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永库博客 [http://165629348.qzone.qq.com]

 zpc538 2014-10-31
 十三、瘿病

瘿,俗称“大脖子病”是发生于颈部的肿块性痪患的总你,囡在颈绕喉而生,状如缨络或缨核而得名。其临床特点是:颈部漫肿或结块,随吞咽_:下活动,逐渐增大,缠绵难消,但始终不溃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一类疾病。临床有气瘿、肉瘿、石瘿,血瘿、筋瘿之分。

1、自然锕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主治瘿气(《直指方舟)

2、黄药子i升?洗划,酒1斗,浸之,每日早晚,常服1盏,忌一切毒物及恼怒。主治瘿气(畦一/L门疗>)。

3、海藻500克,绢袋盛之,以清酒2升浸之,春夏二日,冬秋三日,每服2合,日3次,酒尽再作。其渣曝干为末。每服3克,日3服,不过2剂,即瘥。主治瘿气。

4、海带频食之,自愈。主治瘿病(《圣惠方》)。

5、生天南星大者1枚。研烂滴好醋五七点;如无鲜者,以干者为末。醋调,先用针刺,令气透,乃贴之,觉痒则频贴,取效。主治瘿病(《济生方》)。

6、黄药于6 0克。浸泡于500毫升酒中,待药出味。每次服5毫升,每日2次。主浩气瘿。

7、黄药子915克。水煎,每日1剂。主浩气瘿(《中医外科学》)。

8、海藻I 530克,昆布15-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制成丸剂。服用亦可。主治气瘿(《中同秘方全书》)。

9、羊靥(猪靥亦可)1具。去脂,酒浸炙热。含之咽汁,日1具,7日为l疗程。主治气瘿。

lo、夏枯草30克,红枣10枚。煎汤代茶恢。主治肉瘿(《中医外科学》)。

11、生海带200克,白糖2DO克。将生海带洗净泡开切丝,白糖拌匀即可食。治瘿病(《斗门方茹)。

十四、急性乳腺炎

本病中医称“乳痈”。是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病变。其临床特点是乳房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恶寒,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症状。主要由于情志不畅,肝气不好,导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而发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产后34周后易发。治法宜疏导乳腺,退肿解毒,理气活血。

1、香附(研末)3 0克,麝香1克,蒲公英90克。酒水煎,服完自消散。其渣仍以酒调敷患处。主治乳痈溃后虚甚者。

2、遍地香、三白草根。陈酒煎汁服下。主治乳痈溃后虚甚者。

3、龙舌草、忍冬藤。研烂,蜜和敷之。主治乳痈肿毒(《多能鄙事》)。

4、石膏不以多少。煅通赤,取于地上,碗覆出火毒,细研。每服9克,温酒下,添酒尽醉睡觉再进一服。主治乳痈(《仁斋直指方》)。

5、赤芍1 00克、生甘草50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主治乳痈《广西中医药hla87·3)。

6、珍珠菜根1 5克,葱白7个。酒水各半煎服。主治乳痈(《江西草药》)。

7、热馒头1个,全蝎2只。用馒头将全蝎包入。饭前吞服。主治乳痈(《中医杂志》1986·2)。

8、一支黄花Zl30克。捣烂,酒煎汤,渣捣烂敷患处。主治发背、乳痈、腹股沟淋巴腺肿(《扛西民间草药》)。

9、鲜阴石蕨根茎适量。捣烂外敷。主治乳痈。

10、银杏2t50克。以一半研酒服之,另以一半研敷之。主治乳痈溃烂(《救急易方争)。

11、茄子、凡士林各适量。将茄子晒干,研成细末。在纱布上抹上凡士林,再撤上茄上细末敷于患处。主治乳腺炎(《偏方大全》)。

12、新鲜仙人掌或仙人球适量。除去表面的刺和绒毛,洗净,捣烂。敷于红肿部位,盖上缈布,每天更换数次,保持敷料湿润,至红肿消退为止。主治乳房红肿,急性乳腺炎(《偏方大全:})。

13、猪鬃草1j克,煨水服;另用30克捣绒敷患处。主治乳腺炎(《贵州草药》)。

14、竹林标6 -- 9克。水煎汤服2。主治乳腺炎,痈疖(《云南中草药》)。

1 5、大九股牛、重楼、白及、小粘药、五香血藤。等分研末。蜂蜜或醋调外敷。主治乳腺炎、腮腺炎、痈疮、疖毒。

1 6、苦楝子皮仁,将上药捣碎晒干,炒微黄÷研细末,贮瓶备用。苦悚子未1050克,红糖100克?“黄酒或开水l()0200毫升冲服。每日12次,连服2--3天。主治乳腺炎(《湖南中医杂志b1987.1)。

1 7、赤芍100克,生甘草50克。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主治急性乳腺炎(《广西中医药>}-1979·2)。

18、橘皮(即陈皮)、麝香各适量。将橘皮用水浸泡去白,晒干炒至微黄.研末。每服10克!加少许麝香调酒服下。主治急性乳腺炎(《偏方大全》)。

1 9、仙人掌6 3克。去皮捣烂,取汁加面粉13克,调成糊状。贴患部。主治急性乳腺炎(《中华妇产科杂志》1989·6)。

20、广陈皮3 0克,生甘草6克。.上二药加水3碗,煎成1碗半。每日服1剂,分2次服。主治急性乳腺炎(秀福建中医药》198-1)

2 1、取干皂角。研成粉,用白酒调湿,用砂布一层包成小药包,塞在患乳同侧鼻孔内2小时后取出;如为双侧乳腺炎,可以交替塞离。塞后,病人感鼻.孔内有轻微刺痒感,或吸缩感,或流水感,流乳增多。勿将皂角干粉塞鼻,以免不断打喷涕。主治急性乳腺炎(《海内外秘方选》)。

十五、脉管炎

本病又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闭塞性血管炎”。中医称此为“脱骨疸”、“十指零落”。是指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病变。病变可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本病病因不十分明了。多发部位在下肢,临床特征:第一期为患肢发凉、怕冷,有麻木感、足部、小腿有不定的酸痛。行走时小腿疼痛,时断时续。第二期为足趾有持继性疼痛,夜间较剧,小腿肤色紫。第三期为足趾发生干性坏死,后形成溃疡。-

1、蜈蚣(炙)1 0条,全蝎(炙)3只,制乳没各9克,升丹3克。共研末。以少许直接撒敷溃疡面局部。主治脉管炎(《临床一得录》)。

2、白花丹参3 0--- 6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脉管炎(《中医外科学》)。

3、毛冬青120180克,猪蹄1个。水煮34小时,将滤出液分3次。1日内服完,3个月为1疗程。主治脉管炎(《中医外科学》)。

4、土蜂房3 0克。煅为末,醋调涂崽处,每日34次。主治脉管炎(《新中医》1984 -2)。

5、螗蜍(蚧蛤蟆)。活蛤蟆去肠杂洗净,入锅煮烂去骨,和面粉做成丸药。不分拘量,可随时服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6、活蜗牛适量。将活蜗牛(同壳)炸烂呈泥状。平敷于溃烂面上,以湿纱布盖之,每一2日换药1次。主治脉管炎及臁(《陕西中医药》1983 -2)。

7,活壁虎1只,在近尾部剪下一块比溃疡面稍大的带皮肌肉。用75%酒精洗去血迹,敷于溃疡面上,消毒纱布包扎。主治脉管炎溃疡(难四川中医》1986·3)。

8、甘草末,以蜂蜜、芝麻油调成膏。患部消毒后贴之。主治脉管炎溃疡。

十六、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细菌侵入骨髓而引起骨组织发炎和一种疾病。其临床特点是:急性期表现为患肢疼痛拒按、不能活动,伴有寒战、怕冷、高热现象。慢性期表现为:患部肿胀成脓,经久不愈。本病多因热毒注骨,或正气虚弱、毒邪浸袭而聚毒为病。祖国医学属于“附骨疽”范畴。

1、冬地梅根30克,艾头1 5克。煎扬炖瘦肉。每日1#另用大蓟根z份、生姜1份。捣烂外敷局部,早晚各1}症状缓解后用紫珠根30克、金银花头15克。煎汤炖瘦肉服,连服23剂以巩固疗效。主治慢性骨髓炎(《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野菰根或花。捣烂。外敷}或用甘草作引子,煎术内服。主治骨髓炎(《南京民间药草》)。

3、三叶委陵菜根(捣碎)、大蓟根各15克。用水或烧酒炖服,严重者连服3十月,另外用半边莲2份、榔愉根皮8份。捣烂。外敷,每天换药1次;晟后可用三叶委陵菜全草或根。捣烂。外敷收口,至痊愈为止。.主治骨髓炎(《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大麻仁水中浸取沉者1大升。漉出曝干,炒,待香熟,即人木臼,捣极细如白粉,平分为10帖。每用1帖,取无灰酒1大瓷汤碗研麻粉旋滤取白酒,直令麻粉尽,余壳即去之,都台酒一处,煎取一半,待冷熟得所。空腹顿服,日服1帖。主治骨髓风毒疼痛,不可运动者(《箧中方》)。

5、白毛挑(未嫁接)根白皮,红糖少许。合捣烂。外敷局部。主治骨髓炎(《单方验方橱查资料选编》)。

6、取款冬花适量。让患者自己将款冬花嚼成糊状。涂于消毒布块上,对有窦道形成的患者用液盐水清洗干净?按伤面的大小,取适量的药糊涂于消毒布块上,铺手后贴于伤面,然后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l次。1 0日为l疗程休息2日后继续外敷。主治慢性骨髓炎(《新中医k1984·4)。

7、天灵骨(即天灵盖骨)12 0克,黄连3 0克。先将天灵盖骨放瓦上焙焦存性,再加黄连共研成末,炼蜜为丸。分20次服,12次,连服lo曰。主治骨膜骨髓炎(《安徽单验方选集》)。

8、鲜萍全草3 0克,活泥鳅2条。混鳅用水养2 4小时,保留体表牯滑物质,洗净后再用冷开水浸洗1次。将萍、鳅一起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2周为1十疗程。主治骨髓炎(《浙江中医杂志》1981-1)。

9、鲜烟叶1 00克、鲜鱼腥草1 00克、盐步许。共捣烂。涂于患部,每日换药1次。主治骨髓炎(《偏方大全》)。

lo、纯艾绒20克。将l0克纯艾绒放入熏灸器(市售或自制均可)内点燃。把出烟口对准患处,距离12寸,以患指有湿热感为宜。熏灸30分钟后创面皮层覆盖一层薄黄的艾叶油,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每日1次。1 0次为l疗程。主治手指丹髓炎(《上海针灸杂志》1989·2)。

