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绿岛应潮生——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剪影

 沧海@一声笑 2014-10-29
 
千年绿岛应潮生
——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剪影
    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港湾。
    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一场以 “务实创建、惠民创建、合力创建、长效创建”为宗旨的攻坚战全面打响。2011年,我市实施包括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在内的“四城同创”,将创卫工作推向深入。
    于是,大到成片住宅、各类市场,小到一块路面、一只垃圾桶,开始了华丽“变身”。江洲大地上,一幅水秀天蓝、景美人和的靓丽画卷徐徐铺展。

为民惠民赢民心
镜头回放>>>
    今年4月,家住利民市场西巷的张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前一天站在自家门口认真听她抱怨粪水外溢的人群里,竟然有市委书记孙乾贵。看过现场,听过民意,一番商议,问题解决方案现场敲定,整改施工被提上日程。
    4月底,“对利民市场四周污水管网实施全面改造”,市场周边墙壁上贴出的一张通告,给包括张女士在内的几十户住户吃了颗定心丸。13个部门参与,80天紧张施工,地下雨污水管网、化粪池全面改造,化粪池长年外溢的问题彻底解决。
    定期现场督查创卫,已经成为孙书记、潘市长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工作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工作实录>>>
    让百姓受益,才是创卫的本意。我市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创卫的过程成为老百姓得实惠的过程。
    我市专门成立了市长任总指挥,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任副总指挥,相关镇街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指挥部,全面构建市、镇、村三级创卫网络,创卫触角深入每个社区、每条街巷。
    借助各类媒体、网站、站牌、手机短信等平台,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专栏报道、广场活动、文艺表演、志愿者服务等创卫宣传,举办行风热线创卫专题直播,弘扬文明之风,曝光反面典型,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全面开展健康教育 “六进”活动,加强控烟管理,我市相继建成健康公园、健康广场等一批健康场景,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基本技能掌握率稳步提高,群众关注、参与创卫的热情日益高涨。
    对照工作序时,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创卫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集中约谈和通报批评,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市创卫办也强化日常检查和交办、督办,确保创建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亮点点击>>>
    我市将每月的15日、30日确定为“全民卫生日”,将每周五确定为机关干部“义务劳动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引导居民进行卫生保洁和环境美化,不断提高群众对创卫工作的满意率和参与度。
    与此同时,我市建立市领导、机关部门挂钩创卫分片督查工作制度。
    市四套班子领导积极帮助挂钩的社区(村)梳理问题,解决难题;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对挂钩社区(村)实行“五帮”,即帮协调、帮检查、帮资金、帮保洁、帮宣传。城区各部门、各单位创建工作实行“五包”,即包内部、包下属、包职工、包门前、包宿舍区。
社会反响>>>
    “几年之前,我们这块可能是城区环境较差的小区了,现在不夸张地说,就是个小公园。”上个月,记者去春柳花苑采访,得知有记者来,业主委员主任张柏龙连声表示欢迎。
    他告诉记者,以前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小区整个草坪上都停满了住户的私家车,因为无人管理,曾经有段时间,垃圾一直堆到了小区大门外。
    “街道的领导,甚至市里、部门的领导,来了好多回督促整改,他们那么重视,作为住户,自己的环境都搞不好,实在说不过去。”去年10月份,通过选举成立了业主委员会。
    自治管理一年来,小区维修了泵站、补植了绿化、划设了停车位,实施了硬化、亮化工程,居民对于小区的新环境十分满意。

猛药重招治顽疾
镜头回放>>>
    今年3月4日上午,231省道(江洲广场至二墩港段)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拉开帷幕。
    当天,市创卫办牵头,公路管理处、公安、国土、工商、城管、规划、三茅街道等多家执法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由于事前执法人员上门下发整改通知书,绝大多数违建户自觉配合,拆违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通过近9个小时连续推进,31处违建全部拆除到位,共计拆除违建1081平方米。
工作实录>>>
    摘除“毒瘤”、根治“顽疾”,是创卫必须直面的挑战。城市面貌在一次次攻坚战中,变得更加整洁靓丽。
    针对乱停乱放、乱披乱挂、乱搭乱建等问题,开展一系列市容管理专项整治。坚持“周五拆违日”制度,近三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4.9万平方米。开展交通秩序、夜市大排档、三轮车等专项整治行动,市容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建成扬子中路、江洲西路、扬中大道三条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
    针对破墙开店、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问题,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改造城中村32处、老旧小区16个,清理明沟管网25万米,补绿18万平方米,墙裙出新2.9万平方米,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观。
    针对河道淤塞、水质不佳、水路不通等问题,开展城区河道专项整治。我市综合整治三茅大港、明珠湾、扬子河等10余条城区骨干河港,完成水系沟通、河道清淤、生态修复,实现了城区的主要河道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针对出摊经营、垃圾外溢、露天市场等问题,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加强管理,各大农贸市场基本做到划行归市,内部管理规范,农残检测公示,垃圾清运及时,为市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
亮点点击>>>
    2012年11月26日零时,市城管、公安、工商、三茅街道等十余个部门联合行动,我市规模最大的建宁农贸市场有序关闭分流——一颗环境“脏乱差”的城市毒瘤被成功摘除。
    为了赢得广大经营者的支持配合,确保搬迁按时、顺利进行,我市多次召开动员大会,细致做好商户们的思想动员工作;各责任部门协调配合,为市场搬迁提供全方位保障。
    与此同时,分布在城区的博联农商城、南园、翠竹园等6处农贸市场、10条公交优化线路,很快对接上来,城乡市民买菜无忧。
社会反响>>>
    干净、整洁的市场环境,让前来买菜的市民耳目一新。“空气、光线,都是以前大棚市场没法比的,再看这地面卫生,不输大城市啊。”居民陈庆福对焕然一新的市场环境赞不绝口。
    “在家门口也能买到菜了。”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城区除了几家大型市场外,一些超市、疏导点、社区蔬菜销售点也是顾客盈门。许多居家老人、上班一族表示:“虽然店面小,商品数量少了点,但品种不亚于小型农贸市场。”

