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人格教育思想分析03

 文侠书馆 2014-10-31
曾国藩人格教育思想探析

  四、豁达冲融以圆人生百态
  
  曾国藩一生顺境时少,逆境时多,仕途上虽官至大学士,却也招惹官场上的妒嫉、诽谤和攻击,若不能拥有“豁达冲融的人生观”及“顺其自然的心性”,则早已淹没于洪流之中。曾国藩喜看《庄子》一书,欣赏苏轼、陶潜等人诗文中恬淡冲融的意境。他政事军务扰心之时,以古人诗文舒解其郁闷心胸。在《家书》中,曾国藩总是将人生体悟和读书养性的体悟,条列清楚,作为诸弟子侄修养性情的参考。“养得心胸浩大”及“效法古人心性”是曾国藩特别注重的两条。
  1.养得心胸浩大。曾国藩常以心胸“平淡无所求”来教导子弟,并列举朋友的例子,让子弟能知道“牢骚太多”,无法“反躬自省”的坏处。他一再强调,一是要心胸宽广无所求。曾国藩一生在官场奋斗,总会遇到挫折和阻力,至情绪无法控制,心胸郁闷不畅,他曾在《日记》上反省自我说:“近日心绪之恶,襟怀之隘,可鄙可耻,甚矣变化气质之难也。曾国藩认为心胸狭隘是变化气质的的阻碍,故应保持心胸浩大通畅,“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认为要养成浩大的心胸,应以“平淡”二字为端始,“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心”无一物横梗其中,即如清淡的水,反映出人儒雅有道的气质和达观的态度。所以曾国藩认为心胸浩大平淡无求,对人世间的富贵功名看得淡泊,便不会招致纷争,是人生中受用最大的观念。二是要牢骚不发无所怨。“吾尝见友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曾国藩认为胸生郁闷,怨恨便出,心绪受影响而变得喜怒无常,在与人交际及处理事物上,便不会被人所认同。曾国藩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反省,以远离“怨”的陷阱。“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且养此和气,可以消减病患。《礼记》亦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牢骚不发,“反躬自省”则心平气和,可以远怨,“礼乐”自然而出,礼乐既出,怨怼调和,对世事的浮名利禄便视为粪土,豁达冲融的心便自然而然。
  2.效法古人心性。曾国藩在给纪泽、纪鸿书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深信人的气质可由“读书”改变原来风貌,故《家书》常述及古圣豪杰的胸怀,作为自勉并期望诸弟子侄能仿效之。一是强调志“古人”豁达冲淡心胸。“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有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如李白、韩退之、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冲淡处多。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邵尧夫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李白、韩愈、杜牧、苏轼所呈现豁达光明之识,陶渊明、孟浩然、白居易、杜甫所散发恬淡冲融之趣,及邵雍两者兼有的心性,都是曾国藩追求效仿的目标,以此对待世间的人生百态,建立人生哲学最高的准则。所以曾国藩在教导子弟读书时,往往先教其明白诗文的内涵,以接轨诗人心胸,更深入地感受诗文的意境。“纪泽于陶诗之识度不能领会,试取《饮酒》二十首、《拟古》九首、《归田园居》五首、《咏贫士》七首等篇反复读之,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升堂入室。而能寻其用意深处,下次试解说一二首寄来。曾国藩的《日记》有一段记载: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时值曾国藩打赢战役,功名随之而来,然曾国藩不以获至功名为乐,反而思考人生苦短的问题,完全视功名利禄如粪土,这种胸怀实正如诗人豁达光明、恬淡冲融的心胸无异。二是强调学《庄子》顺其自然的态度。“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去年所讲‘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一段,最为豁达。推之即‘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亦同此襟怀也。曾国藩劝告同处功利场上的曾国荃,应有“舜禹有天下而不在乎”的胸怀,方能在处理事务外,有一种豁达通融的气象。曾国藩豁达冲融的人生观,建立在“远怨”的修养、“礼乐”的规范之上,其中心思想保有诗人“豁达冲淡”之趣和《庄子》“顺其自然”之性。在教育子弟上,曾国藩以修养己身作为典范,引导子弟修养人格心性,期能以“豁达冲融之人生观”处之于世。
  
  曾国藩人格修养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立志以达到内备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风的完人人格为目标。在曾国藩有生之年,其致力于穷究事物的道理,坚定自我的志向,保持进取的动力,豁达冲融的心态,以成就其盖世功业,峻拔品行,不论在当时或后世,均获得了极为崇高的称誉与敬仰。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5.
  [3]张辉.曾国藩之谜[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
  [4]曾国藩.曾国藩治家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
  [5]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M].长沙:岳麓书社,1987.
  责任编辑:立 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