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过人生的关卡

 王明炎 2014-10-31

走过人生的关卡 ——我读《论语

淡江大学中文系所 王邦雄 

 一、解读《论语》的缘起

论语》乃人生必读之经典,我自己在读台南师范时,老师讲解,我并没有特别的感应,甚至连课本都没有,到了师大国文系,应该好好阅读,但我一学期也只有读一个钟头,等同军训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是必修,但没有学分,那就等同军训,所以为了应付一学期两次的考试,我就到图书馆去,各读一个钟头的书,却没有心灵的触 动。

 

后来,大三大四开始读牟宗三老师的《中国哲学的特质》、钱宾四先生的《国史大纲》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君毅先生的《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胡适之先生的《中国古代哲学史》、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开启了我对文化生命的一分向往。师大毕业之后,张起钧老师带我与吴怡学长去见钱宾四先生,钱先生是张老师在北大的老师,张老师向钱先生报告说,这两位学生是我的得意门生,我没有什么好教给他们,请老师指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钱穆 先生问我:「《论语》读几回了?」我一听心想:「读几回?我每学期只读两个钟头,……」实在是不知要如何回答,心中的那分惭愧真是说不出来,勉强回答说读 一、两回。钱穆先生接着说:「我已经读了四十五回了,还要一直读下去,而且每读一回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跟心得!」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头。钱先生又问我: 「有没有写文章?」我心想写文章还不容易吗?师大国文系吔,马上挺起腰杆大声回答:「有,写了几篇文章」。钱先生立刻说:「年青人不要随便发表文章,将来 想收回都来不及。」

 

乍听之下,我还真不服气,后来我还是听钱先生的话,硕士论文没有出版,我的硕士论文写《老子》,吴康先生还特别推荐给 商务出版社出版。这是我从前辈老师得来的切身教导。真的好好读《论语》,是在北一女教书的时候,因为要备课,自己要先懂,才能教学生。而且要感动自己,才 能感动学生。我的《论语》根基,就在当老师的时候打下来的。我读老庄也是这样,民国六十一年在辅仁教书时,才好好去读老庄,尤其《庄子》,以前在师大国文系从来没有修读过,但要在哲学系开老庄哲学,那真的是人生的一道关卡。我想杨祖汉教授一定更能体会这种感受,杨教授刚进文大时,是五门课,袁保新 教授好像同时教七、八门课,我记得那个时候鹅湖的师友都是如此,这不但是一个考验,也算是人生的重大成长吧。所以真正对《论语》好好用心,就是在一女中教 书时,真的是教学相长,一定要教课、讲学,在讲学论的过程中,那个回馈是非常大的。所以,你会对听你讲的学生有一分感激之情,因为他参与了你的成长。

 

对《论语》有正面发表是《论语义理疏解》,那是陈癸淼先生邀请鹅湖来为省文复会编一套四书的教材,《论语》、《孟子》是我与曾昭旭、杨祖汉一起合写,杨教授 担当最重,因为他又写《中庸义理疏解》,至于《大学义理疏解》则是岑溢成先生负责,目前这一套书算是在台湾流传蛮广的,尤其中学国文老师,他们要讲《中国 文化基本教材》的话,这部书算是他们讲论的重要依据。我们写的时候是民国六十八、九年,那时也是鹅湖这群师友开始在学界崭露头角之时,事实上是藉《四书义 理疏解》出道,刚好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

 

有一阵子,我是不讲儒家的,大概隔了至少有十五年之久都不写儒学的文章,一直到这两三年,才回来书写讲论,新儒学会议我都发表道家,为什么呢?我觉得儒家是与生命直接相干,写儒家一定要用生命去解读,感觉要很真实,假定你有一点虚欠,最好不要写。所 以我有一大段时间只讲道家,论文也写道家,就是这个原因。这两三年来,才有儒家的论文出现,现在就收在《中国哲学论集》新版中;大约又加了五、六篇论文进 去,另外在《生命的实理与心灵的虚用》中,也有儒家的文章。去年连续在中央日报专栏中至少写了三十篇的《论语》,之前我写《庄子》,主编抗议说:「王教授,专栏只写《庄子》好吗?」而且,本来叫方块,只能写七百五十个字,结果我写到一千六,他们受不了,说这不叫方块,叫长条。你想想写〈万窍怒 呺〉、〈大鹏怒飞〉要不要一千六。事实上该专栏的版图我只扩展到一千二。我的专栏扩展之后,其它人也跟进。因为先写《庄子》,后来又写《论语》,写完之 后,再写《老子》。《中央日报》停了,改在《青年日报》发表,我希望把《老子》八十一章写完。民国七十年左右,在台大演讲,就有人问有没有哪一本《老子》 的书可以作为读本,我想一想说没有,又说等我写吧。大家都在等我哪一天写出来。我老是讲大话,牟老师说年青人要讲大话,事实上我那时已经中年了还在讲大 话,所以人家就请问你那本书写出来了没有?竟然还没有,不得已出了一本《生命的大智慧│老子的现代解读》,只有二十二章,我觉得再拖下去,有点不好意思。 现在就我如何解读《论语》的心头历程,可以跟诸位分享。

