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称,会有意想不到的通血管作用

 11jiuge 2014-11-09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尽管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有了“立竿见影”的急救效应。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疾病的发展。很多人在进行支架手术之后仍然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现象。中医专家认为,冠心病患者常常“多虚、多郁、多痰、多瘀”,如果在治疗上从根本上采取补虚、开郁、化痰、活血四法,常常能够打通全身血脉,改善冠心病诸多症状的同时,真正让心肌局部供血才得到较为根本的改善。

中医看冠心病病因四大特点

多虚、多郁、多瘀、多痰

据了解,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王清海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气短、胸闷、胸痛、眩晕、头痛、咳嗽、水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于运用益气化痰治疗高血压和运用桂枝、黄芪等通阳益气、行气活血、化痰通络的方法治疗冠心病。他认为,冠心病的病因常有四大特点:

(1)多虚

冠心病好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群。所谓“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就是指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了。若再加上调养不慎,过食肥甘厚味或者劳逸过度,均可导致脏气虚弱,其中主要是心脏阳气虚弱。王清海说,心气虚,无力鼓动则血液运行迟滞,甚至血脉瘀滞不通,不通则痛。

根据临床体会,王清海还发现,在冠心病诸多病因中,心阳虚或胸阳痹阻是主要矛盾,这是冠心病发病的基础。正如仲景所说“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寒故也”。

(2)多郁

现代社会沉重的生存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加之七情的过度刺激,都是引起肝气郁结的外部因素。如果排解不当,则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而且肝气郁结是一个慢性积累和慢性损伤的过程,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逐渐发展,患者会有胸闷、胸痛的症状。一旦遇到强烈的情绪刺激,或者过度劳累,即导致心血瘀阻,形成心肌梗死。二是因病致郁。由于冠心病是一个大病,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都会引起患者恐惧不安,一旦确认诊冠心病,则恐惧、担忧、失望等不良情志影响会反过来加重肝气郁结。

(3)多痰

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这是痰湿内生的主要原因。王清海指出,岭南地区,气候潮湿多雨,湿气侵犯人体,是痰湿产生的外在原因。其次,广东人爱吃甜食,甜能滋生痰。由于痰湿其性黏腻,最易遏伤阳气,阻滞气机,前者主要遏伤心脏阳气,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肥胖、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而且动脉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缠绵难愈,随着病情的发展,疾病越来越重,甚至出现心肌梗死。这与痰浊致病的原理一致。

(4)多瘀

瘀指瘀血。血液在脉管里正常流动,如果流动减慢,或者瘀滞不通,则为瘀血。瘀血也是第二病理产物,其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一是心阳推动无力,二是气机郁滞,不能帅血,三是痰浊阻塞,血液黏稠,流动艰难,四是脉道狭窄,阻塞不通。不通则痛。

王清海认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心血瘀阻,所以,活血化瘀、溶解血栓是治疗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办法。即使在冠心病的早期,引起心绞痛的直接因素也与心血瘀阻相关。

中医治冠心病四大法宝

补虚、开郁、化痰、活血

《黄帝内经》云:“虚则补之。”冠心病之虚主要是心脏阳气虚,所以,应当温补阳气,用黄芪、附子、干姜等,而桂枝作为温通阳气之品,当为首选。王清海说,因为心系疾病主要病机是不通,不通的主要原因在于“阴寒凝滞”,其治疗关键在于通,通的前提在于温,冠心病亦是如此。

在温补阳气时,王清海重用桂枝,此药辛甘,气温,入心经,具纯阳之性,功能温经通阳,为疏通经脉之要药,且用量宜大。结合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王清海采用大剂量桂枝20-30克治疗心血管疾病,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安全,未见有上火,鼻血,发汗过多等副作用。

另外,对于因七情过度,肝气受伤的冠心病患者,则多采用疏肝解郁。在临床上最喜使用的行气药大多有温热之性,如陈皮、延胡索、薤白、香附等味辛性温之类,一般不选择使用寒凉清热之品。临床上当冠心病出现胸闷胸痛时,行气开郁是减轻症状,改善病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若再加上心理调解,更是事半功倍。

同时,只要患者舌苔白、脉滑,不管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均视为病痰饮者,一律使用陈皮、半夏等温热之属以化痰,均可收到良好疗效。在使用活血化瘀药时,用药不过一两味,但剂量普遍较大,如川芎20~30克,水蛭10~20克,鸡血藤30~60克,意在力专效宏。

