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多芬第29号钢琴奏鸣曲(多版本)

 SY雪梅 2014-11-05

 

贝多芬降B大调第29号钢琴奏鸣曲被多数专业人士誉为其最伟大的奏鸣曲,至少从分量与曲式结构上说的确如此,它在结构与构思的宏伟上超过了贝多芬之前与之后的三部作品,仅从演奏上说,与《迪亚贝利变奏曲》一样,它需要演奏者具有更为强键的体魄与精聚的专注力才行,然而,若以为这部作品考量的仅仅是“砸琴”功夫就未免偏颇了,其实,演奏的难度并不全在“力度”上,而尤其难在精神的专注上,我以为第三乐章是考量整部作品演奏优劣的关键,这个柔板乐章极深刻感人,它在精神世界的刻画上既使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也不多见,仅管它不算好听。

      贝多芬在第二乐章的草稿纸上这样写道“神圣的安谧——这里多么美妙,多么美好,上帝在这里,你在这里歇息一下好好侍候他”,与贝多芬同时代的音乐研究专家伦兹就认为这个乐章是“全世界集体痛苦之墓”,晚年贝多芬的精神世界逐渐回归于“天人合一”,这在后三部奏鸣曲与最后几部四重奏中表现的更为清晰,在这个乐章里,对命运的不满与激烈反抗已全然不见,而对命运安排的屈从与对上苍的俯首听命被无奈的联系在一起,人们(包括贝多芬)似乎屈膝俯首于上帝的圣光之下,等待上帝的怜悯与安慰,从篇幅上讲,这一乐章的长度几乎占了整部作品的一半,有专家说:这无论对于演奏者和听者,都需要巨大而集中的专注力,实为明理之言,任何一点的松懈都会使得整个“气脉”中断,毫无疑问,在这里,演奏有两点需要尊循:

一、一定要保持情感这条线的均匀强度与连续性,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中断,所有的主旨都在于:使这条情感主线绵延不绝。