 

二、如何解读《论语》││《论语》的现代解读

(一)从《老子》、《孟子》解读《论语

在《论语义理疏解》中,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做为开头,我认为是《论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从《老子》看回来的。《道德经》上经说:「道可 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下经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五章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你就看到道、德、仁,好像没有直接谈到「艺」的部分, 但〈三十八章〉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或者是〈二十八章〉讲的「大制不割」诗歌礼乐就是艺。像这些我觉得通过《老子》,可以知道《论语》最重要 的是那一句话。《道德经》的成书年代一定在《论语》之后,他的重要理论是针对道、德、仁,还有礼制发言,显然就是对《论语》作一反省。所以,有时候我们通 过《老子》你会看到《论语》。且通过《孟子》说的话「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与「乃所愿者,则学孔子也」,我觉得孟子已然为我们做了决定,原来孔子才是我 们所有人的老师,像孟子那样阳刚的生命,体现了天地精神,绝对不作第二人想,但是却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所以读《孟子》可以知道他对孔子的礼让、尊 重,就可以知道孔子多了不起。孔子这样的圣人是不大突显自己,而是透过孟子。读了《孟子》,对于其「舍我其谁」的批判杨墨以及「则学孔子」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真的是震撼人心,所以我们可以从《老子》看《论语》,也可以从《孟子》看孔子。

 

(二)从《庄子》解读《论语

我刚讲「君子有三戒」时,傅佩荣先生接受《联合报》访谈,认为我讲「君子有三戒」,似乎没有抓住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个说法很奇怪,他没有好好读我的《论语义理疏解》。

 

我的第一句话是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啊!讲「三戒」是切入民间的窗口,我们是要教化民间,所以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跟曾昭旭比较往民间去演讲,就是希望发挥经典的教化功能,要把经典读活,让经典进入每一个人的心灵中。 孔子讲「君子有三戒」,而《庄子.人间世》讲「天下有大戒二」,此中一定有大道理。所谓「君子有三戒」,是通过「少壮老」三阶段,以其「血气」的强弱来说 「戒」,我觉得这是孔子对「少壮老」的不同阶段,人生问题出在何处,或要如何走过来所给出来的解答。再加上〈人间世〉说:「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 义也。」两相对照来看,「戒」既不似「戒律」那么严重,也不似「告诫」那么轻松,似乎在两者之间。那要如何说「戒」,我给出的说法是「关卡」。「天下有大 戒二」,〈人间世〉,就是人物走在人间,面对自我的「命」与天下的「义」的两大难关。为什么叫难,因为有可能被卡住叫「难关」,所以人生一定要过关,不然 就会被卡住。

 

「关」一定要通过,所以叫「过关」;没有过关就被卡住,就叫「难关」。孔子说人生是三大难关,而庄子的体会是人物行走人间,自我投入天下所展开的人生行程,要承受「命」 与「义」的两大难关。所以我对「戒」的体会是通过庄子与孔子的话激荡出来讲的。我的感受是庄子很受孔子的启发,你对〈内篇〉越深入体会,越觉得庄子受了孔 子相当大的影响,就他对生命很真切的体会而言。在生命智慧的传承,恐怕超过孟子。所以庄子讲:「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那个天就是自然现象的 天,不是天道天理的天,也就是《论语》所讲的时代气运与个人气命的意思。庄子对孔子的理解,在〈大宗师〉孔子告诉子贡:「丘也,天之戮民也。」读到这一段 你就会很喜欢庄子,尽管他请出孔子与子贡作为他寓言中的主角,但他一点都没有委屈孔子之所以为孔子。子桑户过世,孔子派子贡前往主持丧礼。子贡站在儒家观 点,看见孟子反及子琴张在灵堂内编曲、鼓琴、唱歌,大不以为然,问:「临尸而歌、礼乎?」两人回以:「恶知礼意!」子贡回头告诉孔子,孔子既不忍批判方外 高人,但又不能说子贡不对,故回答:「丘则陋矣」。你看,这是一代宗师啊!通过庄子笔触,真的把孔子写活了。他不愿对方之外的高人不敬,就如同对《论语》 的隐者。而子贡是孔子任使他前往处理丧事,却被抢白一顿回来。孔子还帮方外之士解释:「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 决 溃痈。」此时,子贡又问:「然则夫子何方之依?」孔子则答:「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这样的一句话,说我跟你师生两个共之,意谓尽管担 负人间使命,是如此的任重道远,而不免劳累,但我们师生两个就游于方之内吧。而游于方之内,也就是「天刑之,安可解」的意思。

