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节气的由来

 快乐大叔档案馆 2014-10-28

  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达到黄经195度时为寒露。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之前的“白露”节气,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 

  关于寒露名字的由来,史书上这样记载的:“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说辞是:“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通纬·孝经援神契》也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这些文字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寒露时节气寒气渐重,晶莹的露水闪?冷澈的光芒,将要凝结成霜了。此时天高地阔,凉风飒飒,山楂、柿子为了争宠,争吵得面红耳赤,植物的叶子由青变黄,青黄交错,随风飘舞,大地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被湛蓝的天空和白云映衬着,有一种辉煌寥廓的寥廓之美。

  在坊间,关于白露的说法颇多,“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说的都是寒露一到,天气就真的变凉了,要适当加衣了,虽然有“春捂秋冻”之说,但凡事有个度,过了度,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从古到今,寒露对于辛苦了一年的农民来说都是一个喜悦、丰收的节气。“寒露”节气,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古人把“寒露”称为“秋收节”,有谚语为证——“寒露时节人人贮,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