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刘备,你就惨了!

 通灵猪 2014-11-11

事件一:曹阿瞒许田打围

表现:趋炎附势

曹操许田打围,代替幼小的皇帝迎受“万岁”之呼后,看看我们这位玄德公是如何表现的:

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不敢动。玄德欠身向操称贺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

当看到云长要杀曹操时,刘备“慌忙”地摇手送目。如果刘备真的有关羽的热血,应该置身事外,最起码也不应该立即阿谀奉承吧。

事后,云长不解:

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云长曰:“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玄德曰:“且宜秘之,不可轻言。”

众所周知,刘备的“且宜秘之”也只不过是“韬晦之计”吧。

事件二:陶恭祖三让徐州

表现:贪得无厌

玄德问安毕,谦曰:“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

刘备两次拒绝了陶谦,但是却在他临终时接受了他的牌印,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刘备的反应:

玄德曰:“君有二子,何不传之?”谦曰:“长子商,次子应,其才皆不堪任。老夫死后,犹望明公教诲,切勿令掌州事。”

看吧,人家有子嗣,我直接接管徐州不合情不合理。因为你的两个儿子不行,所以我才来执掌徐州。这叫名正言顺。

玄德曰:“备一身安能当此大任?”谦曰:“某举一人,可为公辅:系北海人,姓孙,名乾,字公祐。此人可使为从事。”又谓糜竺曰:“刘公当世人杰,汝当善事之。”

你看,你的属下都听你的,我这无亲无故的我能支使动谁啊?结果,陶谦吧两个谋臣给他了。(后来糜竺的妹妹还嫁给了刘备吧。)

玄德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众军举哀毕,即捧牌印交送玄德。玄德固辞。

可是刘备还是推辞,咱们当然得把戏码做足了:

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关、张二公亦再三相劝。

百姓之言乃是顺应民意,何况关、张二人也表明了心迹,对两位兄弟也有交代。

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使孙乾、糜竺为辅,陈登为幕官;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事。玄德与大小军士,尽皆挂孝,大设祭奠祭毕,葬于黄河之原。将陶谦遗表,申奏朝廷。

看没看见?一套程序如此风云流水,这像是临时受命的吗?位置也坐了,谋士也招了,人心也得了。刘备这次真是赚大发了。

事件三:玉带诏的左将军

表现:敢做不敢当

董承拿着玉带诏来见刘备,玄德亦书“左将军刘备”,押了字,付承收讫。结果刘备看着前面的六个人手中没有实权,不能成大事,于是

玄德曰:“切宜缓缓施行,不可轻泄。”此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反而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当连个兄弟问刘备“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刘备并没有以实情相告,“此非二弟所知也。”真是虚伪到家了!

事件四:曹操煮酒论英雄

表现:目光短浅

先来看看刘备眼中的英雄为何:

1.淮南袁术,兵粮足备

2.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

3.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

4.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

5.益州刘季玉

6.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

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这些人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名气大、背景高、地盘大、资源足、部下多。想也是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才会关注这些面子的问题吧。

曹操诚意待刘备,在刘备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而刘备却以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轻轻掩饰过了。

事件五:张翼德失守徐州

表现:不懂识人、用人

荀彧向曹操进献操二虎竞食之计

张飞曰:“吕布本无义之人,杀之何碍!”玄德曰:“他势穷而来投我,我若杀之,亦是不义。”

关、张曰:“兄长何故不杀吕布?”玄德曰:“此曹孟德恐我与吕布同谋伐之,故用此计,使我两人自相吞并,彼却于中取利。奈何为所使乎?”关公点头道是。张飞曰:“我只要杀此贼以绝后患!”玄德曰:“此非大丈夫之所为也。”

我认为刘备这时只是想收吕布为部下,虽然关、张二人极力阻拦,但是刘备还是不听劝告,而且用了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搪塞过去了。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利于队伍内部的团结的。

荀彧向曹操进献驱虎吞狼之计

张飞曰:“小弟愿守此城。”玄德曰:“你守不得此城:你一者酒后刚强,鞭挞士卒;二者作事轻易,不从人谏。吾不放心。”张飞曰:“弟自今以后,不饮酒,不打军士,诸般听人劝谏便了。”刘备明知张飞的毛病,尚未出征已经有失城的可能,却仅仅留下陈登辅佐,只是“早晚令其少饮酒”,并未做任何防范措施。如果留下关羽,张飞和谋士出征,那么只是徐州还是能继续呆下去的。

事件六:刘玄德屯兵小沛

表现:得过且过

仗着曾经收留过吕布的恩情大言不惭地对关、张二人说:“我知吕布必不害我家眷也”,还自我安慰地对关、张说:“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可吕布才不管他那套:“我非欲夺城;因令弟张飞在此恃酒杀人,恐有失事,故来守之耳”,还“假意仍让玄德”刘备居然欣欣然地跑到小沛去了。你说,这叫能屈能伸呢,还是没脸没皮呢?

