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杂谈(下)

 爱雅阁 2014-10-29
楷书杂谈(下)
 图片
 
  
  谈起欧颜枊赵楷书四家,今人推崇颜真卿,说他继王羲之后垒起了另一座高峰。这种说法没有错,但专论楷书,欧阳询被历代书家奉为楷模,无论初唐四家,还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都应是首当其冲的领军人物。他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碑》(以下简称《九成宫》)寓险峻于平正之中,融丰腴于瘦硬之内,含韵致于法度之外,当时南派书风的和雅与北派书风的雄劲,在此碑中得到了彻底的体现。由于它最彻底地代表了唐代书法的典雅之风,所以被称为“唐楷之冠”,还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正书”,享有“万事法成”、“楷书之极则”的美誉。
  由此可见,欧阳询的楷书成就以及《九成宫》的艺术价值是经过历史考验、得到普世公认的,其地位列于颜真卿之上。但大多数人学楷书,总倾向颜体《多宝塔感应碑》(以下简称《多宝塔》),而避开《九成宫》,认为前者宜于初学,后者属于“高级教材”,而“初学”之后,立即奔向行草隶篆,总把《九成宫》抛于九霄云外。
  欧楷法度森严,确实难学。但我把欧楷字帖和颜楷字帖摆在一起,让学生或家长选择,他们大多觉得欧楷好看;有些学生学了一段时间颜楷之后,会问:“当初为什么不让我学欧?”我在教学中发现,让小学生学欧,只要他们肯努力,有一定悟性,能够按我指教的做,总能有所进步;如果欧楷没起色,转而学颜,未必能好。不少学生学颜楷,总是做不到横细竖粗,总是写不出老辣浑厚的味道。所以我尽量不让那些文雅内向的女孩去学颜,而是鼓励她们去领略欧楷挺拔、颀秀的美感。
  我不指望学生把欧楷学得如何出色,连我都不优秀。但我始终勉励自己和学生,虔诚地努力下去,不断领会和吸收欧楷的法度和美妙。我常跟学生讲,学欧不是为了赶超欧阳询,而是取法乎上,从小学会“守法”,懂得追求美。只要今天的我战胜昨天的我,还奢求什么呢?
  谈起欧楷,人们总强调它的险峻与瘦削,如果只看到这两点,是很片面的。欧楷的笔画固然瘦,但绝不像赵佶瘦金体那么皮包骨头,它仿佛美女的身姿,尽管苗条但仍有肉感,完全符合“肥不露肉、瘦不露骨”的审美标准。它在结构上主次分明,正斜有致,收拢时密不透风,放开时大起大落,如同美女的体形,该凸的凸,该凹的凹,从局部看上去确实很险,但整体上总能化险为夷。另外,审视欧楷的笔画关系,还能从中看到对齐、对称、匀称、迎让、错落、呼应等规则,由此造成笔意连贯、气脉相连、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使每个字看上去都是静中有动,显得十分和谐,十分从容,十分恬淡。所以我迷恋欧楷,我推崇欧楷,它处处包含着辩证的智慧,处处闪烁着中庸的光芒。如果用对立统一的理念来理解欧楷的法度,你所感觉到的就不再是森严,而是美妙,就会被它的魅力牢牢吸引,留连忘返,乐此不疲。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欧楷呢?我认为应做到四个方面:
  第一,全面了解欧阳询的身世、思想、学书经历和他的书法主张,深入把握欧楷产生的渊源和时代背景。
  第二,通读欧阳询的传世名作,包括他的四大中楷、两个小楷以及行书作品,尤其要精读他的代表作《九成宫》,最好能备几本原帖,床边、案头、挎包,甚至卫生间,只要有空,随时随地都拿出来翻翻,以手指当笔,以手掌当纸,仔细揣摩欧楷的笔法、笔画、结构和章法特征,只要日积月累,终能烂熟于心。另建议把跟欧楷风格近似或迥异的字帖作比较,着重看同一个字在不同字帖中的写法,这样认知会更加深刻。
  第三,挑选版本优良的入门集字字帖进行临摹,按笔画、偏旁、结构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稳扎稳打,逐个击破。只有不辞辛劳,才能收获无数。在掌握若干单字写法的基础上再去通临原帖,由此更上层楼,领会章法与整体风格。若能至于娴熟,就能不看字帖而写出一手好欧字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缓一口气,去练行书或其它书体,但《九成宫》仍需常年温故,它是欧阳询历经数十年苦功才写成的杰作,面对它,我们不宜怀有“入帖”、“出帖”的念头,唯独苦心研习,才能在严谨的法度中游刃有余。
  第四,阅读后世名家对欧楷的论述,以及他们临摹欧楷的墨迹。将这些墨迹跟原碑帖作比较,能够透过刀痕看笔迹,借助名家更深入地理解原帖。在出版业和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名师编写的教材和视频资料,他们的分析很透彻细致,示范很明晰,有助于初学者学习笔画、掌握笔顺、领悟笔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片
 
