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热式三极管300B的迷惑

 迷糊128 2014-11-05

       提起WE300B直热式三极管,在音响圈还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嚼槟榔之徒虽未听过5751,但“三百逼”这几个字往往也能朗朗上口;国外甚至有人称之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放大元件”。此管做SE单端单管放大结构时,输出功率虽不高,却一直有“管王”美誉,若匹配极高效率喇叭,也常有惊人的表现。几年前美国AT&T宣布重新生产WE300B,每只$350美元。 似乎又造成300B横扫全球,威力且逐渐增强;结果却事与愿违,WE-300B未能轰动。

亚洲地区最疯300B的绝对是日本(现在就要加上中国大陆),只要有现品立即出价收购。在《MJ无线与实验》刊物上也常有300B的制作文章,甚至于还曾经为它出了一本特辑。某天在看杂志时,突然让我想起以前日本《无线与实验》杂志每年五、六月都举办“自作派比赛”,那管王300B在比赛中是否也一直是年年稳居王座地位?

掩不住那股好奇,立刻动手翻翻这几年订阅的《无线与实验》杂志。很意外,300B虽多次参赛,但几乎都是倒数第几名,虽有管王之美誉,在历年自作派比赛中却败得相当惨。

多年来一向是晶体机称王

其实有两个意外,一是300B敬陪末座,二是历年来排名第一的,“很不幸”都是电晶体机。以下所述绝无造谣虚假情节,也未预设立场,纯就事实报导(取自日本原杂志),请诸位看官自行体会。

记得《交直流》23期中提过的井上博文吗?他在多年前就曾参加第二届《无线与实验》主办的自己装比赛,并以晶体机夺得到第一名。第三、第四届的自己装比赛因笔者手边无杂志故不得而知,若有读者知晓,还望告之一声。但猜测,这两届比赛的荣冠也可能与300B无缘。

1993年是第五回自作派比赛,排名首位的是猪俣胜,得奖作品是MOS FET后级。栗田利男以572B管机名列第二;柴田由喜雄排第三,也是晶体后级,输出晶体是3对2SA1146/2SC2706。第四名虽是管机,但也不是300B。

1994年第六回自作派比赛扩大举办,先分成东京顺位及大阪顺位,然后再排总顺位。勇夺大阪顺位第一名及总顺位最优秀赏的是田川博树的电晶体后级,它的输出采半对称式。东京顺位第一、总顺位第二的是保谷和男的6CA7推挽管机,第三名有两位,一是栗田利男的推挽输出4-65A管机,一是天野洁的无NFB电池供电晶体机。这一年东京顺位第二名是里馆光春的晶体后级,输出晶体是Motorola的MJ3055/2955,但总顺位较低。

1995年的第七回自作派比赛将东京顺位改成关东顺位、将大阪顺位改成关西顺位。关东顺位首席作品是小菅 胜的6550A真空管后级,第二名是宫入信夫的EL34后级;第三位也是真空管机,栗田利男的6C33C OTL无输出变压器后级。关东顺位排行,真空管机虽大获全胜,但300B也没沾上边,管王再度失利。

关西顺位第一名是丰永靖宏的晶体机,输出晶体是2SA1006B及2SC2336B。第二位是采8只30KD6做输出的真空管机,得奖人是原田宪二。没有第三位,因原田宪二与丰田修二两人并列第二。非常巧,两人名字最后都是二,早知如此,取名原田宪一不就顺位第一?丰田修二也是搞管机,输出管是6G8B。

关东顺位+关西顺位再排综合顺位,并取前六位自作派高手。总排行第一就是丰永靖宏的晶体机,关东顺位第一的小菅胜在总顺位为第二;宫入信夫、栗田利男、原田宪二、丰田修二并列第三。故当年自作派比赛,第一名仍是晶体机,二~六名则是真空管机。

那300B呢?第17位、第20位…等,还真的有点不堪入目。至于可替代300B的VV-30B,95年最佳成绩是第九名。1996年是第八回自作派比赛,其结果刊登在六月号MJ上。不过这年有大变革,不再比扩大机了,而是比数位类比滤波器-DAC,因此300B管王不会再很难看的垫后。

