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

 昵称3810856 2014-10-28

一、文言虚词用法推断

 在文言文中,大多数的虚词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它们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体现出句子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尽管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因为虚词使用的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所以掌握既是学习古汉语的一大难点,又是一大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
      考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即准确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对此知识的要求,并不简单地实记哪些常用虚词有哪些用法,而是要求具备在上下文辨析其具体用法的能力,故把握难度较大

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清实词虚词。文言文中,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代词。有些虚词,兼有虚实两种用法(词性),需要分清。如:
所。如:A.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动词式中的为代词,因动词不同,其指代的意义也不相同,此处为“……的东西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以为固定结构,表原因或条件、手段,在此句中表原因,译为“……的原因C. 得其所哉;各得其所。这两句中,作动词的宾语,是名词,译为处所、地方

为。如:A. 尚思为国戍轮台。wèi替、给的意思,介词。B.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读,表被动,译为,介词。 C.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wéi,支配刎颈之交,动词,译为成为
以。如: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介词,与”“构成介宾短语,意思为因为B. 属予作文以记之。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C.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的意思,动词,作谓语。
   
能够区分开虚实,也就区分开了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就可以判断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进而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二、掌握基本用法。即熟悉一个虚词有多少义项或用法。这是作出判断的基础。

我们总说要“胸有成竹”,对文言文虚词来说,它的基本用法就是“成竹”,没有这些“成竹”,想做出正确的判断真是不可想象。如:
①乎。助词。A. 表疑问或反问。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当于“吗”。

B. 表感叹语气。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相当于“呢”

C. 表测度语气。如:无乃不可乎?相当于“吧”。

介词。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相当于“于”,译为“在”。

形容词词尾。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用在形容词“全”之后,相当于“地”。有的情况可以不译。
②其。代词,又分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作人称代词,意为“他的、他们的”,定语。此其所以败也。作人称代词,意为“他”,作“败”的主语。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作指示代词,“那(上面的)”意思,定语。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意为“其中的”,是特指代词,作定语。副词。其皆出于此乎?“其”在动词之前,修饰谓语,意思为“大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修饰“还”,表商量语气,意思为“还是”。连词。其传之非真也。这个“其”用在假设语气中,是假设连词,相当于“如果”。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用在两个分句前,面对两种情况,表选择,是选择连词,相当于“是……还是……”。助词。霰雪纷其无垠兮。“其”用在“纷”与“无垠”两个谓语词语之间,调整音节,无实在意义。
    就像这两个虚词,如果不了解“乎”有助词、介词、形容词词尾等用法,不了解“其”有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用法,那对具体语境中出现的“乎”“其”就很难做出判断,实在是因为没有判断的依据。所以,要下功夫打好基础,至少要识记熟18个虚词的用法。

   、要有全局意识、全句意识。解题时,要借助全文辨析虚词,借助语境(上下文)辨析虚词、借助有关注解辨析虚词、借助事理辨析虚词、借助题干推断用法、借助词法句法解析虚词。同时要明白,许多虚词意义并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住助陈述语气,其用法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
        以熟代生如果能记熟课本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与之相应的要考得文言虚词的用法就好辨析了,如能记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则”的用法是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译为“就是”那么2006辽宁高考第11题C项的“此则京邑之人也”中的则的用法便很好判断与“无以,则王乎”不同。
         要有句位感。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也”,在句末助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常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求也闻有国有家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乎”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直接用在形容词之后常是助词(形容词词尾),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用在句中往往用在代词名词之前是介词(相当”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分辩词性,以词性推断用法,多作语法(词性、句法)分析。
  如辽宁卷第11题判断选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如2006山东卷第10题B.“何者?上下之分也”、“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中“者”前者用于疑问句句末,是语气词主要是加强疑问语气,后者与“不为”构成名词性短语。再2006高考重庆卷的第9C “不得已而为盗耳”、“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C.项,前者应是副词“才”;后者连接两个短语讲为转折连词“却”。
     结合语境,明辨语气,辨明用法,要符合事理逻辑。大多数虚词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综合运用文意理解与句法分析两种B项 “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的“则”的区别,前者用在动词前应是承接连词,可译为“于是”,后者用在名词前应是介词“通过”,尽管也用在句首根据句意却不能理解为连词。例如《石钟山记》中“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从语气看,是陈述语气,告诉人们一件事;从语境来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于代词无疑。

