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永库博客 [http://165629348.qzone.qq.com]

 zpc538 2014-10-31
 二十一、脱肛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多见于老人,小儿,久病体虚,妇女产后,久痢九泄的患者。是因气虚或湿热因素而导致肛管,直肠,乙状结肠下段的粘膜层或全层肠壁脱出于舡门外的病症。

1、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用3匙,水l大碗,煎十数沸,治肛门脱出(《三因方》)。

2、小和尚藤120-克,无花果60克。炖肉服。主治脱肛

(《重庆草药》)。

3、香附()30克,桑黄(微炙)30克。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如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20丸。主治脱肛泻血不止。

4、五倍子末9克。入白矾1块,水1碗,煎汤冼之。主治脱肛不收(《三因方》)。

5、虎胫骨2节,蜜6 0克。炙赤捣末,蒸饼丸如桐子大,晨温酒送下20丸。主治痔漏并脱肛(《万病验方》)。

6、活河蚌1只,黄连粉o5凫,冰片少许。将河蚌撬开,掺入黄连粉及冰片,放入碗内待其流出蚌水,用鸡毛扫涂患处;每日数次。主治痔脱肛之肿痛(《偏方大全》)。

7、十荆芥鲜草15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脱肛、子宫脱垂(《湖南药物志》)。

8、白术(糯米濡浸三日,细研锉,炒焦为末)500 克,干地黄(洗净,用碗盛于上蒸烂细研)250克。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许,众手丸梧桐于大,焙干。每服I5丸,空心粥饮下,加至2 0丸。主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久不瘥(《普济方》)。

9、黄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将黄花菜}术耳洗净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原汤加白糖调服。主治湿热脱肛,用浩大便时肛门痛或便后滴血(《偏方大全》)。

10、蓖麻子49粒。捣烂涂头顶心,涂1昼夜,然后洗去,极有效验。主治脱肛方(《男女奇效良方》)。

11、石榴皮、陈壁土各适量,白矾少许浓煎熏冼,后用五倍子炒干研末。三教患处。主治脱肛(《奇难杂症古方选善)。

12、槐花、槐角各等量。炒至香黄,研成细末。用羊血蘸药。炙热,用酒进服。主治脱肛(《奇难杂症古方选壹)。

13、木槿皮或叶适量。煎水熏洗,后用白矾、五倍子来救患处。主治脱肛《奇难杂证古方选》。

14、人参芦头20枝。将人参芦头文火焙干研末分20包,早晚空腹米饭调服1包(小儿酌减),1 0天为1疗程。主治脱1肛。

15、十岁班下小儿,每日用枳壳30克,甘草39克。水煎,分35次服;成人每日用枳壳3060克,升麻9克,炙甘草612克,台参、生黄苠,据身体强弱,适当增减j水煎分2次服。主治直肠脱垂(《山东医刊》1978·3)。

16、紫背浮萍为末,干点之,奇放。主治脱肛(《得效方))。

17.、蜗牛30克,烧灰,猪脂和敷,主治脱肛'《圣惠方》)。

1 8、生韭500克。细切,以酥拌炒令熟,分为2份,以软帛裹,更互熨之,冷则再易,以人为度。主治脱肛不缩《圣惠方》)

19、蜗牛。瓦上焙枯研末30克(桑树蜗牛更好),猪油调敷立效.主治大肠脱肛不收。

20,猪脂30克。炼去渣,入蒲黄末30克调匀,涂肛。主治大腑脱肛不收:

21、石灰炒热,帛裹坐,冷即易。主冶虚冷脱肛。

22、石耳(微炒)150克,白矾(烧灰)30克,密陀僧<细研)30克。上药捣罗为末,以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2 0丸。主治脱肛泻血不止(《圣惠方》)。

23、生黄芪1 5克,升麻9克,五倍子3 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主治脱肛属气虚者(《实用中医内科学》)。

24、石榴皮、五倍子各15克。共研极细面,搽涂于肛门脱出部分。主治脱肛(《中国民间疗法》)。

25、野芥菜500克,将野芥菜洗净。用术杵和瓦钵捣烂取汁,继用第二次淘米的米泔水和适量白糖调服。注意:忌用铁器,不煎煮。主治脱肛。

2 6、山稗子果60克。炖猪大肠服。主治脱肛(《云南中草药》)。

2 7、野芥菜约50D克。洗净,用木杵和瓦钵捣烂取汁,继用第二次淘米水和适量白糖调服。每日服2次。主治脱肛(《朝南中医杂志》1988 - 6)

2 8、升麻12克,防风5克,肉苁蓉1 2克,地龙1 2克。水煎。内服,日1剂。主治脱肛。(《新中医》1 9 79-3)。

29、万年青连根。煎汤洗,以五倍子末敷上。主治老幼脱肛(《慈航活人韦》)。

30、黄连净末240克,用公猪大肠尽头1段,长40厘米,温汤洗净,将黄连末灌人肠内,两头用线扎紧,用无灰酒1250克,放砂锅内煮',酒将干为度。取起肠药,共捣如泥,如药淖烂,再晒一时许复捣,丸如桐子大。每服70丸,空心温酒送下,久服可以除根。主治痔无论新久,但举发,便血作痛,肛门坠重者

(《万病验方》)。

31、贴水荷叶。焙,研、酒服6克,仍以荷叶盛末坐之。主治脱肛不收(《经验良方》)。

32、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15克。为末以猪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主治痔漏脱肛(《孙天仁集效方》)。

33、生铁1500克,水1 000升,煮取500克,出铁以汁洗.日再。主治脱肛历年不愈《姚僧垣集验方》)

34、木贼不以多步,烧存性,为末,掺肛门上,按之。主治脱舡历年不愈(《三因方》 )。,

35、韭菜根,洗净煎水。倒入便盆内趁热坐熏。每日2次,逐渐收治愈而止。用治痔疮、脱肛、子宫脱垂(《偏方大全》)。

36、乌梅5个,冰片0.2克。乌梅用文火焙干研末,将冰片和乌梅和匀,用香油调成糊状。上药涂于脱肛周围,每次大便脱出 涂药1次,直至缸不脱为止。主治脱肛(《新中医》1989·6)

37、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去壳取仁,捣烂后加入适量饴糖,制成丸药。每丸3克。每次1丸,炖瘦猪肉100250克,3天服药汤1次,3次为1疗程。主治脱肛(《中医杂志》1 0 7 9·3)

38、桑叶、桃叶煎汤,入矾末,洗之剜愈。主治脱肛(《灵验方》)。

39.蓖麻子捣膏药,贴头顶心,即不下脱。主治脱肛(《灵验方》)。

二十二、便血

本病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又称“血便”、“下血”,“泻血”。其临床特征是:血下如溅或纯下鲜血,或大便紫黯。或先便后血,或先血后便。多因脾胃虚寒、胃肠积热,胃肠经络受损而致,可见西医中的肠溃疡出血、胃肠息肉、肿瘤、痔疮、肛裂等瘼患。

1、异叶地锦藤茎,黄酒各500克。加适量水煎。每日4次,分2天服完。主治便血('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山稔子干1 5克,水2碗。煎服,日1次,连服数次。主治便血(《闽南民间草药》)。

3、橡斗子1合。内以生硫黄合之,纸裹以盐泥固济,火般存性,候冷,细研,空心,酒调下0 2服立效。主治便血(《类编来氏集验方》)_

4、乌梅(烧存性)90克。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心米戗下。主治大便下血不止(《济生方》)。

5-川乌(炮去皮)30克,荆芥80克。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熟水吞下。主治风疰手足,亦治便血(《类缩朱氏集验方》)。

6、凤尾连杆全草3060克,水煎服。主治便血。

7、乌药30克,香附(醋炒)120克,炙甘草60克。为末、每服6克,酒下。主治气逆便血不止。

8、乌药不以多少。炭火烧存性,捣罗为末,陈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米饮下。主治胃血(《圣济总录》)。

9、炒黑木耳、生木耳各30克,芝麻15克。水煎,作茶饮甚效。主治大便下血。

10、白马粪,绞汁服,或水煮服,主治大便下血。

11、豆腐。入袋滤出浆者,带渣取来,锅内炒黄燥,可以研末为度。每服9克,如下紫血块者,白糖汤调服}红血块者,砂糖汤服。日9克,即远年便血,至面皮黄色垂危者。服之神效。主治大便下血。

12、山楂肉为末,艾叶汤调下,应手而愈}或荸荠捣汁两酒杯,兑好酒服,即愈。主治大便下血。

内科必单方效(3

二十三、胁痛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痛而言,主要与肝胆有关。任何原因所引起的肝肺升降失常,疏泄不利:脉络不通,瘀血停滞}胸中阳气阻痹,或经脉失常,均可导致胁痛。临床上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脓肿,肝内寄生虫以及肝癌,急、慢性胆道炎、胆石病,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胁软骨炎,部分脾机能亢进等病。本病实证多于虚证。

1、胡桃1枚。不去皮,不拘多少,用水、酒各半盏,煎服。主治胁痛(《何元弼神效方狰)。

2、小茴香(炒)30克,枳壳(刿炒)15克。为末,每服6克,盐酒调下,神效。主治胁下剌痛(《袖珍方》)。

3、六七月取地肤子。阴干,末。服方寸匕,日56次服。主治胁痛,积年久痈,有时发动(《补缺肘后方》)。

4、红花1.5克,粉草6克,大(瓜蒌(3060克,连皮捣烂)1个。1剂而愈,主治胁痛,甚发水泡者(《男女奇效良方》)。

5、小茴香()30克,积壳(皮炒)15克。为末。每服6克,盐汤下。神效。主治胁痛不可忍(《男女奇效良方p)。

6、九香虫90克,炙全蝎60克。研末,蜜丸每丸3克重4每次半丸,日服2次。主治胸脘胁痛(《吉林中草药》)。

7、瓜蒌实(去壳焙)30克,神曲()5克中共为末。每服6克,葱白汤下。主治饮酒痰癖,两胁胀满(《百病丹方大垒》)。

8、枳实、川芎各15克,甘草6克,共为末。每服6克,葱枣汤调下,酒调亦得,不以时。主治左胁下痈(《类编朱氏集验方》)

二十四、积聚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腹内肿瘤,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棱,胃肠功能紊乱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疾病。多由正气先虚,脏腑失调,气机逆乱,导致气、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根据病情变化,大致初期多实,久病多虚。古医籍中的  、癌、癖、伏粱、息赉、肥元等病名皆属积聚范围。