务求实效创特色
镜头回放>>>
    本月21日,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主任会议在我市召开。此类会议安排在县级市,还是头一回。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考察观摩了我市11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现场,每到一处,他们有的拿出手机不停抓拍现场,有的三五人聚在一起,边交流边点头。
    会上,我市代表镇江市作工作经验交流,疏导点分类建设管理等紧贴民生需求的环境整治特色性工作受到好评。
工作实录>>>
    在对照创卫标准逐条整改的基础上,我市因地制宜,突出个性抓创建。
    打造碧水蓝天。近年来,我市关停并转小化工企业32家,整治燃煤锅炉47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06%,市控以上断面水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市)”。
    保障食品安全。我市投入500余万元,实施市区小餐饮设施达标改造,建立了餐饮服务远程监控系统,在全省率先实施食品小作坊和摊贩备案管理制度,将民间办酒公司纳入监管范围,创成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市。
    行业卫生达标。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关闭一批”原则,“五小行业”共整治达标1000余户。强化生活饮用水和二次供水卫生监管,生活饮用水监测合格率达95%以上。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规范开设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医疗“两废”处置规范。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先后获得“省灭鼠、灭蟑和灭蝇先进城市”称号。
亮点点击>>>
    马路夜市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环境脏乱,每天投入20来个城管队员,依然难见效果。去年3月,市城管局决定建一个“大棚”,把露天的大排档和烧烤点统一收编进去。
    夜市摊主推出3个人做代表参与选址。为解决油烟问题,请来南京的环保专家专门设计,光设置两台大型抽油烟机,就花了15万,前前后后花了400万大棚终于建了起来。
    此外,我市还建设9个样式统一的水果亭,解决了果农在城市道路两侧推车叫卖水果的难题;与市电信公司合作,把广告伞做成擦鞋棚,给擦鞋工安了家。
    三年来,我市共取缔流动摊点6300多个,并设立竹木器销售、废旧物品收购等88个便民疏导点。城市管理避免了“猫鼠游戏”,还增添了几道靓丽的风景。
社会反响>>>
    来自湖北监利的杨诗音,背着擦鞋箱走南闯北,来到扬中后,他不肯走了。
    “我走过的城市,给不起眼的擦鞋工腾出专门的地方,扬中是第一个。”他一句话道出了实情。
    原来,一顶太阳伞有10来个平方,能容纳4个擦鞋工同时作业。他告诉记者,有了固定擦鞋点,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担心被赶,客人坐得舒服,日晒雨淋都可以出工,月收入也增加了。

精细长效铺锦绣
镜头回放>>>
    无论刮风下雨,江洲小区的蒋老每天都要带上红袖章出门溜达几圈。
    找问题、帮调解,蒋老告诉记者,他已经当了好几年的义务巡逻员,以江洲小区为中心,东到怡港小区,南到前进南路,西到翠竹路,光一个上午,要巡查两次。
    江洲路社区配备了30人的保洁保绿、20人的治安巡逻队伍,通过长效化、精细化管理,让这个早期开发的老旧居民小区旧貌换新颜。
工作实录>>>
    创卫,群众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工作 “一阵风”。今天整治了,没过多久,又回到从前。落实长效机制成为巩固成果的关键。
    综合化施策。我市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城管行政执法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延伸至镇区,实行18小时不间断卫生保洁,全时段覆盖不留空白。
    精细化管理。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居民小区、建筑工地管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将每条道路、每块绿地、每盏路灯、每只垃圾箱细化到具体的管护工作人员和督查责任人员,提高管护水平。
    主动性参与。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宣传践行扬中市民行为公约,倡导科学健康生活的方式,将创卫转变为全民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社会氛围。
亮点点击>>>
    发现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基于这样的初衷,我市迈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步伐——网格化管理。
    市城管局、三茅街道将城区主次干道和社区单位划分到人头,从流动摊贩、店外经营,再到牵绳晾晒、店招破损,只要看得见的 “不和谐”,都被列入市容环卫管理范畴。
    实行路段定人定岗,有限的人力资源最大化利用,每个网格里,集中容纳了环卫保洁、市容管理等人员,难度不大的问题,小组内部就能直接解决。
    当然,对于容易回潮和反弹的环境卫生问题,城管部门和三茅街道也在保洁、巡查、执法等方面下足了工夫。强化“门前三包”,安排保洁人员上门收集垃圾,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拆违、清理牛皮癣、整顿户外广告的执法力度。
社会反响>>>
    “创卫到今天,不会再感觉是上面布置下来的工作,或者只是几个村干部的事情。”每周五村干部全部去到辖区内的居民点和老旧小区,与保洁工人一起清垃圾,是建设社区两年来雷打不动的“制度”。
    搬放房前屋后的杂物、拾捡绿化带内的垃圾……久而久之,社区居民被社区干部的真情感染,自觉加入到创卫大军中。
    “以前看到我们来,有居民站一旁说风凉话,什么'做样子’'形式主义’。现在来,每次都有居民主动帮忙。”建设社区党委书记郭俊峰直言,“居民参与成为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10年来,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
    历经镇江市和省级暗访、考核以及国家暗访,今天,我们迎来了关键性的“国考”,这是我市创卫工作的“成果汇报”,将助推我市站上新的平台,奋力新一轮奔跑。
    创卫,没有终点。
    创卫,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