另外,还要注意虚词的特殊性。

1)兼词 兼词是文言的特殊现象,是指兼有两个的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词,如:诸a、相当于“之于”,兼有代词、介词。B、相当于“之乎”,`兼代词、语气词。盍:相当于 “何不”,兼代词、副词。焉:相当于“于之”兼介词、代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时候这类词都作兼词,要善于结合上下文意及组合关系,分清它们在行文中何种情况下不用作兼词。
  2)虚词连用  虚词连用构成一种固定的格式。两个或三个词语所连,有加强语气的作用,重点在最后一个虚词上。如“也哉”、“焉而”、“也乎哉”“焉耳矣”、“籍弟令”等。有些与现代汉语里的同形,如“虽然”、“于是”、“可以”、“然则”、“以为”等,但意义和用法常有很大的不同,不要简单地用今意去理解这些文言里的同形结构。

3)复音虚词   一般表示语气和时间,如“而已”、“呜呼”、“既而”、“须臾”、“顷之”等。

1.所以。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2.无乃。如:无乃尔是过欤?“无乃”副词,表推测、委婉语气,译为“恐怕”。
  3.何其。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粘襟,何其衰也!“何其”副词,表程度,译为“多么”。
  4.得无。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有“该不会、莫非”等意,表推测语气的副词;本句是“该不会”之意。
  5.然则。如: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为连词,是“既然这样(如此),那么……”的意思。
  6.孰与。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表比较,副词,为“(拿)……(谁)与……(谁)相比,哪一个……(怎么样)?”
  7.虽然。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虽然”为古今异义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虽然”,它是两个词,“虽”为“虽然”,“然”是“这样”。
    这些复音虚词2)(3与单音虚词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许多复音虚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拆开,如“所以”,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中,“所以”完全与现代汉语不同,表凭借的条件或依据;即便有一些能够拆开,但拆开之后每一个词素的意义与单音虚词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如“无何”,字面上看,好像是“没有什么”,实际上,它表示时间短暂,是“没有多久,不久”的意思。所以,这类复音虚词也需要积累和识记。

一、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

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黑质而白章起疾病而死吾恂恂而起等三个句子,并分清它们依次表明并列、承接、修饰的三种用法。

缇骑按剑而前((五人墓碑记))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泰论))

依照典型实例,我们很快就可以判断出:例中的表修饰关系;例中的表并列关系;例中的而表承接关系。

二、词语结构确定法

文言虚词一旦脱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离开依附的实词,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通过判断文言虚词与实词的结合情况,也可以确定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如:

“所”往往与动词组合,构成“所+动词”的结构形式,根据这一固定结构,就能判断出:“所”作代词,起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事、物”。同时,“所”还和“为”结合,构成“为……所”的固定结构.根据这一结构,可以判断“所”为助词,表示被动。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③道塞,无所归(2004年重庆卷)

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依据上述“所”的结合规律,我们很快可以判断出例句①②③中的“所”为代词;例句④中的“所”为助词。

三、语法(位置)功能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如: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④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⑤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要判别以上几例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例①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②“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例③中“久”是时间副词,充当句首状语,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例④中“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得出本句是宾语前置句,所以“之”起提宾作用。例⑤“许”是动词,作“答应”解,而“以”后的“负”也是动词,作使动用法解“使……担负”,可以推知“以”作 “而”解,这样我们可断定“之”是“许”的宾语.作代词解,指代齐国提出的条件。

如:①“其皆出于此乎”,“其”,副词,表揣度语气,“大概”,作状语;②“其孰能讥之乎”,“其”,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作状语;③“其一犬坐于前”,“其”,指示代词,“其中的”,作定语;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作兼语;⑤“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语气助词,可不译;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表期望语气,“希望”。

由此看来,抽主干,分析结构,再判别虚词的功能应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四、对应位置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处于对应位置,是表修饰的连词。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处于对应位置,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处于对应位置,由是语气助词可推断也是语气助词。

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处于对应位置,由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同义。

五、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等。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若”“至如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呜呼等。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等。

六、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七、看删换变化。

所谓“删”就是指将加点的虚词删除,看是否影响句子的意思,若不影响,一般来说该虚词就是作连词的;所谓“换”就是指将虚词前后的两个词交换位置,若交换后,意思不变,则表明该虚词起的作用是并列关系;所谓“代”就是用其他词语替代加点的词,看语意是否发生变化,则可推断出其用法。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修饰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并列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却

④惑而不从师(《师说》)——却

⑤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表结果

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来

⑦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病梅馆记》)——把

如何辨别以上的”而”和“以”呢?先看有关“而”的4 个例子。第一步采用“删除”,将①至④句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通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第二步采用“换位法”,将“而”字前后的两项交换位置,就能辨别出这4个“而”的差异。换位后,只有②不影响原意,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关系。第三步采用“替代法”,将“而”字的有关连词的常用意义代入句子中,则可判出③④句都表转折关系,①句是表修饰关系。⑤—⑦用“删”的方法删去“以”,发现⑦不能,确定⑦是介词,⑤⑥可以删去,表明是连词,这样再区分,⑤可用“结果”连词替换.⑥表目的关系。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八、 看特殊标志句式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九、 看具体语境。瞻前顾后语境分析法