日本自己装迷真的很迷300B,一旦写起组装报告,都是赞美之辞,百分之百没有“频宽不够”这种辞汇;结语又往往是“与×××是绝佳的匹配…”,好得让人流口水。

那为何300B参赛会搞得灰头土脸?MJ杂志在评选时是搭配号角型高效率喇叭,故7W~8W之输出应无问题。据MJ杂志报导,由于是采开放式,故评选时除评审委员及参赛者外,一般读者也可以在会场听到各机的声音,而评选标准是以音质、设计、配线这三项为评分重点。或许有管迷会说:300B在音质这项一定拿高分,但后两项可能比较低,所以总分被拉低,非战之罪。

错了,丰永靖宏的晶体机在音质项目就是获得最高分─10分;而关西地区的柴田由喜雄亦得到10分(也是晶体机)。300B呢?保谷和男的300B单端,音质项目只拿到6分。喜本正一的300B单端也是6分,评语有“音场狭”字样;而保谷和男的评语:音场小、超低域不足气味;而上述两台晶体机的评语都无此缺点。奇怪的是:柴田由喜雄的晶体机在总排行应是第二名,但不知何故未列名;而95年自作派总排名倒数三名,竟都是管机。

1996年八月福华饭店Hi-End展有个特色:国产厂商特别多,并以管机占大多数。但他们似乎对管机前级没兴趣,主力竟然都摆在300B后级上,好像只要是三百逼,就会有人买。

若论300B音质如何?管迷绝对认定它是天下无敌。我曾听过300B后级推Altec A7剧院之声,当播放《阿姐鼓》时,因低音乱成一团,根本找不到鼓皮在哪?当然,A7效率高,配300B绝无音压上的问题。可是A7或A5虽然体型硕大,但也绝对发不出真正的沉稳、结实的低频,故遇上大量采用电子合成器做配乐的CD,A7的低频就只能一片混浊,而且完全没有改善的可能,除非是换喇叭。

其实也可以改用别的管仔

有三位管机制造者曾对我说过:要做后级不要用300B,因300B的声音并不那么好听。反问什么管仔比较好听?有一位说6550A/KT88,另两位则回答是6CA7/EL34。日本MJ-无线与实验杂志某专栏作者曾参观96年福华Hi-End展,我跟他聊了很久,他个人偏爱MOS FET,但若是真空管后级,他会选EL34,而不是300B。

300B配A7是否正确?但一昧播放《阿姐鼓》,岂不是自暴其短?好在现今的管迷普遍性不懂音响,音乐素养也低,因此生意照样可以做。其实高效率、高音质、小体型的喇叭不是没有,配上好的管机也真能发出迷人的美声;当然这是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通常管机制造者都会排斥晶体机,国内厂商犹甚。他们常将晶体机归罪是又冷又硬、缺少“肉声”,消费者也认之无疑。96年福华饭店音响展,就曾经有过两次真空管迷在我的房间穿帮:一听就知道是“球仔香”。他们可能看到桌子上摆着管机前级套件,再听声音,直觉就认定Skywalker APS-250是真空管机。老管家温燕萍先生也曾将我的晶体后级当成是管机,弄清楚后,他还奇怪晶体机怎么能这么温暖?

晶体机又冷又硬,那是十来年前的说法,而且还是指日本机,特别是日制AV扩大机。很多年前我听过金田明彦制作的前级,原装进口不到一万元人民幣,但感觉上就是又冷又利,听久耳朵根本受不了。现今质优的晶体机,可以做到比管机还要温暖、还要有“骂香”。你真的认为管机的声音比晶体机温暖?当300B搭配Altec金属号角高音时,那种难听的金属声往往利如刀割,令人无法卒听,漫说是300B,就算换上800B都没用。故管机生产者宜多方面接触,以扩张自己的视野。

《无线与实验》历年来的自作派比赛也呈现出某种意义,就看你如何去解读。当然,300B参赛多年都无佳绩,并不会减损管迷对它的爱戴,也说不定有人认为:那是日本人没将300B搞出好声,换上Audio Note保证名列前茅。

