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瑞金:红色文化育新人

 聂耳小书屋 2014-11-1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家经验22

江西瑞金:红色文化育新人

本报通讯员 姜建明 本报记者 胡晓军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23日   04 版)

 

       在江西省瑞金市的沙洲坝,有一口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而著名的革命文物“红井”。前不久,该市解放小学四年级学生杨晓光来到这里,捐出20元,成为一名“红井”的小认护者。

    瑞金市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自2009年以来,瑞金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育新人”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感知历史、感悟文化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瑞金,中小学广泛开展阅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演唱一首红色金曲、游览一次红色圣地、认护一件红色文物、争当一次红色小导游等活动。瑞金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林星说:“‘红色文化育新人’活动的展开,充分挖掘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作用,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传递了红色文化正能量,提高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

    “红色雨露”流进了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八一希望小学学生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会跟着老师来到“红井”旁,舀一勺井里的水亲口尝一尝,“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思想品质悄然形成。大柏地初中学生上地理课时,会寻访当年红军“鏖战急”的关山和布满“弹洞”的前村革命遗址,大家在怀古幽思的同时,体会到家乡“今朝更好看”的情怀。解放小学红色小导游兴趣组的小导游们,会自行组合,访问老红军,收集资料,了解红色历史,利用节假日来到红色景区,义务为游客讲解景区特点、红色故事,成了瑞金红色景点的一道亮丽风景。

    “红色文化育新人”活动的开展,让红色精神在瑞金的青少年当中得以传承和发扬,一种“在生活上比俭朴,在行为上比文明,在学习上比勤奋”的良好风尚和爱党、爱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正在瑞金市中小学悄然形成。

    “我们还将加大红色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打造红色文化制品力作,提升景区红色文化内涵,让红色文化传递起社会发展正能量,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瑞金市委书记许锐说。(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高洁 郭彬 孙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