二、精神一定要“沉下来”,沉到底,对比是必要的,但过于明显的强弱与力度对比,在这里不仅并无大意义,而且会破坏情感表述的“均匀度”,从而会颠覆整个乐章的气运脉落。乐句保持清晰的外形同样是必要的,但关键之处并不在此,而在于演奏一定要紧紧贴住这条“主线”,这才是这个乐章的“点眼”所在。       版本上,我首推肯普夫版,他的第三乐章尤其出众,如果说第一四乐章几个版本各有所长,肯普夫并无优势,我本人则相对更为赞赏他的第三乐章,它好就好在我上面说到的两点,钢琴的技巧与对比原则在这里都显得无关紧要,指键完全对应于内心体验,完全是内心情感趋使下的“产物”,完全服从于作品的精神与音乐本体的脉博,这绝对是“正宗不走样”的德奥精神,从第一个音符开始一直到结束,肯普夫的演奏像磁石般的“吸”着你,没有片刻的松懈与语焉不详,分句晶莹透彻,音粒熠熠闪光,十分清晰,展开部的变奏部分美不胜收,作品本身强大而深沉的精神体验第一次让我感到曲式分析在这里无关紧要,甚至多余,我们只需静下心来跟上它的脉搏,其实,整部作品演奏中,德意志传统精神所派生出的冥思暇想气息与管风琴般严整的诠释风范确实是被肯普夫令人信服地融于一体,第一乐章充满鲜明的对比,他把贝多芬时尔深沉、时而狂傲不羁的个性刻画的很鲜明,在第四乐章我们也可以看到肯普夫处理贝多芬赋格段落时形式与精神并重的方法,由于贝多芬的赋格在形式上并不“规整”,肯普夫尤其注意到句型与旋律线的清晰,通过结构的清晰来展示出赋格的精髓,不以力度与幅度取胜,但演奏依然雄健而酣畅。       古尔德这版“槌子键琴”出乎意料的好,第一次听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没想到古尔德会把贝多芬这首力作演奏的这版雄浑厚实、沉重稳健,与其已往利落飘逸的琴风迥然不同,说实话并不比肯普夫逊色,速度在我听过的版本里偏慢,但并为让人感到拖曳与过分的迟滞,第一乐章显然比贝多芬标注的132拍大为减慢(附带说一句,没有人能以132拍的速度弹,最快的施纳贝尔也达不到,一般都把握在115拍左右,而古尔德还要慢),力度显然非古尔德所长,但演奏筋骨突显、精脉峥嵘,以足够强大的精神取胜,古尔德力争把每个音符“弹实”,使其连成一条条结实的音流,短小的谐谑曲都十分耐人咀嚼击弹,第三乐章尤令人侧目,古尔德发挥了他在处理慢板乐段时的神游气色,精神超然于键盘之上,高音区域令人浮想连翩,如果说肯普夫弱化了对比,古尔德更进了一步,演奏技术性的考虑退居其后,唯余下思想的遨游,音色不算漂亮,从“好听”的角度讲,并不如他指下的巴赫,如展开部变奏这一节(8.36分),音色并不像我期待的那样美,但精神足够扎实,不擅主调音乐的古尔德能把这一乐章演奏的如此气运绵延、如此深沉啸咏,足以令人起敬,再现部分则如掀风浪、击键如锤,声音荡人心脾,确是不凡。       布伦德尔此版给我全新感觉,与巴克豪斯、肯普夫都不同,你找不到承袭或传承的元素,很难为他归纳,他带给你的是完全的“现代感”,第一乐章一开声,其音质音色就与德奥模式明显不同,那种通透与灿亮是现代的,触键有力、音粒饱满,有筋有骨,节奏顿挫,强调强弱间的对比,两极幅度拉的较开(德奥一般不会将演奏的两极拉到如此之大),运行算不上多么流畅,仔细感觉还有些磕磕绊绊,但却显出了运筹较为圆满和胸有成竹。主要不足我个人以为在第三乐章,如果听惯了肯普夫,你会很不适应布伦德“跳越的脉博”,一般的演奏家可能会在别的章节里“乖离”,但不会在此,到了这里都会紧紧靠贴住这条主线,一丝不苟,片刻不敢游离,正宗不走样是唯一尺度,顶多是贴的紧不紧,但布伦德尔的演奏似难用准确于否来估评,他的“脉博”就与众不同,音符的流动显得缺乏生命活力,难以让人理清这里的由头脉络,听者的表情就很难与演奏者的表情同步,一直到第7.41分钟才逐渐“靠谱”,但仍是若即若离,向此等完全“现代化”的演绎,实在另人颇费思量,一音一符细细品味,都难与跟上演奏步伐,从“忠实感”的角度讲,这章演奏不免让我心生疑窦,在我看来,布伦德尔似过于关注运行的跌荡起伏和音粒的清晰,却多少忽略了整个大的经纬脉络的通畅,演奏显示出如管风琴般的纷繁缛丽与沉积气息,但在作品本身巨大而深髓情感的表达上未见突出特点,“多维”有时是把双刃剑,用在这里固然是丰富,但有时也不免会让精神分散,这个乐章需要的不是空间的拓展,而是主题表情的强度与伸张,但末乐章实在好,演奏的精彩纷呈,三重赋格段落弹的层次清晰、指向多维、可谓是又整又立,尤为难能可贵之处这是现场版,真是光彩陆漓,一气呵成。          在诠释贝钢奏大家中,吉列尔斯很突出,从丰富的角度讲,我甚至以为他仅次于施纳贝尔,他的丰富首先在于“梳理”,他美化并梳理了贝多芬,其结果是将贝多芬的生命质地与音乐语言更加清晰而有声有色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首“槌子键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他的特点,第一四乐章很令人满意,它几乎包纳了作品所需要的一切,既有力度幅度,又有精微蛩鸣,力大之处声如钢铁,更加突出了贝多芬的创作本意(为新式大钢琴而作),表现出强劲的动力与宏伟构思,可谓是沉重而又沉着,体现出吉列尔斯在演奏贝多芬时偏“沉”的一面,同时,比性在几个版本中很突出,尤其在轻与重、力与柔、快与慢上表现出来,第三乐章呈示部较好地揭示出精神的倦意与疲态,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很自如,间距与尺度的把握一流,左手键的烘托与过度都显出大家气色,使的气运贯通,音断而意不断,略微不足也有,首先是呈示部的解读虽然准确,但也感觉有些松弛,其次是展开与再现部分有些过于关注于效果,一个明显的征徽是强化对比,突起的强化与弱化、突然的起动与歇息一时让人难与适应,效果上确是不错,只是聆听时需要听者与以更大专注,也与贝多芬赋于这个乐章的精神偏远。

 
 肯普夫1964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