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多给学生些“阳光”

 宛平2008 2014-10-30

多给学生些“阳光”

 

新的学年开始了,我被安排到初三“分流班”,教语文课,任年级组长。

根据区教育局的安排,初二学生学年考试后,把各个学校里的“双差生”(学习差、纪律差)抽出来,集中在一起,组成“分流班”,他们不再参加中考,直接初中毕业。我所在的学校被指派接收“分流班”。

多年来,我教过普通班、补差班、实验班(也叫重点班),这是头一回接触“分流班”。

这个年级共有4个班200多名学生 。

开学了,我才发现,他们的表现要比我想象的严重得多。

他们要学习不学习,要纪律没纪律,要礼貌没礼貌。楼道里、课堂上也分不出是上课了还是下课了,总是闹哄哄的。抽烟的、打牌的、说说笑笑的、摔桌椅的、串教室的、谈情说爱的……就是少有念书的、写字的。昨天教室的门被踹破了,今天玻璃黑板被敲裂了。有个学生站在窗前拍玻璃玩儿,玻璃被拍得粉粉碎,就连他的手也被划破了缝了好几针。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甚至会一连十几天不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是常有的事。我工作那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更没见过这样的班级、这样的年级。有的分流生回到他的初中母校,还不知羞耻地跟他的老同学说:“我现在特别轻松,早晨睡到10点多,上不上课没关系,我交了1800块钱了,到时就能毕业,你们信不信?”家长也这么说:“我们交了1800块钱,就能发毕业证了。老师,您就别费心了。”事实证明,果真如此。没有家长的配合,我们把问题反映到学校,政教处也只不过处分几个,连杀一儆百的作用都维持不了几天;我们找到校长,校长也无奈,安慰我们说,这是“为上级领导分忧”,可谁为我们老师分忧呢?

对了,后来“分流班”不再叫“分流班”,而改叫“初职班”了。

这些初职学生,几年来受到的是父母的打骂,是老师无情的训斥,是同学们的嘲笑,在人们的眼中是无可救药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我想,他们需要的不是打骂,不是训斥,更不是嘲笑;他们需要温暖,需要热情的帮助。是打骂、训斥、嘲笑伤害了他们稚嫩的心灵而产生了厌学。

这些初职的学生,不但学习的基础差,注意力、表达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也非常差,表现出来的是无组织无纪律。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些初职班的学生更需要“阳光”,他们是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以后人生的路还很长,我不能歧视他们,不能嫌弃他们,我这个“园丁”要把“阳光”撒给他们,让他们灿烂起来。

初职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自卑心理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我就热心地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总结教训,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谁能做课堂笔记啦,谁能写作业啦,谁的课文读得熟读得有感情啦,谁的小测验的成绩有提高啦,谁能主动找老师问问题啦……这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我都当做大事来夸上几句,受表扬的学生一天天多起来。

教学中,我教给他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感到入门并不难。比如,怎样看书,怎样听课,怎样做笔记,怎样写好作业以及怎样预习、复习和考试,并鼓励他们走向成功。

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注意做好知识上的补习工作。这些初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差,就从汉语拼音补起吧。有的学生告诉我说,他会查字典了,认识了好多不认识的字。有的说,他能用拼音法电脑打字了。学生们掌握了知识的那个高兴劲儿,至今我还记得。

对这些学生,只要我们不歧视他们,多给他们些“阳光”,使他们感受温暖,在阳光沐浴下,即使是“小草”也会茁壮成长。

2000年9月1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