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解决 少解释

 指间飞歌 2014-11-12

多解决 少解释

2014年11月11日 18:12:54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睿

  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并不陌生:买来的商品用了没几天出现质量问题,找商家维权,从店员到主管会给你说一大堆理由,表明责任不在他们;保修期内的商品出现了问题拿去维修,总是有各种原因不能在短期内修缮;去餐厅吃饭,对食物不满意要退换,却不能如愿……似乎商家永远是对的,错总在顾客的身上。可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商家在自知有错的情况下用各种办法推卸责任,要么或拖或赖直到顾客身心俱疲不了了之,要么遇上较真的顾客找来有关部门再给认真办理。其实如果商家能多解决少解释,积极为顾客想办法,很多问题是容易解决的。

  常言道“做买卖就如交朋友”,商品是牵扯双方的纽带,如果因为纽带而影响了友谊,那是不值得且遗憾的事。在处理消费纠纷时,解决比解释更有助于化解矛盾。对于商家来说,此时先主动承担责任,结果不但能更快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与顾客化敌为友。反之,如果商家先给顾客一大堆解释,那么无论这些解释是否站得住脚,在顾客心里你就是错的、就是在逃避,这无疑会让矛盾加剧,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解释是十分必要的,但要建立在双方正视问题的基础上,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试想想,如果并非真是商品出现了无法克服的问题,谁会辛苦奔波维权,甚至最后对簿公堂?很多成功的商家都分享过这样的经验:在处理投诉时,首先承认错误,然后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让顾客达到满意,哪怕牺牲一些利益补偿顾客,结果顾客会因此而成为你的朋友,甚至追随着你,这样的做法就是所谓会做生意。

  近年来,我们看到不少商品召回事件,大到汽车小到零食都有。商家的处理方式均与其生死存亡息息相关,那些用各种手段解释撇清关系的总是一败涂地,最后被顾客抛弃;那些率先承认错误迅速理赔解决的总是能力挽狂澜,成为最终的赢家。

  商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商家诚信经营、用心服务,是对敬业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推而广之,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时多解决少解释,相信工作的效率就更高一些,事业的发展会更快一些,社会和谐的氛围也将更浓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