在〈德充 符〉叔山无趾那一段,庄子通过叔山无趾被砍断脚趾而踵见仲尼,他不远千里而来,孔夫子见面就问,你为何不早一点来,若早一点来,又何至于此?没想到叔山无 趾听了之后很悲痛,说我修行几年之后来看你,你怎么只看到我的脚趾而没有看到我的修养人格,以及一路走过来的艰苦历程。孔子立刻道歉,说可否请你进来谈谈 你的心路历程!叔山无趾径自扬长而去,转而去看老聃。孔子之后只剩下老聃可以见,庄子写得很精彩。无趾对老聃说,人家说孔夫子多了不起,我看也没有啊!生 死是非都没有看开!你看老子怎么回答,假定这样的话,那我们两个一起来救孔子吧!这真是精彩而动人!老聃用逼的,老聃是第一流人物,他没有趁这个机会一起 骂孔子,他用逼的,说既然你认为孔子道行并没有到达最高境界,那我们一起救他好了,没想到这句话逼出叔山无趾的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在哪里?就在「天刑之, 安可解?」,也就是「丘,天之戮民也」的意思。有点像孟子讲的「仁义礼智,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仁义礼智,命也」就是「天刑之」,「有性焉, 君子不谓命也」,就是「安可解」。你看,孟子跟庄子是可以呼应的,庄子诠释孔子的生命人格是如此深刻,没有委屈这三人啊!所以庄子寓言不管是从文学角度、 哲学角度,都是第一流。解读《论语》,我们可以通过《老子》、《庄子》再映照回来,来论定孔夫子在文化传统中无可取代的地位。如果让青年朋友只读 《论语》,他会对孔子缺乏敬意,以前我碰过出身辅仁大学哲学系的学生,跑到华冈念哲学研究所,在我的课上说,《论语》就是一点伦理教条,没有哲学,被我大 骂一顿。此后,没有见过他。念到研究所了,还说这种没有常识的话,回去好好读牟先生跟唐先生的书,他还一脸不服气,现在他也是教授了,我提这件事,就是跟 诸位说如何烘托《论语》,不然会误认为《论语》没有什么,而缺乏敬意。通过诸子百家再来看《论语》,像《庄子》的诠释我就觉得很受用。庄子讲到「子之爱 亲,命也」。「子之爱亲」,本来是仁,亲亲仁也,父子是仁,君臣是义,对孟子而言,「子之爱亲」不是命,而是人性的呈现。没想到庄子竟然说「命 也」,我觉得庄子比孟子对孔子所讲的父子之亲,更肯定也更深刻,不是光应该,天生就是如此,命也,我们就认了,连道德的自觉、反省都是多余。「子之爱亲, 命也,不可解于心。」这分爱你不可能在心中解开。第二个才讲「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一个是「不可解」,一个是「无所逃」。我的解释是「不可解」又何须解?「无所逃」又何须逃?一般都认为道家好像是对孔门所说的仁义礼智给出批判,你看老子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通过王弼与牟老师,我们就会知道这根本就是「作用的

保存」,可以消解很多问题。

 

三、「君子有三戒」与「天下有大戒二」的互解融通

我会讲走过人生的关卡,这个关卡就是「戒」,而戒又是从庄子《人间世》的「天下有大戒二」跟孔子的「君子有三戒」,两戒相提并论,再去解读诠释。所以讲人生 三关,就会想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我把这段话,分别跟「少之时」、「及其壮 也」、「及其老也」一起来解读。「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的少年关,就要通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来过关;「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的中 年关,就要通过「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来过关,这个「血气方刚」,现在很多人都把它当作少年「血气方刚」,就是没有用心读《论语》。孔子的体会很真切,少年是未定,中年才是方刚。就 因为「戒」是负面的关卡,你一定要过关,不然会被卡住。那「及其老也,戒之在得」的老年关,就要通过「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来过关。我找到 《论语》中孔子的自我论定,来通过人生的三大难关。怎么过关?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来过少年关,用「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来过中年关, 用「六十而耳顺」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来过老年关。回到《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说的正是属于少年关的自我成长,「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说的正是中年关的天下事业的开拓,你一定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然开拓不了天下的事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说的正是老年关的天地境界的开显,你老了,被挤出历史的舞台,什么都没了,就是因为如此,才会「戒之在得」。真的很精彩,孔夫子对生命的洞见,你看 在两千五百五十七年前说的话,现在读来,还是无比亲切,好像孔夫子直对众生说法一样。

 