1、枳壳1 500克。巴豆仁l个。台定扎煮,慢火水煮1日,汤减再加热汤,勿用冷水1待时足汁尽去巴豆,切片晒干,勿炒,为束,醋煮面糊丸,梧予大:每照3040丸。主治五积六聚,不拘男妇老幼,但是气积,并皆治之(《秘传经验方》)。

2、轻者,半夏、瓜萎煎汤服。甚者,滚痰丸。疲在皮里膜外,白芥子÷老痰,海石、瓦楞子即蚌壳。主治积聚。

3、轻者,五苓散煎汤服。重者,商陆,甘遂、芫花煎汤服。主治水积。

'  4、轻者,姜黄、芝麻。甚者,吴茱萸、椒、姜。主治茶积,

5、轻者,三棱、蓬术。煎汤服,甚者。巴霜、大黄。煎汤服。主治癖积。

6、轻者,山楂,_阿魏。煎汤服,甚者,硇砂、硝石煎汤服。主治肉积。

7、白豆蔻、桔红,红豆豉、姜汁。主治蛋积。

8、丁香、肉桂、麝香煎汤服、主治莱积。

9、萝卜子、姜、酒煎。主治面积。

10、紫苏、桔皮,木香、姜汁煎汤服之。主治鱼鳖积。

二十五、臌胀

本病多见于西医的“肝硬化腹水”病症。是因腹部鼓胀如鼓而取名。多由酒食不节,情志所伤,崭室劳倦,血吸虫感染等因素所致。临床特点: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水,:青筋暴露,脐心突起!四肢不肿或微肿,以及面、颈、胸部有红点或血缕等为主症。

1、乌柏树根二层皮(切碎)3D90克,白米1撮,炒至微黄色,加北芪9克同煎水服,或连米擂糊加糖煮服。每日1次,连服36日。主治臌胀(《岭南草药志》)。

'  2、乌柏木根90克,桑树根3 0克。用水5碗,煎至1碗,分3次服下。主治臌胀(《岭南草药末》),

3、甘遂细末30克,水调涂腹及脐,令满。甘草6克煎汤服,其肿便消,奏效较快。主治水臌(《民间百病方》)。

4、黄牛粪(男雄女雌),四五月取净者,阴干,培黄为末。每服30克,酒3碗煎1碗后,去渣饮酒,3服全愈。主治臌胀。

5、黑丑、白丑、甘遂各3克。为末。用猪腰1个剖开,将药末放在腰内台住,湿纸包裹r灰火烧熟,空心食,大便下脓血效。主治臌胀(《男女奇效良方》)。

6、马蹄革适量外敷脐部。主治臌胀。《四川中医》1987

7、大蒜,入自死鱼肚内,湿纸包,火内煨热。同食之。忌用椒、盐、葱、酱。多食自愈。主治臌胀。

8、扁竹根30克,煨水服,或用鲜根3克。切细,米汤吞服。主治臌胀(《贵州草药》)。

9、数年陈蚕豆90120克。加红糖60~90克,蚕豆连壳熬服。新病1次即愈,重者亦不过23次,神技无比。主治水臌(《医林集要》)。

10、酱瓣草捣,合麝香。贴脐眼。主治水臌(《汪连仕采药书》)。

.11、大戟、糖各120克。清水3碗,煎成1碗。分2次服,服后大量排尿,肿胀便消,忌食盐。主治水臌(《草药手册》)。

1 2、脐内先填麝香o3克,再用甘遂末、雄黄各3克,田螺1个,捣敷脐上;以帛束之,待小便大通即解去。主治一切臌胀肚饱发虚?小便不通(《民间百病秘方》)。

1 3、马鞭草,细锉,曝干,勿见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滓。温服。主治鼓胀烦渴,身干黑瘦(《卫生简易方》)。

1 4、千层塔18Zl克,加鱼草根等量,再加前胡、紫苏、老姜(煨、去皮)各915克。水煎,早晚空腹各服1欢。主治水臌胀(《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1 5、肉豆蔻、槟榔、轻粉各0.3克÷黑牵牛(取头末)30克。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20丸,煎连翘沥下,食后,日3服。主治水湿胀如鼓,不食者,病可下(《宣明论方》)。

16、番薯(红薯)嫩叶苗、蕹菜嫩叶、红糖适量。同捣烂。敷于脐部,可泻下腹水。主治水臌腹胀,肝硬化腹水(《食物中药与便方》)。

17、小颠茄子。洗净晒干,炒黄研末,同砂糖和匀÷拂水调下915克,空心服。主治水臌积滞<《岭南采药录》)。'

1 8、轻粉6克,巴豆(去油)1 2克,生硫黄3克。共研成饼,先以新绵一片放脐上,次以药饼当脐按之,外用布捆紧。如主治黄疸行五六里自泻下,候三五度,除去药饼,以温粥食之,久患者隔日方去药饼,愈后忌饮凉水。主治水臌。

19、透骨香15克,车前草9克。煎水服。主治术臌(《贵州草药 ))。

20、活黑鱼(o5公斤)1尾。去鳞甲,将肚破开,击肠杂,入黑矾1.5克,松罗茶9克,蒜瓣(男8瓣,女7瓣)入鱼腹内,盛瓷器中燕熟。食之见效,主治水臌,兼治气臌(《民间百病秘方))。

21、甜葶苈(纸隔炒)、荠莱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陈皮汤嚼下。主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三因方》)。

22、鲜扁蓄草浓煎1大碗。时时饮下,约半日许,其水从小便下泄,腹亦宽舒,四肢肿退。主治水臌胀《百病丹方丈全,)

23、陈香椽(连瓤)1枚,大核桃肉(连皮)2枚,缩砂仁(去膜)8克。各煅存性为散,砂糖捧调。空心顿服。主治臌胀(《本经逢原》)。

24、鳖(甲鱼)1只,槟榔20克,蒜20克。鳖击头及内脏,切块,加槟榔和蒜共煮熟。食肉饮汤,连服5天。主治腹满臌胀《-偏方大全》)

25、橘皮50克,白糖适量。将橘皮冼净撕碎,加白糖少许,用沸水冲沏。当茶饮。主治腹满臌胀(《偏方大全》)。

26、鲜了哥王第二重皮(蒸熟)30克,红枣12粒,红糖30克,共捣为丸,如绿豆大。用开水送服57粒,日服1次,本品药性剧烈,服后有呕吐和腹痛,泄泻的副作用。体弱和晚期不宜服之。

27、甘遂适量。研末,连头葱白5根,共捣烂如泥。脐部消毒后将药敷在脐上,盖上沙布用胶布固定。主治肝硬化并发腹水。

28、西瓜(约重25003500克)1个,砂仁120克,大蒜瓣(去皮)z50克。先将西瓜开1小盖,挖去盖上瓜瓤保留瓜皮,放入砂仁、大蒜,盖上瓜皮,用黄浆涂西瓜如球,置木柴火炉(忌用煤炭)上,徐徐烘干(用铅丝做成网架,以防西瓜坠入火中)。待西瓜烘干后,去泥,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封严以防泄气,影响疗效,每日服药末3克,早晚分服,温水送下。腹水消失后,忌食咸物,病愈后,匆食西瓜。主治肝硬化并发腹水(《江苏中医》1981,3).

二十六、黄疸

本病属于中医怔忡,黄疸、喘、肿等证范畴。现代医学“急性传染性肝炎。胆道疾患,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发黄者,可参考本症论治。

1、泥鳅5条,豆腐1块,盐、味精各少许。泥鳅放清水中,。滴几滴食油,让泥鳅吃油及清水后j排出内_粪物。取出同豆腐切块炖熟,加盐及味精调味食用,每日2次。主治黄疸(《偏方大全》)。

2、赤小豆3克,苦丁香3克,麻雀3克。共晒干,矸为末。用鼻子闻味。主治黄疸(《偏方犬全》)。

3、玉米须1 00克,茵陈5 0克,山栀子25克,广郁金25克。水煎,去渣。每日23次分服(《偏方大垒》)。

4、鲜麦苗l握,滑石粉15克。共煎。饮汤,每日23次。主治黄疸(《偏方大全》)。

5、生茅根1把。细切,以猪肉0.5公斤,合作羹食。主治黄疸、答疽、酒疸女疸、劳疸、黄汗者,身体微肿,汗出如黄柏汁(《古今秘方集成》)。

6、桦木皮、茵陈各等分。煎汤作茶饮之。主治黄疸发黄

7、田螺肉12个。作剖剁酒服之。主治黄疽(《小儿卫生总徽论方》)。

8、白车前草15克,观音螺30克。加酒1杯炖服,主治黄疸(《阐东本草》)。

9、木贼草()3D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待用。每日1剂,分2次服。主治黄疸(《吕光仪验方∞。

1 0、青蒿根loo克,瘦猪肉l00克,红糖30克。上2味切薄片,加红糖同煮。吃肉喝汤,每日1剂,隔5天服1剂,连服5剂。主治黄疸。

1 1、丁癸草()15克,生鱼1条。煎水服,每日1次。主治黄疸(《岭南草药志》)。

1 2、山栀子根30~60克。煮瘦肉吃。主治黄疽,

1 3、雪灵芝配金华腰子,扁蓄、茵陈、煎汤服。主治黄疽(《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1 4、土大黄9克,菌陈15克。水煎服。主治黄疽、便秘《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1 5、广东金钱草6 0克,水煎服。主治黄疸(《岭南草药志》)。

1 6、神仙对坐草3叶,白荷苞草、平地木、茵陈各9克。水煎,分早、中、晚下。主治黄疸初起,又治脱力虚黄(《百草镜》)。

17、眼于菜30克(生)。煎水去碴。内服。主治黄疸病。

1 8、薏苡根煎汤,频服,甚效。主治黄疸(蕾车草纲目》)q

1 9、猪脂5 00克。温热。日3服,当利乃愈。主治黄疸。

20、青壳鸭蛋。敲小孔,纳朴硝。纸封炖熟,日3服。主治黄疸。

21、生白酒煮螺蛳,勿放盐。将螺与酒尽量食,随即安睡,黄发出效。主治黄疸。

22、甜瓜蒂30克。炙为末,男左女右。每日搐鼻数次,黄水流出。主治黄疸。

23、桃根。切细如钗股以下者1握,以水一太升,煎取1小升,适寒温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平复。身黄散后,可时时戗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肉。主治黄疸身眼皆如金色(《伤寒粪要》)。

24、瓜蒂、丁香各7枚,小豆7粒。为末,吹黑豆许于鼻中t少时黄水出。主治黄疸及暴急黄(《食疗本草》)。

2 5、大青60克,茵陈、秦艽各3 0克,天花粉2 4克。水煎服。主治热甚黄疸(《方脉正宗》)。

26、鲜南天竹根3060克。水煎服。主治湿热黄疸《福建中草药》)

