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族图案

 非遗时光 2014-11-05

美的源泉

大漠南北广阔的草原,从来就是我国北方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考古发掘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存。蒙古族是蒙古高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虽然蒙古民族共同体是在13世纪形成的,但组成蒙古族的蒙古各部都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他们与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与我国历史上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等古代游牧民族,与更早期的原始人类,都有着某种程度的渊源或亲缘关系,他们之间的文化传统有许多是一脉相承的。在民间美术方面可以找出明显的发展传承轨迹。

《墨子·节葬篇下》云:"尧北教乎八狄。"狄与尧并称,狄人出现于唐尧时代,居北方。狄,来源于狄历,简称北狄,曾是北方民族的统称或泛称。匈奴语"颠连"是"天"的象征,是北方民族至高无上的天神。

《史记·匈奴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荤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迁徙,中国谓之匈奴。"服虔注:"尧时荤粥,周日猃狁,秦日匈奴。"

古代东方沿海地区有个鸟王国,与古史传说中的太嗥、少嗥有关。"太嗥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名官。"太阳崇拜的东夷部落集团共有九部,合称九夷。太嗥、少嗥与红山文化有密切关系,对以后的东胡文化有直接影响。

历史上北方阿尔泰语系各部族普遍信仰一种原始宗教一一萨满教。他们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文化要素。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人类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是从图腾崇拜的社会阶段成长起来的。原始人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有生命的,"万物有灵"的观念统治人们的思想。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原始人普遍认为,一个氏族集团的一切成员都起源于某种动物与植物,或与某类动植物的祜护有关。这种动物或植物就成为他们的图腾。这样,原始人的自然和图腾观念融为一体,巫术信仰和万物有灵观念融为一体,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为自己造福。这种观念意识和信仰,长期地延续到阶级社会以后的各个时代,反映在图案艺术、风俗习惯、民间语言文化之中。

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意识,它形成了人类各民族的本原哲学的基础。所谓"阴阳相合,化生万物"和"万物生生不息"的本原哲学,正是基于人类这一基本意识。繁衍是生命无限的延续,"生者长寿,死者永生";太阳是周而复始的,"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主宰着人们的全部生活,蒙古族敬之日"长生天"。有的学者研究"蒙古"一词与长生天有关,即长生(或永恒)的部族之意。蒙古自称为青蒙古,是青色的圆天,青色的永恒的天的意思。这种思想意识渗透到蒙古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从蒙古族图案看也是如此。

蒙古族图案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是最有生命力的美的存在形式,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图案都是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

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发现了8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这里出土了蒙古草原最早的地母天神石雕像和最早的玉雕工艺品,还有最早的成排的建筑遗址。在陶器上有蛇体龙纹图案,考古学认为这是龙的起源时代,这种蛇体龙纹图案一直到现在仍广为流传。

距今7000年的敖汉旗赵宝沟文化,采集到的遗物中有鹿龙、鸟龙、猪龙等,还有蛇体龙纹,都具有原始氏族图腾的含义。

距今6500-5000年间出现了著名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中发现了鹗鸟(猫头鹰)、龟、鱼等动物形象的玉器,其中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碧玉龙、黄玉龙最著名,被形象地称为"猪首龙",躯干弧卷呈蛇形,颈背又似马鬃。这是多元复合体的神龙。

辽宁凌源、建平交界处牛河梁"女神庙"与积石冢群,标志着红山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有关专家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其显著特征是积石冢盘踞各山头,冢内小墓围绕中心大墓,四周中砌筑石框界,墓上封土积石,层层迭起,突出了墓主人凌驾于众人之上"独尊"的地位,可见墓主人拥有"王者"的权力。这是早期礼制的雏型,成为维系社会关系的规范,也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女神庙的发现对北方民族文明的起源史、宗教思想史和美术史的研究都提出了新课题。

在女神庙附近的大平台与女神庙关系密切,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崇拜共同祖先的宗教活动场所。距女神庙4公里处的"转山子"高台是人工堆砌夯筑的巨大建筑物,平而呈圆形,周壁以大石垒砌,中心以土夯实,再往上用大石砌第二层第三层周壁,中问再以土夯实,并逐层递收,成为阶梯状截尖圆锥体。基部堆石范围近万平方米,整个直径约百米,被学术界誉为东方的"金字塔"。

中国老一辈考古学家李济认为:"中国人要多多注意北方,这里是中华民族列祖列宗栖息坐卧的地方。倘若以长城为界限,中国文化及民族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是极大的错误。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夏商周三代之前,也就是四五千年前,应存在一个'早期国家'阶段,显然其具有不成熟性和过渡性,都处在从氏族演变到国家的转折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迹的时代恰好与夏建国之前的传说帝王时期相符。毫无疑闷,红山文化是北方民族文化的发端,也是蒙古族文化的开端。

