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赵明诚婚姻其实不恩爱

 司马明的图书馆 2014-10-31

李清照赵明诚婚姻其实不恩爱  

2008-03-03 19:23:35|  分类: 女人花 |举报 |字号 订阅

 

 

      “赵李”这一词语在中国传统乃至文化的语境中,意味着人世间最为美满的姻缘。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赵明诚李清照绝不仅仅是两个古人,也不仅仅是一对夫妻,而早已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文人们传唱至今的韵事;“愿得闺房如学舍,一编横放两人看”,赵明诚的两句诗也说出了很多读书人的愿望。那么。这对千古佳偶的婚姻生活究竟如何呢?
  
  “词女之夫”造就的一场政治婚姻
  


  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妙龄少女李清照两首《如梦令》一出,立即洛阳纸贵: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不久,东京开封纷传一件奇闻:新党政要、王安石变法拥戴者赵挺之要跟保守势力的元佑党人李格非联姻。
  一切缘于一个午梦。年近弱冠、尚未婚配的太学生赵明诚对父亲说:他在梦中看到一本书,醒来记住这么几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挺之为儿子解梦道:“看来你要娶一个能写词的才女为妻了!‘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不就是说你将要做‘词女之夫’?!”
  就因为赵明诚喜欢收集苏东坡字画,赵挺之就不喜欢这个最小的儿子。现在,这位跟苏门不共戴天者犯了什么病,突然支持儿子向苏门后四学士之首的李格非求亲?
  追根究底,除了虚荣心做祟、希望将顶尖才女充做赵氏门楣装饰外,政局变幻肯定对赵挺之择婚决策举足轻重: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去世,其弟端王继位,是为徽宗,反对变法的向太后听政,罢章惇相,起用韩忠彦为门下侍郎(宰相)。在这种“小元家祐”的时局下,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提升为礼部员外郎,李家又跟韩忠彦家世代有知遇之恩,李格非官职虽低于吏部侍郎赵挺之,但朝里有人好做官,鹏飞指日可待。
  广造舆论的同时,赵明诚最现实的选择是得让岳父大人欣赏自己。恋爱中的人最聪明,他想出借拜师之名晋见李格非的主意:太学生赵明诚拜见前任太学正李格非无可厚非。
  赵明诚这次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拜见至关重要,不仅让李格非认可了玉树临风的未来女婿,还意外地让李清照对赵明诚一见钟情,传唱千古的《点绛唇》应运而生: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假梦求真凰,经过精心运作后,赵挺之正式向李格非为赵明诚求聘李清照,门当户对,且是山东老乡,得到了首肯。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才女的最大不幸是嫁夫不妥。李清照很幸运,她跟赵明诚不仅门当户对,而且珠联璧合。赵明诚是位修养很高的金石学家,宋代人将他跟欧阳修并称“欧赵”,就是指宋代两部最杰出的金石学著作: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
  婚后,赵明诚常常一手抱着心爱的碑文,一手捧着给爱妻买的水果,小夫妻一边欣赏碑文字画,一边品尝苹果、脆枣或开封特产酸梨。
  可惜,好景不长。李清照婚后不久,元佑党人的保护神向太后去世,政权交到宋徽宗手中。崇宁元年(1102)七月,定司马光、韩忠彦、苏轼等120人为“元祐奸党”。由皇帝御书为“党人碑”,立于朝廷端礼门前,已死者一律削官,活着的一概贬窜。“党人碑”上,李格非赫然有名。李清照心急如焚,急忙上诗公爹“何况人间父子情”,恳求营救父亲。
  深宅内院的李清照岂能想到,父亲被列入黑名单、终于罢官回原籍,公爹担任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因在杖力重新组合时站对了队,赵挺之官运亨通:崇宁元年六月,担任尚书右丞,七月,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奸党”,八月,赵挺之左迁尚书左丞;转年赵挺之“除中书侍郎”,赵明诚也因父荫“出仕宦”(做官)。
  不久宋徽宗下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赵李氏”李清照也在被遣离之列。更不可思议的是:株连元祐党子女正是赵挺之出谋画策的结果!
  这道联姻禁令本来不能奈何李清照。其一,诏令明确规定:“已定未过礼者一并改正”,已过彩礼者显然可以存在,由此推之,既成婚姻更不在内。其二,山东诸城赵家,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家并非一家。科考出身的赵挺之却故意攀龙附凤、忝列“宗室”,煞有介事地将禁婚令扩大化,把过门两年的李清照遣离京城。
  娘家失势需要忍辱负重时,李清照偏偏太岁头上动土。她呈诗掌握生杀大权的尚书左丞、自己的公爹:“炙手可热心可寒!”
  可以想像:如此倔强的李清照怎能见容于翁姑?今非昔比,被欢天喜地迎进赵家的李家才女成了双重贱民:娘家败落,贬回原籍;自己进门两年多,未给赵家添丁!
  这第二条才是要害之要害,也是打开李清照被逐谜底的钥匙!
  缙绅家嫡妻不生育,纳妾可也。可是新婚夫妇如胶似漆,只要李清照在京,赵明诚三五年内不会纳妾。因此,借“党人碑”把三儿媳逐出京城,再给三子纳妾求孙,成了赵挺之夫妇的最佳选择。
  新婚燕尔的李清照,因为不可思议的林林总总,被打人迹近弃妇的悲惨境地,陷入了感情的寒冰地狱。
  