11、独叶白及粉3克。酒送服。主治化脓性骨髓炎(《云南中草药)。

1 2、生大黄20克,黄连8克,黄芩1 5克。将上药加水5 00毫升,浸泡15分钟后煎煮,煮沸后再煎2 0分种,滤过即成。患指清创后,浸泡在药液中,每次30分钟,13次。浸泡时,每隔1 0分钟用纱布包裹患指轻轻挤压1次,使脓性分泌物排出,并使药液进入病灶。浸泡毕,敷料包扎。主治指骨骨髓炎(《浙江中医杂志》1979 -1)。

1 3、黄连6 5克,捣成粉,置烧瓶中,加水至2000毫升,煮沸3次,每次15分钟,冷却备用。不去渣(以期渣内尚存之有效成份不断溶解),不加防腐剂。制成之溶液呈暗黄色(琥珀色),澄清透明,约1200毫升左右。注药液于小瓷杯,患指除去敷料后伸入裎泡。瓷杯大小以能使药渍浸没全部病灶为度,每日1次,每次13小时,祝病情轻重而定。浸浴毕,按常规换药,直至痊愈。主治骨髓炎(《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

妇科必效单方

一、  经失调

凡是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者,称为“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有以月经周期改变为主的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延长和以经量改变为主的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

正常月经周期为2'83 2天?如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或经早”。如仅提前三五天,且无其它明显症状者,属正常范围。或偶然超前一次者,亦不属月经先期病论。本病的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者等,同属于月经不调的范畴。

本病主要由于平素食辛辣油腻食物或部怒伤肝,引进肝火,以致血分蕴热而对致此病。

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甚或四五十日一至的,称“月经后期”。如仅延后三、五天,且无其它不适者,不作月经后期病论。有因血虚血少者,有因血寒者,有因气虚血滞者,因此本病大体分为虚寒型、血虚型、血瘀型、气滞型、肝郁型、痰阻型等,

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七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多因性躁多怒,肝气条达,脉络不畅,致使气血紊乱而超前错后,也有因肾气素虚,命火不足等而致月经超前错后的。

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或过少,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或过少’’。主要因气虚统摄无权,或血热流行散溢,使冲任不固,血随经泄所致。月经过少有虚有宴。虚者多固化源不足血海亏虚,精血衷少?血海不盈所致。宴者多由瘀血内停,痰湿阻滞,经脉壅阻;血行不畅所致。

1,金锦香干根3060克,益母草9克。水煎,调酒、糖服。主治月经不调(《福建中草药》)。

2、五气朝阳草1 5克。煮鸡或煮肉吃。主治月经不调,不育及子富癌(《云南中医验方》)。

3.蓼子草,小血藤、大血藤、当归,牛膝,红花、紫草各6克。泡酒500毫升。每服药酒1 530毫升。主治月经不调(《贵阳民间药草》)。.

4、紫丹参500克,切薄片,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酒泛为丸。每服9克,清晨开水送下。主治经水不调(《集验拔萃良方》)。

5、香附、陈皮、益母草、当归、元胡索各2-4克。水煎和酒冲洋虫7个服之。久远者连服数次。主治经水不调。

6、仙桃草91 5克,兑甜酒服。主治月经不调,经痛(《贵州民间药革》)。

7、盏母草,香附子各等分。2药共为细面,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12次,白开水或黄酒送服。主治月经不调《土单验方选编》)

8、阿胶3克、蛤粉炒成珠。研末。热酒冲.服即效。主治月经不调(《乾坤秘韫磬)

9、香附末。醋吸服。主治月经不调(《崔氐方》)。

-  1 0、一口血根915克。水煎服,日服2次。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文山中草药》)。

11、干漆(杵细,炒尽烟尽)、牛膝(酒浸一宿)各(为末)48克,生地黄148克。取汁、慢火熬,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饮或温酒下2九,日再,勿妄加,病去止药。治室女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升,发热往来,下痢赢瘦,此为血瘕(《三因方》)。

1 2、土大黄鲜叶57枚.水煎。冲甜酒服。主治月经不调(《湖南药物志》)。

1 3、调经草30克。炖肉吃。主治月经不调(《贵州草药》)。

1 4、山海棠全草39克。水煎汤服之。主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妊娠浮肿(《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1 5、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将豆腐切成小块甩醋煮,以文火煨炖为好,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甩涪月经不谓如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偏方大全辛)。

16、草荠(盐炒)、蒲黄(炒)。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主治妇人气血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普济方》)。

17、竹纸30张。烧灰,淡酒250克和匀,兑清温服。丹参晒研,每次6克,温酒下。竹纸烧灰,温酒调服。主治经行不定(《男女奇效良方》)。

18、丹参(去芦)不以多少。为末。每服6克,酒调下,经脉不调食前,冷热劳无时。主治妇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并治之。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痛(《妇人良方》)。

1 0、小连翘、月月红、益母草。水煎服。主治月经不调(《四川中药志t.)

2 0、芭蕉根3 0克,儿茶根12克,茴香根12克,益母草20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月经无定期。

21、车前草1 2克!陈艾1 0克,鹅儿肠12克,阎王刺根12克。将药物煎汤。当茶饮用,每日数次。主治月经无定期。

'  2 2、本贼(炒半焦)1 1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主治经血不断(《奇难杂症古方选》),

2 3、木芙蓉花、莲蓬壳各等量。共研成细末。每次7.5克,米汤送服。主治经血不断(《奇难杂症古方选》)。

24、鲤鱼500克,黄酒250克。将鲤鱼开膛去杂物洗净,用刀将鱼肉片下,放入锅内,倒入黄酒煮吃。鱼骨焙干研成细末,早晨用黄酒冲服。主治妇女经多不净,用冶经血过多,1 0天以上不净者(《偏方大全》)

25、陈高粱根(隔年的)2十。将其洗净,煎水饮用。主治月经过多,拖10余天方净者(《偏方大垒》)。

26、珍珠菜20克,高粱t)20克,丹参30克,五昧子12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月经过多。

27、红浮萍6克,铁筷子1 2克,薄荷10克,大苋菜12克。将药物煎汤。13次。主治月经过多。

28.黄芩心60克。醋浸7日,炙干,又裎炙七次,醋糊为丸。陈酒送下,极验。主治老年经行不止(《男女奇效良方》)。

29、五灵脂(炒烟尽,研)6克,当归2片。酒1盏,煎六分,热服。三五度取效。主治经水不止方(《男女奇效良方》)。

30、贯众100克,上等米醋适量。将贯众放入醋中浸泡5小时,烘烤干,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服1 0克;主治月经过多,及官缩不良和产后出血(《北京中医杂志)~1989·3)。

31、香附240克。上药研为细末,醋调为丸,晒干。空腹服,每次9克,陈酒送下。主治月经无定期(《常见病验方选编》)。

32、人参30克,炙黄芪oo。克,白饴糖5 00克。前二味反复煎3次,过滤去渣取汁不少于2000毫升,入饴糖,文火浓缩成膏,防腐处理,贮存待用。每日3次,每次1小匙(约20克)。主治月经过多(萝百病饮食自疗》)。

3 3、墨旱莲草3 0克,白茅根30克,苦瓜根15克。上药洗净切碎,水煎;人冰糖适量调味,当茶饮。主治月经过多(《百病饮食自疗》)

3 4、香附30克,当归1 5克,白酒或黄酒25 0克,上二味切碎泡于酒中3天。每次1 5zo克,每日2次。主治月经先后无定期(《百病饮食自疗》),

35、丹参晒研。每服6克,温酒下。主治经行不定、或前或后(《民间百病秘方》)。

3 6、当归1 5主克,生姜30克,山羊肉250克。前二味洗净切片,与羊肉同炖至熟软。服羊肉与汤。主治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是寒肢冷,面色苍白,苔白,脉沉弦。

3 7、金樱子根3 0克,艾叶2 0克,鸡血藤3 0克,益母草2 0'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月经先期。

3 8、爬山虎根1 2克,香附子12克,石南藤20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月经不调。

39、生山楂内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非妊娠者多服几次,经血亦可自下。主治经期错后(《偏方大全b)

40、四季花根6 0克,益母草30克,王不留行1 2克,橘应1 2克。将药物煎汤。每日 3次。主治月经后期(不调)。

41、钩藤2 0克,枇杷壳6克,大血藤20克,韭菜1 2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月经后期。

42、地柏枝3 0克,棉花根30克,茄子根20克,莲蓬30克。将药物用鸡炖。11次,连服7B。主治月经过步。

43.小血藤3 0克,大血藤20克,连钱草20克,水菖蒲1 2克。将药方煎汤。每日3次。主治月经过少。

44,桃仁升,麻子仁2升。合捣,酒1斗,渍一宿。服1升,日31.,主治妇人月水水利,或至两三月,半年,一年不通者(《肘后方》)。

45、梅叶(焙)、棕榈皮灰各等分。为末。每服6克!酒调下。主治月水不止(《圣济总录》)。

4 6、马鞭草根苗2 500克。细锉,以水5斗,煎至1斗,去滓,别于净器中熬成煎。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半匙。主治妇入月水滞涩不通,结成瘕块,腹肋胀大欲死者(《圣惠方b)

47、先以京墨磨汁服,次用当归尾,红花各3克,水1钟半,煎八分,温服,其经既顺。主治月经逆行(《男女奇效良

方》。

48、芒硝、甘草各40r90克。上药文火水煎1小时。每日1剂,早晚分服。主治倒经(《浙江中医杂志》1989·1)。

49、红高粱花、红糖各适量。将红高粱花洗净加水,加红糖煎煮1小时。主治妇女倒经。日饮汤2次(《偏方大全》)。

5 0、芒硝10克,甘草10克,文火煎1小时。将上药液,早晚分服。主治月经不调(《浙江中医杂志》1989·3)。

51、倒触伞、白泡刺根倒触伞、猫爪刺倒触伞各12克。泡酒500毫升。每次30克,日服2次。主治倒经审

52、大乌泡根、倒触伞根各30克,茅草极、金银花藤各15克。煎水兑红糖服,每日3次。主治倒经(《贵州草药》)。

53、西红花3克,大白、牛膝各9克。上药研面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下;孕妇忌服。主治妇女倒经(《祖传秘方大全》)。

54、冬桑叶15克,苦丁茶1 5克、冰糖适量。前二味洗净煎水去渣,人冰糖。当茶饮。主治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百病饮食自疗》)。

5 5、大黄3克,肉桂3克,生赭石细末18克。将大黄、肉桂研细末和匀,用生赭石煎汤。送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主治经行吐衄(《山东中医杂志》1982 -6)。