所以第一阶段是自我的成长,第二阶段是天下的志业, 第三阶段是天地的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人生路上总会碰到人不知的那种落寞、困境与苍凉,但你不会生气,这很困难。人不知,不会生闷气吗?实则孔子另有 「知我者其天乎」的出路,天无绝人之路,人世间的人可以不了解我,可以冷漠待我,但天人永远联机,天总是知道我,所以我就从这里说天地的境界。这样形成我 的诠释系统:人生的关卡是从自我的成长,走向天下的事业,再升上天地的境界。人生永远往上走,人生绝对不是往下掉,不然人到中年就言语无味,面目可憎,那 种庸俗化的危机,伸延到老年的话,就什么都没有。所以,我讲人生关卡,先说何谓关卡,我用「情结」两字来说,正面是情,负面是结,正如同正面是过 关,负面则是卡住。而带我们过关的是「心」,会把我们卡住的是「气」,这样正好连贯到「血气未定」、「血气方刚」、「血气已衰」。人生每个人在过自己的 关,我的「心」带动我自己过我「气」的关。

 

以前看好莱坞的功夫影集,其中老和尚教导小和尚的一句话,他说你以为你被关在监牢里吗?事实上,监牢就 在你的心里。监牢在心的「结」,每一段情都打一个结,所以人生万万情一定有千千结,情关难过,因为心结难解。这个情关我再用闽南话说「爱」,就是「疼」, 既是疼惜,也是疼痛,爱就是痛,越爱越痛,最爱最痛。人生就是一个是非题,要保住正面,把负面解开。原来人生如此简单,这叫存在的抉择。情爱世界 的美好,你要如何让它修成正果,而不要被那个结与痛把你打垮。关卡是心在过气的关,因为爱是心,但你会对最爱的人,生最大的气,你看儿女对父母讲话多不礼 貌,对外却很客气,因为妈妈的爱太可靠了,有时儿子讲叛逆的话,就是接近撒娇,所以我就安慰说:儿子跟你撒娇你不要生气,因为只有你可以禁得起这样的话。 心的另外一边是气,我们的爱是通过气表现,所以一个人没有气力,大概爱也没有光彩、没有亮丽,因为发光发热是通过气来燃烧。原来人生的正面都可能 带出反面,这样的体会可以引导我们往道家走,才知道为何道家正面的道理老从反面说,所谓「正言若反」,你一定要克服反面,人生才可能走向更高的正面,这叫 正反合的「合」。原来人生的优点也是缺点,所以要消解可能的副作用跟后遗症,人生方有突破,这叫过关。

 

