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用菌四季栽培时令选择

 老刻刀 2014-11-12

食用菌四季栽培时令选择

 

食用菌栽培同农作物生产一样都不应违了农时,特别是由于食用菌生产从制种到采菇结束周期较长,加上一些可能影响生产进程的主客观因素,以及跨季栽培问题,菇农必须对自己的种菇计划早作安排。

 

  一、春、夏季应主推的品种

  春、夏季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有平菇和香菇,栽培周期从制种到出菇结束一般在3—8月间。

  1、平菇:品种具有多样性,按菌盖的色泽,平菇可分为黑色种、灰色种、灰白色种和白色种,但是菌盖的色泽会随着温度的升降而变化;按出菇的温度,可分为低温种、中低温种、中高温种和广温种。

  2、香菇:品种更具有多样性,按适宜的栽培基质划分有木屑、段木种和木屑与段木兼用种;按出菇周期的长短有早生种、迟生种;按菇体的大小划分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按出菇的温度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和广温种。

在春、夏季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因此平菇、香菇栽培必须选择中高温、高温或者是广温型的品种进行栽培。

 

二、夏、秋季应主推的品种  

在夏、秋季可以选择栽培的食用菌较多,除了平菇和香菇外,其它如双孢蘑菇、鸡腿菇、白灵菇、杏鲍菇、黄伞等都可以栽培,从制种到出菇一般在6—11月间。夏、秋季栽培平菇和香菇必须更换品种,千万不能仍用春夏季的品种,否则会导致产量降低甚至不出菇,应选择中温或广温型的品种。

  1、双孢蘑菇:可以大量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以床式栽培为主,相对栽培成本较低,但较费工时,产量较低且不够稳定。双孢蘑菇按菌丝体特征可分气生型、匍匐型和半匍匐型;按子实体适宜销售的产品形式可分为鲜销品种、罐藏品种和鲜销罐藏两用品种三大类。栽培时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2、鸡腿菇:与双孢蘑菇的栽培相似,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因此一般采用床式或阳畦栽培的方法来出菇。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均可在夏季发菌、秋季出菇。

  3、白灵菇:是发生在新疆一种叫阿魏植物的半枯根上的野生菌,经人工驯化而成,故又称阿魏菇。由于其味道、口感和菇片外型都酷似鲍鱼,又素有鲍鱼之称。白灵菇属于中低温型品种,具有非常明显的变温结实的特点。目前,从菇体形态上来看,白灵菇有掌形和柄形两种,这类品种较受市场欢迎。适合春秋季栽培,可采用半地下塑料棚立体袋式熟料或发酵料栽培。

  4、杏鲍菇:目前,我国生产用杏鲍菇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后、再经筛选改良而成,按菇体形态分大型、鼓槌型、小型三种。大型种菌柄长达6—12厘米,粗2—4厘米,菌柄白色,上下粗细较均匀,菌盖浅灰色或灰白色,这类品种在国内外市场最受欢迎。

5、黄伞:又称肥磷伞,在我省五台山、关帝山等地均有野生菌分布,已经人工驯化栽培成功。该菌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极具药用价值,是我省著名中药舒筋散的组方,据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检验,营养成分十分全面,几乎包含了人体需要的所有维生素,还有抑瘤防癌作用,对预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的感染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黄伞是食药兼宜的美味佳品。黄伞的栽培可以与平菇的栽培方法一样采用墙式出菇,也可采用阳畦出菇。

6、姬松茸:又称巴西蘑菇,宜于春夏秋栽培,采用农作物秸秆、牛粪、鸡粪等为原料,堆积发酸后栽培。干制口公斤价50~80元。

7、鲍鱼菇:夏季栽培品种。菌盖灰黑色,菇肉肥厚,菌柄粗壮,脆嫩可口,有鲍鱼风味。可用稻草、棉壳、木屑、甘蔗渣等为原料熟料袋式立体栽培。产品较易保存和运输,除鲜销外还可制成罐头出口,是一种市场前景较好的食用菌。

鲍鱼菇是一种中高温型珍稀食用菌,出菇期处干菇类市场的销售淡季,加上该品种肉质肥厚耐运输,具有独特的鲍鱼风味而口感极佳,市场销售价格高,每公斤鲜菇售价6-8元。鲍鱼菇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该品种具有以下显著特点:菇体组织细密,韧性好,产品比较容易运输和保存;在双核菌丝培养基上会形成黑色的分生孢子梗,可驱避菇蝇、菇蚊的干扰,使之成为夏季无蝇危害的天然抗虫的绿色食品鲍鱼菇栽培可利用多种农副产品下脚料(棉壳、玉米心、锯末、麦草等)作为栽培原料,3~7月,采用熟料袋式栽培方式,一般可收4-5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90%