王清海说,冠心病患者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普遍有阳气虚,采用补虚、开郁、化痰、活血等方法,作用于全身的气血流动,不仅能够改善血压和动脉硬化,还能保护血管内皮,消除冠心病的症状。

疏通血脉求治本,放支架后中药治疗不可少

心脏支架手术“救人于危难之间”,急性的血管闭塞,需要这种快速的方法来打通血管,所谓“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虽然一时缓解了紧急情况,但从长远来看,接受心脏支架手术后,仍感到胸闷、气短的患者不在少数。王清海认为,这是因为,大血管虽然及时得以打通,但已经造成心肌的损伤,坏死依然存在,而且一些小血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堵塞。

中医学认为,很多原因都是可以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一是心脉瘀阻,这是引起冠心病症状的常见病因。许多患者放进支架后仍感觉胸闷痛,就是因为血脉并没有完全打通,“不通则痛“。二是心血不足,心脉濡养不充分,也会引起疼痛,中医叫做”不荣则痛“(荣就是营养的意思)。其他如情绪刺激、寒冷、紧张等因素也会引起血管痉挛、狭窄、这也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因此,如何让患者血脉通畅,尤其是细小的血脉通畅,这是解决疼痛的关键,也是“治本之道”。正因为如此,在心脏支架手术后,继续进行中医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王清海说,中医疏通血脉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补气的方法,使用黄芪、党参等药物,也可以通过疏肝行气的方法,重用香附、枳实、元胡等,还可以用活血化瘀及补心血等,但要因人制宜,分别处方,才可在改善冠心病诸多症状的同时,真正通畅身体的微循环,小血管堵塞得以改善,心肌局部供血才得到较为根本的改善。

王清海

■专家简介

广东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防治冠心病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血管的保护,推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作为名中医,王清海对自己的心血管的保养是相当的在行,虽然他有着长寿基因的。“我母亲及舅舅都活到95岁,所以,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还不错,但也不忘认真保养。“我每天早上5点45分起床”王院长把手机上设定的闹钟时间向记者展示。“起床后,就去麓湖花70分钟去锻炼,跑20分钟、走20分钟、打一套八段锦、一套太极拳,还要做几个俯卧撑!”做完运动才去上班。做运动可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必须天天如此,贵在坚持,才能获得其中的益处。

除了热爱运动,王清海还觉得自己的睡眠极好,“我晚上11点半入睡,躺在床上3分钟内就能睡着,有时候太太还在洗漱,跟我说话,我却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睡得好得益于心静。王清海说,心静则神安,心态要平静,工作上虽然有压力,但只要心底无私、不为名利所骚扰,做到不妄作劳自然就能心静了。当然,这是一个长期修炼的结果,必需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有这样的心态。

一日三餐也是相当的规律,从不挑食、偏食,七八分饱即可,从来不吃宵夜。“我每天爱喝一点小酒,白酒不超过1两,红酒不超过1杯,中医学认为喝酒有活血的作用”但是王清海从不贪杯。他说,如果把喝酒当做一种享乐、应酬就容易无法节制,如果把喝酒当做一种保健的方法,那么就容易控制。

王清海教授介绍他所遵循的正是中医养生的三大法宝: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戈焰

■专家简介

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中医学术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学会脾胃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分会常委,广东省肝病学会委员。第六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擅长慢性难治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以及胆囊炎、胰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胃病反复发作,这种疾病真的难治吗?非也。戈焰指出,只要辨证精准,抓住主要矛盾,一般可有“一剂无,三剂愈”的疗效。

老胃病久治不愈,很有可能就是医生对患者的体质辨识有误。戈焰说,中医把胃病分为14个类型,如果分型不准,不辨虚实,用药就不到火候,自然疗效欠佳。比如,有一位患者,上腹隐隐痛,遇寒加重,舌苔淡白,从表面看就是脾胃气虚,用黄芪健中汤,补中益气,但是用药后效果却一直不好,症状不能改善。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后来经过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此患者其实是“脾胃阳虚”,用附子里中汤加减,温补脾肾,这才达到了药到病除的功效。