管王WE300B在1938年才上市

既然本文谈论的主角是300B,那也趁此篇幅聊聊300B。在真空管发明之初,若有人想装管机后级,且输出功率超过1W,只有UX-171及Western Electric的WE205D。若想要更高的输出,那就跳级用大型发射管211,这是'20年代的事。WE也有211D,但体型比211略为削瘦。

WE205D是球型管,像个大灯泡,它的前身是205A,1917年上市。205D出现是1925年,但并未受到重视,因Westinghouse也在这一年推出UX-112及UX-171,为audio级最通用管。

Westinghouse在1928年上市UX-250,它是大功率三极管,灯丝还有氧化物涂膜;而当时最大真空管制造商RCA也推出一系列250管。

WE管的输出较低,1929年的244A也只有50mW,于是在隔年推出与UX-250同级的WE252A。WE-252A是450V/60mA,做SE单端输出是8W,推挽可得到12W。WE-252A就是WE300A的前身,它的产量丰富,并持续至1978年才停产。在日本市场,WE252A比WE300B更有身价,一支WE252A索价30万日币,而且你有钱还买不到。

1933年是真空管发展史上极重要的一年,名管相继上市,RCA有2A3,WE则推出同规格的275A。但WE决定以300A取代252A,并在上市后大获好评,电影院争相购用,那时WE300A与同厂号角喇叭597高音/12A+TA-2151低音是绝配。

WE300A接脚为标准4-pin,可以和2A3共用脚座,而811A也采用相同接脚。但到了1938年,WE将300A改成300B,主要的变动就是接脚的位置转45度;因为300A可插用2A3管座并无意义;2A3的灯丝电压是2.5V,300A则是5.0V、并不能直接换用。WE-300A的原接脚设计,可能是RCA的2A3为当年的管王,迫使WE-300A走其后路;但1938年WE改成300B,反而开创出新的局面。

開始時是法国音响迷炒热WE300B的。 WE300B一开始,特别是在二次大战之后,曾被大量用在电源power supply电路中,与音响扯不上关系─300B也可以当成整流管用。大约是1956年左右,有些法国音响迷发现单端输出的300B配上号角型喇叭相当不错,于是为数众多的法国小乐团都争相购买300B。当时WE的报价我并不知道,但1988年出清库存时的报价是:最小订单5000支,每支美金$125。到了1990年再清仓时,300B每支就要卖美金$300元;至于消费者从经销店购买,就得花费500美金。

法国人还真是对300B贡献良多,有位日法混血Jean Hiraga先生,在1973年首次于MJ-无线与实验杂志上谈论WE300B,没想到立刻为WE公司发掘出大笔money进帐的市场。日本音响迷非常衷爱300B,贸易商找上WE大量吃货。但日本人也很挑剔,先选早期生产的300B,印黄色字,WE的logo是原厂“闪电”字体;比较后期上市的300B虽然也是美国本厂制造,但Western Electric字样却是一般体;由1938年至1988年,WE300B曾多次做小变动,故虽然都是美国原产,但价格并不相同,甚至实际测试时,它们的特性也有不同。

'96年一月,在Las Vegas的冬季CES电子展中,Charles Whitener Jr.正式向外界宣布:AT&T重新生产WE300B,不但是在美国肯萨斯市原产地,甚至还找回当年的老师傅,每支小卖价美金350元;好像Jadis已开始采用新WE300B。但96年WE300B似乎仍飘影无踪,很多贸易商都想进货,却是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WE-300B新管后来终于上市,价格不低,特别是对装管,有十几个参数配对,还装在颇精致的木盒内。

除了WE本厂外,1989年美国Richardson也打印Cetron的logo生产销售300B,Cary就是选用Cetron的300B。1992年,中国曙光Shuguang也生产300B,它的价格比较低廉,300B在经销商的报价是美金50元。

1994年又有新厂加入,Vaic Valve也推出300B,型号是VV-30B,它的屏耗比较大。几乎同年,Svetlana也上市它们“不同”的300B-低μ SV-811s。最近,Sovtek也生产300B,造成管迷在品质及价格上有更多的选择。

