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炎、痢疾,阑尾炎,肠痉挛

 oqoq 2014-11-07

肠炎是一般表现是腹痛,大便1日数次至十数次以上,如稀粥状、液状或含有未消化物;痢疾的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粘液样便,可有全身中毒症状。肠炎、痢疾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类。

(一)治  疗

急性肠炎、痢疾及慢性肠炎、痢疾分别按以下常规灸法灸治。

急性肠炎、痢疾常规炙法

 1日
 水分(单穴)

天枢(双穴)

气海(单穴)各灸30分钟
  2日

 大肠俞(双穴)各灸25分钟

腹结(双穴)各灸30分钟
  3日

 肾俞(双穴) 各灸30分钟

照海(双穴)各灸25分钟
  注:以上穴循环灸至愈,每日灸脐30分钟。

慢性肠炎、痢疾常规灸法

 1日
 中脘(单穴)

足三里(双穴)各灸30分钟
  2日

 水分(单穴)

天枢(双穴)

气海(单穴)各灸30分钟 

3日

 肾俞(双穴) 各灸25分钟

气冲(双穴)各灸30分钟
  4日

 期门(双穴)各灸30分钟

太冲(双穴) 各灸25分钟
  5日

 关元(单穴)灸30分钟

曲骨(单穴)灸30分钟

三阴交(双穴)各灸25分钟
  6日

 肾俞(双穴)各灸30分钟

复溜(双穴)各灸30分钟
  7日

 大肠俞(双穴)各灸25分钟

复结(双穴)各灸30分钟
  8日

 小肠俞(双穴)各灸25分钟

长强(单穴)灸60分钟
  注:以上穴循环灸,每日灸脐30分钟。

 (二)急、慢性肠炎、痢疾病例

例1  齐××,男性,29岁,住河间县沙河桥乡。来津做木工。1956年8月27日来诊。

(1)症状:于就诊前一天腹泻8次,服药未愈,就诊当日,一上午又泻下6次,呈稀粥样,伴腹痛,不思饮食。脐周有触痛。

(2)印象及治疗:急性肠炎。治疗:先灸水分、天枢各30分钟;再灸中脘、气海各30分钟,关元60分钟。两组穴依次使用,不间隔时间。灸完第1组穴,腹痛减轻,感觉很舒服,灸完第2组穴,又泻下稀便1次,量很少,自觉已无不适,此后未再泻下,痊愈。

例2  姚××,男性,20岁,住天津市西门内大街。1960年7月13日初诊。

(1)病史及症状:于就诊前两日开始腹泻,日十余次,伴发热,就诊前一日经医院治疗,热退,腹泻未止。就诊当日已腹泻15次,均为黄色稀便,多泡沫。

(2)印象及治疗:急性肠炎。治疗:灸水分,天枢各30分钟,余热灸脐30分钟,每日灸2次,连灸3次而愈。

例3  王××,男性,50岁,住天津市和平区柳州路。1980年6月28日来诊。

(1)病史及症状:患者于1周前患痢疾,经医院治疗未愈。现症:下痢红白相间,每日4~5次,里急后重,脐周腹痛,体温不高。

(2)治疗:同例2.灸后矢气若下次,腹痛立止,全身感觉舒适,只灸1次而愈。

例4  裘××,女性,77岁,马少群的老伴。

(1)病史及症状: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震后生活颇不正常,加之暑湿困扰,积累成疾,裘氏于8月17日开始下痢,由每日2 次渐增至每日7次,全为红白相间的脓性便,食欲不振。

(2)治疗:拟9组灸穴:①水分、天枢各30分钟,气海60分钟;②大肠俞、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③肾俞30分钟,照海25分钟;④小肠俞、三阴交各25分钟,左大横30分钟;⑤中脊内俞25分钟,气冲30分钟;⑥三焦俞30分钟,熏灸肛门60分钟;⑦心俞25分钟,期门30分钟;⑧肝俞25分钟,章门30分钟;⑨命门、腰俞、关元各30分钟,中极60分钟。因患者以往有长期用灸之习惯,故每日予灸2~6/组穴。灸4天后,病情好转,大便已无红白相间之脓性物,量少而硬结(不能认为无脓血即病愈,必待大便形状正常方可止灸)。至第5日,突然大便又增多,初为硬便,随之泻下红白相间之脓样便,一昼夜共14次(肠中仍有积滞,故有硬便,混浊未净,故使再度下痢),不思饮食,卧床不起,手足凉,脉搏92次/分,神志愰惚,胃脘及脐周胀且硬,于夜间3点钟开始灸治。先灸心俞25分钟,肾俞30分钟,灸完脉搏降至86次/分,再灸合谷,太冲各25分钟,灸后手足即返热。此后按前9组穴,每日灸3~6组,循环灸。1周后,下痢减至1天7次,胃脘及脐周硬痛消失,进食增加,精神显好,但述,灸心俞时感觉难受。灸至第8日,大便减至1天2次,脓血已元,为少量硬便,灸至10日,大便1天1次,软硬相兼,突觉周身发冷(老人泻痢,最伤肾气,肾虚则形寒,此非表症),予灸肾俞、大肠俞、天枢各30分钟,照海25分钟,灸完,身冷已止。至此大便已正常,以后身体渐复元。

