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譯、方言與歷史溯源

 水西公主 2014-11-12

翻譯、方言與歷史溯源

(2012-07-16 19:40:25)
研究古代史,方言基礎不可少。普通話以Ji發音的字頗多。基、及、己、記,四聲就代表了普通話許多字。但粵語有九聲 - 平上去入,各上下,共八聲,加中入聲,共為九聲。

上聲 - 平上去入,簡譜7657 (最後的入聲7,發音短促)
下聲 - 平上去入,簡譜1433(最後的入聲3,發音短促)
上中下入聲,可用簡譜7、5、3代表音高。

Gei - 上聲:基、己、記、 激(入聲Gik); 下聲:x、 x、 忌、 極(入聲Gik
Gai - 上聲:雞、偈、計、 吉(入聲Gut); 下聲:x、 x、 x 、 X (入聲Gut)
入聲Kub - 級、x、及 
入聲Gub - 急、X、及
入聲Jik - 即、x、籍 
入聲Jaap - x、X、集
(x 暫找不到適當讀寫的字;X 粵語有讀解,但缺寫)

方言的發展與中國版圖,朝代更替,民族融合有密切關係。每一處的方言都帶有外來方言的滲入,也保留原來方言的特色。粵語是秦漢語言與南越語的融合,還加入西方帶來的語彙。四川有複雜的漢語(東漢和清代遷湖廣),雲南貴州有明代屯田的遺族,吳語很可能是良渚古語遺存,閩與其他地區比較隔離,方言保留古漢音。贛、湘、鄂可能較多的楚語遺存。客家語與晉唐關係比較深,而晉唐與秦漢之別,較與漢清的分別較小。以上是不完全成熟的概括,當然有很多局部的例外。主要說明,北京話作為普通話是比較晚來的語言,用以研究古籍,有一定的局限,尤其是清以前與語音有關的文獻,詩詞等。用普通話唸古詩往往不押韻,沒有粵語的音樂化,用普通話演繹古籍要比較審慎。我不是語言學的,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僅提供參考。

從西方文字翻譯為普通話,Gay、Key的音譯是不準確的,雞、基不分;偈、極不分。普通話也缺少了漢語中重要的入聲和鼻音聲母(ng)。我就是通過音譯破解了加拿大某些地名原文是中文,翻譯為西方文字,而不是反之,證明《坤輿萬國全圖》加拿大地名命名者原是華人,因此地圖原作者是明代人,不是歐洲人,因此《坤輿萬國全圖》是明代中國測繪美洲的證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