56、丁香、干姜各1.5克,白术3克。为末。每清晨米汤下。主治经期呕吐(《男女奇效良方》)。

5 7、水八角根36克,水煎服。主治更年期月经紊乱、吐血(《云南中草药》)。

58、鲜茨菇草1530克,叶下花根15克。'煎服。主治月经过多。

59、柘树、马鞭草、榆树。水煎兑红糖。服之。主治月经过多(《湖南药物志》)÷

60、马蔺于9克,马蔺花9克,石榴皮12克,共为细末,每日23次。主治月经过多(《新缰中草药手册》)。

6l、大叶花椒1 5克,月月红(花叶)9克,棣棠花6克。水煎。加红糖服。主治妇女月经过多(《湖南药物志》)。

62、陈莲蓬壳。烧存性,研末。每服6克,热酒下。主治经血不止(《妇人经验方》)。

63、条芩心60克,米醋浸7日,炙干,又浸,如此7次,为末,醋糊丸梧子大。空心温酒下70丸,日2次。主治妇人经水当断不断。

64、白芍药、香附、熟艾叶各46克。水煎服。主治经水不止(《民间百病秘方》 )

6 5、木贼()9克。水1盏煎七分。温服。日1服。主治月水不断(《圣惠方》)

6 6、五灵脂末。炒令过熟,出尽烟气。每服大6克,用当归2片,酒1中盏,与药末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涟服35次。主治妇人经血不止(《经效方》)。

6 7、生干地黄()60克,黄芩(去黑心)、当归(切、焙)、柏叶各o5克,艾叶o1 5克。上五味,粗捣筛,每服6克,水1盏,煎至七分,去滓,入蒲黄3克,空心食前服。主治冲任气虚,经血虚损,月水不断,绵绵不止(《圣济总录》)。

68、凤仙子9 0克。研细蜜丸。每日3次,每次3克,当归g克煎汤送服。主治月经不调(《现代宴用中药》。

69、小羊桃根30克。加高粱秆炖肉吃。主治月经痛。

70、柳花1 521克,紫草3 6克,升麻27克,归身21克。上为末。每服21克,葡萄煎汤调下。主治室女发热经停(《赤.水玄珠》)。

71-桑耳(焙、研)。每服6克,食前热酒下,日3服。久疾失治者,皆可服之。主治经水不止(《普济方》)。

72、伸筋草、醪糟。煮服。主治妇女闭经、腰痛(《四川中药志》)。

7 3、熟地黄12 0克、虻虫(去、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50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57丸,空心、温酒下。主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瘴(《妇人良方》)。

二、痛经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多见。常因素多抑郁,气郁血滞,或感受寒邪,或血气虚弱,肝肾虚损,精亏血少,冲任胞脉失于濡养所致。经前疼痛多属气滞血癌,常伴有胸胀,两乳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或有块等症,经后疼痛多属虚寒。其表现有;面色苍白?神倦纳呆,形寒性冷,月经色淡而量少等症。

1、香附3 0克,川楝子1 5克。共为细面。每服6克,】日2次,白开水冲服。月经前三天开始服用,经后停药。主治痛经。(《土单验方选编》),

2、月月红3克,川牛膝15克,红糖1匙。水煎剂。主治痛经(《农村丐事通》1988·6)。

3、盆母草1 5克,无胡索6克。水煎服。主治痛经。

4、土  儿15克。去皮切片,加黄酉蒸汁,饭后服。主治妇女痛经(《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5、调经草、水葫芦各1 5克。煨水服。主治经痛。

6、生姜1 0克,捣烂加红糖30克,内服。主治痛经(《海内外秘方选》)。

7、益母草30克,香附1 0克。水煎服。主治痛经(《海内外秘方选》)。

8、生蒲黄、五灵脂各等量。共研成细末。每次9克,黄酒或米醋煎服。主治经来腹痛。(《奇难杂症古方选》)。

9、在第124、颈椎处,采用关节后粗隆滑动诊断法及侧颈加力复位手法。主治痛经(《辽宁中医杂志》1983 . 12)

l o、益母草30克,香附11克。水煎服。每曰3次。主治痛经。

I l、香附于,半酒半醋浸、焙,又浸炒?为末或为丸。任意空心下。主浩妇人遇月经来则小腹痛(《粲国佐已效方》)

1 2、鲜蔷薇成熟果实q012 0克。煎汁。冲红糖、黄酒服。主治月经不调,经期腹痛(《江'晖草药手册)、)。

1 3、玄胡、醋炒五灵脂、白芍备1 030克,当归、川芎、甘草各1 020克。每日1剂,分34次服。于经前35日用药直至经净痛止。气滞血瘀者加柴胡、香附、桃仁;寒凝血瘀型加艾叶、吴萸;血热夹瘀型加丹皮、炒栀子、黄芩;气血虚加瘀滞型加黄芪、党参、熟地。主治原发性痛经(《上海中医药杂。啬:》1986·3)。

14、对月草根2 0克,月月红12克,川芎1 0克,益母草30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肝肾亏损痛经。

1 5、丝瓜络20克,艾叶1 2克,益母草30克,红糖1 2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肝肾亏损痛经。

16、土当归12克,土牛膝12克,紫荆花根皮50克,土麦冬20克。将药物泡。白酒吞服,每日2次。主治寒凝血瘀痛经。

1 7、桃仁6克,百草霜12克,马兰根20克,艾叶6克。将药物捣烂,调拌红糖、姜汁煎服,每曰3次。主治寒凝血瘀痛经。

1 8、铁筷子1 2克,红浮萍16克,薄荷3克,红花1 0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气血虚弱痛经。

1 0、鸡血藤30克,山楂20克,泽兰1 2克,茯苓12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气血弱痛经。

20、山楂(去棱)50克,向日葵籽(不去皮)25克。将上药烤干粉碎,过筛,制成散剂。为1付量,每日l付,分2次服。经前1日开始,连进2付,为l疗程。服时加红糖或白糖少许,用温开水送下。主治功能性痛经(《辽宁中医杂志n1979.7)。

21、鸡蛋2个,益母草3 0克。鸡蛋洗干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_20分钟。吃蛋饮汤。主治气血瘀滞导致的痛经。

2 2、丹参1 00克,烧酒5 00克。将丹参浸泡于酒内约20天后即可服用。在月经来潮前适量饮服。主治妇女月经小腹痛。

2 3、干芹菜30克,大戟l 5克。用永2碗共煎至1碗,温服。月经来前45日服,约5次可愈。主治经前腹痛(《偏方大垒》)。

2 4、土牛膝90克,麝香o.1 5克,乳香9克。水杯半,煎牛膝至一杯磨二香入内。空心服。主治经来小便痛如刀割。

三、闭 经

女子年逾十八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三十月以上者,称为''闭经”。

本病分虚、实两类。可固全身的慢性疾病。,如贫血、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及生殖系统结核等引起。

1、益母草30克,乌豆60克,红糖适量。益母草与乌豆加水3碗,煎至1碗,加糖调服,并加黄酒2汤匙冲饮。每日1次,连服7天。主治闭经(《偏方大垒》)。

2、团鱼()1只,黄酒适量。将鲜活肥大的团鱼头砍下,取其血滴入碗内,兑入同等量的黄酒搅匀,再用同等量的开水冲服。主治闭经(《偏方大全》)。

3、红枣、红糖、生姜、马豆兰根各1 20克。合煎。日3服。勿间断,至经水复来为止,极效。主治月经久闭(《妇人明理论》)。

4、松叶兰为末。调酒服+每次3克。主治妇人经闭(《泉州本草》)。

5,刀豆壳?焙为末。每服3克,黄酒下,少加麝香尤妙。主治妇女闭经,腹胁胀痛(《经验广集》)。

6、岩高梁3 0克,月月红、公鸡尾毛各6克、猴骨15克。泡酒服,每日Z次。主治经闭。

7、白鸽子1只,血竭30克。鸽子去肠杂,血竭研极细面装入鸽子肚内,然后缝合切口,酒水各半将之煮熟,去血竭flp成。吃肉.1次吃完。主治闭经(_ f-单验:厅选编》)。

8、急性子15---30克。水煎。分2次服。主治闭经(《新中医》1975·5)。

9、益母草、乌豆、红糖、老酒各3 0克。炖服!连服1周。主治闭经(《闽东本草》)。

lO、益母草膏,常服,辄有神效。主治月经不通(《海上方》)。    ..,

1 1、厚朴不拘多少、姜汁炙香。细切,浓煎去渣,空心服。主治实证闭经,屡验《本草纲目》)

12、庵闾子1升,桃仁2升。酒浸去皮尖,研匀入瓶内,以酒3斗浸封,5日后取出,每饮3合,日3服,量小者不拘。主治闭经(《圣惠方》)

1 3、小红参90克,煮猪排骨(淡盐)吃。主治经闭,月经不调,带下(《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14、南蛇藤1 5克,当归30克,佩兰9克,金樱子根1 5克。水煎。每a2次分服。主治经闭(《常用中草药配方》)。

1 5、排钱草根6090克,老母鸡1只,洒少许。同炖。饭前服。主治妇人月经不调、闭经(《泉州本草》)。

1 6,以芥菜子6克。炒过研末。于饭前用热酒饮下。主治经血3年不通。

1 7、 木耳(水泡,去蒂晒干,炒为末)、核桃仁(去皮捣为泥)各6克。黄酒煎,热服。少顷汗出即愈。主治妇女经闭方(《男女奇效良方》)。

1 8、术耳50克、苏术5 0克;黄酒2 50克。将术耳、苏术用酒加水半碗煮,煮成剩半碗多即成。每次可酌量饮用,日 2---3次。主治妇女闭经(((偏方大全》)。

1 9、乌贼鱼合桃仁煮食。治妇人闭经(《陆川本草》)。

20、益母草15克,红糖30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4剂。主治闭经。

2l、茜草1 5克。黄酒煎。空腹服。主治经闭(《奇难杂症占方选》)。

22、麻子仁2升÷桃仁60壳。研匀,热酒1升÷浸1夜后。服1升,便通。主治月经不通。

2 3、薏苡根30克,水煎服。不过数服,甚妙。主治闭经。

2 4、生山楂3045克,刘寄奴1 2克、鸡内金59克口每日1剂,水煎服。根据症型酌情加减。主治闭经(各型)。(《中医杂志》1984 -2)。

2 5、黑豆30克,益母草1 5克,砂仁5克。先将黑豆研碎,余药洗净与黑豆共煎取汁,加红糖适量。每日3次。主治闭经(《百痛饮食自疗》)。

2 6、桃树根5 0 0克,牛蒡子根5DO克,马鞭草根500克,牛膝(去苗)1000克,蓬  根500克。挫,以水3斗,煎取l斗,去滓,更于净锅中,以慢火煎如饧,盛于瓷器中。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半大匙。主治妇人数年月水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脉?腿胫或肿(《圣惠方》)。

