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弹名家入驻苏州市名人馆--朱耀笙珍贵资料捐赠仪式昨举行

 苏迷 2014-11-12
评弹名家入驻苏州市名人馆
朱耀笙珍贵资料捐赠仪式昨举行
  首席记者李婷
  昨天上午,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市名人馆三楼举行了评弹名家朱耀笙老照片等相关资料的捐赠仪式,苏州市名人馆为捐赠者朱耀笙的女儿朱咏诗颁发了证书。作为俞调的重要传承人,朱耀笙的相关资料对于了解20世纪苏州评弹传承发展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捐赠资料已开始展出

  朱咏诗捐赠的包括朱耀笙及其兄朱耀庭、侄朱介生合影在内的多幅老照片、朱耀笙手写的三折弹词开篇以及他用过的多枚印章。这些资料落户名人馆的过程也非常有趣。
  一个多月前,朱咏诗女士在乘坐地铁时读到了一则苏州市名人馆关于《追寻·征集苏州名人印记》的消息,立刻与老伴来到市名人馆,表达了将父亲——评弹名家朱耀笙的相关资料和实物捐赠给名人馆的意愿。此后,朱咏诗捐出了朱耀笙手写弹词开篇三折、朱耀笙自用印章数枚、老照片若干件。
  昨天起,这些捐赠品与朱咏诗珍藏的其余朱耀笙遗物,将在苏州市名人馆二楼专柜临时展出两周。

  评弹艺人文化功底很厚实

  朱耀笙极有艺术天赋,嗓音清脆嘹亮又婉转甜润,他学唱的俞调字正腔圆、颇富韵味,深得时人赞赏。
  虽然在朱咏诗7岁时,父亲就已去世,但是从母亲和亲友处,朱咏诗听到了很多很多父亲的故事。“父亲酷爱书画艺术,常写字作画以自娱,他与吴昌硕和赵之谦是好朋友。小时候我家正厅挂的中堂就有十二幅,每月换一幅,其中就有多幅吴昌硕的作品,可惜全毁于‘文革’。”在昨天的仪式中,朱咏诗还向记者展示了朱耀笙的“竹影庐书画润格”单,这张由吴昌硕等8位书画家、报人共同制订的润格,记录了朱耀笙在书坛之外还擅绘事,并且可以之谋生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过去的评弹艺人对文化素养的追求。
  此次朱咏诗供作临展的一把“绿金扇”,金面的“庆云自题”仕女画就是朱耀笙以擅长的弹词《落金扇》为题材创作的,而且,当他登台表演《落金扇》时,正是以此扇为道具。

  极有情调的新派范儿

  展出的藏品中有两张朱耀笙的大幅照片,均拍摄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张是朱耀笙穿着戏服的正面照片,另一张是他手持烟斗的侧面照,尺幅如此之大的照片在当时十分罕见。
  不仅如此,家庭相册中还有朱耀笙穿着各种服装的照片,这些照片,反映了当时的流行品味,也反映了朱耀笙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调。
  不过,最能体现朱耀笙新派范儿的还是他手书的三篇弹词开篇,此三篇均为朱氏原创,一篇为十二生肖,用语幽默,一篇为虞山风光,颇类游记,还有一篇是英文音译,受当时中西结合的风潮影响,朱耀笙根据英文字母发音创作了这篇弹词开篇:“爱皮西地以一只鸡,头高尾跷喔喔啼,鸡声报晓千门唱,来了偷鸡爱夫其……”用苏州话读来令人捧腹不已。——从这些弹词开篇可以看出,朱耀笙努力尝试着在传统的弹词开篇中增加一些新元素,用新潮内容来吸引观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