要反复阅读前后文,在具体语言中加以分析,不要只看一点,望文生义,《考试大纲》强调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章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a)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是兼词于此伏焉伏在那里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是代词,代文章。得焉能够看到它

c)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d)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再如2004年全国高考卷,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顷之,拜受为少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广遂上疏乞骸骨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

C、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今日饮食费且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项中,我们可以依据语境分析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广遂上疏乞骸骨中的是副词,相当于于是,就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句出自《屈原列传》,可根据前半句的句首于是,判定不能解释为于是,从语意关系可以推知自投汨罗而死怀石的结果,这样则可解释为终于、到底。答案是B

A项中,都是时间副词,于是可以推断的两个,都是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出自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的《项脊轩志》。

C项中的两个,在推断过程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许之欺秦分别是其年笃老一璧所引发的结果,由此可知两个都是表原因关系的连词,相当于

因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D项中的两个,根据语境我们发现,为所虏都是没有发生的事实,因而可以确定两个都相当于将要,作副词。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出自《鸿门宴》。

以上简析使我们明白:判断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前提是读懂原文,只有联系虚词的上下文,搞清句意,虚词的意义自然就清楚了。可见读懂是关键。

当然,语境是判断虚词意义不可少的条件,但是从语言规律上去认识一个个虚词,熟悉某一虚词的几种用法也是判断虚词意义不可少的条件。在熟悉、记忆某虚词用法时,要通过典型例句去理解它。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加深理解比单纯地背条条要效果好。熟记一些固定格式,也便于分析词义。所谓固定格式,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一个固定结构,它在文言文里是一种不变的句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不会随意变动。如:得无……,相当于恐怕——所以相当于“……原因等。

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指出:虚词所以成为虚词就在于它的意义是跟着实词变,跟着句子组织变。因而判断虚词的用法必须连带注意虚词所跟的实词或句子组织。

 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虚词用法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并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历数虚词的用法.因而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培养这种整体阅读能力

C 考场常见失误分析

近几年来,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都选用了教材中的文言词句来与新选的阅读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比较,同时,淡化其词义的确定而强调其用法。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如果不仔细推敲,就会出现错误。
    1.不了解词性而出错。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三请,不见许筑徒行见公曰
    B.令国致乐不已筑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公驱,及之康内筑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筑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析】在解答此题时,有的同学选择A项,初看似乎是正确的,但仔细分析,就发现了错误。A项前句中有动词谓语“许”,意为“允许”,因此,“见”就不是动词,应该是介词;后一句中的“见”明显地带了宾语“公”,应作动词用,“拜见”的意见。可见,只要弄清了两个要求判断的词的词性,其用法也就确定了。
    【答案】D。
    2.不分析结构而出错。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有警,率十日乃至筑②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B.①师孟奏徙于渝筑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筑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①洪、福、广、越为立生祠筑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析】在解答此题时,有的同学没有从语句的结构规律入手,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就选A项。其实,“乃”在两句中都为副词,词性相同,但结构不同,前句“十日乃至”是“时间状语+动词”,加点字意思为“才”;后句是“名词+谓语”,加点字意思是“竟然”。从语法的角度切入,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不仅适用于解答文言实词考题,而且适用于解答文言虚词考题。
    【答案】C。
    3.不理解意义而出错。如:
    下列各句加点字与例句中“何”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徐公何能及君也?
    A.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解析】在解答此题时,有的同学不理解“何”的意义而错选B项,或C项,或D项。B项中的“何”通“呵”,是动词,“责问、盘问”之意;C项中的“何”是程度副词,“多么”之意;D项中的“何”是疑问代词,“为什么”之意。A项中的“何”是表反问的疑问代词,“怎么”之意。判断虚词的用法,我们可以结合句意理解来进行,弄清词义,便可判断。
    【答案】A。
    4.不明白标志而出错。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视其沼,则浅混而污筑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B.以卖州县者乎筑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筑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筑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解析】解答此题时,有的同学选D项。其错误就在于他没有明白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标志,后一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两个“之”的用法不相同。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性词语,如表示被动的“见”、“为”、“为……所……”、“于”等;表宾语前置的“之”、“是”等,表凭借的或原因的“所以”……熟识这些标志,可以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答案】B。

【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

1.        一个一个地记忆

2.        一组一组地比较

3.        一类一类地掌握

4.        根据语法位置确定用法

 

