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名桥:文脉激活进行时

 百城主人 2014-11-12

对"生态切片"的保护,是一种必然的理性选择;而如何让古运河这条历史文脉重新焕发活力,使之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描述的"活态遗产",则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无锡南长,对此正在进行有益的实践。


文/齐元


2014年6月22日,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这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曾在中国的经济、军事史上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可惜,今天存世并仍发挥作用的河段已寂寂寥寥。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位于无锡市南长区,有着"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之称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我们到长城旅游,不可能从山海关走到嘉峪关,一定是找个代表性的地方看一下。全球当中,最有名的还是八达岭,不到长城非好汉。以此类推,中国大运河1794多公里,也没人从北京通州坐船一直到杭州。"无锡市南长区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之所以叫'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就是要告诉大家,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要做整个中国大运河当中的'八达岭',看古运河就要到清名桥,我们有这样的资源做到这一点。"


以"八达岭"比清名桥,不得不说,这种抢占先机的类比,令人眼前一亮。敢于这么说,也需要绝对的文化自信。


那么,清名桥古运河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独特性?故纸堆中的文化又该如何盘活?运河中的"八达岭",清名桥打算怎么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一探究竟。



文脉,其实是条河


初见古运河,是在一个日光清丽的上午。古桥、流水、里弄、禅寺,一派江南水乡的精致生活图景,闲适散漫的氛围萦绕于此,令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中国运河史上黄金时代的繁盛代表,也是大运河漕运功能结束后的完整存照。


"我小时候,这里可热闹了。"74岁的原住民黄燕琴回忆。"上塘是祖父家,做稻米买卖;下塘是外婆家,烧窑口。两家的生意都在这条河里,每天走船往来宜兴。当年,我妈妈就是跨过这座清名桥嫁给我爸爸的。"


老一辈人追忆过去,自然会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但街巷转角处"黄窑弄"的门牌、临河停靠游船的码头与伯渎港上斑驳的石桥,却真实记载了古运河曾经的辉煌。


清名桥古运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据水利专家武同举考证,中国运河"征诸历史,最古为太伯渎"。三千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在梅里建勾吴国,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率领民众开凿了伯渎河,吴文化由此生发。之后的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在此经过。


公元613年,隋炀帝全线贯通京杭大运河,无锡古运河成为南北运输的大动脉,与湖南长沙、江西九江、安徽芜湖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1888年,清政府实施"南漕北移"的措施时,无锡已经成为南方一些省县漕米的起运点。据史料记载,当时无锡的仓储大米每年都达到130万石以上,风光一时无两。



米市兴旺也带动着各行各业的繁荣,尤以窑业、冶铸业、造船业等手工业为胜,沿河两岸还建立了米行、地货行、小猪行等交易场所。明清时期,这里成为棉花、蚕茧等货物集散地,相继兴起了"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书码头"等各具特色的码头文化,商贾云集,船乘不绝。


至19世纪末,南长街、清名桥地区又涌现出一大批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萌芽。杨宗濂、杨宗瀚创办了无锡第一家近代企业--业勤纱厂,此后周肇甫的鼎昌丝厂、许稻荪的振艺丝厂、薛南溟的永泰丝厂也陆续兴建。薛福成、荣敬宗、荣德生、荣毅仁、祝大椿等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均发迹于此。至今,荣、唐、杨、薛四大家族的创业传奇仍在坊间流传,他们在商界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延续。由此,说古运河无锡段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毫不夸张。


"民族工商业文化、实业巨子的精英文化,这是其他街区所不具备的。"街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这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很完备。就像是'生态切片',一刀下去,同一个地方切出来既有明代窑文化,也有清末民族工商业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运河两岸的文化不断累积,而整个街区和社会在向前发展,文化已经沉淀在街区的特色当中了。"


的确,短短2200米的街区,五步一码头,十步一遗存,甚至每一孔桥、每一块方砖、每一片瓦都有它的文化背景;从历史的横截面来看,同一条古巷,路过窑工,也走过织女,碾过稻米,也开过钱庄,文化的多样性,在此生息繁衍迁变不停。