2 7、金樱根1530克、当归5克。上药与猪精肉加水煮,去药渣。临睡前作一次服,一般服1次就来月经,若不来、再服1次。主治室女闭经(《搐建中医药》1986.”。

28、当归尾、没药各等分,每次30克,炒。红花酒呷之。主治室女经咏不通(《类编术氏集验方》)

29、绵纹大黄500克。分作四份:一份用童尿l碗,食盐6克,浸1日,切晒;一份用醇酒l碗,浸1日,切晒,再以巴豆仁35粒同炒,豆黄?去豆不用;一份用红花120克,泡水1碗浸1日,切晒.一份用当归120克,入淡醋1碗,同浸1日,去旧,切晒。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5 0丸,空心温酒下,取下恶物为验。主治妇人经血不通,赤白带下,崩漏不止,肠风下血?五淋,产后积血,  瘕腹痛,男子七劳五伤,小儿骨蒸潮热等证(《医林集要》)。

30、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各等分,艘咀。每用30克,以水I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服半.升,分2次服,空心,食前,温服。主治妇人、女予经脉不道(《娄编粜氏集验方》)。

31、火黄7份,灵脂2份,红花1份,百草霜适量。将上药前3味共研细面,加入百草霜适量,拌匀,水为丸,如绿豆大,干面包装备(服)用。每日服2次,每次69克(约40~60粒)。主治一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以及闭经、痛经等妇科实症(《河南中医>1982·3)。

37、鲜士牛膝3060克;或加马鞭草鲜全草30克。水煎,调酒服。主治血滞经闭(《福建中草药》)。

3 3、失血藤15克,益母草9克,叶下红1 2克!香附6克。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主治血虚闭经(《闽东本草》)。

34、瘦猪肉200克,当归,生姜各25各。同煮。吃肉饮汤,每日1次。主治血枯经闭(《偏方大全》)。

3 5、当归1 5克.益母草2 5克,黄芪12克,香附9克。每日l剂,水煎服。气血两虚者加党参、阿胶{气滞血瘀加枳壳、川芎;寒湿凝滞加制附子、茯苓、白术。主治继发性闭经《黑龙江中医药》19891)。

30.京三棱、蓬术各60克,芫花15克,青皮(去瓤净)45克。上锉如豆大,用好醋1升,煮干。焙为细末,醋涂为丸,如桐子大。每服50丸,食前用淡醋汤下。主治妇人、室女血瘕,月经不通,脐下坚实大如怀,久而不治,必成血蛊(《济生方》)

3 7、野油菜30克,胎盘1个,核桃树寄生1 2克,桑寄生1 2克。将药物炖之。每日2次。主治闭经。

、  3 8、鸡血藤60克,益母草30克,山楂3 0克,红糖1 2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次。主治闭经实证。

3 9、鲜橘皮3 0克,大蒜6克,夏枯草3 0克,红糖20克。将药物煎汤。每日3坎,主治闭经虚证。

40,马兰头根30克,红枣20克,黑豆60克,红糖60克。将药物炖服。每口1次。主治虚证闭经。

四、带下病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臭气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中医认为:本病是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湿浊下注而成。临床上应注意带下的颜色,稠稀,多少“及有无气味等。炎症引起的白带呈脓性,肿瘤引起的白带也呈脓性,且混有血液!并伴有恶臭。

'    1、炒山药、芡实各30克,盐水炒黄柏6克、车前子3克,白果lo克。每日1剂,水煎服。若伴阴痒,除服汤药外,以苦参,蛇床子各3 0克花椒、枯矾(或明矾)各1 0克,水煎熏洗外阴。主治带下病(《浙江中医杂志》1987·7)。

.  2.、炒白术9克,白鸡冠花15克,墨鱼骨1 2克(打碎)。水煎服。每日l剂。带白腥冷加炒荆芥、干姜{色黄绿腥臭加蒲公英、川黄柏、紫花地丁;带下清稀加金樱子、焦社仲}带下夹赤,口苦加山栀子、苦参、红鸡冠花。主治带下病<《新中.医》1984·6)

'3、霜后龙葵全秧150250克。上药洗净,切寸段,放盆内加凉水1500^--3 000毫升,煮沸'20分钟,先局部熏洗,待温后.-再洗。每日l剂,熏洗2次。赤白带夹出血者加风眼50loo克;自黄带国槐鲜枝叶50lOO克。主治带下、赤带(《中草药b1990.6)。

4、烧马左蹄末,酒服方寸匕,日3次。主治带下(《千金方》)。

5、鹿角霜。烧灰为末。每早酒调下6克,12次即禽。主治白带。

6、破故纸焙研末。每用2.4克,将鸡蛋1个开一孔,入药末搅匀,用纸封固,饭上蒸熟。.空心食之,lo次全愈,。主治妇人因肾虚带下。

7:贯众.1个全用。抹去毛及花萼,以米醋蘸湿,慢火炙熟为末。空心米饮下,每服6克,累试甚险。主治白带年久不愈;诸药不能疗者。

8、白马鬃6 0克、龟甲- 1 20克、鳖甲1 8克、牡蛎30克。上四味,治下筛。空心酒下方寸匕,日3服,加至l_匕半。主治带下(《千金方》)。

9、年久古砖1j烧极红,以油煎面饼7个,安放砖上,再用黄瓜根研末,铺面饼上,加布两层。令病人坐上,使药气熏入愎中?当有虫出,治三五次,虫尽即愈。主治五色带下。

1 0、一点血、一朵云。共研末。炖肉服。主治虚弱带下《<四川中药志》)

11、 土瓜根、芍药、桂枝各1克。上三味.杵药散,酒服方寸匕,日3服。主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金匮要略》)。

1 2、干姜()1 5克、白芍(酒炒>6克。共末。每服6克,酒下。主治妇人赤白带下(《男女奇救是方》)。

13、白术15克,茯苓6克,车前子3克,鸡冠花6克(赤用赤,白用白)。水煎服下,神效。主治赤白带下。

14、寒水石、荞面等分。为末,水糊成丸如弹子大!阴干。临服用l丸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汗出即愈。若再重者,再用艾炒热,熨肚脐_'其效更速。主治白带下(《男女奇效炒方》)。

1 5、白果,去皮,煮熟蜜钱。每日清晨吃7技。再食炒马料豆30克,白滚水送下,数日可愈。主治赤白带下(《男女奇披良方》)。

1 6、贯众状如刺猬者1个。揉去毛及花萼,以好醋蘸湿÷慢火炙令香熟,候冷为末,米饮空心每服6克,效果极佳。丰治赤白带下(《男女奇效息方》)。

17、白果、莲肉、江米各1 5克,胡椒3克。为末。乌骨鸡1只,如常治净,装入鸡腹煮熟。空心食之。主冶赤白带下及遗精白浊,下元虚惫(《本蕈纲目》)。

1 8、炒杜仲1 50克,续断、白蒺藜各90克。水煎服。主治妇人赤白带下(《百病丹方大全》)。

19、胡杖子枝3 0克。用瘦猪肉120克炖汤。以汤煎药服。主治妇人赤白带下(《江西民间草药》)。

2 0、白芍药90克,干姜1 5克。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腹,和饮计服6克,日再。主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瘥者(《广利方b)

2 l、石菖蒲、破故纸各等分。为末。每服6克,以菖蒲浸酒调服,每日1次。主治妇^赤白带下(《民间百病秘方》)。

2 2、枸杞尖作菜,同鸡蛋炒食。主治年少妇人白带(《滇南。本草》)。

2 3、星宿菜根3 0克。水煎。兑甜酒服。主治白带,月经不调,小便不利(《江西草药手册》)。

24、千斤拔2130克。同猪精肉6090克,宽水同炖,去渣。食肉及汤。主治妇人白带。

2 5、白术、山药、花生仁各2 50克。上药炒焦研细粉;加红糖200克,调匀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0克。若带下色黄有秽臭者,可加黄柏粉150克。主治妇女白带(《河南中医01983·8)。.  .。

26、炒黄芪2份,炒白术2份,炒防风1份;上药共为细末。每晚临睡前,用温开水送服1 0克。主治白带'(《中医杂志》1981·3)。

2 7、五香草、硫黄各9克。水煎服。主治白带(《陕西中草药-》)。

28、胡桃树叶10片。加鸡蛋2只,煎服。主治白带过多(《苏医中草药手册》)。

29、豇豆、山慈姑、樱桃叶、黄豆叶。捣城。外敷。主治白带、白浊(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30、鸭蛋1个,艾叶9克。以酒煮熟。吃。主治妇人白带I腰痛、腹痛、面色苍白(《中国秘方全书》)。

31,粗叶椿干根60克。水煎服。主治白黄带(《福建中草药》)。

32、九头狮子草1zo克。炖猪肉吃。主治白带、经漏(《常用中草药配方》),

33、白石榴根皮.30克。散剂。将上药焙焦研细面,兑红糖适量。白开水冲服,每日1次。主治白带(《土单验方选编》)。

3I、莲子200克,荞麦粉.200克,鸡蛋6个。将莲子砸碎研成粉末,鸡蛋打破取蛋清,再将莲子蛋清加水和荞麦粉,揉匀,做成绿豆大的丸。每日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1 0克。主治白带不尽。

3 5、风化石灰3 0克,白茯苓90克。为束,糊丸梧子大。每服ZO30丸,空心米戗下。主治白带白淫及水泻不止(《集玄方b)

36、艾叶煮鸡子食,即有效。主治妇女白带。

37、莲蓬壳炙灰,研细末,用熟鸡子去黄取白,裹末而服,颇效。主治妇女白带(《男女奇效良方》。

38、马料豆(黑豆之紧小者)50克,白果7枚(去壳),黄酒适量。马料豆、白果回炒,然后以黄酒和水合煎。每日2次分服。主治妊振白带(《偏方大全,)。

39、白茄花2530克,土茯苓5 0克,水煎。每日早晚分服。,主治白带如崩《偏方大全》。

40、陈年高粱根(3年以上)、红糖各适量。将高粱根洗净,晾干,炒研为末。用红糖水(或米汤)送服。主治妇女白带(《偏方大全》),

·  41、千针万线草9克,水牛内90克。煎食34r次。主治妇人白带年久;头晕耳鸣,腰疼(《滇南本草》)。

4 2,小芭蕉头、小过路黄。炖鸡服。主治白带。

4 3、无患树蕴1 2 0克。晒干,煮鸡食。主治白浊、白带。(《岭南草药卷》)。

44、韭子7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30丸,空心温洒下。主治女人带下及男子肾虚冷、梦遗(《千金方》)。

.  45、槐花(炒)、牡蛎(煅)等分。为末。每服9克。酒下。主治妇女白带(《皆效方》。

46、野菊花_蛇床子各3 0克,生百部1 5克,苦参2 0克,枯矾末12克。上药用纱布包好后入水煎3040分钟,取煎液趁热熏洗阴部,每天34次,每次15 --,-30分钟,每剂可用2天。治疗期间忌鱼腥油腻,勿用公共浴池,节制性生活。主治湿毒带下(《浙江中医杂志》1984·3)。

47、土丁桂30 - 60克,冰糖1 5克。水煎服。主治淋浊白带(《福建民间草药》)。

48、三白草根3 0克,精猪肉6 0克。熬汤,以汤煎药服。主治妇人赤白带(《江西民间草药》)。

4 9、半边莲5 0克,白腊条根皮15克。汤剂。水煎服,红糖、黄酒为引,主治白带(《土单验方选编》).  .

