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雅中国

 sun918 2014-11-05
要点
  • 1

    举办十年来,孔子学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 2

    孔子学院发展、运行存在的弊端

  • 3

    国际舆论逐渐对孔子学院发展不利

  • 4

    孔子学院应该如何打破瓶颈,继续健康发展?

121个国家,440多所孔子学院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软实力建设。比如,德国创办了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机构叫"歌德学院",西班牙创建了"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的对外文化机构也取了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性意义的名字——孔子学院,目前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国家把在世界各国建设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宣传中国形象、增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影响力不断提升。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一直如火如荼,国家汉办目前在121个国家建立了440多所孔子学院,根据计划,到2020年,孔子学院将在近500个世界大型城市设点,基本实现全球布局,推动汉语走向世界。

2014年4月 17日在北京发布的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世界已有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共计1086个,孔子学院已成为汉语推广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文化品牌。

从全球分布上看,欧洲、美洲和亚洲是孔子学院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分别为149所、144所和93所。欧洲以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开办的数量最多且规模最大,分别为24所、18所、17所、14所和11所;美洲以美国、加拿大和巴西开办的孔子学院数量为最多且招生规模最大,分别为97所、13所和8所;亚洲以韩国、日本和泰国开办的数量最多且规模最大,分别为19所、13所和12所。2010-2013年,孔子学院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以汉语言文化推广为主的普通孔子学院之外,还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如中医孔子学院、商务孔子学院、旅游孔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舞蹈和表演孔子学院、饮食文化孔子学院、茶文化孔子学院等。报告认为,特色孔子学院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推广中华文化的新途径,其特点是不再是单纯的汉语推广,而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

穷国往富国扔钱,部分中国人想不通

2012年5月17日,一纸突如其来的公告令孔子学院陷入了舆论的漩涡。美国国务院称,目前在该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必须于6月30日离境。中国外交部以及官方报纸迅即对美国政府的举措提出异议。虽然事态在中方的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但值得人们思考的是,与以往类似事件中"一边倒"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迥然不同的是,许多网民直指"孔子学院"劳民伤财,甚至为美国的举措叫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国自21世纪初以经济上的硬实力强势崛起之后,也成为世界瞩目的舆论高地。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应当对外输出中国价值观,在国际社会树立中国的善意形象。于是大力加强"软实力"建设,开设孔子学院就是其中一个便捷的途径。

肩负着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同时增进世界对中国了解的使命,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10年间,孔子学院已在全世界121个国家扎根。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人称"海外大跃进"。

看到孔子学院如此迅猛的扩张,许多人为之兴奋不已:这么多洋人都学习和仰慕我中华传统文明,真乃我民族之千年盛事。孔老夫子当年"道行于天下"的未竟理想实现似乎指日可待。但是,10年来,孔子学院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刷新纪录外,在教学质量和创新上始终却突破不多。一方面,孔子学院在大张旗鼓地创建,仿佛建成了多少学校好像就完成了任务,可以给国人一个圆满的交代一样。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和教材编制严重不足。在国外的孔子学院,甚至有很多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校舍、没有教师的"三无学院"。

过度追求数量上的冒进,其质量必须会大打折扣。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时,它的主要课程是"教老外识几个汉字"、"读些中国名著";10年后的今天,孔子学院铺下了越来越多的摊子,但深度远远不够:孔子学院还以这几个老套路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老外只能学到识汉字、包饺子、打太极等中国文化的一点皮毛。因此,尽管冠以孔子之名,但孔子学院最大的功能并不是宣扬孔子思想,而是"推广汉语文化的非营利性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甚至等同于一所"汉语培训机构"。表面上,中国价值观似乎在轰轰烈烈地输出了,实际上效果却不大。

此外,孔子学院的巨额亏损也一直为人诟病。每一所孔子学院的开办与运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为此国家进行了巨额的财政拨款。据报道,至今为止已经花了数十亿元之巨。这几十亿元人民币都是在赔本赚吆喝。德国某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曾直言:"当地大学之所以合作办孔子学院,主要是为了得到中方提供的一大笔经费,自己办语言班和演讲等活动。"

当然,孔子学院巨额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维护像孔子学院那样的网站,年服务费最多不过十几万元,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却支付了3520万元。财政部网站公布中直机构的中标公告显示,这个名为网络孔子学院网站运营服务项目的采购项目,采购人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中标供应商为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属网站招标,直属机构中标", 这些猫腻的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些部门的利益纠葛。

而中国公众的不满,由一则在中国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原作者已不可考的微博可见一斑:"以'汉语国际推广'为招牌的孔子学院,一年耗费多少税款?2008年预算高达16亿。此后更是一年更比一年多。希望工程历经20多年,也才募集50来亿元。与其以弘扬民族文化为理由,拿纳税人的巨款,慷国家之慨到国外去搞教育,为什么就不舍得花点钱给自己国家的公民?"早在2006年,身居美国的学者薛涌就曾发表文章批评孔子学院。据他估算,在美国建一所孔子学院起码也要几百万美元。中国这样一个穷国,却大把大把地往富国扔钱,让他有点儿想不通。"当中国的孩子连每年300元的年教育经费还拿不到,外来工子女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而流离失所,读书越来越难时,纳税人的钱却被挪到每年享受着将近7万元人民币教育经费的美国人那里,补充人家的教育开支。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的教育每况愈下,中国将越来越没有文化。这是弘扬中国文化,还是对中国文化的出卖?"