四、大家一起过关,三代一起过关

我讲人生关卡,把经典变成活生生的生命,让每个人有深切感受,就从三国演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切入。我们现在都鼓励学生升学联考时要过关斩将,关武 圣的英雄事迹,原是千古美谈,但是我们要省思自己过关而六员大将落马,这岂不是付出太大的社会成本?所以是否可以众将官大家一起过关。每天清晨,中年的父 亲在客厅喊声众将官大家一起过关,老年人去散步,年少的去上学,中年一代去上班,人生没有事嘛!刚好响应少中老三代,原来人生的关卡是要全家一起过,任何 一代被卡住,其它两代也被卡住。所以,希望大家一起过关,不要过五关斩六将。因为社会的痛苦,来自于大家以打垮对方,做为自己的成功,有没有想到 台湾只有一个可能,一起过关。在过五关斩六将的省思之后,我讲三世因果:前世、今生、来生。现在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潮是佛门,无可讳言,儒家不是今天台湾社 会的主流,表示我们的奋斗还不够。所以,广泛散开的民间信仰,以佛弟子为多,他们讲三世因果,我们如何响应?前生决定今生,今生决定来生,此为因果业报之 说。问题在我们都活在今生,所以今生面对两大事:一个就是「了前生」,前生的业今生报,一定要了,不然轮回没完没了;另一个是「修来生」,不修今 生修来生,今生来不及,所以来世报。此生两大事:了前生与修来生。这样的因果业报之说,蛮有说服力,原来人生的福报是自我负责,因果就是我们讲的德行跟福 报,所有的福报从德行来,这不只儒家讲,恐怕所有宗派都这么说。在这一诠释系列中,我的心隐然感受不安,因为了前生、修来生,指的都是我,我的今生去了我 的前生,跟修我的来生。但我们心中的价值排行榜不是这样,我们最爱的人不是我,我爱我的父母、爱我的儿女超过我自己,你看地震时,你跌跌撞撞会冲 进谁的房间呢?没有父母只为自己想,没有儿女只为自己想,怎么我的父母、儿女不在三世因果中?所以我们要从儒家来思考,儒家不讲三世因果,讲三代传承。父 母是我的前生,儿女是我的来生,我就是今生。用儒学来消化佛门,孝敬父母就是了前生,教养儿女就是修来生,如果没有好好教养第二代,我们就垮了。 在此我们可以把民间讲的三世因果,通过儒家的义理来消化,以三代传承来消化佛门的三世因果。几千年来的家庭观念已然根深柢固,你的信仰如何跟文化传统结 合?以前梁燕成先生曾邀请我去他们基督徒的学术会议担任讲评,梁燕成说谁得罪基督,我跟他拼命,又说谁得罪孔子,我也跟他拼命。我问万一是孔子得 罪基督呢?你要跟谁拼命?他回答不出来。显然基督信仰要跟儒家思想融会,佛门信仰也一样,我们要为其它宗教找一个平衡点,他才会服你。不然,好像牟门反对 宗教,这是辅仁大学哲学系所给出来的印象,什么时候牟先生反对过基督信仰?只是请诸神父博士,不要把儒家天道说成是上帝而已!偷梁换柱嘛!每一个人的信仰 都要得到尊重,我们对孔子所开创而来的文化传统也有发自生命的认同,我们的终极关怀就在他的思想。就在这一场学术会议中,戴维扬教授说:王邦雄, 我跟你说,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为什么孔子不是基督的学生?我立刻响应:戴维扬,我跟你讲,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为什么基督不是孔子的学生?我跟你相反。所以,基督、佛陀信仰与孔子如何在心中并存呢?就像我们今天讲文化认同要跟国家认同分开一样,文化认同我中国,但政治认同我很台湾,这很自然嘛!不然作为一 个台湾人怎么存活在这个岛上?我用中国文化心的重要感说统派,用台湾乡土情的亲切感说独派,我试图化解统独之间的尖锐对立,两边都是我们的心,一 边是文化心,一边是乡土情,你怎么可能要我只剩下一半呢?这不光是撕裂族群,这是撕裂自己。当代台湾人活的不好,幸福指数这么低,跟这个有关联,你怎么打 拼都只有一半。所以我写一篇文章,标题是「台湾再怎么打拼也只有一半。」我们希望台湾乡土情与中国文化心可以取得平衡,不能不要哪一边,这是自我伤害。就像理性与感性总要兼容,不然会给自己一条走不下去的路。文化心比较理性,乡土情比较感性,不能要求哪一方退出啊!人是情与理的动物,所以要给一个安顿,两边不仅兼容,又是一体。

 

所 以我用三代传承来消化三世因果,诸位要了解,讲课不可以只讲学理,讲很高妙艰深的哲学理念,牟先生都说:「演讲很容易,掺水就可以了。」我太欣赏这句话 了,牟老师有很多精彩的话,在闲聊中,随兴说出来的。牟老师还有句精彩的话,有一回聊到练气功有益健康时,他说王邦雄我跟你说,我们不用练,我们讲课就是 练气功,我想一想真有道理!有一回,我到高雄演讲,一天讲了九节课,气力还可以维持。主办人说:王教授您练什么气功?我说没练,他说怎么可能?正如牟老师 所说,我们每天练,自然练的是浩然正气,因为讲课一定讲对,不可能讲错。所以作为一个老师,生命的成长跟你讲课的内容直接关联,因为集义所生。所以牟先生 说的是浩然正气,我看他们打坐练功的人,讲意念不要有,让心空灵,我就想也许儒家的「敬坐」比较合理,儒家的「敬坐」不同于佛门之「净坐」与道家之「静 坐」,「敬」才会有浩然正气,不然只是虚静、只是干净。

 

五、走过人生的关卡

(一)「戒之在色」过成长关与情爱关

君 子有三戒,就是人生过三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我认为少年关是成长关。少年就是自我成长,我通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来说。人生重大的 成长阶段,刚好在少年十五二十时,此时,正是情爱萌芽的青涩年代,孔子会说「戒之在色」,「色」就是青春美色、锦绣年华,少男少女怀春多情,充满了对异性 好奇、想展现自己。成长关的另一面叫情爱关,而情爱可能卡住成长。家有青少年,父母亲的烦恼是儿女交男女朋友了,怎么办?今天没有人可以强力禁止了,那如 何让情爱不要卡住成长,而让情爱支持成长?如何把负面转成正面?那就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成长年代、青春浪漫,才气最敏锐,也最有创意的阶 段,人的「才」要靠「学」,「气」要靠「志」。才通过学才会长久,否则「才」会过去。气要通过志才会崇高,否则「气」会消散。尤其少年气,是一时的、好玩 的。所以要修成正果,要向学立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跟青少年说道理,他才会心悦诚服,不然你说的都对,他也不会跟进。所以我对少年关的解释,「戒」 之所以在青春美色,处在人生中最好看的年少岁月,每天匆忙来去就是给人家好看。我到马来西亚的华人中学演讲,每个学生出来都喊「给你好看」,校长大为紧张。我用青少年的话头说「给你好看」,意思就是「把我最好看的给你看」,人生永远都要把最好看的姿态给我们的亲人、朋友看。但是青春浪漫 是一时的,如何有一生一世的好看,因为人总是会衰老。青春永驻之道在向「学」与立「志」,学问与志向永远不会衰老,是一生一世的,鼓励学生要让自己的一生 好看,好看在才学与志气。那样的志向与学问在岁月之流中,是会越来越开花结果的,这才是人生的智慧。就像我跟青年朋友讲,一定要学一种运动可以一生奔驰跃 动,像我是打网球,可以一生一世。读书、志向正是一生一世的成长与突破。如何让情爱支持成长?