- 50,白扁豆1 4克,白槿花12克,山楂1 0克,马齿苋20克。煎服,每日3次。主治痰湿白带。

5 1、夜台花1 2克,香附子6克,白节藕60j地棕根6克。将药物炖鸡服,每周1次。主治痰湿白带。

52、侧柏叶60_,金菊叶60克,鹿衔草3 0克,冬青根皮20克。煎服。每F1 3_次。主治血瘀白带。

53、苎麻根30克,金樱花12克,臭椿根皮12克,夏枯草30克。煎服。每日3次。主治血瘀白带。

5 4、鸡冠花1 2克,向日葵茎lo克,红枣12克,红糖20 1克。.煎服,每日3次。主治脾虚白带。

5 5、仙鹤草20克,红艳山花根20克,益母草20克,鸡冠花14克。煎服 ;每日3次。主治脾虚白带。

5 6、生苡仁3 0克,山药30克,莲子米3 0克。上药洗净,用文火煮熬成羹服用。每日1剂,7天为1疗程。主治脾虚白带《百病饮食自一疗》)

5 7、鸡冠花30克,泡开水当茶频频服饮。主治脾虚白带(《百痛饮食自疗弹)。

58、韭菜根14克,白凤仙花梗14克;莲蓬壳1 2克,黄荆子1 2克。将药物泡白酉。每日1次服用。主治肾虚白带。

5 9、海螵蛸3o克,女贞子1 4克,白芍12克,棉花子1 2克。煎服。每日3次,主治白带:

6 0、白芷30克,单叶红蜀葵根6 0克?白芍药、白枯矾各15克。 为末,以蜡化丸梧子大。每空心及食前服10丸。,俟脓尽自愈。主治带下有脓(《药性论》了。
 
五、崩漏

本病的发生可固虚、热、瘀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崩漏即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称漏下或经漏。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但二者常交替出现,故概称崩漏。如崩日久,气血大衰?可变成漏,久滑不止,病势日进,亦可成崩。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痛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

1、生萝卜15002000克。将其切碎压汁25 0毫升加白糖3 0克。分2次早晚服。主治崩漏。

2、断流血(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荫风轮)10克,水煎服。每次1 0克(生药),每日3次。主治崩漏。

3、白僵蚕so克,乌梅4 5克,将上药共研细末,以醋糊丸,如梧桐子太。日服2次,空腹醋汤送服40丸。主治崩漏。

·4、蚕砂30克,放入砂锅中,炒炭存性,研为极细末。每日.1次.每晚临睡前服6克,温开水送跟:连服5天.主治崩漏。

5、狗骨头1个,煅龙骨1 8克.!棉花籽18克(炒),百草霜18克;将狗骨头烧灰存性,其余三味共为细末,混合即成。每次服.24克,用黄酒送下,服后避风寒,微见汗。主治妇女崩漏、产后出血或老年血崩(《偏方大全》),

'6、盆智仁,炒研细。米饮入盐服3克。主治妇人崩中(《经效产皇》)。

7、蜂巢焙枯,研朱1.5克,温酒下,神效。主治崩漏五色(《张文仲备急方》)。

8、山稗子根60克;.红糖、胡椒为引,水煎服。'主治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云南中革药》)。

9、红白二丸、石泽兰各6克。水煎服。主治崩漏?白带(《陕西中草药》)。

10、见血飞、陈艾各9克,陈棕炭、百草各12克。水煎服,白糖为引。主治崩漏《陕西中草药等)

11、阿胶(用蒲黄炒珠)lo克,蚕砂炭5克。将上药共为细.末。分4次服,l2次,,早晚用煮熟的冷糯米酒冲服,一般23次止血。主治崩漏。

12、马蹄屑洗净,放瓦上焙干研末。每次温开水送服2.53克,日服2次,血止为度。主治崩漏:

13.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每服6克,清水饮调下,主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本事方》)。

14、木耳25 0克,炒见烟,为末。每服6-3克,头发灰1克,共72克;好酒调服出汗。主治崩中漏下(《孙天仁集效方》)。

15、荠蒹30克,龙芽草30克。水煎服.主治崩漏及月经过多《广西中草药》)

-+  16、蚕退纸、棕榈皮(各烧灰存性)。上研细末。每服各6克,韫酒调下。主治崩漏下血不止。

1 7、衣中白鱼、僵蚕等分。为末。以井花水服之。日3服。主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千金方》)o

18熟艾如鸡子大、阿腔(炒为末) 15L克,干姜3克。水5盏,先煮艾、姜至2盏半,入胶烊化。分3次服,空腹服。1日尽,主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养生必用方》)-

19、桃仁9克,当归g克,赤芍、桂心各4.5.克,1沙糖9克(炒炭)。水煎,去滓温服。主治产后恶露不尽,脉弦滞涩者(《医略六书》)。    ’

20、地锦草、地耳草各1530克(鲜者加倍)。常规煎服。血量多可将药潮湿后文火微妙焦;血量少,可洒水各半煎服。主治崩漏。    。

21、白头翁、地榆炭各6 01红糖60克,将白头翁、地榆炭水煎沸约I5分钟、过滤去渣,加入红糖,文火煎3'5分钟,以糖全部溶化为度。2次分服寸主治崩漏(《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3)

22、团鱼1个;人参3克。先将团鱼腹中肠物除去,酌姐酒、盐,炖熟后,加人参,再炖1 5分钟.顿服。主治崩漏(《百病饮食自疗>)。

23、葵花盘1个(去籽),黄酒适量。将葵花盘甩瓦焙成炭。研末过箩。每次3,克,黄酒送服,每日3次。主治妇女崩漏下血(《中医实用鼓方》)。

24、蜂巢(焙枯,研末)1.5克。温酒下,神效。主治崩漏五 色(《男女奇效良方》)。

25、生地炭、热地炭、贯众炭各1530克,红孩儿、茜草炭各1020克。每日l荆,水煎服。气墟加黄芪、党参}食欲减遢加白术、山药、鸡内金、焦山楂;血亏加刺首鸟、阿胶;热重明显者加黄芩、山栀}疼痛明显者加赤芍,失笑散。主治崩漏(《浙旺中医杂卷》l989 -1o

26、淡菜50lOO克、猪肉150。克。共煮烂。于月经来潮前服食。主治崩漏,用治虚劳赢瘦、眩晕、腰痛吐血、崩蒲、带下,瘿瘤、疝瘕“偏方大全》)。

27、鲜藕节1个。切片,熬成浓汁,加白糖少许,不拘时。凉饮之。主治崩漏。

28、鲜荷叶1张,藕节15克。将荷叶切丝洗净,与藕节同煮成计,去渣,不拘时。以汁代茶饮二主治崩精I

2 9、鲜山药1 20克(去皮切片)。水煮汁'2大碗。代茶饮,不拘时,温服之。主治崩漏。

30、桃仁30克(去皮尖),高梁米(或粳米)50克口将桃仁研碎和米煮粥。晨起做早餐食之。主治崩漏。

31、墨鱼1条,桃仁6克。先将墨鱼去骨皮洗净,与桃仁同煮,鱼熟后去汤,单食鱼肉。主治崩漏。

六 不孕症.

妇人婚后,夫妻同居二年以上,有正常性生话,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称之“原发性不孕”。肾主生殖,不孕与肾的关系密切,并与天癸、冲任、子宫的功能失调!或脏腑气血不和,影响胞脉络功能有关,临床常见的有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

-'1、鲜虾250克,鲜嫩韭菜1 00克。韭菜有洗净切寸段,油煸炒虾,加黄酒,醋、姜丝及调料,再入韭菜煸炒至嫩熟为度。食之。主治不孕。

2、益母草3 0克,当归1 5克,鸡蛋2个。将药用清水2碗.煎取1碗,用纱布滤渣。鸡蛋煮熟,冷却去壳,弄小孔数个。用药汁煮片刻后,饮药汁吃鸡蛋,每周吃23次,l个为1疗程。主治不孕症。

3、泽兰lo克,鸭蛋2个。水煎,喝汤吃鸭蛋,每日1次。主治不孕症。

4、桃花1 5克,艾叶10克,益母草如克;水煎服。每日2次。主治不孕症。

5、吴茱萸、川椒各24_0克。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棉裹纳入阴户中,日夜l换,一月后子宫和暖;即可成孕。主治子官寒冷不能受孕。

6、香附60克。童便炒用,殊效。男子无嗣必用之药。主治妇凡久无孕育者(《男女奇效良方》)。

7、二月间丁亥日.取杏花、桃花,愈多愈妙。阴干为末.男择戊子H,和井华水,煎服1茶匙。日 3服,三日后必孕。主治年久无子。

.  8、粳米loo克,鹿角腔1 5克。粳米煮粥,粥熟后加鹿角胶、姜束、精盐少许。 食用3 ~ 5天为l疗程。主治不孕症、  .

9、紫石英1 5克,糯米100克。紫石英打碎,用水淘净,加永浓煎,去渣取汁,加糯米、红糖适量煮粥。早晚空腹温热服。主治不孕症(官冷不孕者)。

1 0、红花1克,山彰30 -克。水煎服,每日1次。主治不孕症。

.  11.内金5 0克?土元2 0克。内金炒黄,与土元共研末。每次服2克,每日2次。主治不孕症。

1 2 玉兰花将开未开。每岁1朵(如=+岁用20朵),每日清晨,空心水煎服,有效。主治痛经不孕(《良方集要》)。.

