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名技校少年凭所学技能救人?老师:技校学生也能成才

 昵称8403232 2014-10-28

四名技校少年凭所学技能救人 老师:技校学生也能成才

4名乐于助人的少年,在此次事件中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救人,让人敬佩。

两幼童车内误拉手刹,汽车顺着斜坡滑向珠江,父母奋力拉拽车子也被拖入江中……危急时刻,罗奕瓒、何智浩、李港缘、陈清锐4名同为16岁的少年机智施救,一家四口最终安全上岸。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一度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参与救人的4名少年和另外一位村民也获得了表彰并获评见义勇为。原来,这4名同在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读书的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勇救落水者——一年前,同样是在新洲码头,他们4人将一名意外落水的男孩救了上岸。

5位救人英雄同时现身

10月24日下午3时,在越秀区东华南路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学术报告厅内,该校为罗奕瓒、何智浩、李港缘、陈清锐等4名学生召开表彰会,另一名施救村民梁杰威也来到现场。

救人事件发生已过近半月,同为救人英雄的梁杰威却一直不为外人所知。谈起此事,他憨厚地说:“真的没什么,我只是搭把手而已。”

表彰会现场,5名好心人均获得了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开出的见义勇为证书和2000元奖金,学校也特别给4名学生颁发了1000元奖金。原本是陌生人,通过救人相识,如此缘分令梁杰威与4名少年相见恨晚,他们均表示以后一定会成为好朋友。其间,梁杰威还加了一句:“他们比我厉害。”

一年前同一地点救男童

回忆起当日的惊险情状,陈清锐坦言自己当时的确“有些怕”。不过在危急时刻,4人还是毫不犹豫选择了救人。他们分工合作,用岸边的一支长竹竿,成功将落水的一家四口逐一救了上岸。而在救出两名小孩20秒后,汽车完全没入水中。

4名还未成年的学生哥,原来已经不是第一次救人了。一年前,同样是在新洲码头,他们遇到了一名落水男孩。罗奕瓒回忆,落水男孩大概只有七八岁,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掉到了水里,在水里拼命挣扎。当时他们也是分工合作,其中两人各伸出一只手抓住男孩,将他拖到了岸上。而另外两人则站在岸边做好防护工作,男孩也最终获救。“我们觉得救人没什么。”罗奕瓒说,换做任何人,在面对鲜活的生命时,都会作出和他们一样的选择。

奖金或用于开设汽修店

两次成功救人,4名少年之间的默契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份默契,正是源于他们13年来的朝夕相伴。罗奕瓒告诉记者,他们4人从3岁就认识,一同成长,经常一起划船、捕鱼,感情非常好。在学校当学生会干部的罗奕瓒坦承自己是“头头”,大小事宜基本上都由他决定,而何智浩则协助他策划并告知其他人,陈清锐和李港缘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不过这个策划基本上就是策划怎么玩啦。”罗奕瓒调皮一笑。

“以后掌握了技术也攒够了本钱,我们想一起开一家汽车维修店!”罗奕瓒说,汽车也是他们的共同爱好,以至于他们决定进同一所学校就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起学习和了解汽车。

记者了解到,他们从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此番救出车内被困幼童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表彰会现场,当被问到准备如何处理这笔奖金时,4名好友相视一笑。李港缘说:“存起来,以后有用。”旁边的何智浩则补充,如果以后他们能如愿开一家汽车维修店,这些钱或许会成为启动资金。

老师家长同学眼中的他们——

凭所学技能,救人于危难

16岁的年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之路。有人在读高中为考大学做准备,也有人像这4名少年一样,走进技校学技术。谈起当初选择进技校读书的初衷,罗奕瓒说:“我们4个商量了很久,汽车是我们的爱好。”而谈到对彼此的评价时,4人相视一笑,罗奕瓒用两个字总结:“兄弟。”

家人“为孩子救人感到自豪”

在4名少年中,陈清锐长得最结实。面对记者的采访,外表憨厚的他话不是很多。陈清锐的妈妈赵女士告诉记者,事发当晚孩子回到家后告诉她“码头有人落水,我去救人了”,闻言后她愣住了。赵女士说,她不是为孩子救人意外,而是担心他的安全。随后看到儿子像往常一样洗澡准备睡觉,赵女士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就是叮嘱他以后做好事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在母亲眼中,陈清锐从小就很老实很听话。“我们都没怎么骂过他,他很乖,很少让我们操心。”对于儿子选择进入技工学院,赵女士说,汽车是儿子的爱好,他们支持。“他们几个小伙伴很团结,孩子确实也很喜欢。我们相信他,也支持他。”

老师“孩子们很棒定能成才”

林志宽和邓汉生是4名少年的代课老师。负责教授汽车维修技能的林老师告诉记者,4个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强,每次上课老师安排的任务都能很快完成。加之4人性格开朗,每次实操任务时,他都会刻意将4人分开,“这样就可以带着其他同学一起进步了。”不过林老师坦言,这4个孩子虽然动手能力很强,但理论知识方面稍有欠缺,因此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邓老师则称,在他的心目中,这4个孩子都非常好学,不仅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还经常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突破能力很强。针对此次救人事件,邓老师称这与平时的课堂实操训练和专业急救知识密不可分,孩子们就是用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助人。“我们平时教的就是这些,遇到突发事件孩子们没有乱。”邓老师直言,这几个孩子都非常棒,“是块成才的料子”。

同学“乐于助人已经出了名”

作为同学,也同为学生会成员,外号“小胖”的王杰龙和王建是罗奕瓒的好朋友。谈到好友救人一事,小胖淡定地说“一点都不意外”。他告诉记者,阳光开朗、好动活泼的罗奕瓒在学校里算是名人,因为他太乐于助人了。“一方面是我们找他帮忙,另一方面如果他知道你有需要,他也会主动帮助你的。”王建则表示,罗奕瓒很聪明,不仅是同学们的开心果,同伴烦恼时,他也会帮忙开解,让别人开心起来。“他很活跃,我们都喜欢和他在一起。”

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副书记尹伊:“技校学生也能成才”

就读技校的孩子,选择了另外一条成才之路。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副书记尹伊认为,该校每年有3000多名新生,这些孩子确实比较活跃,比其他学校的学生要难管理一些,但只要老师能发现这些孩子的优势,利用他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同样能够成人成才。“每个孩子不同阶段的兴趣不同,无论上高中还是学专业技能,这都是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无好坏之分。”尹伊直言,孩子的品性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学校培养有直接关系,因此不存在技校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的说法。“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点我始终坚信。”他说。

原标题:四名技校少年的精彩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