 

我在某一个广播节目现场跟北一女、建中学生 现场座谈,建中学生,第一个问题就将我一军,请问王教授你支不支持高中学生谈恋爱?我看一边北一女,一边建中,我有反对的空间吗?我保留的说:我不反对, 也承认此时的恋情是最纯真而美好。但是约法三章:第一,约会在图书馆,因为读书才成长,成长则情爱才可能开花结果,而有幸福的保证,不然的话仅扮演难兄难弟的角色,大一时交男女朋友,大一下一起被退学,谈恋爱就不读书,你看三年辛苦考上大学,上了一个学期就被退学,多冤枉。第二,只能坐旁边不能坐对面,因为坐对面你会觉得对方的脸比书本好看,书本是读你一遍早已厌倦,读对方的脸却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第三,互相为对方,也为两人的共同未来读书。这样情爱就会变成成长的动力,爸妈看在眼里,很伤感,父母对儿女说了几十次都没有用,男女朋友一句话立刻好好读书。原来情爱是一个动力,把「戒之在色」的负面,转成一个正面的动力,走过人生的关卡。

 

(二)「戒之在斗」过事业关与名利关

中 年阶段处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事业关。从「志于学」到「三十而立」是少年的成长关,「立」是自我的挺立,且「立于礼」,走向人间街头。「三十而 立」很符合现代的观点,今天的青年要能自立,大概是三十岁,孔夫子了不起,预见将来大家都会念研究所,如果你还要念博士班,可能三十还不行,成长期要十五 年,人生的成长期越来越长。「三十而立」,就可以成家,从成家转向立业,就是中年。所以我的中年是用四十、五十来说,十五以前父母亲决定,接受父母亲的引 导。十五岁之后,不再听父母的安排,要对自己负责,凭「志于学」对自己负责。中年为事业关,所谓「血气方刚」,方刚就是正强,这是正面说,负面说就是不再 柔软,更严重的就是不再好看,人生永远要追求美好,美好在哪里?青春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美好,同时青春,同时好看,所以青少年不会「戒之在斗」。我们现在都 误以为青少年好斗,那其实是游戏,过剩体力的游戏。真正的斗是出现在中年人的身上,孔子真了不起,我们现在看到的台面上人物都是中年人,包括我的同学王金 平、洪玉钦、黄营杉、陈哲男……等,都是这样的年纪,中年不再好看.那好看在哪里?在名利权势,这就跟青春不一样,青春是一起青春,名利权势是你有我就没有,套句罗素的话,那是占有的冲动,而不是创造的冲动,所以这个时候,面对的是「戒之在斗」的中年关。

 

事业关的另外一边就是名利关,我的思考是让名利支持事业,而不让名利卡住事业。那就只有一个可能的出路,就是事业共成,而名利共享。我们希望「斗」是一个公 平的竞争,机会均等,在相互激荡中往上提升;而不要变成恶性竞争,像写黑函啦、放话诬陷啦,大家一起垮掉。名利有如奖助事业有成的人,谁为台湾乡土、台北 街头付出最多,理当享有盛名,这是应得的效益。所以不要让名利卡住事业,「戒之在斗」最大的难题就在,名利集中在少数几个身上,现代的大财团、大业家,员工都是投资者,都是股东,不再是家族垄断的事业,事业变成是大家的,名利也是大家的,这叫事业共成、名利分享,商业已经走向这条路,但是政治还没 有,正如台语说的整碗都端走,总统制就是这样,所以台湾一定要修宪,一定要内阁制,这样才可以共成分享,都是台湾人的菁英,为何限于党籍,而不能为台湾人 所重用,这样不是很可惜吗?过事业关有如打天下,我们要讲共成分享,在体制规范与架构运作中落实展开,因为天下事业「戒之在斗」。而血气方刚正强,就是不 再柔软,青少年「血气未定」好像是缺点,其实也是优点,就是柔软,未定看似负面,实则没有定型,也可以是正面的意义,这样教育才成为可能。好好读书都在少 年十五二十时,那时读的书一生有效,我们的基本能力都在年少时养成。中年方刚就是不再柔软,少了成长的空间,所以往天下的事业去寻求突破拓展,自我不再青 春,老天爷补偿我们,给我们一个更开阔的天空叫天下。老天总是给我们出路的,可以开创事业。且不只是事业,更可能是志业,因为从志于学伸展接续而来。

