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思想漫谈之一,企业家之仁—评论

 icecity1306 2014-11-05
读完这篇文章,再联想到孔子学院美国闭馆事件,真是何其感慨!
割断文脉可悲之处就是如此——什么都要翻译!
中医科学吗?需要西医学来证明。
经络存在吗?需要物理学来验证。
“仁”是什么?需要“热学定律”解释。
“利”是什么?需要“热学定律”洗白。
滑天下之大稽!再这样下去,我们总有一天需要请教日本的“中国通”,才能知道孔子到底讲些了什么?所谓愤青,情何以堪?
城市,已经到处钢筋水泥;文化,不能再有殖民痕迹!
很多传统科学,不是不对,而是世人不懂。搞学术的不看,普通百姓当然更加无从知晓。呼吁大学,别拿英文教材标榜自己,先研究一下古人的观点。或许还能助你科研自成一家。
很多传统思想,不是脱离当今实际,而是“误解”很深。
很多人误解了弗洛伊德,很多人误解了孔子。
举“利”,儒家思想如何说的?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看下:
1承认合理性——“利”是什么?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生存动机儒家并不排斥。儒学不是封建,“存天理灭人欲”那套,朱熹小儿之过,犯了修正主义错误,实非儒学正统。
2揭示统一性——“利”为什么?
强调共赢,而非“零和博弈”。为何不能“见利忘义”?因为,如果那样,轻则丧失生意基础(信任),重则招致牢狱之灾(犯罪)。“义”是道德,属于“超我”范畴;“利”是欲望,属于“本我”范畴。贪得无厌,最终灭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倡导士农工商、社会繁荣,而非一己欢悦、一时得意。
3强调规范性——“利”怎么样?
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生意路子,需要合乎道德规范、法律制度,否则国家通缉你、民众鄙视你。(相比现在“小孩才讲对错,大人只讲利弊”观念,只能感叹人心不古)
强调不要贪图“蝇头小利”,而至“因小失大”。“诚信为本”,“与人为善”,而非“伤天害理”。“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粉丝营销、口碑营销这些正面例子,添加剂风波、地沟油风波这些负面例子,都在说明“先做人再做事”真的无比正确。
我们曾经笑话古人“买椟还珠”,我们今天“奉金乞讨”(捧着金碗要饭),最终也会被后人所耻笑。
儒学思想,不仅目的正确,而且手段高明,足可纵横商界!
结论:不是古人不对,而是今人不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