27,积雪草30克,冰糖30克。水煎服。主治湿热黄疸(《江西民间草药》)。

28、黄刺皮9克。焦山栀9克,大黄6克。水煎服。主治一湿热黄疸。

29,熊柳藤3060克,玉柏(金不换草)1215克。水煎服。主治湿热黄疸(《福建民间草药》)。

30、鲜黄毛耳草3060克。水煎服。连服37天。主治湿热黄疸(《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1、草血蝎、羊膻草、桔梗、苍术各30克,甘草15克。为末,先以陈醋60克入锅,下皂矾1 2 0克,煎熬良久,下药末,再入白面,不拘多少,和成~块,丸如小豆大。每服30-50丸,空腹醋汤下,每日2次。主治脾劳黄疸(《乾坤生意》)。

32、绿豆1升。煎汤。洗浴即愈。主治黄疸水肿(《男女奇效良方》)。

33、葫芦壳306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承煎服。主治黄疸腹水(《中国秘方大全》)。

34、土瓜根30克,白石脂3 0克,桂心30克,栝蒌根30克,菟丝子(酒浸1日,曝干)30克,牡蛎(烧为粉)30克。上药捣罗为散,每服,煮大麦粥饮调下6克,日34服,主治黄疸,其小便自利,白如泔色,此得之因酒过伤(《圣惠方》)。

3 5、一支黄花45克,水丁香15克。水煎。 1扶服。主治黄

疽(《闽东本草》)。

36、土瓜根汁,顿服l小升,平旦服,食后顺汗,当小便出,愈,不尔再服。主治黄疸变成黑疸(《肘后方》)。

3 7、瓜丁细末,如1_大豆许。内鼻中,令病人探吸取入,鼻中黄水出。主治黄痘日黄不除(《千金翼方》)。

38、田螺1 0十.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宿,五更取清汁服,23次血止黄退、如黄不退,照前服。主治阳黄病后、身面俱黄、吐血,诸药不效者(《家庭医药顾问*)。

39、鲜小龙胆草15克。水煎加白糖服。主治黄疸型肝炎(《云南中草药》) <,

4 0、红枣5 00克,红糖5 00克,食醋500克,明矾30。克。红枣煮熟汤尽(汤煮进枣内),去皮,核,放入红糖、醋、明矾后再煎戚浓汁,贮入瓶内。每日3次,每次服1大汤匙。主治黄疸肝炎(《家用偏方》)。

4l、芜菁菜子。将菜子晾干,研束。以开水调服,每服1 015克,见大便泻下则愈。主治黄疸型肝炎(《俯方大垒)o

42、苦丁香、赤豆、冰糖各等份,元寸少许。共为细末。吹鼻内即流黄水,水尽即愈。主治黄疸肝炎。

43、酷霜打过的高梁幼苗1大把(洗净)。加水3碗,熬成1碗半,加红糖150克温服。服药后盖被发汗。第2天大见轻,7天内即煎。主治黄疽肝炎。

44、芦根30克,玉米须30克,茵陈1 5克,山栀子9克。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7日后,停35},然后荐服7日。照此服3十月。主治黄疸肝炎。

45、星宿菜根、野南瓜根、大青根、白茅根各30克,精内90克,火炖服,每日1荆。主治黄疽型肝炎(《江西草药手册》。

46、瓜蒂3克,母丁香3克,赤小豆1-5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晨将药粉末吹入鼻内,连用5天,流出黄水为妙。主治黄疸型肝炎(《土单验方选》)。

47、鸭跖草120克,猪瘦肉60克。水炖,服汤食内,每日1剂。主治黄疸性肝炎(《江西草药》)。

48、玉米须60克.茵陈30克,山栀子l 5克,广郁金1 5克。水煎去渣,每日2 ---3次分服。主治黄疸型肝炎(《中国秘方全书》)。

49、梅花草1 5克,小白蒿、秦艽、黄柏,红花各6克,五灵脂、广木香各3克。共研细末。每服34.5克,每日3次,白糖永送服。主治黄疸型肝炎(《内蒙古中草药》)。

50、三张叶全株1530克。红糖为引,水煎服。主治黄疸型肝炎(《云南中草药》)。

5 1、马蔺子9克。水煎服。主治急性黄疸塑传染性肝炎(《新疆中草药手册》)。

5 2、鲜胡荽3060克,白糖30克,酒水各半。煎服,每日1剂。主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江西草药鲁)。

53、地丁末。酒下9克。主治黄疸内热(《乾坤生意秘韫》)。

54、黄芪60克,木兰30克。末之。酒服方寸匕,日3服。主治酒疸.,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黑黄(《补缺肘后方》)。

5 5、鲜十姊妹根1524克,猪肉60克。同炒后,加红酒90120克,共煮1小时。同午饭或晚饭服,日服1次。主治黄疸,癖块(《闽南民间草药》)。

二十七、病毒性肝炎

本病属于中医温病、黄疸、胁痛等范畴。其发病原因是由消化道、血液等传染所致。任何性别、年龄,都可发病。临床特点:按病情可分为无黄疸型和黄疽型两类。以黄疸、胁痛、肝大、食欲不振等为主要症状。其它有乏力、恶心、上腹部不适、厌食油腻。肝肿大,有压痛和叩击疼痛感。急性黄疽型肝炎除上述症状外,尚见目黄、身黄、小便黄的症状。重者,有失眠、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等临床表现。

1、米酷1 000克?鲜猪骨500克,红糖1 20克,白糖1 20克。置锅内以醋共煮(不加水).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每次成人3040毫升,小儿1015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1个月为1疗程。主治病毒性肝炎(《偏方大全》).

2、茵陈12o克,鸡蛋2个,包谷面30克。.茵陈研面备用。每次用15克茵陈面合鸡蛋、包谷面调和蒸吃呻主治肝炎(《 单验方选》)。

3、常春藤、败酱草。煎水服。主治肝炎(《江西草药手册》)。

4、石老鼠根1 5克,虎刺根、茜草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卓主治肝炎《江西草药》)

5、黄菀配龙胆草或獐牙莱。水煎服。主治肝炎。

6、三棱、莪术、当归各9克。赤芍12克,丹参24克,白茅根30克,青皮9克。水煎服。主治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新疆中草药手册》)。

7,当归、党参各15克,母鸡1只,葱、姜、料酒、盐各适量。将母鸡开瞠去内脏,洗净I将当归、党参入鸡腹内,加适量内水;下葱、姜、料酒、盐各砂锅放旺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炖至烂々吃肉饮汤,分次吃完。主治慢性肝炎《偏方大全》)

8、红土瓜30克。红糖或蜂蜜为引,水煎服。主治慢性肝炎《云南中草药》)

'9、穿破石1000克,五指毛桃250克,葫芦茶90克。加水浸煮2次,浓缩至1500毫升,加白糖300克,人防腐剂,静置,过滤。较重者每天服90毫升,分2次服,轻者,每天服45毫升,1次服完。1个月为】疗程。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较重的慢性肝炎。

10、大叶蛇总管1560克。水煎服。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广西中草药》)。

1 1、救必应45克,八角王1 5克,=药均用树皮,刮去粗皮,切片,加水2碗,煎至半碗,每日1剂,分2次服。主治急慢性肝炎(《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12、黄花太远志根915克,或鲜叶60150克,水煎服。主冶怠慢性肝炎(江西《中草药学》)。

13、大青叶60克,丹参30克,大枣10枚。水煎服。主治无黄疽型肝炎(《山东中草药手册》)。

.  14、黄栌3克。水煎服。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河北中草药手册》)

1 5、鲜叶下珠30  - 6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局,主治传染性肝炎(《豫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16、鲜金沙根3060克。煎服,每日2次服。如甩金抄根粉末,每次1.5克。每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如用甘蔗1段,荸荠5个,淡竹叶6克,煎汤更好。主治传染性肝炎(黄疽型)。

17、鸡JL肠鲜全草30克,酢浆草,地耳草、兖州卷柏各鲜垒草1530克。水煎服。主治传染性肝炎(《福建中药学))。

18.鲜毛莨10克。将鲜毛莨茎根冼净捣成糊状,敷于列缺穴或内关穴上,外加纱布包好。68小时后,感觉局部灼痛,皮肤呈现红赤色时,可将药物去掉,.再用消毒纱布包好,24小时后揭开,局部起水泡,用针刺破水泡后,消毒包扎,预防感染。主治传染性肝炎。

19、地骨皮lzo克,生姜r、茵陈皮各等量。将地骨皮煎汤后熏洗全身,熏洗后再用生姜、茵陈各等份捣烂用布包好,揉擦'全身,每天12次。主治传染性肝炎。

20、黄藤3060克,酸咪咪(大叶酸浆草)15克。煮猪骨或鸡肉服,也可燕甜酒服,主治传染性肝炎(《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21、鲜桑白皮60克,白糖适量。水煎,分2次服。主治传染病肝炎(《福建中医药》)。

二十八、胆石病

本病属中医“结胸发黄~黄疸”“胁痛州腹捕”等病症范畴。是指胆遭系统(包括胆囊与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是否引起胆道感染,胆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与程度。胆道内移行的结石,发病时大都在饱餐或进高脂肪餐后数小时内,或在腹部受到震动后,开始时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惭加重至难以忍受有剧痛程度}常坐卧不安,弯腰打滚,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处或右肩部,发作多较短暂,很少超过数小时。胆囊内的结石一般不产生绞痛症状,仅有饱闷感,暖气,泛酸及腹胀,胆管内的结石,除产生绞痛外,尚可引起胆囊膨胀。

1、桃棱56个,香油和冰糖适量。用香油将核桃炸酥,研末与冰糖调成糊状。每日1剂随时服。主治胆石病(《中医外科学》)。

2、龙胆草、左金丸各9克。以龙胆草煎汤进服左金丸,每次3克?日服3次。主治胆石症;

3、丝瓜络(煅存性研细末)、金钱草各3060克。先煎金钱草,煎后加酒数滴。用上药汁迭服丝瓜络末,每服9克,12次。主治胆结石(《常见病验方》)。

4、郁金、姜黄各1 2克,茵陈24克。水煎。日1剂,分2扶服。主治胆结石(《常见病验方》)。

二十九.胆囊炎

本病属中医“胁痛州结胸“黄疽”等病证范围,是胆道系统感染性炎症的一种。急性发作多以胸脘疼痛,发冷发热和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过程则多具有脘腹胀闷,暖气恶心,厌食油腻,和大便不调等证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1,白术(土炒)12克,白芍(酒炒)10克,陈皮1 0克,防风6克。每日1荆,水煎服。主治慢性腮囊炎(《辽宁中医杂志》1988-3)