  在此我特别分析一下田蕴章、田英章兄弟俩的书法。二人自幼钻研欧楷,数十年笔耕不辍,成就斐然,四海闻名,誉之为“当今欧楷第一”,并不为过。把他们的字(尤其是他们临写的《九成宫》)跟原帖作比较,我发现他们的字结构很到位,基本传承了欧楷的风格特点,当然也有明显差异。
  从身世来看,欧阳询曾经历过满门抄斩、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悲凉遭遇,一生坎坷,不尽得志。而田氏兄弟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随父伯习字,成年后田蕴章执教于南开大学,任书法系博士生导师;田英章先在部队从事文艺,后出任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他们的人生基本上一帆风顺的,这必然影响到书风。田字比欧字温婉秀润,而少了险峻刻厉。
  另从学习书法的规律看,后人学前人,尤其是主学一人时,善于学习与总结者,往往能抓住重点而忽略变化。比如在单纯的用笔方面,欧阳询适度简化了二王系统的笔法,诸如智永真书中的悬胆点、波浪横、鶽尾捺、蟹爪钩等,欧楷几乎不用,田蕴章曾评论欧书“庄重严谨有过前贤,灵巧润秀稍逊羲献”,是很中肯的。而田氏兄弟又简化了欧阳询的笔法,不太追求欧楷的一些险绝变化。如果说欧阳询将二王楷书标准化,同时引入北碑风貌的话,田英章则将欧阳询楷书标准化,同时引入现代风貌。
  将欧楷字帖与田楷字帖放在一起,让行外人看,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后者更漂亮。因为田氏用笔十分灵活、轻盈,并且追求规范性,力求字字平正精到,几乎达到了单字造型无可挑剔的地步。如果从田楷不同作品中选取若干字重新组合,形成的新“作品”仍然很漂亮,但如此集欧字,效果往往不理想。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欧楷有些字的造型虽不完美,但气韵连贯很好,并且笔力劲挺,田氏兄弟似未全到。相对而言,他们的作品少灵动而失整体气韵。
  应该承认,论精美程度,田氏绝不逊于欧公。看田氏兄弟的字,就象名模走秀,第一眼就会被美貌吸引,会因为惊艳而忘乎所以,不舍离去。而欧楷如同如深山隐士,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让人感到高深莫测,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底蕴”吧。所以,田蕴章多次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学欧楷要直接宗法欧阳询,可谓坦诚相告,颇为清醒,十分深刻。
  在此我要说,认为田楷胜过欧楷是肤浅的,死抱住田楷而不放是幼稚的;把田楷说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公允、不科学的。我敬佩田氏严谨的学风、渊博的学识、谦逊的态度、积极的探索以及宽阔的胸怀,赞同他们的真知灼见,赞同对当代书坛锐利的批评。我更景仰他们为推广欧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的讲座,田英章的《楷书要论》,让无数学子茅塞顿开,得益匪浅,少走弯路,进步显著。我常想,研究其它诸体的名师也不少,若也像田氏这样呕心沥血,通过著述把道理讲透,利用网络把示范做明,那对传统书法的传承,对书坛歪风气的洗涤,会起到多大的功效呢。
  我推崇欧楷的又一个原因,也正是田氏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能让我极方便地搜寻。我在教学中讲“三角一肚”、“内圆外方”、“跪笔弹锋”,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当然,我也会提醒学生,学田楷要进得去、出得来,时常把田楷与欧楷作比较,把田楷视为学好欧楷的桥梁,善莫大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