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五(4)

 束薪叟 2014-11-07

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东五(4)

  瓠子河州东南七十里。其源自直隶之滑县开州流入界,此其下流也。《史记·河渠书》:元光中,河决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后二十余载,天子自临决河塞之,作瓠子之歌。苏林曰:鄄城南有瓠子堤。《州志》:故黄河自州东南三十里合瓠子河,同注会通河。州南又有金堤,迤东北抵东阿之安平镇,即汉堤故址也。今瓠子河,详见直隶开州。

  濮水州西南七十里。亦自直隶开州境流入。《左传》:哀二十七年,齐师救郑,及濮。即此水也。应劭曰:濮水发源陈留,入于巨野。《卫风》所云桑间濮上,谓此水也。郦道元曰:濮水有二源,一上承济水于封丘,班固所云濮水首受济者也,东北流,右会别濮水。一受河于酸枣,杜预所云濮水出酸枣,首受河者,东至乘氏县,合济水入巨野泽,昔庄周尝钓于濮水,有钓台在州东南九十里,其地亦名蒲汀,濮水所经也。今济绝河迁,濮水源流,不可复考矣。封丘,今河南开封府属县。酸枣,见河南延津县。乘氏,见曹县。

  胡柳陂在州西。有土阜相连。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勖自濮州引兵而西,营于胡柳陂,与梁军大战,军溃,王据高丘,收散兵,军复振。陂中有土山,夺据之,破梁军于土山西,进攻濮阳。即此。胡氏曰:陂在州西南,临濮县界。《地理志》:胡柳陂,濮阳地名。去陂西十里,有马军寨,土人讹为黄柳陂。濮阳,今直隶开州也。《寰宇记》:陂在州东北二十里,恐误。雷泽,在州东南。《括地志》:雷泽县郭外西北隅,即故泽也。郑玄云:《禹贡》雷夏既泽,盖二水相触,而合入此泽云。今亦见曹州。

  麻家渡在州东北。昔为大河所经。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如杨刘,复循河西上,军于麻家渡。亦曰麻家口。石晋天福九年,契丹入犯,自马家口济河攻郓州,命保义帅石ど守麻家口。是也。杨刘,见东阿县。马家口,见东平州。

  卢津关在州西。旧为黄河所经。《水经注》:鄄城在河南十八里,河南岸有新城,宋王玄谟前锋入河所筑。北岸有新台,鸿基层广高数丈,卫宣公所筑。大河经此,谓之卢关津。台东又有小城,崎岖颓侧,台址枕河,俗谓之底阁城,疑即关津都尉治也。《新唐志》:临黄县东南有卢津关,一名高陵津。后唐同光元年,梁以段凝为大将,营于王村,自高陵津济河,剽掠澶州诸县,至于顿丘,即此。

  瓠河镇在州东南。《志》云:濮州雷泽县有瓠河镇,唐景福初,朱全忠击天平帅朱,败于斗门,屯军瓠河。即此。刘桥,在州南,唐光启三年,朱全忠攻濮州,与兖、郓帅朱瑾等决战于刘桥,瑾等败走。《薛史》:临濮县有刘桥。胡氏曰:刘桥在曹州乘氏县东北,濮州范县西南。

  行台村在州东北。梁贞明四年,晋王军于麻家渡,梁将贺瑰等屯濮州北行台村,相持不战。五年,贺瑰攻德胜南城,为晋将李建及所败,退保行台村。又有景店,在麻家渡东。《五代史》:梁、晋相持,晋人立寨于景店,以防津要。又东北即杨刘镇云。潘张村在州西北,西南距杨村五十里。梁贞明五年,与晋军相持于河上,筑垒贮粮于此,为晋军所夺。既而王彦章破德胜南城,进攻潘张村、麻家口、景店诸寨,悉拔之,声势大振。胡氏曰:潘张村在大河南岸,河曲津渡处也。杨村、德胜,俱见直隶开州。王村即今州治,后唐同光四年,指挥使潘环守王村寨,以刍粟数百万叛附李嗣源于大梁。又州东北有石村,元至正十七年,刘福通陷曹、濮及大名、卫、辉诸路,诏答失八都鲁击之,分军于雷泽及濮州,以御福通。既而军溃。退屯石村,以忧卒。即此。