红山文化祭坛以方圆二坛为主,方坛在北,表示大地,圆坛在南,表示天穹,古称天圆地方,是最古老的宇宙模式。圆坛南侧又有三个联的石圈,表示日、月、星三辰联璧。

到了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宗教已发展为十分繁盛的阶段。宗教观念渗透于当时的道德观念和艺术之中源于红山的龙文化,是北方草原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人中原后最终成为中华巨龙的象征。

在赤峰敖汉旗夏家店发现了距今4200一3500年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进入了文明时代的早期青铜文化,发现了数以千计的陶器,其中以"鬲"为多见。在敖汉旗大甸子墓地的发掘获得了一批珍贵的资料,工艺水平极高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图案比比皆是,其中多见的是饕餮纹(兽面纹)、夔纹、回纹、云雷纹、云纹(哈木尔)、蛇纹、鸟纹、蛇雁纹、植物花卉、犄纹、鱼纹、陶龙纹与兔纹等。

从图案的组织看,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适合纹样和单独纹样。图案风格自然活泼,朴实动人,显示了完整的形式美,具有重复、条理、节奏等美的形式。其图案的组织能熟练运用对称、平衡骨格章法,已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夏家店下层文化龙鳞纹(陶龙纹)的发达显然是继承了当地红山文化彩陶龙纹的传统。

夏家店下层文化图案艺术的高度成就是北方民族图案艺术悠远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可以说后来北方游牧民族的图案造形规律与装饰纹样都是从是从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开始的。

有学者认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已是相当成熟的独霸一方的方国。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在内蒙古、辽宁、河北三省区的邻近地带,包括京津地区。距今2800年时的夏家店上层文化,是由多种文化因素组成的发达的青铜文化,学术界一致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东胡文化。

出土的东胡青铜器有铜盔、戈、矛、回纹剑鞘、短剑、斧,还有成套的马具、鹿首刀、羊首刀、马首刀等。图案有蛇、龙、鸟、牛、狼、鹿、马、兔等动物形象,有哈木尔(云纹)、回纹等纹式,与夏家店下层文化有更多的一致性。这些图案仍然具有原始图腾保护神的神圣含义。

从较晚期的东胡饰牌看,其双牛、双驼、双马、双鹿、鹿、熊的图形和几何纹饰等都明显受到匈奴文化的强烈影响,而类似匈奴的艺术风格。东胡出土的铜器数量很大,品种很多,其装饰图案极为丰富,其中蛇纹最常见。"双头蛇铜饰件"、"双蛇衡蛙铜饰件"等蛇纹装饰都有蛇崇拜的神圣含义。还有"鹰虎博斗"、"大鹰展翅"、"三马拉篷车"、"阴阳短剑"、"十牛八马短剑"、"四羊头饰"等,都是非常著名的铜器,图案独特,制作精美。

到了战国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北方许多互不统属的氏族、部落逐步趋于局部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了一些较大的部落联盟。其中主要的两个联盟就是东胡和匈奴。

匈奴的手工业产品名类繁多。土、木、石、铁无不成为他们的加工对象。铜铁制品有镞、鸣镝(响箭)、马勒、斧、锛、鼎、壶、镜、刀、剑、香炉、饰牌、护面具,还有金甲、祭天金人、金饰片等。匈奴的地毯(希日特格)中多以涡旋纹装饰。各种马具如马鞍、马蹬、马鞭等均已出现。

著名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从商代一直延续到汉代,影响面极为广泛。在青铜饰件中出现了马,还出土有飞马的形象,显示墓主人借神马飞人天界的象征意义。这一点与萨满教将灵魂所在规定为上界、下界的宇宙观是一致的。

各种动物图案的铜饰牌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代表性的器形。其中有三鹿,双龙纹饰牌;各种动物组合形式有:虎/牛,虎/鹿,鹿/野猪,虎/鹰,虎/马/,虎/兽,兽/兽,豹/鹿,狼/鹿,狗/-5等;猛兽吞食弱小动物饰牌如:猛虎撕咬山羊饰牌,狼背鹿,龙虎搏斗等,表现了当时游牧人的世界观的文化意义。在两种动物二元对立的主题中含有强/弱、生/死、主动/被动、自然/超自然的对立关系,这些动物与原始图腾崇拜不能说没有关系。各种动物饰牌上方的圆环或变形圆环装饰及动物角部夸张处理的连续环形,除装饰意义外,也包含着对天界的某种隐喻。