13、雄鸡1只,香附米50克,童便、生姜汁、陈醋各1盏。将雄鸡煮熟去肉,取全骨l副,嘴瓜俱要:用童便、生姜汁、好陈醋各1盏,将鸡骨纳入砂锅,或置新瓦上,礅火焙炒,陆续将童便、生姜汁、陈醋三汁,渐渐洒在骨上,留三汁小半,待鸡骨焙松,即打碎,加香附米50克,再同焙;仍将所留三汁洒在骨上焙之,俟鸡骨酥脆,去香附不用,将骨研成细末。分作3服,好绍酒调服。主治子宫结核不孕(《奇难杂症》),

1 1 4、鲜姜500克,红糖500克。在夏季三伏天制最佳,将鲜姜洗净切片,捣烂如泥,调入红糖,放锅内蒸1小时,取出放充足阳光下晒3天,然后再蒸再晒,按此法共蒸9次硒9次,即每伏蒸晒.3次。应在见月经来潮的头1天开始服;每次1汤匙,每日3闪,连服1个月,不得间断,眼药期间禁忌房事。主治不孕症。

15、制香附、菟丝饼各90克,当归21克,茯神1 5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l丸,淡米汤进下,连服23料更佳。主治妇人身体赢瘦,久不受孕(《妇女产科病验方》),

16、槟榔60克,千姜、附子、归尾各30克。共研为细末,水为小丸。每服9克,每日2次。忌生冷腥荤。主治妇人子宫寒冷,久不受孕(《妇女产科病验方》)。

17、潮膪(入碗中打三次如灰色)9克,蛇床子I5克,牡蛎3克,母丁香9克,良姜3克、紫稍花3克。 以上六味为细末,津唾为丸樱桃大。每次1丸,用丝棉裹纳子户中,留带在外,坐定片时便觉温热,11换:主治女子子宫寒冷,不能生育(C男女奇效良方》)

l8,紫石英()60克,硫黄粉6.克。共研细末,瓶装备用。于月经净后服用,每次服3克,早晚各服1次。黄酒为引^主浩官寒不孕(《土单验方选编》)。

1 9、全当归(用手扭断寸长)500克,红枣1 000克。秤准后,枣去核,以好酒数斤拌药,放砂锅隔水炖半日,待水凉后,再以好绍酒10公斤泡2 0日取出。随量常服。主治贫血性不孕(《家用良方》)。

20月季花30克,公鸡(约800克.)1只。先将鸡退毛开膛去杂洗净,月季花(炒)布包,同放砂锅内文火炖熟,食睁。'喝汤。每月5剂,于经期服用,连服23个月为1疗程,23个疗程见效。主治贫血性不孕(《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87·8

21、白及3 0克,杏仁12克,黑芝麻1 5克,青羊参(小白蔹)12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主治子宫结核性不孕(《百病良方》)。

22、野枸杞根60克,茜草根15克,路伸筋草(铺地蜈蚣)1 5克,路边荆3 0克。水煎:月经干净后服3荆。主治盆腔炎症不孕(《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23、赤芍、丹参、夏枯草、地丁、红藤各适量。 浓煎至1001 50毫升。每晚临睡前谷道灌入,3 0天为1疗程。主治盆腔炎.症不孕(《中医诊疗常规》)。  '

24、生黄芪30克,鸡血藤3 0i透骨草15克,当归1 5克,川芎10克,水煎。I1剂,分2次服。于月经期连服36剂,另以月季花30克,公鸡1只(去内脏)。炖服。jI3十月。主治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男女科病干首妙方》)。

25、月月红12克、红牛膝12.克,鹅儿肠12克,益母草60,煎服。每日3次。主治虚证不孕。

26、杏花12克,菊花1 2克,红花8克,桃花1 2克。将药物研细末。冲服,或白酒吞服,12次。主治虚证不孕症。治官寒不孕(《土单验方选编》)。

26、杏花12克,菊花1 2克,红花8克,桃花1 2克。将药物研细末。冲服,或白酒吞服,12次。主治虚证不孕症。

27、香附1 2克,干姜6克,艾叶1 2克,白芍1 2克。煎服。13次。主治虚证不孕。

28、当归30克,紫诃车12克,杜仲l o克,'山药2 0克,红枣20克。将药物研细末,调蜂蜜。冲服。13次。主治实证不孕。

2 9、红枣20克,茯苓1 2克,莲子肉6克,陈皮1 2克。煎服。13次。主冶实证_不孕。

30、金樱子2 0克,菟丝子20t淫羊禳3 0克,桑寄生20克。将药物奸细束,调拌蜂蜜冲服I12次,主治实证不孕。

31、鱼牡蛤粉。炒至无声为度,去蛤粉加酥少许炒过500克,菟丝洒水煮成饼晒6 0克,真北沙苑隔纸炒.90克,真白莲须90克,归身洒冼9 0克,各秤准净末,同研干余炼蜜为丸,梧子太。每日清晨,开水下g克,主治不育症。

3 2、明雄黄(要纯红一毫无请色者)为细末,俟妇人月经至时。以雄黄末用黄酒送下1-5克,每Fj 1服,经止为度。主治女子不孕症。

3 3、鸡于1个。用艾包裹,香火点着,俟艾烧尽无烟,去艾灰。去蛋壳食之,井吃无灰酒三五合,日进l服,至49个,无有不孕者。主治妇人肥胖,不受孕者。

七、子宫颈炎症

本病有急、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多发生于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阴道滴虫感染时与急性阴道炎病症同时发明。临床以白带增多,呈脓性为主要特征。慢性子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约占。已婚妇女的一半以上,多由急性子宫颈炎转变而来。临床白带增多,粘稠、或脓性,分泌中有血丝-,或少量血液,亦可有接触性出血。

1、鸡蛋白,敷患处,须连续敷78次。主治子宫预炎症.

2、紫草、香油,将紫草放入香油中,浸渍 7天。每日1次,涂于子宫颈外,用带线棉球藿于阴遭内,第2天取出。主治子宫颈炎。

3、黄柏30.克,黄莲30克,黄芩30克。'共研极细粉,过筛。撤子宫颈及阴道中,每日上药2次。主治子宫颈炎症。

4、五倍子60克,鸡蛋清适量。将五倍子研戚细末,蛋清搅成糊状,用带线棉球蘸药膏。塞入阴遭内,第2天取出。主治子宫颈炎症。

5、五月霜9克,麦麸草6克,羊膻适量。煎汤服。主治子宫炎,阴遒滴虫(《陕西中草药》):

6、墓头回60克,连翘60克,枯矾30克。上药共研为细粉;装瓶备用。治疗时采用阴道上药每次根据糜烂面的大小给药粉1克左右。隔2天给药1次,3次为1疗程。主治富颈炎(《赤脚医生杂志21974·1)。

7、草血竭,虎杖各50克,菜籽油5 00毫升!熊油5∞克。将草血竭、虎杖放入菜籽油中煎炸至枯,滤油去渣.,趁热纳入熊油,加温至沸10分钟,同时不断搅拌,冷后备用。治疗时取油膏涂于伤面(伤面有颗粒状增生者,可先用50%重铬酸钾在局部点灼二次,然后现涂油膏),每日或隔日1次。主治宫颈糜烂(《云南中医杂志》19 81·7)。

8、千里光、虎杖各5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后过滤?待温度降低至35℃左右时,冲洗阴道,冲洗后将药放人宫颈穹隆部位,34天取出。主治官颈糜烂(《海内外秘方选》)。

9、云南白药10克。用甘油调成软膏状将软膏涂于带线棉球上,寒入阴道,紧贴官颈糜烂处,12小时后,牵线将棉球取出(上药前应先将阴道冲洗干净).3天上药1次,5次为1疗程,上药斯间避免性生活。主治富颈糜烂(《海内外秘方选》)。

10、猪苦胆5l0个吹干(约30克),石榴皮60克。碾成细末一t用适量花生油调成糊状,装瓶备用。先用大桉树叶蒸馏液清洗,擦干分泌物,再用带尾棉球蘸药渡塞入官颈糜烂处,每日1次。主治官颈炎(《新中医》1976..1)。

11,紫草200克、香油750克。取紫草筛土除杂质、入香油+内炸枯过滤取油,装瓶密封备用。治疗时用窥器暴露宫颈,以干棉球轻拭官口分泌物,用紫草油棉球涂攘官颈及阴道上端,间日1次、lo次为l疗程。j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行经期停药。主治宫颈糜烂(《中西医给台杂志》1986.1)。

12、鸡蛋1.将鸡蛋甩消毒水洗净,打破,取蛋清。阴道用高锰酸钾冲洗后,将带_线纱布棉球蘸上鸡蛋清后填入子宫颈口,过5小时后取出,每日更换12次。主治子宫颈糜烂(《偏方大全》)。

13、生半夏适量。将生半夏洗净晒干,研粉过筛,装瓶备用。治疗时先将糜烂面的分泌物擦净,然后用带线棉球蘸药粉适量,紧贴于糜烂面上,线头露阴道外.24小时后自行取出。每周上药1~ 2次,8次为l疗程。上药时如药粉撒在阴道壁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净,否则会产生烧灼感甚至引起-水泡。主治宫颈糜烂(《中级医刊b19'8 3·3)。

1 4、儿茅1 5克,枯矾1 0克,黄柏5克,冰片3克。上药共研极细末,加适量香油或豆油、甘油调成软膏剂。先将阴道,官颈常规消毒后,取软膏1克涂于患处;如合井湿热下注的阴痒症(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先用百部30_'蛇床于50克,苦参30克,艾叶20克,明矾1 5克,防风1 5克煎水熏洗坐浴,然、后再上药。.主治富颈糜烂(《辽宁中医杂志》1980.7)。

1 5、鲜猪胆汁1个,白矾9克。将白矾放入猪胆汁内,阴干或烘干,研末,过箩极细,备用。一般轻姒者上药5次即愈,重者上药10次。主治子宫颈炎(《偏方大全》)。

16、紫草根9克,黄柏、生大黄各1 5克,芝麻油I50克。将前3味药放入麻油中浸泡半天,再倒入小锅中炸枯去渣,待药油温后装瓶,把消毒后的带线棉球放入药油中浸泡1日后备用。于每晚临睡时取棉球1个塞入阴遭深部官颈处留长线在外j2天取出。10天为1疗程。主治富颈糜烂。

17、虎杖。、土黄柏、川黄连、青黛、煅龙牡各等量。 请药晒干,除去杂质后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根据靡烂面的大小取药粉l克左右上于患处,隔日1次,1 0天为1疗程。对病程长;糜烂面深,呈现颗粒或乳头样者,在上药34次后,针刺糜烂面至出血,以改善局部充血,去腐生新,加速愈合。月经前后3天禁用;用药期间避免性生活。主治宫颈糜烂(《四川中医》1988·2)。.