2、茵陈30克,虎杖60克,大黄1 5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胆囊炎(《中医外科学》)。

3、威灵仙3 0克。水煎服,每日1荆,连服10天为1疗程。主治胆囊炎(《百病良方》)。

4、柴胡、胆草各lo克,生牡蛎3 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胆囊炎(《山东中医杂志》1983·6)。

5、金钱草120240克。煎水代茶饮用。主治胆囊毙(《中医外科学》)。

6、梅树根(多年的)6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胆囊炎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三十、失眠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入眠艰难,或睡眠不稳,重者可彻夜不眠。症见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甚则五心烦热,多汗等证。多因思虑劳倦、紊体虚弱,饮食不节、或者暴受惊骇,扰乱心神,从而惊悸不安或多梦,情绪紧张、多虑善惊等所引发。西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肝炎、更年期综合征以及某些精神病等所出现的失眠均可参照本病治疗。

l、黄花远志根1530克,茯神15克。水煎服,每日l荆.。主治失眠日久者('扛西草药')。

2、茯神1 5克,鸡子黄1枚。茯神浓煎,兑人生鸡蛋1枝,搅匀。睡前越热服。主治失眠(《农村卫生工作队医疗手册》)。

3、小红参、红糖、水煎服4主治失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4、制半夏IO克,秫米25克。水煎。日服1次。主抬失眠(《偏方大全》)o

5,大枣20枚,葱白7条。加水2000毫升,煮成500毫升,去渣。服之。主治体虚失眠面心烦意乱者(《奇难杂症古方选》)。

6、珍珠母15-30克,远志3克,酸枣仁9克,炙甘草4.5克。水煎服。主治心悸失眠《《常用中草药图谱》)。

7、获神(去木)、人参各30克,酸枣仁(炒,去皮,别研)150克。上三味粗捣筛。每服9克,以水1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去滓,空腹温服,日21。主治虚劳烦躁不得眠(《圣济总录》)。

8、面包2片,牛乳1杯,睡前调盐食之,便能安眠。即最重之症,亦可阻此法治之。主治不寐而五心烦热者(《急救良方b)

9、灯草煎汤代茶饮。主治失寐而五心烦热(《集筒方》)。

10、大枣20枚,葱白7茎。前二睐,以水3升煮1升,去滓顿服。主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千金方》)。

11、珍珠层粉、丹参糟、硫黄粉各等量。共合备用。每次取药粉0- 25克填于脐内,外贴胶布每天换药1次,连用35天为1疗程。主治失眠(《浙江中医杂志》1987·4)。

12、南星、川乌各半。共为细末,用黄醋融化摊于手、足心。每日1次,晚敷晨取,1 0次为l疗程。主治夜寐不安心悸怔忡(《中医外治法简编》)。

三十一、贫血

本病分三类;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临床主要症状是:面色苍白无华、疲倦乏力、心悸、头昏、食欲不摄等,好发千各种年龄,屑中医虚劳、血虚等范畴。

1、黑木耳15克,大枣1 5个,冰糖10克。将黑木耳、大枣用温水泡发并洗净,放入小碗中,加水和冰糖。将碗放置锅中蒸约1小时。1次或分孜食用,吃枣、木耳、饮汤。主治贫血(《偏方大全》)。

2、糙糯米(即半捣米)100克,薏米仁50克,红枣8枚。按常法煮作粥,每日早晚服用中主治贫血(《偏方大全》)。

3、菠菜60克,鸡蛋2个,姜丝、盐各适量。将菠菜洗净,切段,用沸水煮,水再拂放入姜丝、盐,打人鸡蛋卧煮。日服2次。主治贫血(《偏方大全》)o

4、土大黄30克,丹参1 5克,鸡内金10克。水煎。内服,日1剂。连服15剂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主治贫血《新中医》1982·6)

5、麦穗Zl克,当归9克。水煎服。主治贫血。

6、仙鹤草、苡仁各30克,红枣10枚。水煎。分2次服。主治贫血。

7、鸡血藤6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贫血(《海内外秘方选》)。

8、皂矾粉0.1克,开水饭后服,每日3次。主治贫血(《峰内外秘方选》)。

9、鲜胎盘1个,生姜20克,炖瘦猪肉吃,每周1剂。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海内外秘方选》)

1 0、鸡血藤1 00克(加水浓煎),鸡蛋4个。共煮服。每日1剂,主治贫血(《海内外秘方选》)。

11、野菊根茎、鲜精猪肉各3 0克。药同煎煮,去渣。每日

1剂,食肉喝汤。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1 2、羊肝1具,黑芝麻1 0 0克。“青灰色山羊肝为佳,蒸熟,竹刀切片?瓦上焙干,去筋杂;黑芝麻炒黄。2味共研细粉。每日早晚各服10克。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浙江中医杂志》1986·2)

13、干针万线草、大黑药等分。碾粉,加鸡蛋。红糖煮吃。主治体虚贫血!头晕耳鸣,虚肿出虚汗(《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14、黑木耳1 5克,大枣1 5个,冰糖1 0克。将黑木耳:大枣用温水泡发并洗净,放入小碗中,加水和冰糖,将碗放置锅中蒸药1小时。1次或分次食用,吃枣木耳,饮汤。主治贫血。

15、鸡蛋2十,盐少许,将鸡蛋取黄去白,待水开后放人盐,将鸡蛋打散,倒入锅中煮熟。每日饮服2次。主治缺铁性贫血。

16、全猪肚(猪胃)1个。将猪肚用盐水抓洗去净油腻,切碎置于瓦上焙干,捣碎,研为细末.放于消过毒的瓶子中。每日服2次,每次1 5克,可连续服用1月余。主治恶性贫血。

17、猪皮10015 0克,黄酒半碗,红糖500克。以黄酒加等量清水煮猪皮,待猪皮烂熟调入红糖每日2次服。主治失血性贫血。

三十二、癫狂

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病。癫者“语无伦次,沉默痴呆,或静而多笑为特征。狂者以狂言妄语,喧扰不宁,动而多怒为特征,=者均属精神失常之患,故胡常巅狂并称。该病多困情志所伤,瘴气或痰火扰动心神为意,它概括了西医学的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精神障碍等,'瘴狂主要由情志所伤引起÷与先天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本病多见于青壮年。    :

1、蚕纸烧灰,酒下1匙。或于手拇指甲下针之,。血出,便效。主治癫狂时坏时好者。

2、朱砂(细研,水飞)'30克,.青靛净花6克。以猪血糊为丸。。每用茶下20丸。甚者不过3服。主治癫狂时坏时好者。

3、猪肚1具,内金箔10张。用线缝好,煮熟,水不顺多,约2碗为度。连带汤,设法令其服尽,疯病自愈,诚奇方也。主冶癫狂时好时坏。

4、白矾00克,川郁金210克。药共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温汤下,主治癞狂困忧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络心窍者(《本事方》)。

5、芫花5 0克(醋浸泡1天),明雄黄6克,胆南星1 0克,白胡椒5克。共研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015。克,蜂蜜调为膏,填于脐中,盏以纱布,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连续3。个月为1疗程;主治癫狂(《民间单验方》)。

三十三、癫痫

本病中医称为“痛证”常以突然神志失常而发作,俗称“羊痫风”。其发病原因’大都以遗传,情志刺激或脑部其他疾病所引起。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倒地,不醒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并发出有类似猪羊叫声等为主症的一种发作性疾病。苏醒后,如常人:

1、三消草30克。煎水服,并用15克捣城包患者额上,使病人清醒;:主治赢痫(《贵州民间药物》)。。

2、红茶500克,明矾5 00瓦÷糯米¨0壳。先将糯米加水少许煎煮,待术开花后取用其汁,备用。红茶及明矾捣碎,研为细末,用糯米汁调匀捏成丸如小豆般大。发病前服4 9粒,用浓茶水送下。主治羊痫风久不愈(《偏方大全》)

3、黄瓜藤()loo克。冼净加水煎汤。分2次服。主治羊痫风久不愈(《偏方大垒辛)。

4、羊脑1副,椅杞子3 0克,酱油和味精适量,加清水与调料,以文火炖煮。顿服。主治瘴痫(《偏方大全》)。

5、山药2克,青黛0. 3克,硼砂1克。将山药晒干,与青黛,硼砂共研成末。每服3克;日服3次。主抬癫病(《偏方大全》)。

6、屎咕咕(先将毛、肠胃去掉,焙黄研末,置瓶中备用)_l只,荆芥9克,白矾3。克,生半夏9克,天竺黄9克。韭菜地里的蚯蚓30克,水煎取液。送服屎咕咕粉9克,发作前服。主治癫痛迁延不愈;.

7、吴茱萸适量.研为粉末。撤于患者脐孔上,胶布固定,58天换药1次。主治癫痫。

8、蚤休、郁金j自矾各1 5克。共为细末,分成l o包。 成人.每日1包,儿童减半,3个月为1疗程。主治癫痛(《安徽中医学院报》1979 -1?

9、黄瓜藤30克。煎服。主治癫痫(《上海常用中草药》)审

10、以两手两足大拇指、用软绳缚定半肉半甲处,以艾各灸3壮,四处一齐烧燃,一处不燃则不效矣。此法最神。灸后即用贝母,朱砂各9克研末,酒冲服,二剂全愈。主治癫痫(《男女奇效良方》)。

'  1 1、白矾90克,郁金200克。共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6克,菖蒲30克,煎汤送服,每天23次々主治癫痫。

.  12、蚕蛹(或柞蚕蛹)适量研成细末,每次服6克,每日3次,开水进服,连服3个月以上。主治癫痫。

13:蜂蛹100200粒。油炸。1次服下,每年服26次,或夏秋季采集露蜂房(野蜂窝),内藏幼虫,用开水汤死,晒干取出,用植物油将蜂蛆(幼虫)炸黄;1次食完。主治癫痫(《海内外秘方选》)。

14、甘遴6克。为末,以猪心取三管血,和药入猪心内.,缚定,纸裹煨熟,取霜,入辰砂末3克,分作4丸。每服1丸,将心煎汤调下,大便下恶物为效,不下再服。主治风痰迷心癫痛,及妇人心风血邪(《济生方》)

15、乌头附子尖,为末,茶服1-5克。主治吐风痰煮痈。-

1 6、飞鸱头2枚,铅丹500克。上2睐之,蜜丸梧子大。先食服3丸,日3;剧者夜1,稍加之。主治癫痫瘼痈(嚷千金方》)o

1 7、石膏250嵬,粳米3台,上以水5大盏,煮石膏,取2盏,去石膏;用米煮粥,入葱白2茎,豉汁2合,更同煮,候熟,空心食之。石膏可3度用之.主治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圣惠方》)。

1 8、蛇黄,火煅,醋淬7次,为末,每酒调服6克。数服愈,年深者亦效。主治暗风痫疾,忽然仆地,不知人事,良久方醒者(《家庭医药顾问》)。

19、朱砂、.白矾、硝石、赤石脂等分为细末,研蒜膏为丸,绿豆0每服30~50丸。,荆芥汤下,食后服。主治五痫。

20、用苦参为末,蜜丸_'桐子大。每服5070丸,白滚汤下。.主治狂邪触发无时,披头大叫,不避水火者。 .