"胡星"直译为"匈奴星",是匈奴民族的族星。《后汉书·南匈奴传》谓用"正月戊日"祭天。《说文》:"戊,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结也。"中宫为五龙绞结之地,故单于廷也称龙庭。此知匈奴民族的正月岁祭,是观察天象中的龙星,以龙星开始出现巡天为春天的来临。《匈奴传》又说:"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五月节,参去日四十二度,得旦见东方也。"日出为"旦",《匈奴传》说:"单于朝出菅,拜日之始生。"敬迎日出,同时祭偕日出的参宿。《史记-天官书》说:"参为白虎。"自虎星晨见东方,匈奴民族视为"战星"即"战神"。此知匈奴先祖均为虎神、战神的神格,与其尚武的习俗是一致的。龙祠祭虎,对解释北方草原的虎纹饰牌或其它虎形装饰,是一个新的启示。但龙祠主要祭龙。

青铜时代黄河上游的辛店文化彩陶上的"双犬纹"是体现犬图腾祖先崇拜的艺术纹样,是属犬戎的文化。《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日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北狄之国"应即东周、春秋时期活动于内蒙古中南部到晋、陕北部的北狄在一些古代记述中,犬戎族的祖源也可追溯到黄帝。疑黄帝姬姓也本出于戎。

《晋书·四夷传》说,西晋时匈奴人居塞者,凡十九种,其中有"黑狼种"。匈奴各部中也有很多是以狼为图腾的。祁连山是匈奴的发源地,春秋以前属犬戎的一支。所以青海辛店文化陶器纹样上的回纹、折线纹、狗纹,半山类型的葫芦纹、旋涡纹,马厂类型的蛙纹、刚字型纹、回纹、波折纹、圆圈纹、十字纹、折线纹等在匈奴地毯(希日特格)等工艺品中也最为流行犬戎文化中的图案通过匈奴代代相传成为蒙古族常用的一些装饰纹样。

以后的鲜卑、乌桓、契丹、蒙古等都传承、延续了东胡与匈奴的图案艺术。比如和林格尔乌桓墓壁画中的日月图,绘有太阳、三足乌、月亮、玉兔、蟾、马、牛、羊、鸡、犬、猪、乐舞百戏、飞剑、舞轮、杂技,祥瑞图绘有黄龙、麒麟、灵龟、白狼、白鹤、白马、玉马、赤罢(罴)、白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九尾狐等。多数为北方民族传统纹样。

十六国时期的甘肃酒泉丁家闸墓中图案有天、地、人间三个境界的景物。天、地、人间是萨满教的基本观念,看来佛教传人以前这个地区仍广泛流行萨满教。图案有白鹿、天马、青鸟、龙首、云纹、红日、金乌、东王公、西王母、蟾蜍、九尾狐、三足乌等。

辽宁北票冯素费1号墓也绘日中金乌、月中玉

兔以及星、云、鸟形回纹等。仍与北方萨满教崇天有关。

北魏北齐的图案仍用传统图案,绘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标方位,也有天河、太阳、三足乌、月亮、蟾蜍、龙凤、十二生肖图、西王母、伏羲女娲等。但缠枝植物、忍冬、莲花、摩尼宝珠、技乐飞天、护法神兽等佛教内容的图案增多了。

苏秉琦先生说:"五胡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民族活动地区出土的大量反映北方草原文化中原文化结合的、辉煌的北朝文化遗址遗物。从东汉末年的和林格尔壁画墓,到云岗石窟,司马金龙墓,北齐娄睿墓等乃至'平城'等北朝的都城建筑,以及在瓷业、农业、科技方面都是北朝留下的,堪称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它还带来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

(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164页三联书店)

契丹是东胡的后裔,辽代的语言属中世纪的蒙古语系统。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种类繁多.优雅精巧。辽代的民间各类手工艺相当发达,陶器、瓷器、车马具、面具、金银制品、服饰和辽墓壁画等都是北方民族传统艺术继承发扬的结果。

青牛白马是契丹人的图腾。辽代圣宗时代陈国公主与附马萧绍矩合葬墓中出土了精雕细刻的服饰佩件,上面装饰有手指节大的青蛙、蛇、蝎、龟、海螺、鸳鸯等玉雕:马具上镶嵌有金银龙凤。

辽墓壁画中绘有大量图案装饰,计有花鸟蜂蝶、仰莲盆景、龙凤、卷云纹、缠枝牡丹、鸟蝶纹、云龙图、云纹(哈木尔)、牡丹、卷草、飞天、狮、象、金刚、力士、刑纹,花草、门神等几十种。

