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笔记(2),作品

 江山携手 2014-10-31
22、关于诗歌。诗歌的崇高,使其写作、甚至阅读很难大众化而成为时代文学的主流,像音乐、绘画、雕塑一样,总是少数人的事情,正所谓“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但诗歌往往以其特质成为时代的足音,时代的号角。《唐诗三百首》人人皆知,甚至几岁小孩都能背诵其中几首,但知晓唐代其它文学名篇名著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包括一些文学爱好者。仅此,足以说明诗歌的影响力。但从古到今,依靠诗歌写作养家糊口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就当代而言,诗人,包括写诗的人成千上万,但皆不能以此为生。
  诗歌作为精神产品的奇葩而被热爱诗歌的人自觉地追求着,以抒发其内心世界的幸福、孤独、寂寞、痛苦、快乐之情感,拷问生命的真谛,寻找生命的真正价值,成为诗者内心世界的知音、情人,成为诗者生命的宫殿或蜗居,成为陪伴他们穿越无际孤独和寂寞的知己,从而证明他们的存在,帮助他们坚守生命信仰的那片净土。因此,诗歌永远不会抵达死亡的边缘,也不会大众化而成为时代文学的主流。灵魂不死,诗歌就不可能死。正因为如此,诗歌也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诗人们也大可不必为诗歌的前途担忧。真正的诗者,早已知晓诗歌的承担,早已抛弃了物质和名利的追求,使诗歌写作成为生活的自觉;真正的诗者,总有一颗纯洁的童心,总是内心充满激情。
  任何时代都不可能缺少诗。一个缺少诗的时代,必然是最悲哀的时代,必然是最易被忘却的时代。(2013、5、20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