18、仙人掌(鲜品)80克。加烹调佐料入钵,隔火炖服;如能加瘦肉6090克同炖,则更为理想。另以鲜品全草剁碎,每次约100克,加食盐少许煎汤,先熏后坐浴。10日为1疗程。主治子宫颈炎(《浙扛中医杂志》1986·3)。

'19、多花野牡丹干叶2000克。上药加水过叶面,煮沸- 30分钟后倾出煎液,再加水叶面复煎,煮沸1小时,然后将两次煎液浓缩成1000毫升,即成200%.煎剂,分装小瓶备用。治疗时用窥器扩张阴道,以干棉球拭净富颈粘液后,3用棉球在.z00%多花野牡丹煎液中浸湿,贴于官颈糜烂面上,每日1次。主治宫颈糜烂(《河南中医》l990 -5)。

八、、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_症,称盆腔炎。炎症可局限于…二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时发,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结核性等。分别属于祖国医学的。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病”等病范畴。

1、枸杞、当归各20克;猪瘦肉适量。调味煮汤,食肉饮汤。主治盆腔炎。

2、小茴香3 0克?栀子3 0克,甘草10克。共研末。每服23克,'每日23次。主治慢性盆腔炎。、

3、油'菜子60克。炒黄,研末,每服23次,每日2次。主治盆腔炎。.

4、桃仁1 0克,败酱草1 5克,黑木耳1 0克。水煎服。每日2次。主治慢性盆腔炎。    ,

5、赤芍1 0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20克。随症加味。每剂水煎2次,取药液100-150毫升,待药温适宜时,将导屎管插入舡门约1 8厘米,药液徐徐灌八,约3分钟罐毕,将管拔出,侧卧5~10分钟即可起床活动。每日l剂,15次为1疗程1最多用2个疗程。月经暂停。便后灌最好.'可保留近24小时。有腹泻习惯或灌后不能保留4小时以上者,不宜用该治法,主治慢性盆腔炎(《中压杂志》1980·9)。

6、黄芩、黄连、黄柏各15克,虎杖30克。如盆腔内可扪及触痛之包块者加丹参10克。每剂用水煎取100毫升,待温度调至38℃左右行保留灌汤,每天1次,1 0次为1疗程。行经期间暂治疗。主治慢性盆腔炎。

7、皂角刺30克,大枣10枚,粳米3 0克。将皂角刺、大枣加水煎半小时以上,弃渣取药液300-- 40.0毫升,再加入粳米:煮成粥状。分2坎服。每日1剂。主治急性盆腔炎(《海中医药杂志》1984·3)。

8、生大黄15克,鸡蛋5个。生大黄研末,分5包,鸡蛋敲1个洞;去蛋清,装^生大黄l包,煮熟备用。每次月经干净后,于晚上临睡服l上。连服5一个为1疗程。主治盆腔炎(《安医学报》1977·8)-~

九、阴痒,    ,;

妇人阴部瘙痒,甚则痒甚难忍,坐卧不安者,答“阴拌’’。亦称“阴门瘙痒”d多由肝肾亏虚,风热外侵,郁久生虫或湿热下注阴户等所致,临床特点;外阴部或阴道内瘙痒难忍,甚至可波及肛门周围皮肤。

1、鲫鱼。切片,以布包团,纳阴户内良久,其虫自出,尽入布眼,换23次,以出尽不瘁为度。主治阴痒(《男女奇效良方》)。

2、鸡肝或猪肝蛊热,切一长条,插人阴户内。,过一夜,次早取出,数次愈。主治妇人阴痒(《男女奇效良方》)。

3、雄黄、白矾、花椒粉、艾叶各适量。以。上诸药均研细,卷成条状帖好,点燃外熏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主治阴痒(《中医药学报》1990-1)。

.  4、车前子,以水-3升,煮三沸,去渣。洗痒痛处。主治阴痒痛(《补台秘要》):

5、花椒、蛇床子、狼毒、白矾各3 0克。沥剂,煎水熏洗。主治阴痒(《河南中草药手册捧)。

6、甘草30克。煮水频洗,每日35次。主治阴痒<《养生必用方b)。

7、蜀椒1 5克,公英1 5克,艾叶15克。上药煎被盆中进行洗浴,123次,1帖洗荆供2次煎煮使用口.主治阴瘁一

8、蛇床于60克,苦参6 0克:水煎。先取汁半碗内服事将'余汁加温熏洗。主治阴痒(《河南中草药手册》)。

9、桃仁7粒,雄黄末3克。一将桃仁研碎加入雄黄末,以鸡肝切片。粘药纳入阴户,夜间纳入,次日早起取出。主治阴痒<《:家用良方》)。

lo,苍耳子、千里光各60克。煎汤。坐浴每日'12次。主治女明瘙痒症(《海内外秘方选》)。

11  枯矾30在、花椒10克;木槿皮20克。煎汤熏洗,每日12次。主治女阴瘙痒症(《海内外秘方选》)。

1 2、防风12克.,荆芥12-遗骨草1 5克,银花1 8克。煎水'熏洗,每日早晚各1次。主治女阴瘙痒症(《海内外秘方选》)。  .    -

1 3、蛇蜕一250克,蝉蜕2 50克,蜈蚣25克。上三味药共研细末:每服1'o克,每日早晚白开水送下。主治阴痒<《千家妙方》)。

14、蛇床子、 百部、土槿皮、川椒枯矾各等份c上药加水浓.煎,熏洗阴部,每日早晚各1次。主治久病阴痒带多症(《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  1 5、苦杏仁1 00克,麻油45 0克,桑叶1 5 0克。先将杏仁研成粉末,用麻油调成稀糊状。用时将桑叶加水煎汤冲洗外阴、阴道,然后用杏仁油涂擦,每日1次,,或甩带线棉球蘸杏仁油塞入阻道24小时后取出',连用7天。主治阴痒《偏方大全导)

1 6,蛇床子'30克,白矾6克。煎汤频洗。主治妇人阴痒(《濒湖集茼方》)。

17、猪肝60克,马鞭草30克。将猪肝及马鞭草切成小块拌匀,用盖碗盖好,放蒸锅内蒸半小时。 即可食用,1次服。主治妇女阴痒(《偏方大全》)

1 8、大蒜2头。大蒜去皮,捣碎,加水熬汤。每日局部浸洗23'次。主治腑痒难忍(《偏方大全》)

1 9、野菊花'15克,蛇床子1 5克,苦参1 5克,白芷1 5克,上药浓煎取汁。冲洗外阴,每日23次。主治阴痒(《浙江中医药》1977·3)。

.    2 0、大叶香薷、桉叶各60克。煎水1000毫升,冲洗阴道。主治阴道作痒(《常用中草药配方》)。

21、胡麻叶,朝阳花、朱砂。共研末。干擦。主治阴部湿痒。(《湖南药物志》)。

22-野菊花、蛇床子各15克,苦参9克,白芷9克 。浓煎,冲洗外阴部。每日数次.主治外阴瘙痒肿痛(《奇难杂症古方选》)。

23、蛇床子1 00克,甘草30克。一水煎外洗,每日23次。主治阴痒。

24、艾叶1'00克,小蓟30克。水煎。外洗,每日2次。主洽外阴瘙痒。

2 5、蚯蚓1 0条,苦参30克。共研末。外涂,每日1次。主治阴痒。

26.蛇床子、百部各1 5克。共砑成细末,用甘油或凡士林调成硬膏一。分成四份,每次取一份,用两层纱布包后,针线缝好并留一段缝线;用时将它慢慢纳入阴道内,将缝线拴在裤带上,过一小时左右不痒时取出。每晚1次。每包药可连用1周,只需每次更拯纱布。主治阴痒(《奇难杂症古方选》)。

27、煅龙骨、牡蛎、枯矾各等份。上方共为缁面、炼蜜为丸。每次9克,日服3次,开水冲服主治外阴瘙痒(《土单验方选编》)。.

28野菊花60克,蛇床子 1 6克,猫爪刺60克,苦参2 0克。将药物煎水。。浸泡外阴部。主治虫积阴痒。。

29.大蒜头6个,龙牙草60克,五倍子-20克.蛇床子l 2克。将药物煎水,浸泡外阴部。主治虫积阴痒。

30:白藓皮20克,龙胆革20克,金银花30克,荆芥20克。将药物煎水汤。外搽洗。主治湿热阴痒。

31、地榆根3 0克,马齿苋zo克,兰花草2 0克,虎杖20克。将药物煎汤。熏洗外阴部。主治湿热阴痒。

32,甘草尺。并切,以水5升,煮取3升。渍洗之,每{=i35次。主治阴下湿痒(《养生必用方弟)。

十、阴挺

妇人子宫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者,称之“阴挺”,主要病机是气虚下陷,肾虚不固,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以致胞培损伤,不能提摄子宫所致。现代医学称子宫脱垂’’。-

1、用醋半盅,冷水少半盅。混合后洗总部,每日洗1次,每诜必缩。主治子宫脱垂。

2.升麻24克,党参36克。水煎服。主治子宫脱垂。

3、升麻1 2克,黄芪1 5克。水煎服。主治子宫脱垂。

4、取蓖麻子25粒,捣烂如泥。贴于脐下3,3厘米或10厘米处,待子宫收缩后取下。主治生产时子富脱垂。

5、鲫鱼2 00克,黄芪20克,炒枳壳8克。一鲫鱼开膛去杂,洗净,先以水煎黄芪、枳壳,约30分钟后放入鲫鱼再煎煮.待鱼熟后饮汤吃鱼。主治子宫脱垂(《偏方大垒》)。

6、排钱草子根30克。炖鸡或猪蹄,服至见效。主治子宫脱垂(《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虽)。

7、升麻6克,牡蛎1 2克。上药为1量,分2 -3次空腹服F。子宫脱垂I度、I度、I度患者分别服药1.日、2日、3日为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主治子宫脱垂.(《浙江中医杂志》1987·6)

8、升麻(研末)4克,鸡蛋l.将鸡蛋顶端钻一个黄豆粒大小的圆孔,把药朱放人蛋内搅匀,取白纸1小块蘸水将蛋孔盖严,放蒸笼内蒸熟,去壳内服。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间隔2天,再服第2疗程。注意:服药期间适当休息,忌房事。主治子宫脱垂(《山东中医杂志》1986·9'

9、小和尚藤6 0克,落地金钱60克。炖内服'主治子宫脱垂(《重庆草药》)。

10.、升麻24.克,牡蛎8克。上药共为细末,为1次量,每曰2状,白开水送下,10日为1疗程。主治子宫脱垂(《辽宁中医杂志71977·0)。    :

11、韭菜2 50克,煎汤。熏洗外阴部。主治子宫脱垂。

1 2、千金藤根适量,煎汤熏蒸,每日1次,另取金樱子根60克,水煎服。主治子宫脱垂(《浙江民间常甩草药》)。

1 3,刺猬1只,先将刺猬用开水旋死,去皮及内脏,洗净炖。吃肉喝汤。主治子宫脱垂 《河南中草药手册》)