事件七:刘玄德重回徐州

表现:却少决策、胆小怕事

曹操派车胄讨伐刘备,云长曰:“他伏瓮城边待我,去必有失。我有一计,可杀车胄:乘夜扮作曹军到徐州,引车胄出迎,袭而杀之。”

当关羽告诉刘备车胄已被他杀死后,玄德大惊曰:“曹操若来。如之奈何?”云长曰:“弟与张飞迎之。”当张飞傻了车胄全家玄德曰:“杀了曹操心腹之人,如何肯休?”陈登曰:“某有一计,可退曹操。”当陈登提议请人去想袁绍求助时,玄德曰:“绍向与我未通往来,今又新破其弟,安肯相助?”登曰:“此间有一人与袁绍三世通家,若得其一书致绍,绍必来相助。”玄德问何人。登曰:“此人乃公平日所折节敬礼者,何故忘之?”玄德猛省曰:“莫非郑康成先生乎?”

你看吧,曹操一来,刘备就傻眼了,抗敌良策是关羽出的;陈登提出请求外缘,刘备主意都没有;陈登不说这个人,刘备心里根本就没数。

而且吧,我还特别奇怪个事,刘备为什么老在徐州这儿晃悠。祖国大好河山的,干嘛非得得徐州这棵树吊死。

事件八:关张擒王刘二将

表现:马后炮

关羽很贴心生擒王忠:“某知兄有和解之意,故生擒将来”,刘备却说:“吾恐翼德躁暴,杀了王忠,故不教去。此等人杀之无益,留之可为解和之地。”张飞请命去捉刘岱时,刘备担心:“只恐坏了他性命,误我大事”当张飞计生擒刘岱后,刘备却居功至伟:“不用言语相激,如何肯使机谋!

看吧,这好的都是刘备的,不好的都是别人的。

事件九:刘关张兄弟失散

表现:没有目标

玄德自思无路可归,想:“袁绍有言,‘倘不如意,可来相投’,今不若暂往依栖,别作良图。”刘备见到袁绍就说“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径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图报。”这就是刘备前半生居无定所的原因。兄弟失散,不想着兄弟、不想着家眷,就想着依附权贵。

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而我们来看看最莽撞的三将军是怎么做的:“此名古城。数月前有一将军,姓张,名飞,引数十骑到此,将县官逐去,占住古城,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今聚有三五千人马,四远无人敢敌”。虽说张飞不改往常莽撞的作风,但是这好歹是要打仗夺天下的架势吧。

事件十:刘玄德突袭许都

表现:不懂用兵

刘备趁曹操攻打袁绍之时,偷袭许都,玄德背后赵云挺枪出马东南角上,云长冲突而来;西南角上,张飞引军冲突而来。三处一齐掩杀。曹军远来疲困,不能抵当,大败而走。玄德得胜回营。

次日,又使赵云搦战。操兵旬日不出。玄德再使张飞搦战,操兵亦不出。玄德愈疑。忽报龚都运粮至,被曹军围住,玄德急令张飞去救。忽又报夏侯□引军抄背后径取汝南,玄德大惊曰:“若如此,吾前后受敌,无所归矣!”急遣云长救之。两军皆去。不一日,飞马来报夏侯惇已打破汝南,刘辟弃城而走,云长现今被围。玄德大惊。又报张飞去救龚都,也被围住了。玄德急欲回兵,又恐操兵后袭。忽报寨外许褚搦战。玄德不敢出战,候至天黑,教军士饱餐,步军先起,马军后随,寨中虚传更点。玄德等离寨约行数里,转过土山,火把齐明,山头上大呼曰:“休教走了刘备!丞相在此专等!”玄德慌寻走路。赵云曰:“主公勿忧,但跟某来。”赵云挺枪跃马,杀开条路,玄德掣双股剑后随。正战间。许褚追至,与赵云力战。背后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听得背后喊声渐远,玄德望深山僻路,单马逃生。

按理来说,刘备的偷袭是条妙计,但是他的应变能力不足。当曹操分兵与刘备抗衡时,刘备收尾不得相顾,故而兵力被曹操分撒,落荒而逃。然而,失败并没有让刘备从中吸取教训,被曹操打败后,刘备是这样说的:“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他想的不是败曹对策、不是未来的行动计划,而是担心众将嫌他无用,只是用“掩面而哭”来博取他人的同情。