8高温平菇:在15-36℃的温度下能正常出菇的平菇,称为高温型平菇,品种有高平1号、三峡13号、桃红平菇、美味红平菇、夏丰3号、高平3号、矮抗558黑侧五等。每年5月之后,市场上的鲜菇供应量会越来越少,特别是6~8月,除有少量的草菇和高温蘑菇面市外,其他食用菌品种很少见,这给发展高温型平菇的生产者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市场空间。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提高菇农收入。

9、金福菇:金福菇是近年试种成功的高温型珍稀高档品种,其主要特点为:菌丝生长温度10-35℃,适宜在炎热夏季大部分食用菌无法生长的情况下栽培;营养丰富,菇香浓郁,脆嫩鲜美,具有地道的风味;耐储藏,适于鲜销和干制加工,在10℃条件下,保鲜期可达一个月;子实体硕大,菌肉肥厚嫩白,产量高、售价高。广西一般春栽在3-4月播种,5-7月出菇;秋栽在7-8月播种,9-11月出菇。可利用稻草、菌糠、棉籽壳等为栽培原料,采用室内外房棚发酵料袋面或床面覆土以及熟料袋面或脱袋覆土等栽培方式。

10草菇草菇是一种耐高温的品种,在生长发育中对温度相当敏感。为了使草菇在播种后能正常发菌出菇,应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3℃以上时进行栽培。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栽培,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草菇室内外栽培均可,但以室外栽培更为有利。在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农田,前茬作物最好为油菜、西瓜。栽培前应清除杂草,做畦围沟,以保证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该品种是目前食用菌生产中生产周期最短的一种。目前广西室内废棉渣床栽草菇播种后9-10天开始有菇收,13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栽培周期(只收一潮菇)通常批量生产每100公斤稻草产鲜菇10-15公斤,每100公斤废棉渣产鲜菇25公斤左右。草菇栽培原料广、周期短、价值高、市场容量大,栽培草菇经济效益可观,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较理想的品种有:V23V238V广、V5V99等。

11高温蘑菇:主要指四孢蘑菇和大肥菇,与双孢菇比,抗性强、耐高温,四孢蘑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在20~34℃,较适温度在25~27℃,子实体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在 27~29℃,高于30℃或低于26℃均不利于出菇。根据该品种的适温范围,以夏季播种、早秋出菇的栽培方式最为适宜,既可以利用其耐高温的特性培养菌丝,又可以在早秋食用菌销售淡季大量出菇上市,填补市场空缺,提高生产效益。

 

  三、秋、冬季应主推的品种

秋、冬季可以选择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有平菇、香菇、白灵菇、金针菇等,从制种到出菇结束一般在9月至下一年度的3月间。

1、平菇类:平菇品种很多,有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和广温型之分。低温型的出菇温度为2℃—22℃,中温型的出菇温度为8℃—24℃,高温型的出菇温度为15℃—37℃,广温型的出菇温度为4℃—32℃。为了提高产量,延长产菇期,秋、冬季节除高温型品种不宜栽培外,其他温型的品种基本上均可栽培,但初学者一般以种植广温型品种较为适宜。   

2、木耳类:黑木耳的出耳适温为10℃—28℃,袋料栽培的可在早秋制袋栽培,在晚秋、初冬和春季出耳。白背木耳属中高温型品种,出耳温度为13℃—30℃,可与紫木耳同期栽培。  

  3、香菇:香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8℃—22℃,袋料栽培时一般秋季播种,在晚秋和冬、春季出菇。  

  4、金针菇:属中低温型品种,颜色有黄白之分,黄色品种的出菇温度为4℃—24℃,白色品种的出菇温度为5℃—15℃,宜晚秋播种,在冬、春季出菇。  

  5、凤尾菇:为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0℃—30℃,适宜春、秋季栽培。  

  6、滑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8℃—20℃,适宜秋季、冬季、春季栽培。  

  7、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5℃—28℃,适宜秋季、春季栽培。  

  8、真姬菇:又名小平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0℃—28℃,适宜秋季、冬季、春季栽培。  

9、猴头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7℃—23℃,适宜春季、秋季栽培。

10、白灵菇为低温型菌类,自然适宜在秋冬季节栽培。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搭配,完全可以做到四季种菇。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周年生产过程中,除了安排好不同菇的制种、发菌、出菇各个环节外,首先应做好隔离工作,发菌与出菇场地必须严格分开,并定时消毒灭菌,清除废袋,避免病虫害交叉感染,各季栽培中管理措施应依据不同菇的生产条件和气候特点灵活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