.  1 4、白胡椒、附片、桂面、白芍、党参各20克.。上药研末加红糖6 0克,和匀分30包,每日早晚各服1包(服药前先服步量酒),15天为1疗程。若重者另用五倍子、椿根白皮各100克,煎汤熏洗。主治子宫脱垂(《陕西中厍》1 984·7)

1 5、月季花30克,炖红}酉服。主治产后阴挺(《闽东本草》)。

16、新鲜蓖麻子(带皮壳)45克、熟烟4.56.克!好燃酒、适量。上药混匀润湿,捏成药饼,贴敷脐下美元穴,以绷带扎好,采用晌卧式,至子宫开始收缩,则改侧卧屈膝式,约敷3~。5小时。感头晕加重则停药。35次为1疗程,最多7次。主治子宫脱垂(《广东中医k1979·2)。

17、海桐皮6Q克;乌龟1只,红蓖麻鲜叶1---2张。海桐皮燃炭存性,乌龟取头烤干,共研细末,取约30克备作内服,所剩者以蓖麻叶包裹煨热,财以薄布包裹待用_o同时取药末3克内服,每日3次,用药包将托出器官托入,并敷.于外阴部至药冷为止,每日1次。药包可连用3次,但蓖麻叶需每次更换。主治子宫脱垂(《南宁地区验方选编》),

18、老南瓜蒂6个。将瓜蒂对剖开,煎戢浓汁顿服。每日1次,5日为1疗程。主治子宫脱垂(《山东中医杂志》198垂 -

19、老南瓜蒂6个,将瓜蒂对割开,煎取浓汁顿服t每日1次,5日为l疗程,主治子宫脱垂。.

20、首鸟20'.老母鸡1只。老平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将首乌装入鸡腹内,加水适量煮还肉烂。饮汤吃肉。主治子宫脱垂。

21、刺猬皮30克,韭菜子1 0克。将上2味研末,每服23次,每日2次。主治妇女子宫脱垂。

2 2.、枳壳l 5克,茺蔚子1 5。浓煎成1 00毫升,加糖适量。每日服100毫升,30无为1疗程。服药期间减轻工作,主治妇女I度于宫脱垂(《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_1)。  。

23,茺蔚子1 5克,枳壳12克。水煎服。主治子宫脱垂(《湖南药物志》)。

.,24、枳实1 00克,乌梅(火煨)100克。混研为细末,日服2次,每次58克。主治子宫脱垂(《河南中医》1987.1)。

25、山羊血10余滴。在老山羊之耻尖消毒后取血,然后兑入少许温开水1次顿服,每日1次:主治子宫脱垂。

26、黄鳝1条,去内脏,切段,水沸后放入酱油、盐各少许共煮,待鱼熟之后放入味精调味。每日.I次。主治子宫脱垂。

2 7.茄叶30克,干姜6克,猪皮3 0克。水煎服,每日2次。主治妇女子宫脱垂。

2 8、丝瓜络60克,好白酒500毫升。将丝瓜络烧成炭,研细,分成l4等份。每早晚饭前各服1包,用白酒91 5毫升选服。7天为1疗程。间隔57天服第2疗程,也可连服。主精子宫脱垂。

2 9、车前草1 2克,龙胆草1 2克,泽泻1 0克;桅子l-O克。水煎服,每日3次。主格湿热子官脱垂。

3 0、升麻20克,小茴香根20-,鱼腥草3 0克,蔓荆叶60克。煎汤。患者坐熏,每.日2次。主治湿热子宫脱垂。

31、荆芥穗1 2克,椿根皮1 2j,藿香叶1 2克,地肤子.1 2克。将药物煎汤。外冼阴部。主治子宫脱垂。    .

32、葎草6 0克,大叶浮萍60克,石榴皮I2克,升麻10克。煎汤熏洗外阴部,隔日1次。主治湿热子宫脱垂。

3 3、紫花地丁20克,金银花20克,乌梅1z克,五倍子1 0克。将药物煎汤。外熏洗外阴部。主治气虚子宫脱垂。

34、棕树根6 0克,老竹根20克,枳壳12克?棉花子l 2克。水煎服。13次。主治气虚子宫脱垂。

35、红鸡冠花根3 0克,红蓖麻根3 0克.,红牡丹根S o克,石榴根皮2 0克。水煎服。每日3次。主治气虚子宫脱垂。

一  36、荆芥、藿香、椿根白皮,煎汤熏洗。主治子宫不收而外坠。

37、枳壳、诃子、五倍子、白矾!煎汤熏洗。若不收,再灸顶心百会穴数壮即收。主治子寓不收而外坠。

38、蓖麻子1 2克,枳壳1 2克,黄柏6克,生姜3克。将药物捣拦。外敷贴百会穴。主治肾虚子宫脱垂。

39、棉花根∞克,金樱了根60克,丝瓜藤30克,红糖20克,。药物煎汁,常饮用。主治肾虚子宫脱垂。

40、棉花根60克,枳壳30克。每日王刘,水煎服。主治阴挺下脱(《中医妇科学》)

4 1、水仙花瓣,红糖。捣极融烂。敷之。主治妇。人阴挺(《子母秘录》)。

42、茄根,烧存性为末,抽调在纸上,卷筒安人内.,每日1次,甚效。主治妇人阴挺(《乾坤生意》)。。

43、淡竹根,煎汤。洗之。再用五倍子、白矾末掺。主治妇人阴脱(《千金方》)。

44、乌头(炮)、白及各1. 2克,上二味捣散,取方寸匕,以绵裹内阴中,令入三寸;腹内热即止。日一度著,明晨仍须更著,以止为度。主怡妇人子藏挺出(《广荆方》)。

45、醋250克,放痰盂内,另用小铁块(或小铁器)烧红后.放入醋内,醋即沸腾,患者坐痰盂上熏15分钟,每天1次,并注意营养,注意休息,禁房事。主治子宫脱垂《海内外秘方》。

儿科必效单方

一、惊风

本病属中医“发搐"痉病”(又称抽风)等范畴。

凡小儿在临床上有频繁的抽风和意识不清病证的,均不叫做惊风。

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病久属阱,属虚者,统称“慢惊风时。临床特点:以头痛、项强、抽风、神昏、,恐惧等为主症。  。

1、苏叶1 7 5克,薄荷9克,粉葛9克。净水煎好,另用古搭屎1.5克(即偷油婆屎,又名臊甲子屎)冲服。主治小儿惊风(《海内外秘方选鲁)。

2、良姜子,研成细末,冲开水服o6o9克。主治小儿慢惊风(水泻肚痛)(《海内外秘方选》)。

3、乳汁草60克。洗净捣烂,台米泔水搅匀,去渣煮沸。冲蜜糖服。主治小儿急惊《岭南草药志》)。    。

4、大金银花,金勾莲、金锁匙各9克。煎水服。主治小儿急惊风时发时愈。

5、大尾摇干根1 2克,干黄胆草9克。加食盐少许,水炖服。主治小儿急惊风(《福建中草药》)。

6.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l盅,用水酒浆和匀。灌入。主治急慢惊风(《延禄堂方》)。

7、代赭石。火烧醋淬十次,细研水飞,日干。每服34-5克,白汤调下,连进3服。主治急慢惊风。

8、芸香草,水煎。点水酒服;或加朱砂0,3克:蚯蚓2条,点水酒服。主治小儿急惊,角弓反张。发搐,手足蹬搐。

9、用朱砂、轻粉等分。水飞研细,在秋分后寒露前取青蒿根内虫,不拘条数,以足和药为度,看其急走缓走,分别记之,捣汁,和上二味为丸,如粟米大,每岁用2丸,人乳化服,便痰即愈。主治小儿急慢惊风。

lo:石绿120克,轻粉3克。为末。薄荷汁入酒调一字服,取吐。主治小儿急惊(《全婴方》)。'

1 1、天麻(酒洗,炒)1 20克,胆星9 0克,僵蚕(俱炒)60克,天竺黄30克,明雄黄l5克。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60克,为来,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1丸,或23丸。主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毫本草汇言》)。-

1 2、乳香(研)1.5克,胡粉3克。上二味,台研匀细,用白颈蚯蚓生捏去土,烂研和就为丸。如麻子大。每服7~10丸,煎葱白汤下,更量儿大小加减。主治小儿慢惊风(《圣济总录》)。

1 3、狱鼠曲草9克,钩藤9克。水煎服。主治小儿急惊风(《湖南药物志等)。

1 4、附子尖1个?硫黄枣大1个,蝎梢7个。为末,姜汁、面糊丸,黄米大。第服10丸,米饮下。,主治小儿慢脾惊风!四肢厥逆(《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 5、鲜一支黄花3 0克,生姜1…片。同捣烂取汁。开水冲服。主治小儿急惊风(《闽东本草》)。

16、桃仁、山栀子、白面粉各等分。桃仁捣泥,山栀研末,与·面粉混合,加鸡蛋清调拌匀。用时贴敷两足心,包扎固定。主治小儿急惊风、壮热(《偏方大全》)。

17,迫风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1盅。开水和匀内服。主治小儿慢惊风(《陕西草药导)。

1 8、鱼腥草、黄荆条各30克,钩藤9克。水煎服。幼儿酌减份量。主治小儿急惊风,发热抽搐(《中国秘方全书》)。

19天竺黄、胆里各6克,雄黄、辰砂各o9克,麝香o3克。共研细末;以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粒,用灯心3克煎汤送下。每日2次。主治小儿急惊风,口眼歪斜;手足抽搐人事不省“中国秘方全书》)。

20、石菖蒲。捣烂绞汁,约34匙,加老姜汁数匙混匀灌下。主治小儿急惊风《中国秘方全书每)

。  21、鲜菖'1 2克,苦瓜根1 0克,远志6克,老姜。34煎汤灌服。治小儿急惊风方。'

22、伏龙肝6克,半边莲3克,金银花3 0克,猪苦胆1个。水煎服。12次。主治小儿急惊风。

23、地龙20克,石膏1 2克,薄荷叶1 2克,郁金6克。水煎服。11次,主治小儿急惊风。

24、活蚯蚓1 020条,清水选净置碗内,加白糖15克,取其所化之水饮下。治急惊风,高热不退(《中国秘方垒书》)。

25、鱼鳔15克,黄酒120克。以黄酒煮鱼鳔,俟鱼鳔呈胶粘液即成。灌服。主治小儿急惊风(《偏方大全》)。

26、礞石滚痰丸9克。将上药研末,开水灌服,得下后,惊逆便定。主治急惊风(《浙汪中医杂志》1 965'8)。

27、鲜黄堇30克,水煎服。主治小儿慷风抽搐,人事不省(《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