21、用无灰酒2碗,麻油200毫升同煎。用杨枝20条,每条搅_二下,换遍杨枝。煎至油酒如膏,约74狂者强灌之,夸熟睡,或吐或不吐.,觉来即不狂矣。主治五痈,

22、雄鸡2只煮熟,五味调和作羹,令食之。主治狂唁不欲眠,妄行不休。

2 3、凌霄花。为细末。每服9克,温酒调下,空心服。主治痛疾(《传信适用方》)

2垂、猪卵(阴干百日)1具,莨蓉子3升,牛黄(研)2-4克,鲤鱼胆1.5克,桂心(研)3克。上五味,切,以清酒1升,渍莨菪子,暴令干,尽酒止,乃捣令下筛。酒服1.5克?日再,当如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忌生葱等。主治五癫,反侧羊鸣,目翻吐沫,不知痛处(《古今录验方》)。

25、菜叶、或青草。放口中.立时苏醒。再以青橄榄500'克打破,砂锯内熬十数沸,去核入石臼由,捣烂再熬,熬至无味去碴,熬成膏。用白矾24克,研末,加入搅匀。每日早晚取膏9克开水送下..服完。自愈。主治羊痫风。卒然栽倒,不省人事,口吐沫(《明理论》)。

26、用尖嘴鳢舞鱼数尾。和白糖捣烂。敷患处3-4次,即可速愈。主治羊痈风。

2 7、经霜老茶叶30克,明矾1 5克。为细末。水丸,辰砂为衣,每服'9克,开水下。主治羊痈风。

28、川贝母30克,研级细,入罗筛内,铺纸一层即筛一下,追加至一百张筛完?用线缝住后,入水四碗,煮干取出。每日清早取纸一张,成团煨,过滚汤泡汁饮之。服尽垒愈,神效无比。主治羊癫风(《男女奇效良方》)。

29、夏枯草()90克,冬蜜30克。开水冲炖服。主治羊痫风(《闽东本草》)。

30、猫头鹰1只。用泥糊厚,放灶坑阿烟熏百天,取出研末。每次9克,日服2次。主治革痫风数年不愈。,

31、肥皂子去外黑壳,取仁焙熟研末。每服1. 5克,空心白汤下,下可间断。主治羊癫风(《男女奇效良方》)。

32、炙甘草9克,淮小麦、大枣各印克。:_水煎服;日1剂,同时每晨空腹开水冲服明矾米粒1枚。主治小儿痫证(《浙江中医杂志》1974·2)。

33、白胡椒、代褚石。比例为21,共为细末。每次服2

4克,每日12次,白萝卜汤或开水送服。主治痫症(《中医'儿科学》)。

34、黑丑、白丑等分。炼蜜丸,每丸重6'克,la2次,每次半丸—1丸,疗程36个月。主治痫症(《中医儿科学》)。

35、明矾、郁金等分。共研细末薅蜜为丸,每丸重3-6克,每日2次。主治病症(《中医儿科学》)。

三十四、疟疾

这是由于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及脾肿大、贫血为特征。多数病例发病急骤、周期性及间歇性发为疟疾的特点,主要通过蚊叮咬人后而得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l、鸦胆子仁若干。将鸦胆子去外皮。每服1 0粒,13次,如间日疟,由不发作日子起服,热退后减半再服'12天。服时装入腔囊或用龙眼肉包囊吞服亦可。服时勿咬破。主治疟疾。

2、大黑蒿30~45克。_水煎服。主治疟疾。

3-火藤根9克,青蛙七、野棉花各6克。发病前水煎服。主治疟疾(《陕西中草药》)。

4、柴胡3克。和清水2碗,煮成l碗,于发病之前6小时服,无不敢者。主治疟疾(《民间百病秘方》)。

5,鲜一箭球'60- 90克。捣烂,未发病前2小时,冲酒服。小儿用量酌减,水煎服。主治疟疾(《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冲)。

6、扁竹根9l 5克。煨火冲少量酒服。主治年久疟疾(《贵州草药》)。

7.用草从左手中指顶处,量至中指根处为止,将草摘断;即用此草,从根量至掌,再从掌量至航为度。以墨点记,用独头蒜研烂,敷于墨点处,用核桃壳盖上,以布扎上,一个时辰即去之。主治疟疾(《德生堂方,)。

8、老姜适量。捣烂,裹于两膝盖上,周夜始行取去,则可保永久不发。主治疟疾(《简便方》)。

9、惹苡仁30-好酒半壶。同煮!露一宿;次晨热透,去薏仁。饮酒,神效。主治疟疾《i圣侪总录》)

10、明雄黄、制附子、真潮脑各等分。为细末。于疟疾未发前一小时,以棉花少许,包裹药末l克,塞鼻孔中,男左女右。塞药后,勿食汤水,睡过此时,即愈。主治疟疾(《应验良方》)。

11,胡椒、硫黄各O- ol克。研末。掺膏药上,贴背脊之正对肚脐眼处,过期即愈。主治疟疾(《应验息方》)。

1 2、柴胡3克,和清水2碗,熬成l碗。于发病前6小时服之,无不效。主治疟疾(《养生主论》)。

13,金钱草适量揉碎。于发疟之前5-6小时,以之塞鼻。如气昧淡,再揉再塞,数次后必效。主治疟疾(《肘后方》)。

1 4,蒜丸酒饼子,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五更热酒下}10丸亦可;主治疟疾(连用亨叔方》)。

1 5,北常山、草果子、甘草各等分。白酒饼1个,.小者2个,共为细末,生蜜为丸,弹子大。隔先1日,盐汤1丸,临发又1丸,发作又1丸。主治疟疾。    ,

1 6、腊茶、硫黄各等分。寒多则多加硫黄;热多,则加腊茶少许.临发时,用冷水调下。甚者2服即愈。月之屡验。主治疟疾。

1 7、白姜(炮)、良姜(壁土炒)各等分,细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于大。每服30~40丸。遇发前,空心酒吞下,如此2服而愈。主治疟疾(《类编朱氏集验方》)。

1 8、白胡椒,研细末,用小瓶装好,不令泄气,再用蝉蛳研末,亦以瓶装之(蝉蜕要用全的,连头、足服用)。用时每药分墨只要如黄豆大.台戚一处,用普通膏药_张,将药放在中间,在期前24小时以内,贴于背后天柱穴?愈后再将膏药撕去。主治疟疾11次,或隔日1次。

1 9、黄丹、百草霜等分。为末。发日,空心米饮下9克,不过2服愈;或糊丸;或蒜丸。皆效。主治疟疾寒热。

、  2 0、黄丹(飞炒)30克,常山末90克。蜜丸梧子大,每服50丸,温酒下,平旦及未发将发时,一服即效。主治疟疾寒热(《肘后方》)。

21、赤脚马兰捣汁,入水少许。发日早服,或入少糖,亦可。主治疟疾寒热(《圣济总录》)。.

'  22、用独蒜头加黄丹。于端午日午时,共捣烂为丸如蚕豆大,晒干收藏。患疟者于临发日五更时,用桃枝一寸长者七段,煎汤,对东疗吞1九即愈。服时男人左手捏,女人右手捏。匆令四眼见之,顺发过两次后用此药。主治疟疾

2 3、桃仁去皮尖,与独蒜等分捣烂,入黄丹。如端午不合得,则临时合成,吞之亦效。主治疟疾。

24、黄丹30克,百草霜9 0克。共为末。新汲水,五更望南服,用水不多。主治久疟一(《类编朱氏集验方》L

2 5、马兰30克,白糖2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发病前半小时服用。主治疟疾(《偏方大垒》)。  一

..2 6、桃叶7张,胡椒7.粒。共研捻成团。在疟疾发作前3小时将药团敷于患者手动脉脉门处主治疟疾](《偏方_太全》)。

2 7、白矾1. 5_克,胡椒0. 3克,发酵面3克。白矾胡椒研细,以发酵面和为丸。发作前3小时顿服(《偏方大全》)。

.  28÷辣椒根15克,盐少许。将辣椒根洗净,加盐共捣如泥糊。发作前2小时敷于寸口脉(手腕动脉处)1小时可见效。主治疟疾(《偏方大全》),

29、鸡苦胆(新鲜者)1'枚。取刚宰杀鸡的苦胆。吞服,每次1枚,隔21次,连服34枚可愈。主治疟疾(《中医硷方汇编》)。

30\薏仁30克,好酒半壶。.同煮,露一宿,次晨热透,去薏仁。饮酒,主治疟疾(《民间百病秘方》)。

31,柳枝。去其木心及外面黄黑之粗皮,用其青色之皮,鲜用3040克。水煎服。主治疟疾及风湿骨痛(《岭南采药录》)。

-32、威灵仙50克,米酷50毫升。将威灵仙放入锅内,加入食醋加热,敷至食醋浓缩成稠膏,冷却后即可用。用时将适量的药膏摊于纱布上,于发作前小时贴敷于脐孔上j612小时后取下,每天1次,34次为1疗程。主治疟疾。一 - -

3 3、大茴香1 0克,小番椒1支,小膏药1贴。将大茴香炒』干研细,与小番椒共捣烂后放于小膏药上,然后将带有药的小膏药贴于背都第二胸椎旁开寸半的风门穴片刻,成贴于寸口。上亦可。主治疟疾。    、

3 4、白胡椒l5克?辰砂3克,面粉适量。将三味药共研为细末,面粉糊为丸如黄豆般大。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取1粒加热敷贴于脐部。主治疟疾。

35、鳖甲醋炙研末。每用6克,酒服;夜1服;临作时1服,无不断者。主治久疟不止(《民间百病秘方》).