事件十一:蔡瑁密谋杀刘备

表现:死要面子活受罪。

伊籍探知蔡瑁欲害玄德,特夤夜来报。当下伊籍将蔡瑁之谋,报知玄德,催促玄德速速起身。玄德曰:“未辞景升,如何便去?”籍曰:“公若辞,必遭蔡瑁之害矣。”玄德乃谢别伊籍,急唤从者,一齐上马,不待天明,星夜奔回新野。

忽使者至,请(刘备)赴襄阳。孙乾曰:“昨见主公匆匆而回,意甚不乐。愚意度之,在荆州必有事故。今忽请赴会,不可轻往。”玄德方将前项事诉与诸人。云长曰:“兄自疑心语失。刘荆州并无嗔责之意。外人之言,未可轻信。襄阳离此不远,若不去,则荆州反生疑矣。”玄德曰:“云长之言是也。”张飞曰:“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不如休去。”赵云曰:“某将马步军三百人同往,可保主公无事。”玄德曰:“如此甚好。”

玄德主席,二公子两边分坐,其余各依次而坐。赵云带剑立于玄德之侧。文聘、王威入请赵云赴席。云推辞不去。玄德令云就席,云勉强应命而出。蔡瑁在外收拾得铁桶相似,将玄德带来三百军,都遣归馆舍,只待半酣,号起下手。酒至三巡,伊籍起把盏,至玄德前,以目视玄德,低声谓曰:“请更衣,”玄德会意,即起如厕,伊籍把盏毕,疾入后园,接着玄德,附耳报曰:“蔡瑁设计害君,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守把。惟西门可走,公宜速逃!”玄德大惊,急解的卢马,开后园门牵出,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望西门而走。

伊籍密告刘备蔡瑁有意加害于他,刘备想的不是保命,而是跟刘表告别,你说这刘备是不是想依附权贵想疯了?!在赵云推辞了文聘、王威的邀请之后,刘备依然“令云就席”,这不是找死,这是什么?!直到伊籍再次提醒,刘备才没命的逃走,你说,这是何苦呢?

事件十二:玄德巧遇水镜

表现:并不急于求人才

水镜曰:“吾观公气色,已知之矣。”因问玄德曰:“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玄德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镜曰:“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玄德曰:“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水镜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经水镜先生提点,刘备才知自己没有智谋之士,然而却推说“备亦尝侧身以求山谷之遗贤,奈未遇其人何!

水镜曰:“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玄德曰:“备愚昧不识,愿赐指教。”水镜曰:“公闻荆襄诸郡小儿谣言乎?其谣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此谣始于建安初:建安八年,刘景升丧却前妻,便生家乱,此所谓‘始欲衰’也;‘无孑遗’者,不久则景升将逝,文武零落无孑遗矣;‘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盖应在将军也。”

其实,水镜先生的这番话,与诸葛亮见到刘备时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刘备却问“奇才安在?果系何人?”,却不晓得,水镜先生也是隐士之一的,骑驴找驴啊!

事件十三:徐庶辞别刘玄德

表现: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刘备得知徐庶要走,并未阻止,只是“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徐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只能“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我觉得如果这要是曹操的话,可能会说:“徐庶,你觉得以你的智谋能打败刘备的几率有多大?咱们可以一起到新野把你妈妈营救出来!”

其实徐庶“今以老母之故,方寸乱矣”,他挺想刘备能给他出个主意的。然而刘备只是“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矣”。看吧,关键时刻他就没主意了。当徐庶去而复返时,刘备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人家回来了,不是问“你是不是不走了”而是“你是不是有主意了”,这哪是礼贤下士啊?!

徐庶走后,司马徽前来探望徐庶,刘备将事件的经过告于司马徽,

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刘备知道了徐母死讯之后,反而却问“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刚刚依依不舍的辞别徐庶,这么快就“移情别恋”了。而且不担心军师徐庶将己方的信息透露给曹操,不担心徐庶一言不发是将自己一生的前途都毁了,反而去追求从未谋面的“卧龙”。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

 

我分析,刘备其实没有什么宏图大志,只是希望有个地方呆着,有武将保护着,有谋士为他守住这块地方,享受的汉室宗亲的待遇就可以,要不他为什么非抓住徐州不放呢。只是他生来的贵族气质和腐儒的思想为他赢得了个好名声。而且他的假仁假义赢得了很多人的赞叹和信任。虽然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但是他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才识。无论是徐庶还是诸葛亮都被刘备的假大空给蒙蔽了,他们都觉得刘备很重视自己,所以都是倾尽所有。司马徽虽有不被刘备赏识的不甘的可能,不过“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不是空穴来风。

不过刘备也有自己的长处:在袁绍处,两次都差点儿将其斩首,刘备竟然面不改色,巧舌如簧,保住了自己的姓名。这不失为一个外交官的风范呢。

只是刘备不具备将相之才。如果你想倚仗刘备打天下,那么你就真的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