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達青文稿》一《 柳行篇 》 自序

 雅荷淡香 2014-11-10
 
 
 


   插柳成行说 “源头"
                               一一自   序
       参加墨尔本華人社区活动已有二年多了。岁月匆匆而过,岁月的痕迹却深深地镌刻在心,让人回味无穷。 常言道;  有心栽花花不开,無心插柳柳成行。我这二年多的经历,似也可印证此言。
        2011年9月,我结束了在澳洲做了二十多年的一份堪称“铁饭碗"的工作。退休后,如释重负般地过了一段悠闲舒逸的日子。本想效仿陶公,做个“桃花源中"人。可是缺乏内涵素养,终究耐不住寂莫。不久,静极思动,又不甘寂莫地开始"不安分"了。



        一个偶然的机會,我去了在住家附近的FLEMI一
NGT0N  社区活动中心,参加了由"北墨尔本華人協會"举办的交谊舞會。该會每周三,六定期举办的中老年華人联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吸引了众多的中老年朋友前来参加,深受大家欢迎。
         得“天时,地利,人和" 之便,我开始经常去参加该会的各种联谊活动。一來二去,认识了该会会长钱荣昌。钱会长虽已至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老当益壮。他多年来致力於中老年華人社团工作,乐此不疲,精神可嘉,令人感佩。他了解我的情況后,极力鼓励我参加華人社团的联谊工作。2013年5月,该会理事会改选。经钱會长热情推荐,我被选为"北墨尔本華人协會"理事会理事,分管協会的文体宣传。因本人以前曾在工会及宣传部门工作过。搞此工作虽不敢说可以驾轻就熟,却也可谓是" 专业对口"吧!
        后来,因性格使然,又奔走活跃於多家華人社团,不断相遇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工作开始初见成效。先后获邀参加了白马市華人联谊会,班特萊華人联谊會,愛瑟顿華人联谊會以及上海海外联谊會等多家社团的理事会工作。此时,虽身兼多职,但並不以此为炫耀。居澳20多年,淡泊名利,已养成埋头苦干,深耕细作的习惯。参加社团工作的初衷就是为了充实和丰富退休后的生活。同时也可借以发挥自已的所谓“剩余价值"。以实现年青时代曾有过,至今尚耿耿于怀的“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抱負。因此,投身社团活动就是希望让自已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多做一些实事,为社团多作一点贡献!
          我曾参与筹备策划所在社团的各种联欢慶祝活动。如北墨尔本華人协会2013年"庆中秋,迎國庆"和
菲士萊華人社区,班特萊华人联谊会2013年 “庆聖诞
迎新年" 的联欢活动以及白马市華人联谊会成立一周年的庆典活动。
          我还出席了由愛瑟顿華人联谊會王小月會长牵头和安排的七華人社团欢聚中國驻墨尔本领事館座谈会和華联会部分社团成员修改章程座谈会。与当时到任不久的宋昱旻总领事和華联会周仲民主席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大家一起围绕着华人社团的和谐团结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建言。
        应上海会钱垣裕會长所邀,我还有幸参加了上海
籍社团欢迎上海政协代表团到访墨尔本的接待工作以及赴悉尼观摩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上海侨务办公室承办並由上海侨办徐力主任率领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赴澳大利亚慰问侨胞的文艺演出。通过接待和观摩,深切感受到祖藉國对旅居海外华裔侨胞的关愛之情和中华儿女热切盼望祖國繁荣昌盛的拳拳赤子心。
        为了让更多的華人社区的同仁朋友分享和了解这些华人社团的各种喜慶活动的内容和相关信息以及为之留些记载。在组织筹备或参与活动之余,我还重啟笔墨,开始写稿,对每次活动都进行了宣传报导。自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由本人撰写的见诸於各華文报刊的有关社团各类大型活动的专题报导共计14篇。
        這些报导文稿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将近一年中,墨尔本部分华人社团活动的内容和相关信息。它從一个侧面反映了旅居澳洲的中老年朋友们的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笔触所及也隐隐折射了華人社区中的" 众生相 "。有时也会针对一些不良现象泛泛而谈地议论一番,全然对事不对人,若觉有所指,纯属巧合,不必牵強附會,对號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愿与读者诸君共勉。
        本人在撰写这些文稿时,秉承投身華人社区工作的初衷,以立足華人社团,弘扬中華文化和传统美德,宣传推广澳洲多元文化,促進中澳两國人民的友谊和交流。 发扬旅澳華人朋友和同胞们的互助互愛精神,促进社区团结,提升在澳华人的地位和积极正面的形象和影响力为宗旨。不计名利,积极参与。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朋友们的认同和支持。 
        在大家的热情鼓励和极力推动下,特将"插柳成行"的14篇曾经刊登在墨尔本各華文媒体的"達青文稿"集中整理,结集成册,並冠名为《柳行篇》。呈献给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同仁友好及广大的華文媒体的读者朋友们。
        问渠哪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浩瀚的書海里,《柳行篇》几乎还及不上滄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它却是我投身社团活动以來從心中奔涌而出的"一汪清泉  "。 它的源头就是充满澳洲多元文化和中國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氣勃勃的華人社团。人材济济,藏龍臥虎的成员构成,百花齐放般地演绎出一幕幕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舞台剧。置身其中,生命的活力油然而生!如今我已将参与社团活动及为之服务视作退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你的付出,得到的是大家的欢乐和认同。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我明白,离开社团这个舞台,我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般的一事無成!
        同时,还须向墨尔本的華文媒体表示衷心感谢! 正是他们的不吝版面,给予拙文发表机会,才使"達青文稿"一次次地得以与中老年读者朋友见面。遂让 “竖子成名" !   
         最后,借《達青文稿一柳行篇》面世之際,谨向上海海外联谊會常务会长杨志林先生及愛瑟顿華人联谊会王小月會长致以特别的感谢。前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给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赐教,使我获益匪浅,无愧为良師益友。后者则以其熟识各華人社团人脉关系,善长於社团间的协调,沟通和公关而箸称且热心社团工作。常能在笔者文稿发表前帮助校对谌误,並提出修改意见,以避免失之偏颇。无愧为华人社团的巾帼英雄!
        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
        愿以此为勉,加倍努力,再接再励,不断谱写华人社团的新篇章!
                                                   達  青
                                       二O一四年四月三十日
         
 
 
 雅荷淡香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