  李清照的弃妇情结
  
  新婚不到三年就被遣回娘家的李清照,文思如清泉,汩汩而出: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优美动人绘相思的《一剪梅》,曲折反映了思念对象做了李清照非常不喜欢、根据礼教要求又不能说出来的事:赵明诚纳妾了!相府已婚青年公子当然没有守空房之理,何况他担任鸿胪少卿(主管朝祭礼仪者的副手),没有繁杂的公务却有不低的地位。
  丈夫有了别的女人,李清照内心痛苦到顶点。痴情的文学女人只能用深情感动丈夫,用生花妙笔打动丈夫——既然“词女之夫”主动促成他们结合,就不会把她作一般女子对待,而会与她相爱如初的。
  史书有过明确记载“赵君无嗣”,只有两个亲侄子。据陆游给某位孙氏写的墓志透露,李清照晚年曾想以毕生学问教孙氏写词,孙氏居然以“才藻非女子之事”拒绝了。倘若赵明诚侍妾生过女儿,李清照就能教庶女写词。从这条旁证推测,不仅李清照从未生育,赵明诚临终未做“分香卖履”遗言的姬妾也概无生育!“赵君无嗣”是因赵家香火不旺,赵明诚患不育症。然而很早就替他背上不生麟儿十字架的,却是李清照。
  崇宁五年(1106)春天,徽宗皇帝诏令毁元祐“党人碑”,解除有关党人一切禁令,大赦天下。在跟丈夫分离两年后,李清照回到日思夜想的丈夫身边,她却真正绝望了——官场斗争带来夫妇分离,伉俪睽离赋予赵明诚太多自由,他不仅大大方方使用纳妾收婢权,还偷偷摸摸开始了青楼冶游。
  抱着一腔热情回丈夫身边的李清照真真如雷轰顶。对于一个生性敏感、以爱情为生命的女诗人来说,丈夫纳妾收婢,出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考虑,她在不得不接受时,会把“长门”之怨和着血泪硬咽到肚里。丈夫从求嗣发展到寻花问柳,却是比离别还伤感,比死亡还可怕的羞辱!
  熟知历史上众多才女不幸遭遇的李清照,在厄运降临自己头上时,凝眸历史现实,用几千年沉积的文学醇醴把个人一次次感情挫折,酿成一杯杯美酒,供千秋万代、五湖四海读者品尝。
  
  摘自马瑞芳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