除了辨病分型,还要对患者辨寒热、气血等不同体质,所以,这就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戈焰说,如果分型精准,比如病人表现为胃脘胀痛,属于脾虚气滞,则需要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如果属于中气不足,脾胃下垂、消瘦,则应该用补中益气汤才有效;如果是脾气虚、肝盛阳虚,则需要用桂附理中汤。可见,只有对患者的寒热、虚实、气血都能很好地把握的话,才能精准用药。不然,老胃病怎么治,也难治好了。

杨思华

■专家简介

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常务委员。擅长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治,注重调理脾胃,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治疗肝胆疾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等;以滋补脾阴虚法治疗脾阴虚所致的失眠、内分泌失调等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杨思华教授在1980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学院医疗系(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从事中医药专业32年内,一直致力于发扬中医药特色。她的主攻方向为中医脾胃病,立足以“以脾为本,护脾为要”之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自如,颇有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杨思华教授善于运用桂枝汤类治疗脾胃病,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比如运用桂枝汤类中的小建中汤,治疗胃脘痛、功能性低热、荨麻疹、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只具营卫不和之证,即可加减运用此方。用“建中法”执中央以运四旁的含义,达到调节人体自身调节机制,调节阴阳平衡,注重正气,治病求本的目的。

广东气候有本地的特点,湿邪较重,易困脾胃,加上市民特别喜欢饮用凉茶,斑砂凉茶、夏桑菊等凉茶多为苦寒之药,经常饮用,很容易伤及脾胃,出现疲倦乏力、纳呆、舌淡边有齿印,苔白厚腻等一派虚寒之象。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但其喜燥而恶湿,湿为阴邪,易伤脾阳,因此,杨思华在调理脾胃时还特别注重顾及阳气。

另外,脾胃疾病多与情志相关,“忧思伤脾”,临床实践中对脾胃功能不调的病人,药物以疏肝理气为主,但心理疏导尤为重要。以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例,在临床实践中,专家认为,调理脾胃同时更应注重进行情志调理,两者结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范德辉

■专家简介

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擅长用针灸、腹针、浮针、埋线及康复理疗手段治疗多种痛症及神经系统疾病,尤擅采用正骨整脊及小针刀疗法治疗多种脊椎相关性疾病,如顽固性颈性眩晕、高血压、失眠症、头痛、呃逆、颈性冠心病、胃肠功能紊乱、顽固性颈肩痛、腰腿痛、颈椎病、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疗效显著。

范德辉医生在针灸康复界是早有名气,全国各地的病人常常是慕名而来求医。他的龙氏整脊疗法能够在几分钟内解决病人长久以来的痛苦。

像脊柱相关疾病,比如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等疾病均可以通过整脊手法来治疗,同时,范德辉还惊喜地发现,不少病人在治好脊椎病时,全身性的慢性病症竟然不药而愈。“实际上,脊椎病为多病之源,由脊髓发出的周围神经,支配全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感觉;由脊髓发出的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功能和全身血管的舒缩。可想而知,脊椎一旦出问题,那么运动、感觉、内脏、血管都牵扯其中。所以,我们说脊椎病不单单导致颈肩腰腿痛,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全身疾病,目前已研究证明有70多种疾病是由脊柱问题引起的。像头晕、失眠、胸闷、心悸、胃痛、妇科疾病、痛经、盆腔炎症都可能与脊柱有关,所谓“病在内,而形于外”,所以,只要纠正脊椎关节错位和治愈椎旁软组织劳损,加强伸脊肌的锻炼,完全可以对脊柱疾病所引起的各种疾病起到防治作用。”

在用龙氏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时,范德辉强调的是三步定位诊断。“用手摸一摸,左掰掰,右掰掰,就能给你下脊椎病的诊断,你可千万别相信,搞不好脊柱给掰坏了。”范德辉说,做脊柱病的诊断,必须三步走,问诊、触诊、照X片缺一不可,只有这三项都满足了,医生才敢“下手”来复位。

第一步:根据症状,初步定位哪一节脊柱的关节出了毛病。

医生必须先询问患者病情,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的话,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初步定出发病是哪一节脊椎或关节。

第二步:用手触诊,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分型。

第三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

X光片对于正脊来说,必不可少。有些医生不看片子,就盲目自信,直接进行手法复位,这很有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危险,因为万一患者存在先天性的脊柱关节的融合或者先天性的不对称,盲目正脊甚至可能造成瘫痪。

治脊疗法对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关节滑膜嵌顿等情况有效,但在做治脊之前,必须按以上三步走,作出准确定位,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