时间。不论是对谁,对什么问题的指导,都应该将时间缩至最短。要言不烦,点在要害。不影响和阻碍同学自身阅读思绪的延续,不破坏和打乱学生自身既有的观点和想法。

控制音量。与个别同学的交流应该将声音降至最低。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是同伴的支持,是朋友的提醒,不居高临下,不气指颐使。

控制老师在过道间来往的频率。

总之,老师实施对个别同学的个性化指导时,永远不得影响和干预其他同学的静心阅读和思考、专注交流和讨论。这样做才是温文尔雅,才是公平道德,才是因材施教,是一种兼顾包容的教育。

三是课间和课后的个别辅导和交流。

严格说来,个别性问题解决的主要时间应该是课堂之外,或是在教室边上的休息室里,过道上的小空间中,或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现在看来,从管理和规范的角度看,最好的方式是在教室外过道中。就近,方便,自由,宽松,自然就效果好。

到我国港台和英美等发达教育的区域和国家考察,总是被一些教育的场景所打动和感动。2009年秋在英国曼切斯特的一所初中参观学习,对其硬件的配备、设施的精良如何早已没有什么印象,最深印象的倒是那些在教室外走廊中零星摆放的小台子和小椅子。低矮的三五张台子并配套的椅子散放在过道的边上,每当下课时分,总有几位老师分别对着同学在对话交流,或是一个臃肿肥胖的黑人女教师对着一位白而瘦削的孩子,或是一位干瘦而高挑的白人男教师对着一个黑人孩子。那神情态度之亲切,研讨问题之耐心,像朋友间的交心,如同伴间的研讨,促膝交流,无拘无束,如诗如画,那是真的教育。

我们的教室外是否也可以如此设计和安排呢?应该完全是可以的。

如此我们语文老师个别辅导、交流的时空就具备了,渠道就畅通了。

又哪里仅仅是语文学科和语文老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