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一浮先生曰:多读书,少发议论;多涵养,少作文字

 百城主人 2014-11-02

马一浮先生致弟子乌以风书

以风贤友足下:

    累书及诗均至。一理浑然则人我不成安立,须是实到此田地始得,穷理尽性,谈何容易!学者先须从求仁识仁用力,才有纤毫务外之心便是不仁。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只是要人知,从此一念流生,遂成计较利害,必陷于不仁。今时学者大患虽千途百辙,要之只是不识仁与不仁之辨,误认不仁为仁,以人欲为天理,以不仁之心而以仁者自居、以仁自任,在高位者尤甚。举世习于以不仁为仁,不知反求诸己。故必毋近名而后求己始真,不求人知而后求仁始切。多读书,少发议论;多涵养,少作文字:此亦求仁之要也。

    诗教甚大,而世之名为诗人者其诗则小。果能闻道,虽不能诗,何损?诗虽工而无当于性情之正,何益?汉魏以降,诗人多如牛毛,语其至者,一代不过数人,一人不过数篇。吾夙昔耽诗,每恨其多,不可胜读,然粗知其利弊,为之而不谬于古人、不溺于流俗,非用力十余年殆未易语。但非谓诗不可学,亦弗谓可不学也。性之所近,以余力求之可耳,勿以是自喜也。来稿略为点定数篇附去。扬子云谓“读赋千篇,自然能赋”,杜子美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皆甘苦自得之言。要之,诗之外必有事焉,而能一切发之于诗,诗始可传。吾有旧句云:“自古言皆寄,从心法始生。”悟此则学诗与学道一矣!学在悟前须用力,悟后仍需学。但心开眼明,事半功倍,不甚费力耳。

    信笔率答,不具。浮启。甲戌二月廿四日

    仁是性德,不是知识,不是情见,一毫己私未尽,便是害仁。今时人所言道德、伦理,皆是知识情见,从己私出发,所谓“色取仁”者,与仁覿体相反,以依似之解、回曲之言当之,最为心术之害如侈言救国,即其一端。学者须是识得此理全是自性,在人在己,元是一般,我不能有加于人,人亦不能遂逊于我,只争得一个迷悟差别。迷则隔,悟则通。隔则颠倒惑乱,悟则真实无妄湛然不迁。故必识仁,而后可以知言、知人。慎思之。

    补此一段,较为明了,然不能尽意,切须善会。

    书生备注:上周读章秋农先生《从马一浮〈自题墓辞〉说起》一文,文中引马先生致乌以风先生之信,读后颇有感触,于是抽出时间录入原信,标题乃我所加。可惜没有原件,只是依据《马一浮集》录入,其他未作整理。电脑尚未修理,家人身体不适,这段时间暂时稍作调整,姑且读书为主,不再多写日志,若能抽出时间录入文章,也无太多精力整理校对,希望各位朋友多提建议,纠正文本、断句、标点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