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生与书斋

 文苑折枝 2014-11-06

书 生 与 书 斋


 

 
 
 

刘 瑞 国


 

真正的书生的最爱是什么?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都不是。


 

真正的书生喜欢的是书斋。


 

书斋,最早的大概推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而后要数盛唐杜甫的“草堂”,中唐刘禹锡的“陋室”。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禹锡的“陋室”,应该说是最早形体完备的书斋了。读《陋室铭》中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些优美的句子透出室内的温馨,室主人的精神生活的雅致。特别到宋元明,士大夫对书斋日见钟情,清后渐多。


 

士大夫对书房命名上很有讲究。一般以庐、堂、室、轩、斋、阁、屋等为中心词,前面冠以修饰语作为书房名.有的书斋,与主人的名字相关。南宋辛疾弃,号“稼轩”,而“稼轩又是他的书斋名。明代归有光,别号项脊生,“项脊”也是他的书斋名。以书斋为别号,可见主人对于书斋喜爱之至,那是怎样的情趣呢?“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桎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一丈见方的项脊轩,四周环境是那样幽静,室内的光线是那样的明亮,读书情趣是那样令人陶醉,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是那样的自得其乐,静、亮、雅。难怪小姨也心向往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是归有光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小妹的话。“三言”的作者冯梦龙,自号墨憨斋主人,他的书房名即墨憨斋。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同时是他的书房名。不少书斋还寄托着主人的巧拙、脾性、品位、志向、情怀。如张溥的《七录斋》,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都要亲自抄写,抄写好诵读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而他们书斋起名为“七录斋”。明杂剧家茅维升才高八斗,睥睨一世,自题其书房为“凌霄阁”.清“桐城之祖”姚鼎,他们的书房称之为“惜抱轩”,寄寓珍惜抱负之意。被鲁迅认为耿直得有些 “迂”的方孝孺,他的书房为《逊志斋》.闻一多把自己的书房叫“二月庐”,什么意思呢?原来“二月”,指寒暑假的两个月.据他的同学说, 闻一多的学习很用功, 连寒暑假的两个月也闭门读书.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有不为斋》。儒家崇尚有为,道家倡导无为,林语堂认为,人生在世,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年轻人大多是从鲁迅的文章里了解林语堂,其实,林语堂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学者,学贯中西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国的书生不乏君子,君子固穷,他们的物质生活不很如意.于是他们常在困窘中自嘲自解,书斋便成了他们的精神慰藉。沈从文,青年时代居北京湘西会馆,因其室狭窄潮湿,戏题居室为“窄而霉斋”。张恨水的居室逢阴雨四合之际,全家将盆罐,各就各位,等待漏雨,故起名“待漏斋”。


 

名师与高徒有缘,耳听面授往往于书斋。前些时候,读到北大一高才生回忆,他在北大教授的书房里聆听教诲的情景。北大教授的住房不大,书房却占据大半,在这样的书房里,真有“坐拥书城”的自豪。这令我想起徐志摩的回忆,他说,在剑桥的学问都是在导师的书房里,被导师的烟斗熏出来的。


 

中国的书生,喜欢书,的确可以嗅出他们的书卷气。


 

中国的书生自有别致的生活情趣,他们自有其品位,尤以注重营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尤其是当今,生活、物质条件改善了,他们喜欢精心装点自己的书房,即使是暂时还不富裕的,也不会忽略有一个精神栖息之所——书斋——那怕是狭小的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