 

通 过中年关,由「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来说,「四十而不惑」这个惑是人生的困惑,不是知识的惑,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 惑也。」这是由爱带出来的自我异化所形成的惑。戒之在斗,就是不要掉落在这种困惑中,「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是自我矛盾,自己反对自己也不留下余 地。仁者不忧,而知者不惑,「仁者安仁,而知者利仁」,所以中年人要有不惑的智慧,「夫子仁且智」,企业管理、领导统御都要有智慧,才不会适得其反,而引生别人的反感疑虑,这就是「四十而不惑」的义理所在。「五十而知天命」,这更符合台湾的现状,很多人五十岁之后就想退休了,但退休那么容易吗?经过中年的 事业开创,爬登名利权势的高峰,权力的滋味与头上的光环,说要急流勇退,谈何容易?所以要「五十而知天命」,把一切的美好还给天命,不是我,是老天爷给 的,是大家的,老天爷一定把美好荣耀还给人间每一个人。这样的话,我们才可能从中年转向老年,中年是中性的说法,正面的说法是壮年,而伤感的说则是更年。 所以壮是理想性使命感的壮,因为老的已老,小的还小,你非壮不可。这既是事业关又是名利关,你通过「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来过关。「五十而知天命」 是预留老年的余地,所以我不认为「五十而知天命」一定要以「五十以学易」来印证,好像学易才可以无大过矣!难道不学易经就会有大过吗?知者不惑,不就可以免于自我否定的困惑吗?

 

(三)「戒之在得」过休闲关与健康关

再 来就是「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除非是一个很有修养、很有智慧的人,不然老年人是有重大危机的,因为老年人不仅青春不在,事业也不在了,可以说 一无所有,不是要退休吗?体制上六十五岁强迫退休。虽说学人教授六十五岁还可以申请延长,但很多人不愿意,因为还得经过系评会通过,太伤尊严,所以六十、 七十大概就是退休年龄。退休不光是从职场退下来,退休还要加上休闲,也就是要过休闲关。休闲的「闲」是心情的问题,心情要闲散跟「戒之在得」直接关连。大 多数的人退休以后都很伤感,且快速衰老,尤其是男人,这是严重的危机,关键在少了一分「闲」情。实则,老年人不要以为自身失落了一切,青春在孙儿女身上, 事业在儿女身上,美好依旧在,留给子孙而已!又何须伤感!我认为老年人要「人不知而不愠」,因为你退出职场,退出事业的高峰,好像被挤下舞台了, 被人间冷落了,那分落寞、苍凉感常绕心头。老年人,「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阶段叫休闲关。休闲关的另外一边叫健康关,老年人最大的问题是健康,台湾健 保局最了解,所以我就劝老年人三不五时去医院看医生,给医生看看,把医院当公园,不要认为那是会让自己生病的地方。牟老师以前说,我才不上医院,我才不去 检查身体,本来没有病,到了医院病通通都来了,也都有了,这个是牟老师幽默的语言,但也反应我们的心情,我自己也不大愿意去医院。或许换个角度想,医院像 公园,老夫老妻一起去散步,散心,看看医生,好像去看老朋友一般,没看似乎过意不去。

 