然而,"绝版"之"绝",就在于滋养这些"生态切片"的历史背景已然不可再现。民族工商业在中国近代纷纭的炮火与变革淘洗中,浮沉兴落;码头文化也在漕运时代落幕之后,悄然褪色。今天的古运河,不饰喧哗,却暗含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言之不尽的苍茫情怀。


对"生态切片"的保护,是一种必然的理性选择;而如何让古运河这条历史的文脉重新焕发活力,使之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描述的"活态遗产",则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我们的模式是'文商旅'联动发展",街区有关负责人说,"简言之,就是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2005年,国有全资公司江苏古运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古运河投资公司)批准建立,更将街区"文商旅"联动发展推上快车道。



记忆的存照与蜕变


对于一个古街区而言,文化形态最为核心也最直观的呈现,莫过于原生态的生活场景与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而在清名桥街区,想要感受这种"活态遗产",只需一个转身。


就在临河酒吧、咖啡馆背后的弄堂里,便可以与水乡人家的日常生活撞个满怀--你能看见搭个简易炉灶,用煤球烧水的老伯;烧一盆热水拔鸡毛、在案板上刮鱼鳞的主妇;提着衣服在岸边刷洗的小媳妇;卧在藤椅上晒太阳的老太婆;叼着烟、斜着眼睛打麻将的大汉;光膀子的木匠和戴套袖的裁缝;窗台上贪睡的猫和屋门口警觉的狗……这些碎片化的生活细节,激活了人们对于中国水乡生活场景的全部回忆与想象,带来了当代都市生活久违的亲切与感动。当地人用一句诗来形容这种文化归属感--"似是故人来",真是恰如其分。


"就像我们在抽屉里突然翻出了小时候的拨浪鼓、老照片时的感受,"知名无锡籍青年作家阮夕清说,"用四个字来形容这里,就是'城市记忆'。"


不过,要守护好这份城市记忆,并不容易。街区有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全国所有古街区的开发都面临着共性的困难。首先是文化和旅游如何结合,历史如何传承,在商业开发和古迹的保护之间如何平衡;其次是对原住民的保护与安置问题;再次是在古街区中植入的文化产业或者是商业能否生存下去,形成良好的自我循环。


到目前为止,整个街区建设已经投入了近70个亿,作为政府性工程,绝大部分资金用于老城区居民的拆迁、改造,以及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的一期和二期,主要集中在南长街、南下塘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居民整体拆迁顺利与否,左右着整个项目能否按规划把控和实现。


作为拆迁户中的开明一派,年过七旬的黄燕琴表明了她的支持:"我们支持政府拆迁,大家都走了,才能统一规划、建景区。"据她回忆,居住后期,清名桥街区已经衰落成了不折不扣的棚户区。和很多发展中的城市一样,年轻人外迁,空巢老人守城,大量外地务工人员租住在这里,治安与卫生条件都成问题。拆迁,对于住在那里的很多家庭而言,是改善生活环境的一次机遇。因此,拆迁工作一开始,黄老太一家就很快搬离了此地。


但随着原住民的大量迁出,很多人对清名桥街区能否保留原生态文化提出了质疑。对此,南长区政府和古运河投资公司的回应是:保留原住民,不等于机械地保留某一个个体,而是保留这种文化特质。


事实上,除了核心区域的拆迁,街区大部分建筑仍以修缮和改建为主,原住民的生活场景依旧可见。而对"文化特质"的保存,南长街上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歪歪楼。最初这栋房子因为危房改造要被拆除,当古运河投资公司了解到这是一处百年老宅后,选择了采取特殊方式加固,把它作为特色建筑保留。