  范县州东北六十里。西北至朝城县六十里。春秋晋大夫士会邑。汉置范县,属东郡。晋属东平国。后魏建义中,改置东平郡治此。北齐郡县俱废。隋复置,属济州。唐武德二年,于县置范州。五年,州废,仍属济州。贞观八年,改属濮州。宋以后因之。元初,属东平路,寻复旧。今土城周七里有奇,编户十二里。

  范城县东南二十五里。春秋时属晋。战国时为齐地。孟子自范之齐,是也。汉置范县。后汉兴平中,曹操击陶谦于徐,陈留太守张邈以郡迎吕布兖州,郡县响应。程昱说范令靳允曰:君必固范,我守东阿,田单之功可立也。晋县亦治此。后魏神四年,叔孙建攻宋将竺灵秀于湖陆,不克,退屯范城。隋仍置县于此。唐光启三年,朱全忠与天平帅朱相攻,遣军围濮,使其弟罕救濮,至范,为全忠所败,全忠遂克濮州,进攻郓。明初洪武二十五年,为河所圮,因徙今治。廪丘城在县东南。春秋时齐邑。《左传》:襄二十六年,齐乌馀以廪丘奔晋。定八年,公侵齐,攻廪丘之郛。哀二十年,公会齐人于廪丘。二十四年,臧为会晋师取廪丘。《史记·齐世家》:宣公五十一年,田会以廪丘叛入赵。《赵世家》:敬侯三年,救魏于廪丘,大败齐人。汉置廪丘县,属东郡。后汉属济阴郡。晋属濮阳国。又兖州亦治焉。永兴二年,范阳王遣其属刘琨等击兖州刺史东平王于廪丘,走还国。建兴初,石勒寇邺,魏郡太守刘演奔廪丘。三年,为石虎所陷。后魏亦属濮阳郡,隋属郓州。大业初,并入郓城县。唐武德四年,又析雷泽县置廪城县。贞观八年省。又羊角城,与廪丘城相近,即春秋时齐乌馀袭卫羊角者。杜氏曰:今廪丘县西有故城,春秋时廪丘邑也。县所治城,春秋时羊角城也。其东北即故高鱼城。《水经注》:廪丘县东南有羊角城,当据春秋时廪丘邑而言。《地理志》:羊角城一名义城,今廪丘废城,地名义东保。是也。高鱼,见郓城县。

  顾城县东南五十里。《诗》:韦、顾既伐。此即夏商时顾国也。《左传》:哀二十一年,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即此。又范县有昆吾城。刘句曰:唐武德二年,置范州治于此。

  卧牛山在旧县西北三里。《志》云:县南三十里有凤凰岭。俱以形似名。黄河县东南七十里。其上流合瓠子河,自濮州流入界,又东北至东阿县,入会通河,亦云水保河。《志》云:宋漕运故道也,今有水保河巡司,亦在县东南七十里。仓亭津在县东北。《水经注》: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述征记》:仓亭在范县界,东北去东阿六十里,西南至东武阳七十里,大河津济处也。后汉光和末,皇甫嵩败获黄巾贼帅卜己于仓亭。兴平初,程昱守东阿,遣别骑扼仓亭津,陈宫来袭,不得渡。建安六年,曹操扬兵河上,击袁绍于仓亭津,破之。晋永和六年,冉闵与后赵将张贺度战于仓亭。皆此地也,今湮。

  大潴潭县东南五十里,即巨野泽之余波也。又有黑龙潭,在县南十五里。

  秦亭县南二里。《春秋》:庄三十一年,筑台于秦。杜预曰:范县西北有秦亭。是也。魏收《志》:东平郡尝治范县之秦城,即秦亭矣。《志》云:县东北四十余里有鲁西门,旧有石门,高数尺,盖鲁、卫之郊云。

  观城县州西北七十五里。东北至朝城县四十里,西至直隶清丰县五十里,西南至直隶开州百里。古观国。汉为畔观县,属东郡。后汉更名卫国县。晋属顿丘郡。后魏亦曰卫国县。隋开皇六年,改曰观城,属魏州。唐初,属澶州。贞观十七年省。大历七年,复置,仍属澶州。宋因之。皇初省。四年,复置。金属开州。元改今属。土城周九里有奇,编户十里。

