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敷脐治疗各科疑难病症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4-11-04
    脐疗是中医的特色之一。脐又名“神阙”,中医认为脐能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近代研究表明:脐局部无皮了脂肪,表皮角质层较薄,脐下双侧有腹壁下动脉和下静脉及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故药物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现介绍几种外敷肚脐治疗各科疑难疾病的方法,患者不妨一试。
       月经不调:取当归9克,肉桂、白芍、红花、干姜、川芎各6克,鹿茸3克,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敷贴时取上药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本法可适用于月经提前、推后或先后不定期者。
       痛经:取肉桂、炒茴香、干姜、元胡、炒灵脂、没药、川芎、当归、生蒲黄、赤芍各6克,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月经前两天,先用盐水清洗肚脐,再取上药粉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皮固定,两天换药一次,连用三次,5个月为一疗程。
       闭经:取威灵仙20克、蜣螂10克、焙干后研为细末,敷贴时取药粉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约一小时去药,每天两次,连用至愈,适用于血瘀型闭经。
       崩漏:取益智仁、沙苑子各20克,艾叶30克,前两味药研为细末,再用艾叶煎汁后调适量药粉敷于脐中,每6小时换药一次,5天为一疗程。
       带下病:取芡实、桑螵蛸各30克,白芷20克,共研为细末,取药粉适量,加醋调成糊膏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白带量多者。
       妊娠恶阻:取半夏15克、砂仁3克,白蔻3克,生姜汁1小杯,先将前三味药研成细末,取药粉适量,以生姜汁调和药粉如稠糊状,敷于脐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两次,7次为一疗程。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的妊娠恶阻。
       产后盗汗:取何首乌适量,研为细末,加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一次,连用至愈。
       乳癖:取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花、薄荷、栀子各30克,紫花地丁、瓜蒌、黄芪、郁金各18克,麝香4克,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敷贴时取上药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一次,8次为一疗程。适用于肝郁气滞型乳癖。
       子宫脱垂:取升麻20克,枳壳25支,黄芪20克,柴胡20克,党参20克,麝香0.6克,陈醋适量,除麝香另研外,诸药共研成细末,敷贴时取药粉适量,以醋调和成糊状,嘱患妇平卧床上,取麝香0.15克纳入患者脐孔穴中央,再将调和的膏药敷于脐部,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两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老年性顽固便秘:取米醋适量煮沸后,加入元明粉(芒硝)100克调匀,做成饼状敷肚脐中,外用塑料纸覆盖固定,一般10分钟左右可排便。元明粉通过肚脐,促进肠蠕动增强,肠中水分增加而排便。
       体虚自汗、盗汗:用五倍子30克,首乌、黄柏各18克,按此比例研成细末混匀存瓶。用时取米醋5毫升左右,调药末适量成饼状敷在肚脐中,外用塑料纸盖好固定。自汗者早上敷晚间取出,盗汗者晚间敷翌日晨取出,敷数次后,自汗、盗汗可减少或消失。其疗效与药物通过脐部吸收,起固涩止汗的作用有关。
       胃寒痛:用花椒20克,吴茱萸15克研末混匀。用时取药末若干与水调成饼状敷在脐中,外用纱布固定,再用热水袋温熨,每次15分钟,不愈再熨,至胃病消失为止。花椒、吴茱萸有暖脾胃及散寒作用,通过肚脐吸收,能驱除胃肠中气体,并抑制肠内异常发酵。
       口舌生疮:用细辛9克研末调水成糊饼状,填入脐中,外用塑料纸覆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同时多饮水,忌烟酒及辛辣燥热食物。
       五更泻:可选用补骨脂、附子、肉豆蔻、五味子等药材混合,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7日为一疗程,可重复2―3个疗程。
    呃逆:选用橘皮、半夏、杮蒂、丁香等,研成细末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2―7天。

[转] <wbr>中药敷脐治疗各科疑难病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