辽三彩在辽代工艺美术中最为有特色。其典型器物鸡冠壶,也称马镫壶,仿盛水的皮囊,上装饰有多种纹样。辽三彩还有凤首瓶及太阳纹瓷器。蒙古族于13世纪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是北方民族继匈奴、突厥等民族后又一影响世界格局的民族。蒙古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打开了国际通路,便利了中国与波斯以及西方的接触,中国和蒙古的绘画与波斯的绘画得以彼此相识和交流。蒙古族在传播文化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朝文化是古老的草原游牧文化、中原的农业文化与西方、印度、波斯文化交融的结晶,也具有鲜明的世界性和开放性品格,它即丰富了中华文化,也极大的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蒙古族自身的文化和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图案艺术也是如此。古代蒙古人与东胡、匈奴、鲜卑、契丹一样都信仰萨满教。崇拜动物、祖先和巫术,"皆承认有一主宰、与天合名之曰腾格里,崇拜日月山河五行之属"所祈求的是幸福吉祥、渔猎丰收、畜牧繁殖、身体健康等等。

蒙古萨满教关于天空、太阳、月亮、北斗七星、启明星等天体的崇拜,是阶级社会出现以前古老的自然崇拜。对最高神"长生天"和二级神"九十九天"崇拜,是进人阶级社会以后自然崇拜的分化发展。

这时工艺美术很发达,在统治阶级中十分讲究金银器皿的制作与使用。大汗所坐乃金裹龙头胡床,鞍马带上亦以黄金磐龙为饰。常用的还有用各种图案装饰的银碗、火镰、金鞍、金银器、金盂子、银摇车、金带等。成吉思汗在与王罕的战争中也获得了金帐、金酒杯、碗具等。这些都是有各种图案装饰的传统的金银工艺品。在汗宫中依照窝阔台的命令,制成了许多金银的象、狮、马等动物和样式华丽的器皿和家具。宝座附近有一银制大树,四银狮承之......树顶一银制天使矗立其上,据说此树为巴黎工匠不涉所制。

1988年在内蒙古镶黄旗乌兰沟出土了金马鞍,上有浮雕鹿纹,神态安祥;还有海棠、缠枝牡丹、忍冬纹等花草纹饰,饰件华丽美观,工艺精湛。王国维曾指出在元朝或元以前,日月龙凤是当时服饰的装饰图案,保留了更古老的风俗。

元大都城北海团城玉瓮上有浮雕鱼龙,雄伟壮观,形若天地。另外故宫博物院藏有"青玉兽耳云龙纹炉",也是一件精致的玉制工艺品。玉龙飞舞,喷云吐雾,周围浅雕如意祥云和几何底纹。

福建福州元墓出土了石雕动物和人物,有女娲、麒麟、翼马等,都很生动。

元上都发现有石狮、石兽、龟趺、云纹(哈木尔)石刻,云龙花卉,石麒麟。元代天子质孙服一般多饰"四龙",穿云头靴、云肩。

北元和清朝时召庙建筑彩画中,图案装饰丰富多彩,有卷草、缠枝牡丹、记纹(图门贺)、云纹(哈木尔)、花卉,还有形体变化多种多样的龙、凤、佛教八宝、狮子、宝相花;门窗上雕绘各种几何图案及团龙、蝙蝠,古雅大方,变化纷呈,体现了北方民族传统风格与佛教艺术的结合。

蒙古族民间美术是广大牧民创造的。遍布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哺育滋养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它的形态绮丽多姿,种类繁多,内涵深厚,历史悠久,与北方原始艺术有着难解难分的本源关系。

人类在创造劳动工具和生产工具的同时,也创造了艺术。草原文化以两个系统平行向前发展,一个是牧民创造的民间美术,这是北方游牧民族本源艺术发展的延续;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职业艺术家的艺术,这是前者派生出来的。艺术家的美术是艺术大师创造的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是亿万劳动牧民创造的,并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推动着各个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

蒙古族民间美术,从哲学观念、艺术观念到造型观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所谓体系,即指民间美术在很多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渗透的,同时体现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哲学观念。民问艺术的哲学观念,也就是我们民族的哲学观念。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北方民族哲学诞生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期,红山文化"女神庙"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当时人们已创造了天圆地方的哲学,草原民族的天道观念这时已经非常明确,原始氏族对天体的崇拜与敬仰,对后来子孙影响极大,宗教观念渗透到了原始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图案"一词,蒙古族牧民称为"贺乌嘎拉吉",因为盘羊的犄角卷曲好看,所以类似犄角形的卷曲纹式称"乌嘎拉吉",而其他类型的纹样称"贺"。随着各种民间工艺制作的发展,人们把一切器物的造型、色彩、纹饰的总体设计称为图案。

