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天宇:留俄手记之三十——伏尔加河畔的幽思

 济宁二中谭天宇 2014-11-10

 

84全天一直在不停地走,我们一夜都睡得很沉。85直到早晨8:30才醒过来,但还是感觉全身有些乏力。我和室友便吃早饭便商量着今天的行程,我建议我们上午先到伏尔加河畔的沙滩上休息一下,中午回旅馆退房,下午再到雅罗斯拉夫尔市中心参观一下昨天未曾参观的几处景点。室友听了之后,对我的意见表示赞同。

于是我们出了旅馆的大门,沿着门口的大街向东走去。没走多远,我们便在这里见到了一座相当富有特色的东正教堂,它的名字是圣金口约安教堂。这座教堂的墙体由红砖砌成,钟楼和教堂的金属顶则是墨绿色的,不知为何这两者的搭配让我想起了我国的一些古建筑。仔细观察一下的话可以看出,这座教堂在很多细节之处是极为讲究的。每个窗户周围都镶有墨绿色的瓷砖,每一块瓷砖上都有繁复的纹饰,这些纹饰有的呈波浪形,有的呈螺旋形,而有的则类似于圆的渐开线。在我们来进行参观时,这座教堂处于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

 

 在伏尔加河畔的沙滩上

我们接着向河边的沙滩走去,在居住的旅馆周边就有这样一块沙滩可以为我们提供休息,实在是难得。沙滩上的黄沙显得柔软而又细腻,穿着软木凉鞋踏在上面的感受实在是舒服极了。当我们走在这片沙滩上时,伏尔加河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说起伏尔加河来,大部分《留俄手记》的读者都不会陌生。小学课文里大家都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有不少朋友还听过《莫斯科-北京》,会记得这句歌词:“伏尔加河畔听得到长江流水声,中国人民仰望克里姆林红星。”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全长共3500多千米。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还是俄罗斯民族的起源及生息之地,被称为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流域占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五分之二,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则几乎占俄罗斯联邦全部人口的二分之一。伏尔加河巨大的经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还有河流及其盆地的巨大面积——使其跻身于世界大河之列。伏尔加河流经俄罗斯的13个联邦主体,它们依次是特维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科斯特罗马州、伊万诺沃州、下诺夫哥罗德州、马里埃尔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伏尔加格勒州、阿斯特拉罕州。伏尔加河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维纳河连接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注入里海,所以有“五海通航”的美称。

 

 伏尔加河上一条货船和一只快艇驶过

我们在沙滩上晒了一会儿太阳后,走到了伏尔加河的水边,与这条俄罗斯民族的母亲河进行亲密接触。在中国国内也曾见过不少大江大河,刚一来到伏尔加河的岸边,第一声感慨就是“河水真清啊”。十几米内河底的水草、细砂、卵石等都看得清清楚楚。河水不断地拍打着这沙滩,我们顺着这河水的波涛望去,一只载满了集装箱的货轮正在河面上缓缓驶过。伏尔加河上的航运还是相当繁忙的,我们在河边坐了十几分钟,就看到有三艘大型货船驶过。还有几艘快艇从河面上飞驰而去,溅起了高高的浪花。伏尔加河的货运量占俄罗斯全国货运量的半数以上,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56千米。在这条东欧平原的黄金水道上,大宗的石油、木材、粮食、机械通过水运的方式来来往往。雅罗斯拉夫尔市正位于伏尔加河上游右岸,也是伏尔加河之上的重要河港之一。据说它沿岸风景的美丽是其他沿伏尔加河的城市无可比拟的,因此有着“俄罗斯的佛罗伦萨”的美誉。

