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归经呢

 金菊傲霜 2014-11-11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周礼》、《内经》、《神农本草经》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学说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唐代《本草拾遗》和宋代《本草衍义》, 金代《珍珠囊》和元代《汤液本草》等都对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有所论述。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药品化义》和清代《要药分剂》、《得配本草》等总结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归经药;并采用五脏六腑之名加以论述;对归经理论的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疗的病证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