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靖远:蓄须明志击敌寇

 汉家书库 2014-11-10
    在河北与山东交界处,有一条河流叫鬲津河。抗战时期,鬲水两岸流传着杨靖远烈士的动人故事。“抗战方兴竟在盐山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鬲水吊英魂。断头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饭,英勇牺牲是抗日的应有精神。”这是肖华司令员得知杨靖远牺牲后的题词。

    杨靖远(1902年——1938年)满族人,原名赵荣山,又名赵先周,辽宁省沈阳市东陵街人。17岁时,考入中医专科学校,三年毕业后,即在沈阳、锦州一带行医,后到沈阳兵工厂做工,秘密参加了革命活动,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为加强冀鲁边区的领导,杨靖远被河北省委派遣到冀鲁边区组织各项活动,当时他留起了胡须,表示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就绝不刮掉胡须。后来他的胡须又长又浓,以致人们送他个绰号“杨胡子”。1938年4月5日,杨靖远受党组织派遣,到冀鲁边区领导抗日斗争,任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副司令员。他坚决遵照党的指示,深入动员群众,发展地方武装,正确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收编地方倾向抗日的杂牌武装,狠狠打击那些顽固派。同年秋,任冀南第六专署专员,积极组织建立抗日民主地方政权,经常率领部队在庆云一带活动。

    1938年,国民党“三刘”(刘延臣、刘佩臣、刘景良)部队围攻庆云城,杨靖远率领的部队迅速包围了板营、大刘等村,并进行猛烈攻击,打得敌人蒙头转向,并在赵家桥设伏,使逃敌遭到了沉重打击。清明节之夜,他又亲自组织40余名精干的手枪队员夜袭纪王桥,直捣刘景良的司令部,活捉了刘景良的参谋长,并消灭敌人200多人。他身先士卒,深受战士们爱戴,在一次战斗中因高血压晕倒,苏醒后再战,实在支持不住了,才由同志们用担架抬着,仍指挥战斗。为了扩大抗日武装,不避艰险,或打或谈想方设法收编地主、土匪和国民党武装。他深入虎穴,到盐山县四区大赵村与反动地主武装头子孙仲文谈判,劝其率部归顺,共同抗日。孙仲文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在第三次谈判中,企图搞暗杀。他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安然脱险。1938年秋任冀南区第六专署专员,兼任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1938年10月下旬,他指挥部队攻打孙仲文的老巢大赵村,在战斗中,负伤被俘。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怒斥孙仲文:“共产党是不怕死的,要杀要砍随你的便!”最终于1938年12月14日壮烈牺牲,时年36岁。为纪念烈士,1940年,冀鲁边区党委作出决定,将盐山北部和乐陵北部划出设立靖远县。1945年8月,靖远县与盐山县合并,仍称靖远县,1949年5月复名盐山县。
  ■记者 李紫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