1.      【一个一个地记忆

30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相当于代词:之、其、是、焉、尔、然、莫、或。

相当于副词:相、见、岂、乃。

相当于介词:于、与、因、为、以。

相当于连词:以、而、且、则、虽、若。

相当于助词:者、所、夫、盖、也、矣、乎、哉。

 

2.      【一组一组地比较】

"之"和"其"

1)        :"之"和"其" 都可以作第三人称代词。

:"之"作宾语,"其"作定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

例如:择师而教之(之:他,代童子,作宾语)

昂其值居为奇货(其:它的,代促织,作定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其:他,代李蟠,作小主语)

注意:①不能单独做主语。上古时,用名词作主语或省略主语。

② 也可做第一、二人称代词,用法同上。

 

2)        :作指示代词,

: "之"主要表近指,"其"主要表远指。

例如:之二虫,又何知?(之:这)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其:那)

 

3)        :它们都可作音节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 "之"主要用在单音节词之后,"其"主要用在句中。

例如:久之,闻左公被炮烙(之:音节助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音节助词)

 

4)        "之"作结构助词,"其"作语气副词

例如:不在使者之列 (用在定语和名词之间)

石之铿然有声者(用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  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用在形容词/动词和补语之间)

其孰能讥之乎:(反问语气)难道有人可以讥笑他吗?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祈使语气)攻打它不能取胜,包围没有后继部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则齐国其庶几乎(揣测语气)那么我们齐国该差不多治好了吧。

其可怪也欤(感叹语气)真是奇怪呀!

 

"相"和"见"

1)        同:都可作副词,偏指一方。

异:"相"可偏指第一、二、三人   

"见"只可偏指第一人    "我"。

例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相:偏指"我")你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的母亲,及时把我赶回家。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相:偏指"你") 您正在温习经 ,我不敢烦扰你。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相:偏指"他") 狼不敢走上前去,看着屠夫。

注意:"相"不是做代词或者宾语前置!是作副词,有偏指的作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偏指"我")生下我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背弃了我。(去世)

其它常见的还有:见恕、见谅。

 

2)        异:"相" 还可表"互相"、"递相"、"共同";

"见"还可表被动。

例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相:互相)孤立地站着,身体和影子相互慰问。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相:递相,一个接一个) 常常是死者一个一个地叠压在一起的。

(其妻)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  庭(相:共同,一起)在庭院中一起哭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被)

 

3.       【一类一类地掌握】

解读:对同是表示某一种语法意义的虚词,可以一类一类地掌握。

古汉语中常见的词尾:然、尔、焉、乎、若、如

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然:···的样子) 张开翅膀的样子

2)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尔:···的样子)

3)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  涡(焉:···的样子) 曲折的样子,回旋的样子

4)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乎:···的样子) 宽宽绰绰的样子

5)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若:···的样子) 叶子肥大的样子

6)        箪瓢屡空,晏如也"(如:···的样子) 安贫乐道的样子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尔、汝、女、而、乃、若;子、君、公、吾子??(表示尊   

表示单独的范围副词:

独、特、但、惟、仅、止、徒、直??

表高度的程度副词(最,极、很,非常):

最、极、至、绝、殊、良、颇、逼、大??

表全部的范围副词(全、都):

皆、尽、咸、举、悉、具、毕、备、胜??

表短暂的时间副词(不久、一会儿):

旋、寻、俄、俄而、俄顷、顷之、既而、须臾、斯须、少间、 未几、无何??

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哪里、怎么):

岂、其、宁、庸、独、安、讵、何??

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假使):

如、若、苟、使、向、倘、即、脱、设、而、自、试、令、 如使、向使、竟使??

 

4.       【根据语法位置确定用法

解读:要根据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结合句意,确定其用法。

以:后跟名词、代词或其他可作宾语的词,是介词;后跟动词、形容词、主谓短语,是连词。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而、又、而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连词,而、从而)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连词,用来、以便)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连词,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连词,因为)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因而)

(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

今以钟磬置(介词,把)

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介词,在)

不者以者丧(介词,因为)

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表示界限范围)

注意: 1、"以"后面的代词被省略,不要误以为"以"是连词。如"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2、"以"后面的代词被前置,不要误以为"以"是连词。"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

 

1)在及物动词之后,是人称代词;

犹且从师而问焉(人称代词,之)

2)在动词之前,是疑问代词或反诘语气副词;

复驾言兮焉求(疑问代词,什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反诘语气副词,怎么、哪里)

区别:前者要求回答,后者不需要。

3)在不及物动词之后,是兼词(介词+代词);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兼词,于之,不及物动词后作补语。)

4)在句末,是语气助词,助陈述等语气;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语气助词,助陈述语气)

5)在句中,是语气助词,助停顿;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语气助词,助停顿)

6)在形容词、拟声词后,是词尾。

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