那为什么说「戒之在得」,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老年人最大的问题是放不下、走不开。我们都误以为老年人会自然的想开,但其实正好相反,你在青春好看或事业有成时,你一点都不会说放不下,因为人生美好正持续成 长且拥有。老年人最大问题就在一无所有,当然对仅有的一点老本更是抓住不放。最明显例子就是,我们一家大小每周末回家,还好我父亲没有土地所有权状,不然 几个儿子媳妇回家,老父亲打开抽屉,说大家来看看土地所有权状都在这里,又赶快锁起来,说下个星期大家再回来看。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一定抓住自家所仅有的 一点晚景余光。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老人家一定想得开,除非是像牟老师那样拥有大智慧的人。老人家对当前的事情都立即忘记,过往的事情都记得,因为过往 的事情是人生的美好,当前的事却是人生的伤痛,所以他一定要忘记,而保有好好活下去的空间。这时我们说「六十而耳顺」,「耳顺」在「五十而知天命」之后, 人生一路走来,由下学而上达于天,再回过头来,去谅解与包容人生过程中所有的坎坷与艰辛。所以老年人最适合当顾问,可以来引导青少年的成长与中年的创业, 因为这时没有职场的压力,可以把经验与心得做一传承与回馈。「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当然不是那么容易,「从心所欲不踰矩」,既是不踰矩的道德,又是 从心所欲的自由。「矩」是规矩,是行为的模式与价值的规范。从心所欲,表示他的心完全自由,完全跟整个价值规范是一体并行的,这是生命最高的境界,这个境 界就是天地的境界,有如天理流行般。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圣人在讲他自己。通过天地的境界,可以让人生的老年不要那么样的想不 开、放不下,不要那样的伤感与苍凉。对「戒之在得」要真切的体会,就了解何以老国代、老立委,躺在病床上,还要推到国会去签到开会。因为可以享有权力,又可以继续领退休金。往这里说,就很无趣了。往天地的境界讲,人生才有正面。这样的诠释,就是健康可以支持休闲,而不要让健康卡住休闲。越放得下、看得开的 人越健康;越抓住不放的人,越不健康,成了恶性循环。这样来讲人生的关卡,不仅通过,还证成天地的境界,不只「人不知而不愠」,且是「知我者其天乎」,这就开显了天地的境界,「随心所欲而不踰矩」,不是天地境界是什么?所以牟老师说少年是比才气,中年比机遇,而老年比境界。一生好看就是到了老年,你可以开显天地的境界。少年比才气,才气高你成长的可能性就高。中年要靠机遇,事业更有扩展的空间;老年要比境界、要靠修养。青春不用修养,它就那么青春,完全要靠修养支撑的就是老年,因为没有名利权势的光彩,整个黯淡下来,你的神气姿采完全要靠修养而显现。

 

「少年是比才气,中年比机遇,老年比境界」,正可以放在人生三关这里来理解这样的诠释系统,一方面每一个人都要过人生的三关,而一家三代,三代也要一起过关。每个人一定从少年走到中年再进入老年,这是人生的全程,而整个家族与人间社会也是三代的人要过这三关。所以中年这一代,掌握权势正在当家的人,不要忘了对老人家的尊重,对前辈的尊重,学界也是如此,这就是人间的温暖、美好。因为你将来也会老。所以老年人的戒之在得,一方面要靠自己修养,一方面有待于儿女、学生,要给老人家安全感。人会老, 不用担心,我们永远在你的身边,不会让你孤单寂寞。有一回,我应邀出席赵宁主持的电视节目,谈的是人生的「命」,时间将近一个钟头。当天晚上节目播出,第二天早上,牟老师打电话来:「王邦雄我想去你那里走走。」老师从来没有上午到我家里,我好紧张,心想惨了,老师要来骂人了。因为老师大部分都是傍晚散步顺道过来,所以我真的想事情大条了,老师要开骂了。没想到,老师坐定之后,居然赞美我,说你讲得真好,讲得很有道理。老师另有真切的体会,说生命像拋物线, 在最高的地方往下落,最后说他自己老了,没了!没了!掉下来就没了!我相当自责,怎么会引来老人家的感伤呢!我说怎么会没了?老师您有那么多学生在传承您的学问,还有元一以及山东老家啊!你看,哲学大师还是要面对晚年,还好老师只是一时的触动,一下就过去了。

 

事实上,哲学大师对生命的豪情是第一等的。老师有一回谈论生死,突然间说了一句:「死后拉倒!」因为我们儒家不讲净土、天国、彼岸,人生就在今生今世。所以我的人生诠释,都往今生今世讲,万金川教授就不以为然,他说王老师,中国人都太入世了,他的意思是要我不要老是质疑佛门的说法,因为佛门可以让入世的中国人有一个解脱,不要老在红尘滚滚中找出路,他说的大有道理。不过,我理解的儒家义理就是如此,我依我的体会去诠释,牟先生对生死只有斩截的一句话,「死后拉倒」,哪里有那么多的阴影与恐惧,哲人有时也显英雄豪杰的性格,这让我很动容。所以人到老年,我们也可以像牟老师这样有修养又有大智慧,一生讲学著述,学不厌也教不倦。

 

六、结语│下学而上达的人生进程

走过人生的关卡,从自我的成长,进到天下的志业,再升越到天地的境界,人生永远往上走,这不就是「下学而上达」吗?不就是「知我者其天乎」吗?何苦将自己逼 到「人不知」而心里有结、有憾呢?憾是癌细胞,只要你心中不快乐、不舒坦,都会伤害到我们的当下人生。不管是亲情,还是友谊,甚至人间道义,我们都要承 担,也都得实现完成。今天谈我读《论语》,且诠释如何走过人生的关卡,以生活的语言与自家的体会来解说,希望不会偏离经典的原义。

九十五年九月卅日讲于鹅湖社

鹅湖月刊第三二卷第七期总号第三七九 *RH08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