我们在伏尔加河畔休息了将近一个小时,真是颇有心旷神怡的感觉。休息够了之后,我们回到旅馆退了房,乘公交车到了雅罗斯拉夫尔的市中心继续参观。

我们沿着科托罗斯尔河走着,河边的一座小祈祷所首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座小祈祷所通体白色,尖顶上有一个东正教的八端十字架,里面供奉着一幅喀山圣母像的复制品。这座祈祷所与我们昨日看到的智者雅罗斯拉夫塑像共同印在1000卢布的正面,也是能够代表雅罗斯拉夫尔市的一处景观。如果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旅行而不知道去哪里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发行的纸币便会提示你——因为能够印上纸币的,大都是能够代表这个国家的景观。

 

 雅罗斯拉夫尔建城千年纪念碑

接下来我们向前没走多远便到了雅罗斯拉夫尔的建城千年公园,这座公园建于2010年,正是智者雅罗斯拉夫在此地建城的千年之际。我们在这里首先见到的是一座足有两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智者雅罗斯拉夫于1010年在这里登陆建城”。在离它不远处有东正教较为常见的三位天使的雕像,象征着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这里正处于伏尔加河和科托罗斯尔河的交汇处,有着石砌的河岸。而在这石砌河岸三角形的顶端,有着一座十米高的雅罗斯拉夫尔建城千年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的底座是雅罗斯拉夫尔的历史名人塑像,一共有八座,他们围绕着中央圆柱体的深红色石柱,石柱的上方是俄罗斯联邦的国徽——双头鹰的塑像。

我们两人在公园转了一圈后,沿着伏尔加河边的道路一路向北走去。在这里,我们又见到了俄罗斯几乎每个居民点都能见得到的两种建筑:东正教教堂和卫国战争烈士纪念碑。雅罗斯拉夫尔的这座卫国战争烈士纪念碑建于1968年,上面有“祖国——母亲在召唤”和苏联士兵头像的浮雕,在烈士纪念碑前则有煤气所提供的长明火。它后面不远处的圣三一教堂有五个洋葱头式的金圆顶,是纪念雅罗斯拉夫尔市建城千年而修建的,夏日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显得金碧辉煌。俄罗斯民族在经历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之后,极为珍视自身的历史。每个居民点都有的这两种建筑物正是代表了俄罗斯的古代与近现代历史,让当地居民由此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再往前走了不久,便达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广场。广场呈梯形,一边是雅罗斯拉夫尔的州政府大楼,楼顶上挂着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和雅罗斯拉夫尔州的州旗。在我国只有国旗,每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没有自己的“省旗”、“市旗”一说;而在俄罗斯,每个州、边疆区、直辖市与自治共和国都有自己的旗帜。雅罗斯拉夫尔州的旗帜是黄色的底色,中间是一头扛着斧头的熊。这座大楼建于苏联时期,上面还有着镰刀、锤头和红五星的标记。

而在这座广场的另一侧,则是此次旅行的重头戏——伊利亚先知教堂(Церковь Ильи Пророка)了。来之前查阅资料便知道来到雅罗斯拉夫尔绝对不能错过的景点除了克里姆林宫就是伊利亚先知教堂了。但如果仅仅是从外面观赏的话,往往会觉得这座东正教堂与其他的教堂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白色的墙体和五个绿色的洋葱形圆顶会让人觉得它没有多少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

 

 伊利亚先知教堂

可是如果入内进行参观的话,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里顺便说一下,由于教堂里的画作是在夏季创作的,为了让颜料保持最好的色彩,教堂在冬季及天气不好的时候就会关闭,以让其内部温度及湿度保持稳定。我从网上的消息得知,有不少游客慕名来参观这座教堂,但来时教堂由于天气原因却处于关闭状态,他们因而吃了个闭门羹。相比之下我们来时教堂开着,这次的运气实在是相当之好。

伊利亚先知教堂建于1647-1650年间,它的结构是俄罗斯北方特有的回廊建筑形式。教堂的正厅周围围绕着一圈走廊,从正门进入还有一个走廊式的阶梯向上延伸。据说这些走廊的作用是为了适应当地多变的天气,在雨雪天时可以给行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

