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金哲:挑战量子力学

 物理网文 2014-10-28


我对量子力学的质疑,是从1997年我写给中科院化研所所的关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运动及价键规律的一点不同意见开始的。经过十多年来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我更加坚定了量子力学中除普朗克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理论是正确的以外,以科学大师薛定谔 方程为代表的有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运动的理论是完全错误的,这个理论无法说明核外电子是怎样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转动的,无法说明核外电子为什么要每隔两层才增加一次电子,无法说明增加的电子是这个数而不是其它的数,无法说明分子内的原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即化学键问题,已致现在的化学键问题出现了这样十分混乱的局面,无法说明一般的物质,只在温度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就可以发生三态变化,无法说明两个氢原子核外成球状的电子小球是怎样相互重叠的,以及各种不能自圆其说的,如轨道杂化理论.亚层和主副族理论等等,我把它们统称为亚层能级理论。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空间位置理论。我的这个理论是以卢琴福的原子有核模型理论和波尔能级理论为基础,以库伦定律为前提。它的基本构架是,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运动,是由原子核所带的质电荷对核外电子的库伦引力和核外电子之间的库伦斥力来决定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是有一定的空间范围的,这个范围是以原子核为球心球体形的,它的大小是由核电荷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的范围是无限大的,由于随着距离的增大,吸引力是成几何级减小的,和电子之间斥力的存在,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在这个范围以内,电子就被吸引,在这个范围以外,就不会被吸引,也就是说,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大于核外内层电子和外层电子之间的斥力,和同层电子之间的斥力的合力时,核外电子就会被核吸引,反之,就不会被吸引。核外电子由于受到核的吸引力和相邻电子的排斥力的共同作用下,也是以斥力场小球的形态,在原子核的引力场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原子核对核外各层电子的吸引力是基本上一样的,那么,各层电子的斥力场小球的体积也基本上是一样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根据我发现的2n2这个数学公式,就会得出原子核外电子的二.三层是8个电子,四.五层是18个电子,六. 七层是32个电子的必然结论,这就像用相同半径的乒乓球围绕一个圆心成球状排布,如果二层是8个,那么第三层必然是18个,第四层必然是32个,这是由空间位置来决定的,如果用我的空间位置理论来说明这些问题,它们就会得到客观.正确.合理的说明。



我的
[[关于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和排布及价键理论的一点不同意见]]。对量子力学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我的[[2n2看核外电子的排布]]。我运用我发现的那个数学公式,从数学上[空间位置]证明了核外各电子层个数的必然性。我的[[从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谈核外电子的排布]]。从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中,深刻揭示了核外电子为什么每隔两层增添一次电子的真实原因。同时也说明了亚层 能级理论的谎谬性。我的[[谈谈分子间力]]。依据波尔能级理论中正确的部分,揭示了物质三态变化的真实原因,给现有的错误理论给于了驳斥。我的[[还元素周期表的本来面目]]。说明了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是根据错误的亚层能级理论所排列的错误的实质。并给出了客观.真实.合理的排列方式。我的[[原子核对核外各层电子的吸引力]]。从数学上证明核对核外各层电子的吸引力基本上是一样的。把原子每层增添的核电荷数和原子半径代入库仑定律,我们就会发现核对核外各层电子的吸引力基本上是一样的,每层新增的核电荷增加的吸引力正好比每层新增的原子半径所抵消。我的[[化学键]]揭示了原子之所以能结合成分子,是原子相互共用电子所形成的,这也是原子能组成分子的唯一原因。在所有的原子中,除惰性元素核外能吸住电子的空间范围已被本身的电子所占满,其它原子核外的电子,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进入它所能吸住电子的空间范围,也就不能和其它原子组成分子。剩余的所有原子核外能吸住电子的空间范围内,都有一个或多个可供电子进入的空间位置,即都有和其它原子组成分子的可能性。    关于原子核外同层电子的分布和运动,有关氢键合水分子表面涨力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给以说明。

冯金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