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视角第1055期:传说中的“马歇尔计划”恐浪费百姓钱财

 桃李春风189 2014-11-06
 

  政府为过剩产能找海外出路,是要补贴的,等于拿纳税人的钱维持过剩产能。本来过剩产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政府补贴却让它们成了必须不断维持的问题。更有甚者,政府可能会刺激出更大的过剩产能,然后需要花更多纳税人的钱,纳税人被拖入黑洞。

  作者:凌书岩

  媒体传言,中国要推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将大举在亚非拉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投资基础设施,以给国内过剩产能找到出路。媒体把这个传言中的计划比拟为二战后美国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各方都在猜测,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个“马歇尔计划”。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计划,那么,它几乎可以肯定成功不了。

  首先,人们对“马歇尔计划”有误解。欧洲的经济复兴,“马歇尔计划”计划起了作用,因为当时欧洲急缺资本,但并没有起很重大的作用。欧洲经济之所以能够复兴,根本原因在于二战后,欧洲有一段市场经济的美好时光。直到福利思潮兴起,欧洲才又陷入停滞。

  所以,决定经济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观念和制度。只要欧洲人支持市场经济,即便没有“马歇尔计划”,美国民间也会投资欧洲。就像中国一搞改革开放,外资就踊跃来投,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推出“马歇尔计划”,中国一样获得30多年的高速发展。“马歇尔计划”不过是拿美国纳税人的钱为欧洲复兴锦上添花。相反,欧洲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资本稀缺程度大大缓解,但因为政府管制增多、福利病发作,经济照样停滞。

  对亚非拉的援助,如果不能改变当地人的观念和制度,那必然归于无用。美国、欧洲在这方面已经失败很多次了。当然,媒体传说,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为国内的过剩产能找出路,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更危险。

  国内某些产能为什么过剩?是因为没有找对市场需求。当然,其中一部分过剩产能是政府刺激经济的后遗症。所谓过剩产能,不是真的产能过剩了,而是错误的产能。错误的产能售价弥补不了成本,本来就应该停止,让资源重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现在,政府要为过剩产能找出路,那好,企业说,那我不过剩了,我继续生产吧。

  看起来挺美好,但是政府为过剩产能找海外出路,是要补贴的,等于拿纳税人的钱维持过剩产能。本来过剩产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政府补贴却让它们成了必须不断维持的问题。更有甚者,政府可能会刺激出更大的过剩产能,然后需要花更多纳税人的钱,纳税人被拖入黑洞。

  至于解决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问题,其实不用如此曲线且无效,只要汇率市场化就好了。政府可以在汇率市场化后,把外储卖出去,获得收入,并实施减税。搞“马歇尔计划”具有不可测的风险,比如刺激更多过剩产能,中国老百姓还没什么收益。

  所以,不管传说中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目的为何,都不可能达到,并且还可能产生更恶劣的后果。

  要解决过剩产能,一是让企业调整,二是消除市场障碍,让国内的老百姓收入增加、购买能力增加。中国有一些企业做得不错,它们愿意参与海外竞争,就让它们自己去参与好了。千万不要把维持过剩产能当成解决过剩产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