图案在蒙古族文化中的表现几乎无处不在,它奠定了蒙古族文明史上最基本的内容,是蒙古族文化宝库中最重要、最丰富的遗产,涉及范围之广泛,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图案是依照设计好的图样,去制造一种物品或附丽于物品上的装饰,是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

在蒙古族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各种民间工艺品中看到常用的传统图案有:云纹(哈木尔)、回纹、犄纹、卷草、础纹、龙、凤、盘肠、八宝、普斯(圆形图案)、汗宝古、哈屯绥格、牛、马、羊、驼、狮、象、虎、鹿、狼、蝶、鸟、鱼、佛手、杏花、牡丹、莲花,还有山纹、水纹、火纹、旋涡纹、指纹、葫芦纹、几何纹等等。蒙古族人在创作各种民间工艺时,按着民俗观念而自由地表达情感、理想和愿望。民间工艺品大多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在这些器物的装饰纹样上,率真、自然、质朴、简洁、明快地表达着民族心理。远古时代的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青海彩陶纹饰的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及后来的匈奴文化、东胡文化等,给予蒙古族图案艺术以极大的影响。这不同时代的图案纹样,冲破时间的间隔,至今在蒙古族民间图案中仍然闪耀着瑰丽的异彩。

丰富多彩的传统图案作为民族美术的主线富于理想的追求和精神活力的象征手法,由于时代的不同,使各种图案在外形上有增减、变化,但是它的精神本质是永远不会变的。蒙古族图案的高层次内容也是精神的、心理的、审美的。从具体图案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得更为清晰。

红山文化"女神庙"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兰时人类祖先已创造了天圆地方的哲学。

太阳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普遍崇拜的对象。苍天广阔深远,那里不仅有日、月、星辰出没,而且有电闪雷鸣发生。悠悠苍天令北方民族先民感到神秘莫测,茫然不解。瞬息万变的苍天,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带来万物的繁衍和生长,有时也给A们带来不测之灾难。古代北方人渐渐的开始相信苍天有灵,而且是至高无上的灵,从而对它产生敬畏、.感激、依赖的崇拜心情。信仰萨满教的北方各民旅尤其重视苍天崇拜,视天神为高于一切之神。

《元史·祭祀志》说:"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这种拜天大典,从匈奴开始,一直延续到蒙古族,是北方民族最大也是最高的祭祀大典。《多桑蒙古史》记载:"鞑靼民族之信仰与迷信,与亚洲北部之其它游牧民族大都相类,皆承认有一主宰,与天合名之日腾格里,崇拜日月山河五行之属,出帐南向,对日跪拜。"蒙古人把天和神统统用一个名词"腾格里"来表示,腾格里有许多兄弟神,其中包括"巴图尔腾格里"(勇敢神)、"岱青腾格里"(战神)、"基雅嘎腾格里"(命运神)、"嘎尔腾格里"(火神)、"依达干腾格里"(女萨满神)、"巴尔斯腾格里"(虎神)等。蒙古族萨满教一直流传着九十九个腾格里(天神)的说法。在蒙古族心目中,天是具体的、实在的;天是至高无上的,永恒存在的;天是真理,是道德,是正义,是良知;天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忠诚的化身。蒙古族是敬天的民族,这种观念对图案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蒙古族远祖在太阳崇拜的影响下形成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蒙古包就是像圆天式的居处,是宇宙的整体,人住在其中就如住在宇宙母体之中,出入蒙古包如同出人母体,其上通天。

阴山岩画中的太阳神,鹿石文化中的太阳和鹿,民间录-5旗中的太阳和月亮等都是天体崇拜的图案。阴山岩画的日月星辰、星图、天神群像,反映着古代北方游牧人的天道观念,是对天体的无限崇拜。在阴山发现的天体岩画,最多的是太阳形,它的形状呈母喊蛾或o、o形等。在阴山岩画中的点点繁星,也反映了北方游牧人对星的崇拜及其天文知识。蒙古族民间对北斗七星的崇拜非常古老。

图腾崇拜是氏族时代的产物,是原始社会人类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是在图腾崇拜的社会阶段成长起来的,在原始社会造成了一个图腾文化的历史时期。图腾一词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部落的方言,其含义是"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当时的人们认为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种动物、植物或其自然物转化而来的,因此以为自己的氏族同该物之间有一种血缘的系属关系,一氏族的图腾对该氏族的一切成员来说都是神圣的。他们认为本氏族的图腾对氏族成员都有一种保护作用。< 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