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一浮读书比钱钟书多吗?

 百城主人 2014-11-02
今天,买了本《马一浮六艺一心论研究》,忍不住想起一个问题:马一浮读书比钱钟书多吗?
  
  1,读书时间:
  钱钟书1910年生,1998年去逝,享年88岁。
  马一浮1883生,1967年去逝,享年84岁。钱比马多4年。
  
  2,少年天赋:
  钱数学仅得15分,破格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
  马一浮12岁时,家里给他请了一位举人为老师,但这位在乡间颇有文名私塾先生,没教多久就自动辞馆,谓孩子智慧过人,应让其自学。
  
  3,外语水平:
  钱钟书精于英,法,德,意,拉文字,西班牙语则不好说精通了,希腊文是不是能读懂原文也是个问题。
  马一浮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 1903年6月,赴美国主办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后又赴德国和西班牙学习外语。1904年东渡至日本学习日文。
  
  4,毕生传奇:
  钱钟书《管锥编》里面引述到的书就有一万种之多,除了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外,还有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等原版书两千种。(另一说法是:中文西文一起统计,《管》一书征引书目在3000种上下。再考虑《谈艺录》、《七缀集》等书(因为很多跟《管》重出,我们姑且估计没在《管》中出现的书有1000种),以及钱读过却没有予以引用的情况,钱钟书这样的书痴一生读过的书可能就是6000种上下吧。http://www.douban.com/note/63416871/)
  马一浮1907年在杭州西湖广化寺,通读了“文澜阁”所藏的《四库全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文澜阁”应该也差不多)。丰子恺在他1940年写的《桐庐负暄》中曾记载说“无论什么问题,关于世间或出世间的,马先生都有最高最源本的见解,他引证古人的话,无论什么书,都背诵出原文来,记得年轻时,弘一法师做我的图画音乐先生,常常带我去见马先生,这时马先生却只30余岁。弘一法师有一天对我说‘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个人,生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他用食指和拇指略示书之薄厚),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的书远不及马先生之多。’当时我想不到这境地,视为神话,后来渐渐明白,近来更相信弘一法师的话决非夸张”。


  
  文抄20100312:
  纯洁固然美好,但是它对世界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敌视,它天然的非黑即白世界观,本身就为专制提供了最好的精神土壤。因为深知道德如何在历史上给权力如虎添翼,所以我虽然敬重一切洁身自好的个体,但是对一切来自有权阶层的整风都心存疑虑,此类口号一出,总想要打开特洛伊木马的肚子,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猫腻。
  ——刘瑜:《权力的道德捆绑》
  http://www./content/424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