36、桃花阴干为末。酒服1小匙,良效。主治久。疟不止(《梅师方》)。

37  硫黄、朱砂等分。为束;每服6克,腊茶清下,发日五更服,当日或大作,或不作,皆其效也。寒多倍硫,热多倍砂。主治疟疾《摘元方》)

38、常山60克。研末,鸡子白和丸梧子大,瓦器煮熟t晒干收之。每服20丸,竹叶汤下,五更1服,天明1服,发前1-或吐或不吐,即止}敬年不瘥者,两剂瘥,一月以来者,一剂瘥。主治久疟(《千金方》)。

一  39、火麻叶,不问鲜枯。锅内文武火慢炒香,取起,以纸盖之,令出研尽为末。临发前,用茶或酒下;移病人原睡处,其状如醉,醒即愈。主治久疟不止(《集简方》。

40、龙骨末3克。先发一时,酒I升半,煮3沸。乘热服尽,温覆取汗,即效。主治久疟不止《肘后方》)

三十五,癃闭

·  本病包括西医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前列腺疾病,尿路肿瘤,尿道狭窄;尿路创伤及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是以小便点滴难出,甚则不通为特征的疾患,称为癃闭。临床有急慢之分,病人常以下蝮中部隆起,有强烈尿意,但不能捧出并有阵发性收缩疼痛等临床特征。

1、术鳖子适量,去毛。文火煨至鼓起为度,研末。每次吞服0.6克,12次。主治癃闭。(《断iE中医杂志》1984·6)。

2、三叶木通根1215克,水煎服。主治尿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生大黄12克.,荆芥穗二2克.;晒干共研末(不宜火焙,否则效力减弱)。分2次服,隔4小时用温开水调服1次。主治小便不通(《旺西中医药,v)

4、猪胆连汁。笼住阴头一二时,汁入自通。主治小便不通,诸药不被。    。。

5,大田螺加盐半匙。生捣。敷脐下。一寸三分即通;主治小便不通?腹胀如鼓。

6、麝香3克,蝼蛄1个,葱白连须1握;共捣。.封脐中即下。主治小便不通诸药不效。

7、红豆擂碎与红茶和匀,开水调服,立效。

8、嚆苣,捣成泥,作饼。贴脐中。主治小便不下(《海上方》)。

9、生土瓜根捣取汁,以少水解之。筒中吹下部,取通。主治小便不通及关格(《肘后方》)。

10、桃枝、柳枝、术通、川椒各30克,枯白矾9克:葱白7个,灯心1握。水30碗,煎至15碗,用磁缸盛之。,乘热熏外肾小腹,以被围之,不令风八。冷即易之;再烧再熏;良久便通。主治小便虚闭。

1 1、附子(炮去皮)30克,盐水浸一刻,泽泻9克。煎服效。主治小便虚闭。

12、独蒜1枚,桅子7枚,盐少许。共捣烂摊油纸上。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通,主治小便不道诸药不效。

13、白菊花根,捣烂,用生白酒冲和取汁。温而饮之,神效;或白花之菊一时无觅,即不拘何色;但以家菊根代之,亦效。主治小便不通诸药不效。

14、补硝为末,每服6克,空心,煎茴香汤下。'

15、鲜矩圆线蕨60~90克。水煎,加冰糖少许。日服2次。主治小便不通。

16、续随子(去皮)30克,铅丹15克。上二味,先研续随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蜜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煎术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旋台亦得。主治小便不通,脐窿胀痛不可忍(《圣济总录》)。

17、土牛膝连叶,以酒煎。服数次。主治男妇诸淋,小便不定。血淋尤验(《岭南采药录》),

18、半边莲1 5克。水煎服,每日.3次。主治小便不通(《奇难杂症占方选》)。

19、葛花9克,灯芯7根。酒煮服。主治酒醉小便不通(《奇难杂症古方选》)。  :

20、鲜大飞扬草3060克:酌加水煎服。日服2次。主治小便不通,淋血《福建民间草药》)

.  21、大麦90克,蹦水2大盏;煎取1盏,去滓,人生姜汁半合,蜜半合,相和。食前分为3次服之。主治卒小便淋涩痛(《圣惠方》)。

22、茴香.、白颈地龙。共杵汁。倾脐腹中即愈。主治老人小便不通《类编朱氏集验方》)。    .

23、生黄芪1 20克,甘草梢24克。水煎代茶饮。主治老人小便不通。

24、琥珀,研如粉,不拘多少,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0丸,煎。赤茯苓汤下i甚者加丸数立通;如小便纯血,只以末6克,煎灯心汤下。(《类编朱氏集验方》。

z5 -白颈蚯蚓、茴香等分。杵汁:饮之立愈。主治老人尿闭《朱氏集验方》)。    、

26、海金沙30克,腊茶1 5克。上二味药,捣罗为散。每服9克,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对,未通再服。主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圣挤总录》)。

27、陈皮9 0克,葵子69克!葱白3茎。用水浓煎。分3次服。主治小便卒暴不通,小腹涨急,气上冲心,闷绝欲死。

2 8、葵根l大握,胡荽60克,滑石30克(为来)。前三昧,将二味细锉,“水二升,煎取一升,入精石末,温服3服。亦治血淋。主治小肠积热,小便不通(《圣济总录》)。

29、石韦(去壳)、滑石、瞿麦、王不留行、葵予各eo克。捣筛为散。每服方寸匕,日3服。一主治诸淋及小便常不利,朋中痛。

30、芭蕉根()12 0克,萎蕤(锉)30克。上药,以水2大盏,煎至l3分,去滓,入滑石末9克,搅令匀。食前分为3服,服之(《圣惠方》)。

-3l、蚕退纸不拘多少,烧灰细研,入麝香少许和匀;每服6克,米饮调下。主治小便槎通。

32、野葡萄藤3060克,煎服。主治小便不利涩痛(《上海常用中草药》)。

33、腻粉3竟;生麻油合。相合,空腹服之。主治小便关格不通,腹胀喘急(《圣惠方”。

34、贝齿3枚,甘遂3铼。为禾。浆水和服。主治二便关格不道、闷胀(《肘后方》)。

35、乌柏东南根白皮。干为束。热水服6克;先以芒硝60克,煎汤服,取吐。主治二便关格二三日(《肘后方》)。

36、硼砂0. 3克,将其装入腔囊内即可。每次0. 5~12克,13坎。主治尿潴留(《辽宁中医》19815)。

3 7、马蔺花(炒)、茴香(炒)、葶苈(炒)。为末,每服酒6克。主治小便不通.(《十便良方》)。

38、田螺1枚。加盐1撮,和壳生捣,或加大蒜l颗同捣。贴脐下一寸三分,用绢帛紧扎之,自通;一用麦西和作圈,圈脐外,鲫鱼1尾,连鳞肠捣烂入麝香1克,生蜜1 20克,和匀填满脐上圈内,以碗覆之,熟睡立通。主治小便闭塞方(《男丘奇效良力’》)。

三十六、肾.炎-

本病分急性、慢性两种。急性肾炎:发病急,病程短,以血尿、蛋白尿伴有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及钠潴留为其主要表现,本病若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肾炎。但也有认为免疫反应所致的。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但以1040岁为多见。本病属中医的“永胖病”范围。

1、生土牛膝叶15克。洗净,放瓷缸内,加冷开水5 0毫升,用干净木棒将其充分捣烂后,纱布过滤,取浓汁适量调白糖口服。每日2次,一般服药l周左右,症状明显好转,2周后尿检复常。主治肾炎。

扎乌龟(500克左右)1只,猪肚.500克。将两者洗净切成小块,放入砂锅几加水,用文火炖成糊状,不放或少放食盐。每日早晚各服1次,于2天内服完,间隔1天再服1剂,3剂为1疗程二主治肾炎。

3、鸡于黄12枚,生大黄30克。先将蛋黄研成粉末,放入铁锅中,戈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使受热均匀,待蛋黄熬炼为半流质状物,加入大黄?快速搅拌即成,取出放冷,贮瓶内备用。.成人分6次服用;小儿和体弱者酌减。每晚临睡前用小米汤(黄酒更好)冲服,后盖被得微汗更好。连服。晚为1疗程。主治肾炎。

4,鲜黑鱼1条,生大蒜79头,将鲜黑鱼,大蒜用砂锅煮熟,不加佐料、忌盐。随时服用。丰治肾炎。

5,生黄芪、玉米须,糯稻根各30克。上三味和糯米l小摄,用清水1 000毫升,熬粥,去渣。当茶饮。主治肾炎;

6、黑芝麻、核桃仁各500克。将上2昧各捣极碎。每服20克,13'温开水送服,同时嚼咽大枣7枚。主治肾炎。

7、野鸭1只,大蒜50克。将野鸭去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大蒜剥皮填于鸭腹内,煮熟。食肉饮沥。2日食1只,连服数次。、主治慢性肾炎.

8、白胡椒7粒,鸡蛋(新鲜者)1个。先将鸡蛋钻一小孔,再将白胡椒填入蛋内,用面粉封孔,外以湿纸粘固,放蒸笼内蒸熟。服时剥去蛋壳,将鸡蛋和胡搬一同吃下。成人_每日2}小儿减半。 1 0天为l疗程,休息3天后再服2个疗程。主治慢性肾炎。

9、芋头100克,红糖25 0克。将芋头洗净,切片,锅内煅灰研末,与红糖和匀。每服50克,日服3次,可连续服用。主治慢性肾炎。

10 、砂仁120克,莱菔子(微炒)500-莱菔子研细末,以?,水150克煮2-小时,过滤去渣,把砂仁浸于滤液中一夜,取出晒干,再浸再晒,汁尽为度,晒干研细末,装瓶即可。每服6克;姜汤下,12次:主治急性肾炎。

.  1 l,干益母草36克,黄芪、党参各1 8克。水煎1碗。分4次服,日1剂。主治急性肾炎(《新中医》1984'2)。

12、节节草、一包针、车前草、马蹄金各15克,黄毛耳草、’活血丹各30克。水煎服。主治肾盂肾炎(《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3,棒根白皮、梓实,王蜀黍须。水煎服。主治肾脏炎浮舯(《四川中药志》)。

1 4、花生米1 2 0克?蚕豆2 00克,红糖50克。锅内加水3碗,微火煮,水呈棕红色、浑浊时可服,服时加适当红糖。日服2次。主治慢性肾炎(《偏方大全》)。

.  1 5、玉米须、西瓜皮、赤小豆各适量。煎汤代茶饮。持续服用,效果甚佳。主治慢性顽固性肾炎(浚县民间方)。

16、解马蹄金捣敷脐上,每日1次,7日为1疗程}I 5'30克煎服。主治全身水肿(肾炎)(《上海常用中草药》)。

1 7、山葡萄叶粉1 5克。放鸭蛋白内搅匀,用茶油煎炒I另取山葡萄枝30克煎汤,以一部分代茶,与上述炒蛋白配合内服,另一部分洗擦皮肤。主治慢性肾炎(《泉州本草》)。