根据国外的失真测试,在500V/50mA、500V/75mA及300V/75mA三种条件下,平均来论,中国曙光300B并不差,但美国Cetron的300B失真却都是最高。而1996年新WE300B确实有比较低的失真,但屏压不宜超过450V,否则会从.095%升至.47%─管迷不可不察。

曙光300B的声音表现也不错,但因材料及制造方式,与它牌比较,测试者认为它的寿命可能较短。 Vaic VV-30B也是好管,但屏流要100mA才可能才会好声。如果不是Vaic的300B,屏流不要超过75mA。

苏联制Svetlana SV-811s并不适合与300B直接互换,因它具有不同的屏极阻抗特性及灯丝电压,换用SV-811系列管,还要更换输出变压器。

至于Cetron的300B,早期生产的管仔声音不佳,1995年改进的300B,也因品管不齐未获好评。国外做测试时,发现Cetron 300B插上后,灯丝-栅级间有问题,将灯丝改成4V,结论仍是This is not good。

我的想法是:若Cary选用Cetron的300B完全不出问题,那Cetron的品质就应该没问题,因成品机使用的管子都曾经过筛选。

Sovtek的300B才刚上市四年多,此管是美国New Sensor公司与苏联合作生产。日本也曾生产过HF300B,但不知为何,日本管仔虽曾外销至美国赚取外汇,可是在音响界却无地位,连日本管迷都罕见用Japanese tube。苏联最近又有300B上市,不打Sovtek商标,改成EH;据称品质极佳,但价格比Sovtek高出许多。

300B生产厂商已不少,但品牌却更多,英国金龙管-Golden Dragon就是中国大陆制造(英国金龙已经收摊了),还有RAM及Ruby(日本也有),都是以OEM做挑选配对,然后打印自己的logo销售,当然价格就要往上跳好几级。国内也有向中国大陆订制,还用石墨屏极─graphite-plate。

石墨屏极300B在初测时,失真甚高,run-in时间颇长,屏流也不要太低,声音才可能会好听。但比较上算的还是VV-30B,它有三种type,做SE单端有12W输出!

300B是名管,but not godly(这句话是老外说的),因此千万别将它神物化─3/5a小喇叭就是被过度神物化。建议大伙用心试试其它的管仔,说不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附记 一

美国管机制造名厂Audio Research从不用300B,原因可能是音质差,也可能是输出功率太低。股市名人黄任中已过世,他有百亿以上的资产,生前也曾购买过音响器材。大家都知道黄先生有的是钱,买音响不可能花不起。我曾去过他家,总坪数640坪,名画、古玩,看得见的就超过100万美金!当黄先生想买音响时,所有代理商都搬器材借给他听。他不是“玩”音响,所以纯以耳朵挑选,他选上的后级是Audio Research D-400全晶体机。

我问他为何不买管机?黄先生说:我想买,造型又漂亮,但Audio Research和Jadis这些管机声音都不行,听来听去,D-400最好,比Jeff Rowland及Mark Levinson 20.5都要好。

当年D-400标价最多25万,AB类;20.5则是A类mono机,一对至少40万。Audio Research还有一台更便宜的D-240晶体后级,我试听过,狂胜Mark Levinson 20.5。

中国大陆的音响产业起自于真空管,由于取得容易、价格低廉,造成DIY以管、胆为主,甚至经常出现鄙视电晶体之言论,并也引来同声复合。很可惜,当你认定真空管才是王,就等于关闭半扇门。多听现场演奏、多看文章评论、多自我学习,才是上策;千万不要“家有破帚享之千金”,那是不会进步的。

附记 二

WE300B原始规格资料─灯丝5.0V/AC或DC/1.2A、屏流60mA/300V时、放大因数3.85、屏阻700Ω、栅极至屏极互导5500μMho、最大屏压450V、最大屏耗40W、最大屏流100mA自给偏压/70mA固定偏压、栅极-屏极电容15μμF、栅极-灯丝电容9μμF、屏极-灯丝电容4.3μμF、脚座WE100M或WE115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