例5  赵××,男性,30岁,住天津市河北区粮店后街。1961年7月5日初诊。

(1)病史与症状:患者于1953年患腹泻,泻后有少腹重坠感,至今未愈。现症:大便每日1~2次,为稀便,肠气多,小腹胀,腰逡、纳差,畏冷食,脐周有触痛。

(2)印象与治疗:慢性肠炎。嘱共自灸: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2日,水分、天枢各30分钟;3日,关元30分钟,三阴交25分钟,中极60分钟;4日,肾俞30分钟,照海25分钟;5日,大肠俞30分钟,气海60分钟。以上5日穴循环灸,每日灸脐30分钟。共灸20余日,诸症悉愈。

(三)临床体会

西医一般认为,肠炎、痢疾主要是因致病菌侵犯人休所致,治疗则主要应用相应的抗菌药物。中医则以为,此等病症除了“邪气”(相当于细菌等)的作用外,机体自身的功能失调也是导致发病的一个原因,而且往往是更主要的原因,这就无怪乎象灸、刺疗法这样的以调整机体功能,经常为主的疗法治疗肠炎、痢疾等往往捷效。《伤寒论》云:“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指出机体有自我修复及抗病的功能,医者若善于调之,使“阴阳自和”,则许多种病症都可随之而趋于痊愈。

温灸治肠炎、菌痢,急性者每可速愈,慢性病程者,疗效也相当好。泄痢伤人甚速,体弱,年迈者患此症颇易出现变症,应尽早治,当痢疾灸至脓血止而大便形状尚不正常时仍须继续灸至正常为止。

十七、阑尾炎

疼痛的确切位置有70%-80%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病常首先在脐或上腹部出现阵发性钝痛,逐渐加重。此时的腹痛由于炎症侵及阑尾粘膜下层,刺激内脏神经,故病人常不能准确地辨明经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阑尾所在部位,呈持续性痛,右下腹痛是由于炎症波及阑尾浆膜,刺激体神经所支配的壁层腹膜所致。但也有部份病人腹痛开始即在右下腹而无转移的特点。

起病时可伴纳呆、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及头晕、头痛、身倦无力等全身症状。高热者常提示阑尾已化脓或形成坏疽。检查则麦氏点(脐至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1/3处)有局阴性压痛及反跳痛。阑尾穴(约在足三里下1.5~2寸处)有压痛。

(一)治   疗

按阑尾炎常规灸法灸治。

阑尾炎常规灸法

1次
 肘尖(双穴) 各灸25分钟

右腹结(单穴)灸30~60分钟(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次

 下脘(单穴)

天枢(双穴)

气海(单穴)各灸30分钟
  3次

 大肠俞(双穴)各灸25分钟

府舍(双穴)各灸30分钟
  注:1.每日上、下午各灸1次,上穴共一天半灸完,然后循环灸。

        2.每日酌灸阑尾痛处数次,每次灸20~30分钟。

 十八、肠痉挛

此症属肠道神经宫能症范畴,相当于中医的肠疝痛,疼痛多为发作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常位于脐部,或延及四周。

(一)治  疗

病程短者,灸脐及脐周诸穴即效。病程长者,治疗重在肝、脾二经,可按“肝病常规灸法”灸治(见肝炎栏下),也可酌情熏灸会阴及前****。

(二)肠痉挛病例

例1 左××,男性,32岁,住天津市西门内。1955年4月25日初诊。

(1)病史及症状:患者有腹痛已数年,经中西医灸治不效。现仍每日晨4~5时开始腹痛,伴有逆气上冲,食欲不振,腹胀痞满,全身无力。按之,脐旁硬痛。

(2)治疗:嘱其自灸:1日,外陵30分钟,脐60分钟;2日,天枢、足三里各30分钟;3日,腹结30分钟,关元60分钟;4日,期门30分钟,中极60分钟;5日,肾俞30分钟,照海20分钟;6日,命门、三阴交各30分钟;7日,灸意舍20分钟,膻中30分钟,气海60分钟。以上7日穴循环灸。灸3天后,腹痛减,腹部痞块显小。灸1周后,夜间矢气频,腹中痞块时聚时散,然腹痛未发作,又灸数日,腹中痞块消,一年后随访,告知一直未再犯病,食欲颇好。

例2  尹××,63岁,住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

(1)病史:患肠痉挛多年。

(2)治疗:按肝病常规灸法灸治,显效较退,以后改用熏灸法:将灸筒内艾药点燃后,敝盖烟熏涌泉穴各30分钟,会阴及阴襄各60分钟,连熏7天,腹痛竟逝,按腹部亦无压痛。

(三)临床体会

肠痉挛一症,多为寒气下袭,肝经局促,使腑气不能下行所致,故主用肝病常规灸法治之,但有时尚须熏灸前后二****(肝经绕阴器)。熏灸法对肠挛痛,肛门及外生殖器疾病及腹股沟疝等均有良好疗效,熏时觉灼热即离高些,以温热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