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图书馆

 教技1201张春燕 2014-11-05

耳廓效应


又称为微音器效应、维弗-布雷(Wever-Bray)效应、单耳效应等,当声音刺激时,从内耳耳蜗引导出的,与刺激声振动频率和波形甚为一致的电位变化,亦即耳蜗有与微音器相似的作用,1930年由维弗(E.G.Wever)和布雷(C.W.Bray)在猫身上发现。

编辑摘要

目录

 

耳廓效应 - 简介

也称单耳效应,人们利用单耳对声音进行定位的能力,由于声音来自方向不同,到达人耳
耳廓反射进入耳道后,会出现时间(相位)和音量等方面的微小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听音者就
耳机的指标里,对于音质和声场定位,这个主要靠主观听音作出评价的“软指标”无法表述。一个频响曲线相近的不同厂家的耳机,对其音质感觉和声场再现会有较大区别,这已是耳机爱好者们共同的认识。
耳机音质的不同比较容易理解,人们会想到这和振膜的材料、大小、结构以及耳机腔体的设计有关。但是对于耳机声场以及声源定位表现的差异,就较难搞清楚。
都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耳机声场以及声源定位的重放准确性,到底哪种结构的耳机能够相对准确地播放出原来声音的现场感?这并不是单靠想象就能得出来的结论。
也许有人会问,声音的定位靠的是“双耳效应”,我们听立体声耳机时都是用双耳,听的都是立体声音乐,耳机声场和定位表现的差异难道还和“双耳定位效应” 以外的什么原因有关?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要不我们就无法解释以上的现象。

耳廓效应 - 一、耳廓效应——另一种声音定位机理

对声音信号的方位、来向和对集群声音信号的展开感、深度感的感知能力,是人们听觉系统天生所具备的能力。古典声学把人们感知立体声音和声场的机理归结于“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 的原理十分复杂,但简单的说,就是人的双耳的位置在头部的两侧,如果声源不在听音人的正前方,而是偏向一边,那么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就不相等,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与相位就有差异,人头如果侧向声源,对其中的一只耳朵还有遮蔽作用,因而到达两耳的声压级也有不同。人们把这种细微的差异与原来存储于大脑的听觉经验进行比较,并迅速作出反应从而辨别出声音的方位。
可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人们却发现即使是聋了一只耳朵的人,对声音方向仍具有判别能力。如果我们用双手把耳廓向后压平,在听音上就会有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是对声音方位判断能力的减弱,特别对高频声更是如此。
当外界声音入射到人耳时,耳廓对声波具有反射作用,耳廓的形状使得这些反射声成为一组具有短延时量的重复声。
对于垂直方向的入射声,这些反射声的延时量大约在20~45μs左右,对于水平方向的入射声,其反射声的延时量大约在2~20μs左右。这是因为人的耳朵是长卵形的,其长轴垂直、短轴水平的缘故。人们从这些反射声的短延时量的范围就可判断出声音是上还是下、是左还是右。如果声音来自人的后面,由于没有反射声人们也会以此作出判断。德国一些物理学家认为: 耳廓效应造成了类似的“梳状滤波器效应”,如图2b所示。“梳状滤波器效应”的形成是由于耳廓反射形成的一组具有不同延时量的反射声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