18、菥萁鲜全草3060克。水煎服。主治肾炎“福建中'草药》)。

1 9、鬼针草叶(切细)1.5克,煎汤,和鸡蛋1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1次。主治急性肾炎ce福建中医药》1982·4)。

三十七、水肿  _

本病属中医水肿、心水、水气等范踌。西医包括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中医临床上分阳水和阴水两类。因外感风寒湿热所致的为阳水,体弱久病或阳水迁延日久,反复不愈者称阴水。任何年龄的A都可发病。

临床特点:以初发生在下肢浮肿后,随病情加重而波及全身浮肿伴有心悸气促或哮喘。

1、蚕豆60克,冬瓜皮60克。水煎服。主治水肿。

2、桃皮1 500克(削去黑,取黄皮),曲1升,的秫米1升。上三味,以水三斗,煮桃皮令得一斗,以五升汁渍曲,五升汁饭,酿如酒法,熟,漉去滓。可服1台,曰3次,耐酒者增之?以体中有热为候,小便多者即是病去。忌生、冷、酒、面、一切毒物。主治水肿日久(《小品方》)

3、雄猪吐1个洗净、入虾蟆1个、胡椒l1粒,只将肚酒徐徐服尽,其肿'自消。主治水肿(《男女奇效良方》)。

4、桐麻根、水杨柳.、。水灯草艰各9r15克。煨水服。主治水肿(《贵州草药》)。

5、扁豆3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9克,小儿用3克,灯心汤调服。主治水肿(《本草汇言》)。

6、树萝卜3060克。煮肉吃。主治水肿。

7,香加皮4.5~克。煎服,主治水肿(《上海常用中草药》)。

8、枣1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一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台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旋吃,无时。主治水肿(书活法机要》)。

.  9、黑白丑3 6克,红糖1 20克,老姜50 0克,大枣6 0-克。二丑锅内炒至发爆破声后取出研细末,老姜击皮榨汁,枣煮熟去皮核捣如泥。和匀先蒸半小时,取出捣匀后再蒸半小时。干后为丸。每料分7份,13日服1份,食前2小时温开水送下。主治水肿深年不愈(《家用偏方选萃》)。

10、商陆、大戟、甘遂各等分。渚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每次取药末5 --10克,擞于神l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l Ej换药1次。主治水肿(《穴位贴药疗法》)。

1 1、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饮。主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梅师集验方》)。

1 2、乌鲤鱼(重约50c克,去内脏,留鳞)1条,赤小豆、桑白皮、白术、陈皮各1 0克,葱白5根。用水3碗同煮熟,不可放盐。先吃鱼,后服药汤,每日1次。如无乌鲤鱼,可用红鲤鱼服或鲫鱼代替。主治水肿不愈t《奇难杂症古方选》)。

13、甘遂细末30克,水调涂腹及脐,令满;内服甘草汤,主治水肿。

1 4、山东红各酒,冯了性洒,合饮。主治水肿。

1 5、白茅根1握,赤豆3升。.水3升,煮干。食豆。主治水肿。

1 6、陈葫芦1个,三五年陈糯米1斗。作酒。待熟,用葫芦瓢,于炭火上炙热,入酒浸之,如此五六次,将瓤烧灰为末。每服9克酒下。主治水肿。

1 7、雄猪肚1具,人大蒜头1 2 0克;小槟榔、砂仁末9克,木香6克。砂锅内河水煮熟,空心服猪肚。主治水肿。.

18、商陆入麝香1克,贴脐。主治水肿。

19,水黄花干燥根皮,散炒为末,加等量蜂蜜,制成蛮丸如豌豆大,每日1次,每次1粒,空腹服下;重症体实者可服至3粒,水下肿消则停服,至多连服7日;体弱者禁服。忌食盐100日。主治水肿日久。

20、老扁蒲阴干,陈者煎汤服即愈。主治水肿(《舅女奇效良方》)。

21、星宿草3060克。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2次。主治遍身水肿《福建民间草药》)。  -

2 2、平地木9克,雷公藤1 5克,车前草1 2克,天青地白草9克;路路通5个。打碎煎服。主治水肿胀(《救生苦海》)。

2 3、苏子、萝卜子各等分、微炒研末,桑白皮汤煎。调末服9克。主治消渴变水肿者(《百病丹方大全导)o

24、商陆60克,苦马豆6 0克,鲜生姜2片,丝瓜藤1 2克。将药物捣烂,外敷贴肚脐处。主治虚证水肿。    一.

2s、鹿角刺30克,.拳参1 2克,水高梁根30克:杨柳树根1 2克。煎服,每日3次。主治虚证水肿:

26,益母草60克,茅根3 0克,丝瓜络。1 2克,大枣1 2克。煎服;每日3次。主治虚证水肿。。    。

27、金樱子根60克,早稻根30克,_赤小豆30克,鸡血藤12克。煎服,每日3次。主治虚证水肿。

28:公黄珠子、折耳根、苦蒜果各15克。煨水服。主治浮肿迁延不愈∥

2 9、大附于10枚。生,剥去皮,破四块,赤小豆,藏附于于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软,去豆,焙干附于:研为末,用薏苡仁粉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百十丸。心冬瓜汤下,或萝卜汤下。主治脾虚受湿发肿。

30、梵天花根。30克,水煎服}或同猪瘦肉。炖服。每日1剂。主治心性水肿(《江西草药》)。

31、糖芥6克,水煎服}或研末o30. 6克,日服2次。主治心脏病性浮肿(《内蒙古中草药》)。

32、白茅根、金银花、益母草各30克,竹叶10克。水煎服中日I剂,随症加减。主治肾性水肿。

33、接骨木9l5克。煎服。主治肾炎水肿(《上海常用中草药》)。

'34、梓实15克,水煎服。主治慢性肾炎,浮肿(《河北中药手册》)。    .

35、四川大金钱草、小茴香。炖猪蹄子服。主治肾虚水肿(《四川中药恚》)。

36、鲜黄毛耳草3060克,水煎服;另用石蒜鲜鳞茎30克、蓖麻种子6克。共捣烂敷足心。主治湿热水肿(《福建中草药》)。’

3 7,木豆、苡仁各15克。台煎汤服。每日2次。忌食盐。主治肝肾水肿(《泉闸本草》)。

38、鲜土牛膝1830克(干的12^-18克)。水煎,饭前服,。日服2次。主治肝硬变水肿(《福建民间草药》)。

3 9、大戟30克,广木香15克。为末。五更酒服4.5克,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忌咸物。主怡水气肿胀。

40、黄颡3尾,绿豆1合,大蒜3瓣。水煮烂,去鱼食豆,以汁调商陆末3克服。主治水气浮肿(《医林集要》)。

41、大豆黄卷(醋拌炒干)、大黄(微煨去皮)各30克。捣罗为赦。每服6克,临卧时,煎葱-橘皮汤调下,平明以利大肠为度。主治水病,通身肿满,喘急r大小便涩(《圣济总录》)。

。  42、大冬瓜1枚。先于头边切一盖子,取拙中间瓤不用,赤小豆(水淘净),填满冬瓜中,再用盖子合了,用竹签签定,以麻线系,纸筋泥通身固济,窨干,用糯谷破取糠片两大箩,埋冬瓜在内,以火著糠内煨之,侯A尽取出-,去泥,刮冬瓜令净,薄切作片于,并豆一处焙干。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煎冬爪子汤送下,不拘时候,小溲利为验。主治水气浮肿喘满(《杨氏家藏方》)-

4 3、马兰菜1虎口,黑豆,小麦各1摄,酒、水各1盅。煎1盅,食前温服,以利小水。主治水肿尿涩(《简便单方》。

44、川独活用巴豆炒;去巴豆.碾为细末,煮精猪肉蘸药服,服者皆痊。主治水气肿胀(《类编朱氏集验方》)。

4 5、用老大螗1只,入磁缸内饿1日,吐尽口内白沫,剖开。以去壳砂仁研碎,装满蟾腹,用线缝口。将泥做碗大泥坛一个,放蟾于坛中,更加泥封坛口。用炭火架于坛之周围,烧至坛通红为度。取出研末,每服9克。-饮酒者酒服,不敢酒者滚水服。服至三四日。主治气、血、永三样蛊胀。

46、蟑螂(焙干)1个,萝卜子1撮,炒为末。好酉吞,1 0日全愈。主治气..血、水三样蛊胀。

47、蝼蛄焙干为朱。用上半节能消上身之水,用下半节能捎下身之水,甚效。主治气、血、水三样蛊胀。.

4 8、绞漆绵子,烧灰成性。每服止可用1克,好酒凋服,主治气、血、水蛊胀。

三十八、腰痛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有肾脏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部肌肉骨胳的劳损等多种疾病,由许多原因引起,一般指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的局部疼痛或痛连脊椎的病症。可分为寒湿腰痛,肾虚腰痛,腰部劳损;腰部扭伤等类型。

1、香肘子1 5克,生姜6克;取自然计,浸l宿 ,炒黄为末,入青盐6克。攘数次,其痛即止。主治腰痛日久(《乾坤生意7)

2,十八爪根30克。泡酒服。主治腰痛。

3、黄花菜根。蒸肉饼或煮猪腰吃。主治腰痛(《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4.杜忡(制)9克,木香,官桂各3克,为细束。每服6克,空腹温酒调下。立愈。主治腰痛(《万病验方》)。

5,鲜生鸡蛋3枚,米醅2 5 0毫升。将米醋放砂锅中,烧开后放入带壳鸡蛋,煮8分钾后取出。每日临睡前食3枚鸡蛋,吃到痊愈为止。主治腰痛数日不愈(《民间方》)。

三十九:前列腺炎  '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分急慢性两种,其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患者常有尿急尿频,排尿终末时疼痛。排尿时有白色分泌物,尢以清晨为多见。个别患者、尚有排尿时滴血,常伴有会阴部肿胀坠痛,并向腰骶部、阴茎、腹股沟都放射等特征。急性期如治疗不当,日久可成慢性。治疗比较困难。本病大致相当中医的“淋漓”、“淋浊”、“肾虚”等病证。

l、芡实、金樱子各30克,黄柏20',苍术5克:牛膝1 0  _克。每日1剂,加水500毫升浓煎,取汁200毫升,分2次温服。小腹张甚者加川楝子l0克;尿急、尿痛者加竹叶、甘草梢各10克,木通5i遗精、早泄者加煅牡蛎30克,.白莲须10克;头昏者加太子参30克,不寐者加合欢皮30克,关节疼痛者加防己1 0克。主治慢性前列腺炎(《湖南中医杂志》1992·4)

'2、大黄(锦纹),半夏各1015克、琥珀粉ltvZ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毫升,每次用1 00毫升冲服琥珀粉oj51.0克,早晚各服1捉中药量宜从轻到重,困人而异。一般前3剂大黄用量10克,服后大便每日不超过2次,大黄可用到15克,个别患者服药后有轻摩腹痛,不用停药两日后腹痛可自行缓解。.主治慢性前列腺炎(《新中医》1989 -4)。  .    '

3、田三七粉末3克。上药用白开水送服,隔日1次。主治慢性前列腺炎(《河南中医》19812)。

4、刺猬皮2张。用剪刀翦成小块,用500克滑石粉将刺猥皮炒泡,研为细末,分成50包。早晚用米汤各送服1包。主治前列腺炎。.