这座教堂最能吸引人的,还是它内部的壁画创作。这里的壁画不但是雅罗斯拉夫尔少见的教堂壁画精品。它是著名的画家奇尼丁率领他的学生们在1680年和1681年的两个夏天的时间里共同创造的。从我们进入教堂的那一刻起,这些壁画便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壁画依据《圣经》中记载四部福音书的记载,描绘了耶稣基督的一生。壁画从圣母玛利亚因圣灵降孕开始,之后描绘了天使报喜、耶稣父母为躲避犹太王的迫害而逃往埃及,随后是以很大的画幅来展现耶稣的诞生。壁画随后描绘了耶稣基督接受洗礼、外出传道、治病和行奇迹的经历,重点描绘了他挑选十二门徒,以及他被出卖,与门徒进行最后的晚餐,被审判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复活及升天是壁画所描绘的重要内容,画面的颜色极其鲜艳,有一种光彩照人的感觉。教堂里的壁画除了描绘耶稣基督的一生和《圣经》里的其他各种故事外,还有不少是描绘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我们从中看到了一幅农民犁地和农妇挤牛奶的壁画,对其中人物的刻画显得很是生动。还有几幅是描绘当地农民种植果树、建造房屋等内容的,可以从中知晓不少十七世纪时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雅罗斯拉夫尔的伊利亚先知教堂里除了壁画以外,另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教堂里的圣像屏风。工匠们以当时欧洲流行的巴洛克式的风格在廊柱上雕刻出缠绕的枝叶及姿态鲜活的人物。圣像屏风的每一幅圣像画周围都有雕刻精细的画框装饰。在柔和的灯光照射下,圣像屏风泛出金黄色的光,颇能给人一种身处圣域之中的感觉。教堂内还摆放着沙皇及主教的座椅,上面精细的木雕也堪称一绝。

伊利亚先知教堂是一件堪称精美的艺术珍品,我们在里面看了有一个小时仍然感觉意犹未尽。教堂里有一个角落出售模仿这座教堂壁画的一些艺术作品与圣像画。这些圣像画模仿了拜占廷的东正教圣像画艺术形式,也是绘在木板上面的。我看中了其中一幅描绘圣母显现的圣像画作,画800卢布将它请了回去。这次在雅罗斯拉夫尔买到的这两件纪念品确实都挺特别的,在别处我还从未见过。

离伊利亚先知教堂不远处是雅罗斯拉夫尔美术馆,这是一座黄白相间的两层建筑。美术馆周围的造景优雅,绿池倒映着云影,草地上罗列着雕像,气氛幽静宜人。可惜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过了开放时间,无法入内参观,我们只是在外面转了一圈。

 

 涅克拉索夫塑像

随后我们沿着伏尔加河畔的林荫路继续前行。前面不远我们见到了一尊雕像,这尊用大理石所造的雕像是纪念俄罗斯诗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涅克拉索夫的。他于1821年生于乌克兰波多里斯克一个军官家庭,在雅罗斯拉夫尔省格列什涅沃村的庄园度过童年。涅克拉索夫的诗歌紧密结合当时俄国的农奴制解放运动,充满爱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许多诗篇忠实描绘了俄罗斯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同时以平易口语化的语言开创了“平民百姓”的诗风。他被称为“人民诗人”,他的创作对俄罗斯以及苏联诗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尊雕像的正对面就是雅罗斯拉夫尔的内河港,港口的规模挺大,可以同时停靠四五艘大型的内河船只。最显眼的建筑还是一座高耸的灯塔,足有二十多米高。夜晚降临时它所放射出的光芒应该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我们站在灯塔附近的天台上,吹着夏日里清凉的河风,欣赏着如诗如画般的伏尔加河两岸的美景。这次的雅罗斯拉夫尔之旅,的确是一次美好而又难忘的旅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