此外,街区内一些标志性建筑,也采取了各自适宜的保护措施。类似"电气大王"祝大椿故居这种有特殊价值的历史遗迹,至今还完整保留在清名桥东侧的伯渎港街;而"丝业大王"薛氏家族的永泰丝绸厂,则在原址基础上改造成了中国丝业博物馆,对公众开放;2009年,古运河投资公司在原陈大窑、刘里窑、刘外窑三座古窑的基础上,修建了窑群遗址博物馆,以此保护"窑码头"在清名桥文化长廊中的历史遗存;原清名桥堍花园弄旁的"和平书场"现在改为"书码头",由政府补贴,仍然保持着每天两场苏州评弹的演出,是当地老年人钟爱的去处。


"很多街区都是单一的、历史文化的风俗化遗存。比如周庄,展现的是一种传统的生活面貌。但这边不一样,它是一个风情区,有丰富的文化符号。"阮夕清说,"这些历史遗迹作为一个个标本式的文化存在,为巡游此地文化寻根提供了无限可能。"



传承不绝,激活有术


"不要认为只有住在这个街区的人,才构成了这个街区的文化生态。凡是在这个街区内活动的人,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在这里生活的人和旅游者共同创造的。"在一些学者看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历来就是商业繁盛之地,南来北往的客人,同原住民一起构成了街区的主体。


可以说,对街区的商业改造,不只是对当地居民生活与经济条件的改善,更是对古运河民族工商业文化基因的一种保护与传承。


从已经建成的街区来看,南长街一期(跨塘桥-大公桥段)承接了来自南禅寺的人气,集娱乐餐饮、休闲生活、精品酒店于一身,哈根达斯、星巴克、COSTA、满记甜品、DQ、咖啡陪你等连锁店相继入驻,商流火爆,吸引了白领一族放松休闲。


相比一期的"洋气",南长街二期(大公桥-清名桥段)更显"文艺范",集聚的特色商户主要为文化创意、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等文化产业,如茶社、画吧、瓷器工作室等。深受当地年轻人喜爱的"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钱绍武先生亲自题名的传器文创茶楼都坐落于此。


一河之隔的南下塘是街区正在推出的三期工程,定位为"民俗体验"。一手抓老宅大院的修复,一手抓民俗客栈的建设,将茶馆、馄饨店、藤椅作坊、皮匠作坊等传统饮食和特色商布点其中,试图让游客停留下来,体验到真正"江南水弄堂"的水乡生活。


以时尚休闲引入,到文雅古韵打造,再到民俗体验加深,不难看出,清名桥街区的商业布局正一步步推进和强化着古运河文化的渗透力和吸引力。而在商户的引入机制上,街区也更多向文创产业、独创品牌倾斜,"文商旅"的联动更加活跃。


这种有意为之的文化自觉,也体现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对外形象推广上。自古运河投资公司成立伊始,街区便以店铺、社团为单位,每月举办数十场以读书、摄影、电影、城市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沙龙。其中,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公益活动,采取官方扶持、民间运作的方式。希望以此扩大影响,加深外界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古运河精英文化、尚智文化的印象,不断创造古运河新的文化记忆点。


"我们的理念叫'分享、交流、提升、影响',向高端方向发展,邀请的嘉宾都和文化事业相关,由圈内人口口相传。"街区有关负责人说。在以往"对话古运河"系列文化沙龙活动中,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原南长区区长、古运河研究会副会长曹荣之,诗人食指、芒克、王家新等都是座上宾。据悉,下一步还将邀请一批当代文学大家来南长。


如果说扩大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影响力是为了吸引更多人"走进来",那么古运河投资公司的另一步棋,就是文创产品"走出去"。目前,已经推出有"国风色彩系列"(以《诗经》中的词句命名丝巾、胸针和文房四宝)、"时光之礼""国色生香""弄堂习俗"等凸显南长元素的系列产品,即将面世的有"四大家族系列"、丛桂坊黄酒等。


"街区要一次性完美呈现不可能,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把它往前推进。"这是采访中,街区的管理者、建设者和运营方共同强调的一句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