5、麝香0.  .15克,白胡椒7粒。此为1次用量.。按此比例配别,白胡椒研细末瓶装密封备用。用药首先将肚脐温水擦干倒人麝香粉,再盖上胡椒粉,最后盖一圊纸片,外用胶布固定,须贴紧,勿令药粉漏出每710天换1次.1 0次为1疗程,每次疗程休息57天。主治前列腺炎。

6、黄柏、知母、大黄各l5克,牛膝-20克,丹参30克,益母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可随证加减。一般服药36剂即见效,可持续服药24周后改服丸药(成份同基本方),每丸含生药5克,每服l丸,123次,持续服药12个月。停药12月后可再服用。.主治慢性前列腺炎(《黑龙江中医药》1984·1)。

7、麝香o15克、白胡椒7粒。将E药分别研粉(为1次用量)。先将麝香粉倒A脐内,再把胡椒粉盖于上面,然后盖上1张白图纸(以盖住肚脐为度),外用胶布固定。71 0天换药1次。lo次为l疗程。主治前列腺炎(《江西中医药》1984-3)。

四十、淋证    .

本病多见于西医学中的泌屎和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及乳廉尿等疾患。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结核,泌尿系结石,癌肿等,该病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尽并伴有刺痛,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特征。临床J.t常分为: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及劳淋等。

1、铁丝七-金刚把各6克,木通3克,参叶子1-5克。水煎服。主治淋症(《陕西中草药鲁)。

2、大黄2.4克,胡椒1- 5克,猪脊髓和丸如黄豆大,分为7包。每次服1包,每早空腹服1投,开水送下;三五年的患者连服二料印愈,一年以内的入J料全好。主治淋病(《海内外秘方建》)。

3、蜈蚣1条。研成细面。用黄酒送下。后用凤眼草9克,防风9克,麻黄9克。水煎服。外用黄酒擦小腹,取汗为度'}如汗不出。再服1剂,无不奏效。主治淋病(《簿内外秘方选导)。

4、赤芍药3 0克,槟榔1 5克。殴咀。每服9克,水1盏半,灯心5茎煎,空心服。主治五淋(《粱民总要方》)。

-5、八仙草0克,滑石6克,甘草3克,双果草6克。水煎点水酒服。主治五淋(《滇南本革》)。

6、海金砂2 2克,滑石1 5克。为末,每服7. 5-}多用灯心,木通、麦门冬,新水煎,入蜜调服。主治诸淋急痛(《粪编朱氏集验方》)。

7、生地汁,葡萄汁等分。有鲜甩鲜,无鲜甩干品各30克煎汁,蜜30克搅拌温服,加藕汁1小盏。主治热淋(《古今秘方集成》)。

8、马齿苋捣汁半盅服;或柿饼,灯草各9克。煎服。1日数次。主治热淋(《古今秘方集成》)。

9、鸭公青、本通、车前仁、石韦根。煎服。主治热淋《四川中药志》)

10、蚕种烧灰,入麝香少许,水煎服6克极效。主治热淋迁延不愈(《卫生家宝方》)。

11、麻皮30克,炙甘草1克。水2盏,煎1盏。服,日2次,取效。主治热淋迁延不愈(《圣意方》)。

12、菝葜.60克,捣罗为细散f每服3克,米饭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主治沙石淋连日不敢(《圣济总录》)。

13.胡椒、朴硝各30克。上药捣罗为细散:温汤调下6+2服。主治.小肠淋,沙石难出疼痛(《圣济总录》)。

'  14、牛角烧灰末3克。酒送服。1日数次申主治石淋日久(《古今秘方集成》)。

'  1 5、真定磁,赤芍药等分为细束,浓煎灯心汤。空心,调眼。主治砂石淋(《类编朱氏集验方》)。

1 6、胡.洮嘲1升。细术焘浆粥l升,相和顿服,主治右淋(《海J二察验方量)。

1 7、大萝卜(切忭1指导).p5片,用好白蜜淹步时,安铁铲上慢火炙干,又蘸,叉炙,取尽3 060克蜜。反复襄,令香熟,不可焦。候冷细嚼,以盐澎送下。主治诸淋疼痛不可忍及砂石淋(<类编采氏集验方奇)。

1 8、石首鱼哺1 4千,当妇等分。为来,水煮1碗,顿服,立愈。主浩抄矗淋j南面/f::可怂(《男女奇教良方》)。

1 9、去眼菝莫6 0克。为末。每米饮服6克。,主治沙石淋痛而不可忍(《男女奇效良方》J。    -

20、九助鳖甲炙。研末。服下。主治砂石淋。

21、萱草根1握。,捣取汁jiL畦;或嫩苗煮食亦可。主治砂石淋(《丹溪心法》)。

2 2、屋上瓦松。煎浓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即通。主治砂石淋(《应验良方》)。.

2 3、桃术胶如枣大。夏以冷水3台,冬“汤3合。和服。日3服,当下石,石尽即止。主治砂石淋(《千金方》)

2 4'、蝼蛄7个,盐60克。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束,每温酒服3克,自愈。主治砂石淋《<古今录验方》)

2 51珂柏叶、藕节、车前于各1 5克。煎浓。温服。主治血淋(q古今秘方集成》)

一  2 6、乱发烧为灰,不以多少。力末j入麝香少许。每服6克,用米醋泡汤调下。主治血淋 《类编朱氏集验方》)

2 7、头发烧灰存性2克,生藕捣碎用纱布包取汁。冲服,每日1次,3次丑p愈。主治帆淋。

2 8、阴行草1S克。开水炖,加冬蜜卜jld2次。主治血淋;小腹胀满(《闽东本草》)。

2 9、千棉蒂适量。研成细末。每次9克,空腹米汤迭服。.主治血淋(《海内外秘方选》L

30、车前予适量。晒干研成细末。每次6g克,温开水送服0主治血淋(《海内外秘方选》)。

'31、鸡内金1 5克。明干,炒香,研成细末。温开水送服:主治小便淋痛不可忍(《海内外秘方选》)p

3 2、鲜马齿苋适量。洗净,切细。口服。主治小便淋痛不可忍(《海内外秘方选》)

3 3、茄叶适量。熏干为末。每服6克,温酒或盐汤下,隔年者尤为佳妙。主治血淋(《男女奇效良方》)。

34、马鞭草不拘多少。以水洗净,入石臼内捣烂,取自然汁半盏,对生酒1盅,顿热温服,立效。三服垒愈。主治男子血淋不止(《男女奇效良方》)o

35、莲房,烧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7- 5.克,米戗调下,日。2次。.。主治小便血淋(《经验方》)二

36、牛膝30克,用酒浓煎,入麝香少许。空心服。主治死血作淋,癌不可忍,及五淋小便不通,茎中痛甚欲死。  .

37、田螺7个捣烂,入麝香0.. 6克;塞脐内立艘。大便不通,亦此方甚效。如无麝香,或入盐少许亦可。主治死血作淋,痛术可忍j及五淋小便不通,茎中癖甚欲死。

38、磨角霜、白茯苓、赦石各等分。共为末,用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米汤饮下。主治膏淋(《类编朱氏集验方》)。

39、上好墨<)30克。为末。每服0.3克,温水服之。主治卒淋不通(《男女奇效良方》)。

40、南瓜根、车前草、水案板、水灯芯。同煎服二主治火淋及小便赤热涩痛<《四川中药志)))。

41、甘蔗上青梢30克。酒煮服,3日全愈,极效。主治气淋(《医学集成》)。

42、水芹菜白根。去叶,捣汁,井水和服。主治小便淋痛《<圣惠方))。

43、淡竹叶、车前子,大枣、乌豆(炒、去壳),灯心,甘草各4.5克。用水2盏,煎至7分,去滓。不拘时温服。主治诸淋(《奇教良方》)。

44、生荠菜25038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主治乳糜尿(《湖南医学院学报》1959 -4)。

4 5、飞蠊1 2 0克,白糖1 2 0克。加水2小碗,煎汤内服(每次煎2小时)。每日2次。主治乳糜尿(《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 6、小画眉草、向日葵秆心各- 30克。水煎服。主治尿路感染(《宁夏中草药手册》)。

4 7、草薜30克,大茯苓30克。水煎。内服,日1剂。主治泌尿道感染(《单验方增编》)。

48、凤尾草(凤尾蕨)全草3060,克,冰糖16克。水浓煎。内服,12次,连服35日。主治急性尿路感染(《江苏医药》1978-1)。

4 9、海金沙15克;鸡蛋1个。用生鸡蛋清加水调匀海金沙。顿服;或每日分2次服。主治泌尿道感染(《单验方增编i):

50、树扁竹、野绿谷(野苡仁)、鱼腥草。水煎服。主治膀胱炎。

51、大苦溜溜、车前草各适量。煎水服。主治膀胱炎(《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5 2、小扁蓄、马先蒿、瞿麦。煎汤,每日3次。主治尿路感染和结石。

5 3、天泡果1 5克,龙胆3克,草药(红茯苓)9克,香樟根3克,生车前草15克。煎水服。主治尿钻石(《贵阳民间药草》)。

54、鸡内金1个。将鸡内金晒干,捣碎,研末白水送服.每日早晚1次,可连续服用。主治尿路结石(《偏方大全》)。

5 5、马先蒿根120克:研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每天2次。丰治尿路结石,小便不畅(《河北中草药手册》)

-  5 6、蝼蛄5只,滑石30克,甘草_3克。水煎,日服l剂。主治泌尿系结百(《湖北中医杂志h-1987·2)

5 7、干草金杉3 0克,煎服}米酒计或白酒和糖为引。主治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红河中草药》)。

5 8、薏苡仁3 0克,萆薢610克,粳米loo克。萆薢单煎取汁,与苡仁、粳米同煮。食之。主治膏淋(《百病饮食自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