  古观城在县西。古国也。《左传》:昭元年,赵文子曰,夏有观扈。应劭曰:此即观也,夏启子太康弟所封。周显王元年,齐伐魏,取观津。高氏曰:观邑临河津,故曰观津。《竹书》:梁惠成王二年,齐田寿帅师伐赵,围观,观降。汉置畔观县。后汉建武三年,改封周后姬常于此,曰卫国,因为卫国县。隋改置于今治。

  临黄城在县东南。汉畔观县地。后魏析置临黄县,属顿丘郡。北齐省。隋复置,属魏州。唐初,属莘州。贞观初,州废,县属魏州。大历七年,改属澶州。宋因之。端拱初,省入观城县。又河牧城,亦在县境。《后汉志》卫国有河牧城,是也。隋开皇十六年,置河上县于此。大业初,省入临黄。瓦屋城,在县南三十里。《寰宇记》:《春秋》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即此处。按《左传》:齐侯卒,平宋、卫于郑,会于温,盟于瓦屋。温在河内,则瓦屋不在东郡明矣。杜预曰:瓦屋,周地。《寰宇记》误也。故黄河在县南。旧自直隶开州流经境内,入朝城县及濮州界。石晋开运三年,河决澶州临黄,是也。今湮。黄沟,亦在县南。《志》云:西自直隶开州境流入沟,侧有山支水出焉,东入虎掌沟,又东南入于黄河。临黄县以此水而名。又有龙潭,在县东南。《志》云:县有龙渊宫,汉武时河决于此,因筑此宫,今废。

  高陵关县东南八十五里。即卢津关也。旧属临黄县,亦曰黄陵津,其地与濮州分界。今详见濮州。

  朝城县州北九十里。北至莘县五十五里,西北至直隶大名府八十里,西南至直隶清丰县百里。春秋时,卫之东鄙也。汉置东武阳县,属东郡。后汉因之。魏、晋俱属阳平郡。后魏改曰武阳县,仍属阳平郡。北齐废。后周复置,属魏州。隋开皇十六年,改属莘州。大业初,属武阳郡。唐初,属魏州,寻属莘州。贞观初,复属魏州。十七年,县省。永昌初,置武圣县。开元七年,改曰朝城县,仍属魏州。元和中,改属澶州,寻复旧。天三年,复曰武阳县,未几,复曰朝城县。宋仍属澶州。金属大名府。元属东平府,寻属濮州。今土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六里。

  东武阳城在县东南。汉县治此。后汉初平二年,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武阳。三年,黑山于毒等攻东武阳,操自顿丘西入山,击毒等本屯,毒引却。后臧洪为东郡太守,亦治东武阳。袁绍围洪,洪死之。今围郭尚存,环水匝隍。晋永嘉初,兖州刺史苟破盗汲桑于东武阳。是也。升平二年,泰山太守诸葛攸攻燕东郡,入武阳,寻败还。太和四年,桓温伐燕,引舟师自清入河,军于东武阳。后魏曰武阳县。隋因之。唐曰朝城。五代梁开平五年,晋将周德威攻博州,拔东武朝城。又贝州奏晋兵侵东武。盖因故东武朝城而名也。贞明五年,晋王存勖败于朝城,视河冰甚坚,遂渡河,攻梁缘河诸栅,悉陷之,遂进攻杨刘。后唐同光初,唐主伐梁,引兵屯朝城,即故县也。盖宋时迁于今治。

  故朝城县南十七里。《志》云:春秋时,齐桓公率诸侯朝周,会于此,因有朝城。唐因以名县,《旧唐书》:昌乐县有故朝城,唐改置县于此。《通志》:唐开元中,置朝城,在今县西四十里。宋明道二年,以河圯,移县治社婆镇,即今治云。又有古殷城,《旧唐书》:在朝城县东北十二里,隋元城县治此。元城,今为直隶大名府治。

  冠石山县东南七十里。昔时连亘数百步,今土阜仅存。

  黄河县东南二十里。自观城县流入,故道所经也。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勖自朝城引军乘冰坚渡河,拔梁杨刘寨。石晋开运三年,河决杨刘,西入莘县,自朝城北流,是也。今涸。《志》云:县西北旧有马颊河。漯河在县西南。北流入莘县界。《史记·河渠书》:河自积石、龙门,至于大伾,禹以为水所从来者高,水湍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