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侵华罪证日本军用手票

 tjhx0526 2014-10-3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军用手票
日本国发行的军用手票,简称军票,顾名思义,就是军队里发给士兵用的军饷,但日本的军用手票,是每当有战争发生,军费开支急剧增长时在开始定制的。日本印制的第一次军票,是在明治27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印刷的。面値有银拾两,伍两,壹两,5钱,2钱5分共5个品种。因战争结束的早,并沒流用。
第二次是在明治37、8年(1904年)和沙俄争夺我满洲利益而爆发了“日俄战争”所印刷的军票,面值有银拾元、五元、壹元、50钱、20钱、10钱共6种。
第三次是为了从德国人手中抢夺青島而发行的“青島出兵票”,票面同上。
第四次是为了进攻西伯利亞而发行的军票,票面同上,银票改成金票。
第五次是1931年‘9、18’事变侵占我东三省时发行的军用手票,票面拾元、五元、壹元和50钱、10钱共五种。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向中国大量增兵,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军费开支急剧上升,原有的军票储备不足,日本政府就用当时国内的拾、五、壹元三种纸币用红杠抹消“日本银行兑换劵”的字样,加印红色大字“军用手票”四字,又在下部加印红色“大日本帝国政府军用手票”等字,急运来华,解燃眉之急。这种用红杠抹消日本国名的军票传到中国百姓手中,百姓中传说:“在中国只有人要被枪毙或者砍头时,名字在会被朱筆划掉,小鬼子用红杠划掉自已的国名,小日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啦!”这种贬意词的话传到日军中,日本军官也自觉不妥,消息传到日本,印钞厂就赶紧改正,把原来日本银行兑换券的七个字挖去,把红字‘大日本帝国政府’七字印在被挖去字的空位上。但这二套加印红字的军票,给中国老百姓的感观剌激是一种血淋淋的掠夺票,中国百姓情愿收受日僞政权票也不喜使用这种“滴血”军票,日占區的中国百姓不喜欢使用军票,另有一种说法:“这手纸上的人头是它们小日本的老祖宗,与中国人啥相干!”手票被称为手纸,这是日本人所思了不到的.日本侵略者为了软化中国百姓排日、抗日情绪,开始使用怀柔政策来消除“血色军票”带来的惡劣影响,便在1939年印制了新版的、印有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龙、88图案的军票来华,“军用手票”的红色大字也被黑色小字所取代,新版军票有拾元、五元、壹元币外,又增加50钱、10、5、1钱等4种小額纸币。
1940年,另一种新版的军票印掣完成,这套军票新增加一品百元大钞和2厘5毫小钞。并取消了黑色小字‘军用手票’的字样。以便让中国百姓减少反感和抵触情绪。这夽新军票共9枚,但2厘5毫因面值过小,又因通货澎涨因素,并沒有正式使用。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偸袭美国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尔后又入侵东南亚国家,日本因军事战线拉的过长,战略资源奇缺,1944年,失败已成定局的日本军政府为了最后的争扎,撕掉了怀柔的面纱,印刷了大量的三种百元大钞急运来华,加快了掠夺战略资源行动,谎称为前三夽军票配套百元钞,红色‘军用手票’四字又增加在百元钞的二面,在当时日本国内,因印钞票的纸张奇缺,钞票印好后再运到中国又费时,后来干脆把印钞版空运来华,在中国就地取材印刷军票,日本钱币书上称这种军票为‘现地刷’,从1937年至1945年,日本在中国大陸共发行了五夽‘军用手票’,总共25品,有9种面值,壹元币与2厘5毫币较难收蔵到。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在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亞、泰国、缅甸、不丹等国都发行过各种军票,日本一共发行过日子20次各式军票,18次是为侵略他国而发行的,有2次是在投降后,为占据在冲绳的美军发行的。这是创造发明了军票的日本政府所始了不到的,这是否给中国百姓咒用‘军票’时所咒中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