国际舆论普遍担心孔子学院成为文化入侵的工具

有专家曾对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进行了研究,发现自2005年开办以来美国社会对孔子学院的负面看法就呈总体上升趋势。而其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对孔子学院被当成一种政治宣传工具的担心。一些美国人甚至因为来自中国的志愿者中有共产党员而发起过对孔子课堂的抵制活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实属过虑。但从美国的角度看,特别是从美国独特的教育文化出发,以下事实确实不能让他们放心:

第一,孔子学院不是非政府组织,其总部与中国国家汉办是一套人马,两牌块子,典型的中国政府机构。而中国政府由于戴着社会主义的帽子,很容易引起美国人的疑虑。

第二,孔子学院不是像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那样作为一个文化交流机构而单独存在,而是进入了美国的教育体系,与美国的教育机构搞合作办学。美国社会一贯主张教育不能受政府的控制,地方化、多元化色彩明显,对来自国外政府资助的"渗透"自然更加警惕。

第三,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孔子学院在章程中强调不得其活动不得与台独活动等相关,强调对中国法律的遵守。这在美国看来,自然也有"干涉内政"之嫌。而且,每建一所孔子学院,中方不但提供资金,还提供教材和师资。而对此,许多美国人也是不放心的。他们表示愿意学汉语,但要自己编教材,并由自己的老师去教。

中国在对孔子学院的宣传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其网站、发行的刊物把中国领导人的指示、视察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这是内宣中的正常做法,但美国人看到了,只会进一步加深孔子学院是"政治宣传工具"的疑虑。而且,中国政府每年都至少由国务委员出面,举办规模盛大的孔子学院大会,这样的政府工程恰恰是美国人最不容易接受的。

由此可见,固然许多美国人属于担心过度,但孔子学院的运作方式确实与其教育文化观念大不相同,遇到抵制是迟早中事。小布什政府时期,教育经费被大量削减,许多美国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由于经费缺乏,因此与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合作开设了孔子学院或课堂。当时小布什政府与中国关系良好,尽管有人反对,也没有往心里去。目前,这些因素可以说是不存在了。奥巴马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拨款,重新把中国定位为头号竞争对手。相反,美国社会对孔子学院各方面的担心一直存在。这样,特别是在美国的大选之年,美国国务院出台这样一个公告就毫不令人意外了。

 

调整孔子学院发展战略,改变一成不变的输出方式

人们对孔子学院的种种质疑,究竟是认识偏差,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亟须改进?抑或是在对自我的文化认识中存在误区?孔子学院怎样才能真正起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呢?

欲使孔子价值在世界上更广泛地传播,首先应当具有更广泛的民族性。而现时中国的现状是,孔子精神与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大陆已经趋于淡化,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儒学、新儒学的研究恐怕国内学者不如海外的华侨华人学者。那么,背上"孔子"这块金字招牌的孔子学院,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更有多少人能够教授孔子的思想?诚如一些民间学者对于孔子学院的指责,"孔子学院还处在教汉语、太极拳的阶段,这些当然也是中国文化,但这些仅仅是'术',还不是'道'。"孔子学院的实质不过是对外汉语教学机构,或许可以略兼"宣传中国文化"之责,但却远远没有能够到达"宣扬中华文化价值观"的高度。造成这种困境的首要原因,是在"究竟要向世界展示自己怎样一种文化"的问题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孔子学院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向海外传扬中国文化、孔子思想,还是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薛涌就曾经表示:"孔子学院并没有对孔子的研究和其思想精神的传播有什么贡献。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教外国人中文而已,是资助人家的教育。"

当然,要把孔子的儒家思想推向更多国家,还要看孔子思想与当今世界的价值观的异同之处。孔子思想基本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说这种思想本身很高尚,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崇高文化,但也有其局限性,它在中国得到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统治者或政治家的目的。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的西方民众并不以之为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道理在他们的眼里是空架子。他们要的是民主和自由,每个人能平等地生存在美国这片土地上。这就与孔子思想有甚至有相当大的冲突。

海外人士提及孔子思想,常常大加嘲讽的是,孔子思想在中国流传几千年,中国人自己又做得如何?接受了孔子思想几千年教育的中国人,对外讲和平,修养很高。但对内往往野蛮专制,唯利是图的事情近几年来也是比比皆是。例如,毒胶囊毒奶粉都是源自中国。而在他们眼中,美国人对外霸道,但对内讲民主自由,尽量平等对待自己的国民。所以,美国政府驱赶孔子学院,也许不只是对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打击,很可能是美国人民意识到孔子思想对美国民主和自由带来冲突时,从而维护自己国家文化的一种行为而已。

同时,对于孔子学院,西方社会也一直质疑不断。西方民众往往对官方机构心存警惕,认为政府和权力不应插手民间机构。以这种视角看来,他们眼中的孔子学院是在输入价值观,搞"文化渗透",因此招致许多民众反感。

其实,文化交流必须得有媒介,像好莱坞电影那样,得有一个加工改造的过程。进行文化输出时,如果是民间的话就相对易于接受。比如,人家来翻译我们的著作,看我们的国产电影,这些也是文化输出,当中肯定有价值观。这种输出,不是强制输出,但人家愿意看,自然就达到所谓"输出"的目的了。但是如果以国家名义去做,就得慎之又慎。过多的政府行为,容易招致反感。 孔子学院那种一成不变的输出方式,显然应该有所改变了。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改变我们一些官员对孔子学院和文化交流的认识方式。文化交流不是一项政绩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文化交流规律办事。更重要的是,孔子学院目标还是推广文化,而文化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同,关键还是这种文化的吸引力与先进性,而不是我们投入资金的多少。如果我们不能够在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之实现现代化,成为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先进文化,表面上的工作搞得再好,孔子学院建得再多,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会仍然是一句空话。

结语
孔子学院应结合碎片化的现象,借助课堂,走出课堂,把教学重点放在增强中国文化融入当地社区的适应能力上,增强孔子学院的“融入”功能,扮靓美丽中国海外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