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蛋白尿——沉默的肾脏杀手

 ereader 2014-11-09
血液中有一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正常人的尿中一般不会有蛋白,因为肾脏中有对血液蛋白的过滤膜,蛋白质是无法通过这层膜的,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出现功能障碍时就会漏出较多的蛋白变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24小时0.15克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许多慢性肾病患者初起病时曾以为即使有蛋白尿,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不疼也不痒,根本无需理会。事实上,尿蛋白可不这么简单,它是肾有问题的信号。肾脏是人体排泄器官,如果此处有问题会影响人体,甚至致命。慢性肾病尿蛋白的发生不仅仅是营养蛋白的大量流失,而且加重病变肾小球的损伤。另外,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会滤出一些小分子的蛋白,但都可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长期的尿蛋白会使肾小管长期超负荷运转,这样就会对肾小管造成损害,研究已经证实,尿蛋白是造成尿毒症的第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它最大的危害在于毒蚀肾脏,加速病情向尿毒症发展。

  出现尿蛋白亦提示人体蛋白质的损失。蛋白质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物质,而且人体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它还是人体基因复制的重要物质。如果损失蛋白质的话,人体——这部机器将无法正常运行,生理机能减缓甚至停滞,直至死亡。因此称蛋白尿为沉默的肾脏杀手,名副其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