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城市文化运动组织The Youthful Cities发布2014年“可负担得起”的城市指数(Affordability Index),巴黎居榜首,中国唯一入榜的城市上海位于第22名。 上海人民急了:“住得起”巴黎,住不起上海?为什么马尼拉都排在我们前面? 其他各省市的父老乡亲也怒了:为什么中国只有上海入榜了?中国咋又成最大输家?! 稍安勿躁,这结论靠谱不靠谱,我们详细看看报告就知道了。 根据The Youthful Cities组织官网提供的报告,此次研究选择了25个全球最大的城市,包括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美国洛杉矶、美国芝加哥、德国柏林、美国达拉斯、意大利罗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英国伦敦、韩国汉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埃及首都开罗、南非约翰尼斯堡、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秘鲁首都利马、印度孟买、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巴西圣保罗、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中国上海、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肯尼亚首都内罗比和扎伊尔首都金沙萨。 我用奥运五环的颜色给大家简单示意一下这25大城市的分布,5个欧洲城市,5个亚洲城市,10个美洲城市(包括南美),其余5个为非洲城市,大洋洲没有城市入围。你问我为什么是这25个?我粗略扫了眼报告,似乎没有解释……╮(╯_╰)╭ 报告强调,他们与其他指数不同的原因在于报告以是最低时薪为基础的。报告认为,关于“可负担能力指数”的讨论常常聚焦在日常事务、产品与服务的开销上,而忽视了各城市各阶层不同的收入情况。可负担能力指数是首个从年轻人视角出发得出的城市排名,以各城市中的最低时薪作为衡量开销的相对标准,因此是“独一无二”的。 报告主要由以下九项内容组成: 第一项当然就是报告的“基石”——最低工资。巴黎以每小时12.84美刀的最低时薪傲居榜首,上海则名列第17位,每小时最低时薪为1.43美元。 根据图片底部的标注,这是2012年-2013年的数据。2012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约为6.3:1,因此这份报告采纳的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约为每小时9元。 但笔者查到,近年来,上海每逢4月1日会调整一次最低工资。2012年4月1日前,上海市每小时最低工资为11元,此后提升到12.5元;2013年4月1日,上海市每小时最低工资调整为14元/小时;这一标准在今年4月1日更新为17元/小时。 而最低工资,恰恰是整份报告的基础。 好吧好吧,他们说是就是吧。我们姑且按照这个标准,来算算下面几项数据,大家感受一下。 按每小时最低工资9元算,该报告认为上海人需要工作9.72个小时,才能买一张电影票(87.6元);工作1192个小时才能供得起房租(10728元);工作1.7个小时才买得起一打12个鸡蛋(10.7元);一个月的交通费得工作26.52个小时(238.7元);工作了3.09个小时才吃得起一顿“洋快餐”(27.81元);…… 统计称,上海年轻人工作454.55个小时才买得起一张去邻近城市的机票(4090.95元)。报告没有明确指出短途旅行的目的城市,但声称是到临近的百万人口的城市过个“长周末”(long weekend)——所谓“长周末”就是周末前后再加个一两天。我随手度娘了一下,就说今天马上出发去北京,机票也不超过千把块。 而想要听一场演唱会,上海小青年得工作101.32个小时(911.88元)。与之前一样,这项统计依然没给出标准。据笔者所知,上海市的演出有大有小,LIVE HOUSE演出门票才几十块,也有每天几百块的音乐节,日韩明星演唱会的门票则往往卖得很贵。这标准怎么定?报告也没有给出一个解释。 唯一一项不用工作小时数衡量的,就是上海的增值税是17%。 总之这就是下面这份报告的最后排名了: 排在上海后面的,是一座南美城市和两座非洲城市 对其他数据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官网,下载原文报告瞅一瞅:http://www./#!affordability-index/c1y19。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zhang-xiao-bao/2014_10_28_280275.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